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587节
众人又把当前的情况向陈淮生做了一个介绍,重点就是北戎人不断膨胀的势力,已经垮掉的天鹤宗,与北戎人狼狈为奸的月庐宗,以及既不愿意见到崩盘的大槐山,但又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大槐山的幽州方面。
几方的态度都很微妙而复杂,北戎人想要利用月庐宗对燕州的觊觎来打头阵,但月庐宗岂会甘心替北戎人火中取栗,而北戎人现在忙于安顿云州和晋州乃至漳池道的地盘,力图消化之余再来对燕州发起最后一战,所以总体来说,就是中小规模的战事不断,但战略性的决战尚未到来。
混元之境已经部分建成。
丁宗寿和公孙胜都分别从雍凉、巴蜀取回了灵宝,但是由于极海冰精未能拿到,只能用较次的玉罗蚌珠来代替,所以混元之境也开始启动,不过一来缺乏运行经验,二来极海冰精的欠缺还是让五相出现了短板,所以效果也打了折扣,但即便如此,仍然取得了非凡的效果。
因为建成的是范围较大但灵力相对较弱的这一混元之境,经过宗门内部的秘密投票,最终确定的是赵嗣天、唐经天和王驰三人。
这也算是一个平衡,之所以没有让筑基高段的几人进入,就是考虑到这较大的混元之境灵力相对较弱,对筑基高段的欧婉儿、丁元高和于凤谦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而对于筑基初段和炼气高段者效果反而相对较好,所以最终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赵唐二人毋庸置疑是新生代翘楚,实力的提升对大槐山意义非比寻常,而王驰作为丁宗寿的孙女婿也算是一个补偿,毕竟当初最先确定的就是有丁元高。
三人在新建成的混元之境中沉淀蓄养中,赵嗣天用了一年半便晋阶筑基五重,唐经天更是只用了一年便突破晋阶筑基四重。
而王驰稍微慢一些,用了两年半才晋阶筑基三重,但这也足够让人喜出望外了。
要知道王驰在筑基之后明显觉察到自己禀赋已经有些吃力,修行进境明显放慢,但是这一次他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晋阶筑基三重,可以说是大大出乎他自己和其岳父的意料之外,他自己预计如果没有混元之境相助,八到十年能突破筑基三重就算是相当不错了。
丁元高之前甚至觉得自己这个女婿日后恐怕只能止步于筑基初段,突破筑基中段难之又难,但现在看来晋阶筑基中段是大有希望了。
三人出关之后,进入混元之境的就是宣尺媚、井中鸿、卓一行三人。
宣尺媚和井中鸿都是从筑基二重冲击筑基三重,而卓一行则是从筑基一重冲击筑基二重,三人都在两年之内全数成功,时间相差不到半年。
宣尺媚原本预计自己可能要三到四年才能跨越这一层级,但在混元之境中只用了一年零九个月,而井中鸿已经在筑基二重上徘徊了五年,预计可能还要三到五年才能突破,但仅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就突破了。
卓一行更为惊人,他刚踏入筑基不到半年,然后又用了一年半突破筑基二重,这也算是商九龄的一个私心公用,其表现也的确当得起。
“意思是现在混元之境中是吴师伯和虞弦纤、杨虎生三人?”陈淮生没想到吴天恩也会进入混元之境。
第二百五十五节 双击,闪击
“对,吴师伯是上月进入混元之境的,虎生和虞师妹则是半年前进去的。”赵嗣天的精气神状态正处于最佳期,语气沉稳,声音清冽:“下一批本来考虑的是苟师伯和传真、方师姐他们仨,但苟师伯和方师姐谢绝了,苟师伯觉得他就算是去了混元之境,意义也不大,反倒是浪费了机缘,而方师姐觉得她现在还不用去混元之境,所以大家商议了一下,便换成了虎生和文博。”
赵嗣天现在筑基五重,需要一段时间来沉淀,然后在择机重入混元之境。
这也是当初陈淮生和商九龄、丁宗寿、公孙胜等人商定的结果,要在最短时间内促成赵嗣天冲击紫府,当然再怎么资源向其倾斜,没有十多二十年时间也无法实现,唐经天亦是如此。
而且他们两人如果经常占用混元之境,势必对整个宗门中其他弟子的修行提升产生占位影响。
如何来平衡和调适这其中的机会和资源,也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难题。
不过在这一点上陈淮生却是态度鲜明而坚决。
赵唐二人必须要保证足够充裕的机会,这关系到日后大槐山的发展大计。
现在赵嗣天和唐经天二人分别是筑基五重和四重,争取在十年内让他们陆续步入筑基高段,那么在新建高浓灵的混元之境就可以让他们转入,不再占用这种低浓灵的混元之境了,这个矛盾就可以得到缓解,但在这前十年里,大家都还得要好生调适。
一轮如果禀赋好的就是两三年就能突破,但如果遇到禀赋不佳或者正好处于瓶颈期的,三五年也有可能,所以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看情况。
陈淮生觉得至少到目前宗门内部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考虑还是比较周全的,既照顾到了宗门老一辈们的情绪,也考虑到了宗门未来长远发展大计,这种平衡没处理好,很容易引发宗门内部的纷争,尤其是在自己不在的情况下,就更危险。
现在看来,丁宗寿、商九龄、公孙胜加上李煜、赵嗣天、唐经天他们几人应该是通过了多番磨合,进入了佳境。
但混元之境规模只有这么大,一次最多容纳三人,而且时间长短不定,最起码都是一年多时间,所以这个节奏和效率还是很有限。
但在众人看来,这已经很逆天了,毕竟一个宗门有这样一个神奇所在,不但能对所有优秀弟子起到极大的刺激作用,只有当你表现足够优异,你才可能被宗门选入进入混元之境,加速你的成长。
而且这种持久恒定的助力,对于一个宗门成长太骇人了,或许短期内看不出多少变化来,但是如果放到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来计算,那就极为惊人了。
单单是这七年,赵嗣天、唐经天和王驰三人第一批受益者已经出炉,而第二批宣尺媚、井中鸿和卓一行也已经完成,现在是第三批,大概也就是两年后第四批就可以次第进入,就这份期望,都能让山中弟子们奋发图强,去争取这样一个机会。
“嗯,你们的安排还是比较妥当的,苟师伯也在,这高浓灵的混元之境其实就只差极海冰精,现在我带回来的极海冰精数量很大,足够用上十年八年了,可以立即启动这个高浓灵混元之境建设,争取一个月内建成,婉儿和元高两位先行进入,凤谦缓一缓,……”
前期的建设早就铺开,主要就是灵宝没能跟上,而在这几年里,大槐山其他事务也都渐入正轨,从各地收获或者购买各类灵宝也都形成了规制,只不过高阶灵宝还是没有那么好获得,即便是能获得,那也价格奇高。
也幸亏大槐山目前控制着卫怀和滏阳两道之地,在灵材收获上相对丰足,而且地方上的宗族也对大槐山认可度很高,还足以支撑得起这份消耗。
但随着月庐宗和北戎人袭扰力度不但加入,卫怀道这边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这也是目前最大的威胁,陈淮生归来也就是解决这个难题。
七年时间,欧婉儿已经晋阶筑基九重,于凤谦也已经筑基八重,但是丁元高却没有进境,现在这种情形下,陈淮生仍然坚持让欧婉儿和丁元高先入混元之境,也是一种姿态。
“另外,我还有一个打算。”这才是今日商讨的正事。
众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光汇聚到陈淮生身上。
“我打算联手圣火宗,先行将三清宗击溃,然后突袭月庐宗,拔除这个祸患。”
这也是陈淮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打算。
帮助圣火宗翦除三清宗的威胁,一方面是要巩固和圣火宗的联盟,还圣火宗的人情,同时下一步袭击月庐宗也要圣火宗的支持,另一方面这两个行动也是为未来三五年的安稳打好基础。
要解决北戎人没那么容易。
北戎人分成几部,而且他们的强者行踪不定,远在北陌,集中力量很难一举给予其重创,但月庐宗就要简单得多,而且实力也要弱得多。
斩除了月庐宗,晋州局面大变,也就将战火推到了晋州境内,而燕州这边卫怀道、滏阳道甚至晋州一部分都可以纳入大槐山控制范围,虽然日后难免要和北戎人兵戎相见,但现在局面已然如此,就算是你龟缩自保,北戎人就会放过你么?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开手脚,彻底打垮月庐宗消除这个隐患,再来考虑和幽州方面联手迎击北戎人的问题。
但陈淮生知道现在还无法信重依赖幽州方面,只有在自己这边展示出了足够实力,幽州方面才会真正重视这个联盟,才不会将大槐山方面当成可以舍弃的棋子。
整个堂中众人震惊之余,但随即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渐渐地意见归于一致。
这一战可以打,而且宜早不宜迟。
大槐山这边倾巢而出协助圣火宗一举击溃三清宗当无问题,就算是有白石门相助,也问题不大,反过来有圣火宗相助,一样可以翦灭月庐宗。
第二百五十六节 不降则灭,狰狞初现
丁宗寿率先表态:“我觉得可行,从咱们大槐山立宗以来,月庐宗就从未停歇过对咱们的袭扰,而且敌意也是愈来愈甚,而且其控制着东元镇这个卫怀道东南要隘,也是东元镇人口最多,最富庶之地,通天泊也在其控制之下,如果能一举解决掉月庐宗,不但可以振奋人心,消除隐患,也能示敌以强,让北戎人明白咱们不可轻侮,同时也能增强盟友和潜在盟友的信心,……”
陈淮生笑了起来,“丁师伯,增强盟友信心肯定没问题,但潜在盟友,丁师伯这是说幽州方面么?我觉得我们势力膨胀,幽州方面恐怕未必乐见呢。”
“淮生,如果是十年前,幽州方面可能的确不乐见河北境内哪家宗门强大起来,但是现在北戎人复苏速度远超最初的预计,另外大赵局面的剧变,已经波及到了我们河北,幽州方面恐怕需要更为担心南面的汤水道和翟谷道,而非我们了。”
丁宗寿摇摇头。
陈淮生吃了一惊:“大赵局面变化?”
他回来太过匆忙,主要精力都放在河北、吴越境内,对大赵那边没有过多关注,下意识地还在以七年前的格局来思忖,但听丁宗寿这么一说,就知道大赵那边只怕在这七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可能是出乎自己预料的变化。
“淮生,这七年,河北在变,吴越也在变,但都不及大赵局势变化剧烈,甚至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所幸大赵的剧变暂时还局限于大赵境内,不过已经开始显现出外溢波及周边地区了,幽州也应该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李煜温润清朗的声音响起:“大赵原来的四大宗门现在已经变成了六大宗门,大成宗被驱逐出了大赵,但实际上大成宗仍然盘踞在伊郡,而天云宗和太华道在五年前发生冲突,演变成连续多年的鏖战,花溪剑宗支持天云宗,但万象派保持了中立,而太华道则获得了云龙宗和白石门的全力支持,……”
陈淮生骇然,这就相当于整个大赵分成了黑白分明的对立两派了,在万象派不介入的情况下,天云宗联手花溪剑宗还真不好说对上太华道和云龙宗、白石门能不能占上风。
“那这一战情况如何?”陈淮生连忙追问。
“连续三年的鏖战,双方损失都不小,而西唐人和南楚人都很诡异地保持着不介入,西唐人一门心思谋图宛郡,而南楚人似乎和白石门达成了某种默契,主动撤离了弋郡,而将扩张方向转向了淮郡。”李煜的介绍言简意赅:“从前年开始,几方都意识到了再这样下去恐怕对各方都无益,所以战争规模和烈度都在缩小,但是仍然冲突不断,而南楚内部也生变,其四大宗门中的沧海宗与伏波宗联手芈氏,推翻了熊氏,但这又遭到了另外两宗与熊氏的反扑,整个南楚也陷入了混乱,以紫金派为首的南楚势力随即退出了大赵境内,……”
怎一个乱字了得?
陈淮生听得李煜介绍,都觉得脑袋瓜子里如同一团浆糊,南楚人苦心经营这么多年才打入大赵境内,意图瓜分一勺羹,眼见得就要得逞,结果却自己内乱自爆了?
这算是一个什么事儿?
大成宗现在居然被排除在了大赵宗门之外,和西唐人搅在了一起,那究竟是西唐人的附庸,还是盟友?
西唐人就这么看着大赵境内各大势力的整合,而不掺和,究竟是想要等待大赵双方势力决出胜负,再来和胜者打交道,又或者是要坐山观虎斗,等待两边两败俱伤?
“师叔,你还没有提及大赵这内乱如何就外溢到我们河北呢。”沉心静气想了一阵,陈淮生才问道。
“花溪剑宗联手星火宗击溃了清光道和令狐醉他们,攻陷了重阳山,现在星火宗成为了花溪剑宗的附庸,整个济郡都已经成为了花溪剑宗的势力范围,而星火宗则获准北上,据说星火宗江整个汤水道和翟谷道都划给了星火宗,作为奖励,现在星火宗已经基本控制了汤水道,兵锋直指翟谷道,……”
陈淮生默默点头,也就是说花溪剑宗势力膨胀,限制了星火宗的发展,作为弥补,直接在河北这边割地来给星火宗弥补和奖赏了。
汤水道以中小世家豪门为主,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实力壮大的星火宗,被吞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翟谷道则是凤翼宗和世家联盟对峙,现在恐怕也危险了,除非双方握手言和,但握手言和也未必抵挡得住得到花溪剑宗支持的星火宗冲击。
“星火宗踏入河北,汤水道沦为星火宗的地盘,而翟谷道也危在旦夕,所以幽州方面开始紧张了,担心星火宗势力会跨过翟谷道直抵滏阳道,抵达幽州南境,这说明幽州仍然把滏阳道视为他们的势力范围啊。”陈淮生笑了笑:“作为滏阳道的主人,我们尚未担心,他们就先替我们担心起来了,所以丁师伯的意思是幽州希望我们能够承担起作为主人的责任,呵呵,那我们现在的局面可不太妙啊,既要西面北面抗御北戎人的侵袭,还要在东南面防范星火宗的侵略,我们倒是成为他们手里的软柿子和棋子了,不过这也好,似乎我们要先剪除月庐宗正好符合这个目标了。”
众人都纷纷点头认可,这种局面下,先易后难,先铲除月庐宗这个后患安顿好西南面的,进而把东元镇这个最富庶之地彻底纳入管治,就成为首要之事了。
“既是大家意见一致,那我考虑就要立即再赶赴吴越,尽快商议好与圣火宗联手之事,这边还请师叔立即对月庐宗那边的情况进行一个侦察,尽可能摸清情况,一旦我那边谈好和圣火宗的人归来,就立即发动对月庐宗的打击。”陈淮生语气里露出几分狰狞,“这一仗和以往不一样,不降则灭,甚至降我们也不一定接受!”
第二百五十七节 定鼎初战,霸气出征
果断地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整个大槐山就立即运行起来了。
这么几年来和月庐宗之间的摩擦和交锋、对战让双方都对对方并不陌生,但陈淮生的归来一下子让实力的天平发生了倾斜的,但在陈淮生看来这还不够。
要一击必杀,要斩草除根,要震慑北戎人,就必须要有犁庭扫穴和快刀斩乱麻的姿态来完成这一战,所以他才会让与圣火宗联手一战。
当然在解决月庐宗之前,也需要协助圣火宗击溃三清宗。
解决三清宗,陈淮生不打算倾尽大槐山全部力量,现在的状况也不允许大槐山全部力量离开,他准备让碧蛟元君、狡兔女和熊壮,加上公孙胜五人前往,便足够了,就算是三清宗有白石门相助,但在双方联手的突然袭击之下,一样无法抗御。
“你是说天鹤宗加入我们大槐山的人?”陈淮生略作沉吟,“当然要见一见了,天鹤宗已经成为过去式,而我们大槐山弟子的来源本身就来自五湖四海,我想他们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愿意加入我们,不会产生多少抵触心理。”
天鹤宗实际上在云州一战中就损失很大,北戎人相当狡猾,充分利用了天鹤宗不愿意舍弃投入巨大的云州,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略,分成两次对天鹤宗在云州的据点集中优势力量展开突袭。
两场战役击杀了天鹤宗四名紫府,实际上天鹤宗退入漳池道的时候已经丧失了再和北戎人一战的实力,并非他们保守龟缩,而是实力不允许他们再和北戎人对决了。
但北戎人也没有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一拥而上,不但吞并了漳池道,而且也彻底击溃了天鹤宗,仅存的四名紫府中有两人都是用自爆丹元才给了剩余人员逃脱的机会,还有一人在最后逃入卫怀道境内时被北戎人伏击击杀。
真正逃到大槐山得到庇护的仅存十余人,其中也只有一名紫府蕴髓高境的强者了。
“天鹤宗逃出来的弟子还是相当优秀的,炼气高段以下的几乎都阵亡或者被消失湮灭了,这十余人中几乎都是精华,只不过限于修行年限和资源,其灵境实力和战力无法体现出来,但假以时日,他们的成长速度会非常惊人。”
对赵嗣天这般夸赞,陈淮生也很惊讶,“嗣天,难得听到你这么称赞啊,京师三大家的人你好像都没这么评价过。”
“淮生,我是实事求是,经天可以证明,这批天鹤宗的人经历了前几年和北戎人的交锋淬炼,已然有百炼成钢的趋势,只不过他们进入我们大槐山体系时间太短,资历不够,无法让他们进入混元之境修行,否则他们可能表现会更优异。”
赵嗣天的话中正平和,也引来唐经天的连连点头认同。
“这么看好?”陈淮生沉吟了一下,“嗣天,经天,如果京师三大家和天鹤宗这两个群体中真的有特别出类拔萃的弟子,我觉得也不妨给他们一些机会,也体现出我们大槐山的胸襟格局,不必完全按照资历和贡献这个原则来,当然这只是特例,也是一个体现吧。”
除开正式会议,陈淮生私下里还是更愿意和赵嗣天与唐经天商谈具体事务,在他看来可能是因为年龄和经历的原因,三人在很多问题上有更多的共识,而他也有意要把二人培养起来,迅速成为下一代的核心弟子。
而赵唐二人也当得起陈淮生对他们俩的信任,这几年来陈淮生消失无踪的情况下,防御上是碧蛟元君、丁宗寿和商九龄三人扛起大旗,但是内部的庶务安排更多的还是他们俩在规划。
和天鹤宗一干人的见面还是比较顺利的,陈淮生绝才惊艳的表现足以征服任何人,天鹤宗当年还是河北第一大宗,而刚进入河北的重华派却还危机重重,但时过境迁,一切都旧貌换新颜,双方以截然不同的姿态走到一起,还是足以令人唏嘘不已的。
天鹤宗冯双全希望和陈淮生一道赶赴吴越协助圣火宗对三清宗一战,还是让陈淮生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