山河志异 第590节
重新控制住松江乃至维扬,燕云行的野心也忍不住有些膨胀。
不过他还算是有些自知之明,清楚这个局面还存在很多变数。
圣火宗的根基还在桃花岛,要想把根基转移到松江,还需要花费十到二十年才能做到。
至于维扬,现在虽然取得了一战制胜,但维扬的局面还不比松江这边与桃花岛就一海之隔,那边紧邻金陵,面对着获得云龙宗支持的九霄宗肯定会迅速将势力延伸过来,圣火宗将如何应对?
是继续一战?
还是相互妥协?
哪一个选择都费思量。
继续一战,圣火宗现有实力是不足以击溃九霄宗的,虽然九霄宗比三清宗势力还不如,但如果没有大槐山那边的支持,燕云行很清楚近日这一战结果将会是截然相反的,首先是岳循就无人能抵挡得住。
九霄宗的实力和当下圣火宗相若,但如果云龙宗也像白石门支持三清宗那样支持九霄宗,圣火宗就难了。
可如果选择相互妥协,各自划定势力范围,燕云行可以想象得出,得到维扬一半精华之地,九霄宗势力势必大增,他甚至担心三清宗如果因此而崩灭,弄不好相当一部分力量就会投向九霄宗,毕竟这两家原来还是有些渊源的。
一旦九霄宗实力膨胀起来,那和圣火宗一战又将是无法避免的。
可以说选择继续一战,如果能解决掉九霄宗,那就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能让圣火宗在松江和维扬两地保持独大优势,可这种可能性太小。
选择相互妥协,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喘息休养生息机会,但毫无疑问,这是双方的备战间隔期,迟早还要一战。
思前想后,燕云行最终也只能遗憾地选择后者,暂时与九霄宗那边联络,媾和,达成对维扬的势力划分,再做计议。
当一行人返回大槐山时,已经是大半个月后了。
陈淮生他们先回到大槐山,燕云行他们几人则要稍微缓几日,他们需要先解决与九霄宗的联络和谈判,然后还需要悄然离开,否则一旦被九霄宗知晓圣火宗内部空虚,难免会不会生出什么异心,虽然那种可能性很小。
在知悉了陈淮生重创了同为紫府巅峰的岳循之后,赵嗣天和唐经天等人也都是感慨不已。
紫府巅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需要仰望的阶段了,但没想到岳循却依然被陈淮生直接打落凡尘。
现在大槐山拥有的实力已经相当可观了,以陈淮生为首,不算异修,丁宗寿、商九龄、公孙胜、熊重晖、李煜、陆遥,再加上来自天鹤宗的冯双全,这份实力对付月庐宗已经具备相当优势了,如果再加上来自圣火宗的增援,那就是碾压式的优势了。
共和八年十二月初,大槐山对盘踞在晋州天井道的月庐宗发动突然打击。
虽然之前已经得到了北戎人的预警,但是月庐宗显然没有想到大槐山的实力一下子膨胀若斯,陈淮生的回归加上异修们的加入,还有圣火宗的增援,使得月庐宗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不可收拾的绝境中。
北戎人的增援也来得很快,甚至也超出了大槐山一方的预计,之前在北面专门由熊壮和狡兔女负责阻截也未能阻拦住北戎人的支援。
不过就算是北戎人支援力量突破封锁阻挠赶到,但他们只有四名紫府的实力显然不足以改变大局。
一心要彻底拔除月庐宗这颗钉子的陈淮生以一己之力独挡三名北戎人紫府,为其他人聚歼月庐宗一众紫府强者提供了保障,经历了一天两夜的鏖战,最终大槐山攻破了月庐宗的山门法阵,月庐宗六名紫府中仅有两人逃脱,其余四人尽皆战死,而来援的五名北戎人强者中,也仅有四人得以脱身,一名被击杀。
可以说这一战算是未大槐山在整个燕州奠定了独大的基础,邗山道的潘氏主动退出了卫怀道南部,而凤翼宗在获知了这一战结果之后,也不再对滏阳道这边有任何觊觎之心。
而幽州那边也主动联络大槐山这边,希望结成更为紧密的联盟来对抗北戎人。
即便是北戎人在这一战后,也主动放弃了原本已经控制在他们手中的漳池道,转而加大力度攻略晋州,很显然他们还不愿意在燕州这块土地上与方兴未艾的大槐山展开一场决战。
北戎人更希望在吞并了云州和晋州北部之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喘息,在他们看来,无论大槐山怎么争分夺秒的壮大自身,也不可能对抗整个北戎人,假以时日,无论是幽州那边还是燕州那边,最终都会被各个击破,重新成为北戎方面的控制地。
“淮生,你的意思是连邗山道都暂时不动?就维持现状?”这一次连丁宗寿和商九龄都有些惊讶于陈淮生的克制了。
按照现在的态势,邗山道潘氏那点儿实力已经根本不可能和大槐山这边对抗了,可以说一声令下,无论是潘氏那边如何挣扎,邗山道纳入进来都是易如反掌。
“对,暂时不动邗山道。”陈淮生点点头,“地盘控制太大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意义不大,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硬实力,随着我们对滏阳和卫怀完成控制,地方宗族已经认识到了我们的强大,凡夫俗子对大槐山更为仰慕尊敬,香火愿力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这等时候,我们该是好生利用这几年的安定期,在混元之境上好生下功夫了。”
陈淮生考虑过,拿下邗山道不难,但是肯定会刺激燕州另外两个道——翟谷道的凤翼宗和世家联盟,还有汤水道那边,也会给已经染指汤水道的星火宗以及其背后的花溪剑宗以借口。
对于现在的大槐山来说,香火愿力加上混元之境,让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提升一批核心成员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百六十四节 鼎境欲立根基固
“北戎人只怕不会这样坐视我们壮大的,还有花溪剑宗和星火宗如果在汤水道站稳脚跟,必然会转向向西,邗山道潘氏恐怕就会沦为其附庸,日后我们再要向邗山道伸手,就要冒和花溪剑宗与星火宗交战的风险了。”丁宗寿和公孙胜都是这个观点。
“北戎人肯定不会坐视,肯定也会不断地袭扰,但问题是他们也需要斟酌掂量,和我们全面开战是否划算。”陈淮生沉吟着道:“如果我是北戎人,我首先会巩固云晋二州的地盘,另外可以择机对幽州展开行动,虽然幽州几方在前期表现出了合作的紧密,但是他们毕竟是几方主导,长春道,宁家,还有十二连环坞,……”
商九龄捋须微微颔首:“你的意思是北戎人应该避实击虚,避开长春道这个最强者,而选择对宁家或者十二连环坞动手?”
“当然,长春道是个硬骨头,不好啃,而且依托长春山的这一绝美福地,数百年经营,在法阵建设上据说号称连天云宗或者太华道山门都未必能胜过,北戎人要想攻陷长春山,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所以他们不太可能硬拼长春道,至少短期内时机不成熟,相比之下松散的十二连环坞,还有式微的宁氏,则是最好的下手对象,只要选择好时机,让长春道来不及或者无法尽全力援助这两家,要各个击破不是难事。”
陈淮生基本能确定未来北戎人的战略,现在大槐山表现出来的威势和战力应该还是对北戎人造成了冲击,他们不得不考虑硬要啃下大槐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先易后难是每个势力南下的必定选择。
而且陈淮生也打算在和孤竹人那边好生谈一谈。
北戎人的盛衰起伏如同波浪一般,这一二十年里突然又复苏了,陈淮生不认为他们这种势头能一直持续下去,或许十年二十年后,或许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他们又会迎来一波低潮期,孤竹人应该从自身角度来考虑,完全没有必要死死绑定北戎人。
“至于说花溪剑宗和星火宗那边,我想随着我们的壮大,天下任何一个大宗门都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敌人,这是每个伟大宗门成长壮大起来必然要经历的道路,我们要成长成为伟大宗门,脚下就必定会踩着某些大宗门的尸骸,我们不必惧怕,但可以选择更完美的时机,我相信花溪剑宗到时候也未必愿意和我们一战。”
既然陈淮生已经决定了,而丁宗寿和商九龄以及公孙胜他们也被陈淮生说服了,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大槐山的战略基本上就确定下来,全力以赴经营目前牢牢控制的卫怀道、滏阳道以及大半个天井道和漳池道,天井道和漳池道作为与北戎人的缓冲区,而卫怀道和滏阳道作为核心区。
在核心区内,要把所有地方宗族势力清理一道,彻底掌握,全力动员和巩固凡人对大槐山的尊崇敬仰,让香火愿力真正开始在两道生根发芽。
另外就是在已然建成的混元之境中,合理规划培养核心骨干成员,让他们能够在混元之境中迅速提升灵境实力。
*******
陈淮生来到清凉台时,比起上一次来,整个清凉台又为之一变。
惊骇冰精的带回,使得高阶混元之境的建设终于迎来了收官阶段。
这一段时间里苟一苇就一门心思带着魏武阳等人扎着这里,苦心孤诣地营造这一个高阶混元之境。
虽然在规模上比第一个混元之境略小,但是却对灵宝的要求却是高了很多,一直到极海冰精的送到,才算是真正让这一工程得以圆满完成。
高阶混元之境和初阶混元之境,遥遥相对,在地势上要略高一些,而且在挖掘和疏导洞窟时工程量更大。
初期还可以用后天道种和炼气初段修士来营建,但到了深入山腹深处之后,强劲的灵力就让炼气初段修士都吃不消了,即便是炼气中段的修士进入孔道中开战凿岩疏导作业时间都不能超过两个时辰就必须要出来进行调息修复,而且还需要服用特质丹药来壮骨固髓,避免对道体造成伤害。
虽然陈淮生一直没有归来,很多人甚至都绝望,但是苟一苇却从未对陈淮生失去信心,所以这项工程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一直未曾停下,所以在陈淮生失踪四年后,这项工程就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了,只等各类灵宝的注入和安置到位。
现在灵宝注入,高阶混元之境正式启动,而此番进入高阶混元之境的就是欧婉儿和丁元高。
高阶混元之境略微小了一些,只能容纳二人,于凤谦就只能暂时放一放了。
欧婉儿这一次进入就要直达筑基巅峰,然后再出来之后寻找秘境开始应劫,而丁元高则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果顺利的话晋阶筑基八重时间不长,则可以让其继续在其中修行,直到晋阶筑基九重,但如果不太顺利的话,耗时太长,那么晋阶筑基八重之后再出来游历之后在来择机进入修行。
“婉儿,混元之境不是秘境,你需要把持好,我估计你进入混元之境后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达至巅峰境界,甚至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时间都还要短很多,所以只需要寻找到那种感觉,一旦有了某种灵悟,便可以出来了,无须在里边继续逗留,……”
陈淮生握着欧婉儿手,轻声道:“等你出来之后,北邙秘境就可以去试一试了,又或者西唐的阿房秘境都可以一试,这两处秘境是现在最好的秘境。”
欧婉儿微笑着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其实我觉得即便是不入这混元之境,我觉得一两年之内我也能步入巅峰,所以其实该让凤谦先进混元之境,……”
“都一样,我相信你在里边呆不了多久,一旦你达至巅峰,我便陪你去北邙秘境走一遭,凤谦就可以进入混元秘境了。”陈淮生微微一笑:“不耽误。”
第二百六十五节 弹指挥间步步高
当两洞混元秘境开启,卫怀和滏阳两道的香火祭祝寺观纷纷立起之时,也就意味着大槐山终于走上了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
虽然北戎人还在漳池道和天井道不断袭扰,但在和幽州方面达成一致,又沟通了孤竹人那边之后,卫怀道和滏阳道这边的情况其实已经彻底稳定下来了。
北戎人也已经意识到了大槐山已经成长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势力,如果不能彻底摧毁大槐山,那么他们对大槐山那种零星伏击截杀就显得毫无意义。
尤其是他们在一次伏击李煜造成李煜受伤之后,陈淮生亲自深入云州,击杀了北戎人一名紫府蕴髓境武修之后,双方都意识到了如果这样持续下去以暗杀方式来进行,既无助于战争得出结果,也无法让双方实力实现此消彼长,所以也都心照不宣地放弃了这样一种对决方式。
北面和西面的北戎人形势逐渐稳定下来,但是花溪剑宗和星火宗则开始大举进入汤水道,同时开始觊觎已经有内乱迹象的凤翼宗,再加上世家联盟已经意识到无法阻止花溪剑宗和星火宗的渗透,开始主动与花溪剑宗合作,整个翟谷道的局面就开始倒向了花溪剑宗。
虽然陈淮生也意识到了大赵这些超级宗门迟早要将手伸入河北,没有花溪剑宗和星火宗,也会有天云宗或者太华道,但花溪剑宗通过星火宗的动作如此迅猛,还是让他有些吃惊。
但他也同样清楚目前大槐山的实力还远不足以和花溪剑宗这些超级宗门相比,现在的大槐山还需要埋头猥琐发展,没有几十年光景,还无法和这些超级宗门一较高下。
像花溪剑宗这种超级宗门,拥有的紫府巅峰至少都有三人以上,紫府润魄境的强者起码也有六七人以上,整个紫府强者当在二十多人,虽然在明面上看起来似乎经常抛头露面的就只有十余人,但是这些超级宗门隐藏在暗处的实力不容小觑,也不是大槐山这种立宗不过一二十年的“浅薄之辈”可以挑战的。
虽然对花溪剑宗如狼似虎一般的入侵燕州这个本该属于大槐山的“势力范围”,但现在大槐山也只能隐忍,除了要向花溪剑宗方面表明卫怀、滏阳两道的主权外,邗山道也一样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陈淮生相信,大槐山与花溪剑宗的冲突不会等太久,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但对大槐山来说,这一二十年时间弥足珍贵,拖得越久,大槐山可以准备得越充分。
欧婉儿的出境出乎意料的快,虽然陈淮生早就有考量,但是仅仅三个月时间欧婉儿就登临紫府巅峰,还是让他颇为吃惊。
欧婉儿一出境,陈淮生便让于凤谦立即进入混元之境,他甚至希望于凤谦能够一直在混元秘境从筑基八重一直登临巅峰。
但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还是要看于凤谦自己的感觉,在混元之境中的修行往往是跨越一阶之后再继续修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无必要继续在混元之境中修行,还是要取决于她自身。
共和九年五月,陈淮生与欧婉儿一道前往北邙秘境,二人共游北邙秘境,逗留一年后,陈淮生先行出境,而欧婉儿则继续在北邙秘境中渡劫飞升。
共和十年七月,陈淮生与寇箐在汴京城中隐居,此时的大槐山已经步入正轨,加上碧蛟元君也已经踏入巅峰状态,不再需要游历红尘俗世,而主动返回山中开始寻找灵机了。
按照异修想要冲击金丹大道的导引,在经历了数十年红尘历练达至巅峰之后,异修需要重新归于山野,涤去尘埃,重凝道心,当感觉到道心稳固之后,再入秘境寻找渡劫飞升机会。
而道心稳固这个感觉很重要,如同陈淮生现在也在寻找这自己的灵觉一样,需要自我把握捕捉,也许就是惊鸿一瞥,也许就是灵犀一点,没有一个定数,所以碧蛟元君索性就干脆去了清凉台附近隐居修行,也算是替大槐山看护混元之境。
共和十一年十月,寇箐产下一女,在半年后,寇箐返回清凉台开始进入混元之境修行,冲击筑基三重,而此时赵嗣天已经晋阶筑基六重,准备冲击筑基七重了。
共和十二年九月,丁元高方才出境晋阶筑基八重,而此时于凤谦都已经晋阶筑基九重一年有余了。
在这几年中,陈淮生出了游历于大赵、河北和吴越之间,也去过一次西唐,本欲进入阿房秘境一窥奥秘,但是西唐方面防守太过严密,陈淮生不欲与西唐方面的强者发生冲突,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一打算。
一直到共和十七年,陈淮生才隐隐约约一窥天机一斑,但是他清楚自己距离要真正天机大道全貌,还早得很。
这几年里,混元之境为大槐山这些少壮核心成员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提升机会,哪怕是大槐山里人才荟萃,人人都盯着这混元之境的机会,但是一次只有三个机会,就算是天赋再佳,没有一两年的体悟摸索,也难以在其中获得突破。
赵嗣天在共和十五年终于晋阶筑基七重,随即就进入高阶混元之境,共和十七年便达至筑基八重,而唐经天的速度在后期显然也赶了上来,在共和十六年就晋阶筑基七重,只比赵嗣天晚了一年。
而更让陈淮生感到满意的是宣尺媚、卓一行两人,宣尺媚到共和十五年时已经是筑基五重了,而卓一行也已经筑基四重。
在其中宗门中也许花费十年二十年才能有所突破的境界,但在大槐山这边,基本上用需要三分之二甚至一半时间就能有所突破,这种异变,哪怕是这些天纵奇才,一样是无比向往。
眼看着宗门里一干弟子们终于开始追了上来,哪怕是十年间自己的变化并不明显,但陈淮生还是相当满足,毕竟一个真正的实力宗门在自己手中成长壮大起来了,这种开宗立派的收获感,可谓永生难忘。
第二百六十六节 子嗣勃勃英华生
陈淮生负手站在山洞前端。
洞口雨雾飘摇,宛如丝带般的雨帘时紧时松,时宽时窄,飞舞在空中。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扑面而来的水雾在脸上带来几分潮意,整个衣衫仿佛悬浮在空中,都距离陈淮生的肌体有半寸之遥。
只有当陈淮生有意识地收敛起道体内气机,雨意才能轻轻扑在身上,让自己感受到那份潮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