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581节

山河志异 第581节

  看看现在幽州那边齐心合力以应对北戎人,否则滏阳道北部也不可能这样安宁,就知道北戎人对任何一方势力来说,都还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
  “难得这样一个静谧时期,山中弟子的修行就需要加紧了。”
  陈淮生再去拜会了商九龄之后,召集了陆遥、欧婉儿、丁元高、吴天恩、赵嗣天和唐经天商议,还有专门邀请了在山中的狡兔女和熊壮。
  现在大槐山中的格局还是比较混乱的,紫府层级的众人,陈淮生、丁宗寿、商九龄、公孙胜、熊重晖、李煜、陆遥,七人,加上三名异修碧蛟元君、狡兔女和熊壮。
  异修在进入相当于人类修士的紫府层级境界之后,修行进度就会迅速放缓,比起他们在相当于筑基阶段境界的飞速,不可同日而语。
  像熊壮进入紫府层级境界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仍然还在蕴髓中境,至今尚未寻觅到突破高境的法门。
  而狡兔女倒是在陈淮生的指点下突破了润魄境,但是也有些勉强,现在她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巩固润魄初境这一状态,而且陈淮生估计她要想晋阶润魄中境的话,至少可能还要十五年以上的积淀,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但不管怎么说,哪怕碧蛟元君、狡兔女和熊壮三人在山中时间并不多,他们有自己的修行历练之路,而且在这这个境界下,他们在山中修行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但他们始终是一个奥援。
  在情况较为危险的时期,请他们三人轮流坐镇暂时留守一下,起码也还是能为山中增添几分安全保障的。
  像这段时间,碧蛟元君就远赴苍海去了,而专门叮嘱狡兔女和熊壮回大槐山多看看,正巧赶上了陈淮生这个时候也回山了,所以也将他们二人邀请过来了。
  不过他们两人只是作为客卿,同时对于人类修仙宗门之间的种种利益纠葛和博弈并不是太清楚,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旁听者出现,这也算是大槐山对于他们的一种尊重姿态。
  山中紫府,只有陈淮生和陆遥二人在,商九龄闭关不出,其余人尽皆外出或者驻留外山了。
  筑基层级中,老一辈的,只有吴天恩在,苟一苇在清凉台忙乎,基本没有回大槐山了。
  中生代,欧婉儿和丁元高在,把欧婉儿算在中生代有些勉强,但算在新生代中,欧婉儿的实力碾压他们,加上她本体未失之前的经历,又有些不合适,所以姑且将其算在中生代。
  新生代中自然是以赵嗣天和唐经天为主,像其他人,包括井中鸿、鞠传真、曾国麟他们,都暂时还不够格参加这样的会议,只有再扩大一个规模层级的时候,才会将他们纳入进来。
  “嗯,大家其实都已经意识到了,不远的将来,也就是三五年吧,我们就可能要面临一场难以预计规模烈度的战争,现在多提升一分,日后就为自己的性命安危多一分保障,……”赵嗣天笑着道:“而且现在修行中越来越多的天赋惊人的年轻弟子涌现出来,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大压力,所以根本就没有谁会懈怠。”
  “还不够啊,所以这一次我才会同意京师三大家的弟子进入我们大槐山。”陈淮生游目四顾,“我也专门为此事来和大家商议,如何更好地促进我们大槐山在未来有一个更圆融更充裕的发展空间,在规制上我们应该还有那些可以改进之处。”
  首先把京师三大家的弟子要进入大槐山这件事情先定一个调,无须在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讨论,要讨论的是他们进来之后,大槐山会迎来那些影响和变化,以及应对的策略,这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
  第二百四十节 期待,奇境
  “混元之境的构建还在稳步推进,灵宝也还差一些,但进度还算顺利,可我们的修行不能就都盼着混元之境建成之后再来突破,当下的修行也一样需要抓紧。”陈淮生目光温润,“陆遥兄,我师尊闭关,您可能要多承担一些责任,但就目前来说,我们大槐山安全尚好,您也可以把修行和警戒兼顾,……”
  陆遥话不多,只是点了点头。
  他现在的实力还在蕴髓初境徘徊,可以说在跨越紫府这一步上他相对顺利,但是在晋阶紫府之后,反而有些慢下来的感觉。
  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现在的状态,心态也摆得很端正,就是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积蓄力量,寻找机会,而大槐山中环境也很适合他这样蕴蓄。
  当然,既然在山中,目前出了商九龄就只有他是紫府,那么承担起这份重担也是义不容辞。
  陈淮生也在考虑陆遥的问题,但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先沉淀积蓄,然后再来寻找突破口。
  “婉儿和元高兄,你们两位现在已经是筑基高段了,婉儿我就不说了,你有你自己的修行路径,和别人也不一样,相信你自己能走好,但元高兄这边,可能需要好好再琢磨一下。”
  欧婉儿的灵体与大家不一样,只能她自己摸索,而丁元高就比较麻烦了。
  他沿袭了丁氏一族也就是其父传承给他的修行路径,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顺利,但是其天赋却又不及丁宗寿,所以在进入筑基七重后就一直徘徊不前。
  可以说他现在就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所以丁宗寿也才会如此积极支持混元之境的构建,就是希冀丁元高能在混元之境摆脱这种困境。
  “淮生,你觉得我现在这种状态,该如何来寻求突破?”丁元高也诚心请教,虽然比对方大几十岁,但是在修行一道上自己却与他相差太大,如果对方能够寻找到合适的路径,那无疑能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
  “元高兄,您的状况我也仔细分析过,丁师伯的路径未必适合您,您原来过分遵循丁师伯的路径,这反而约束了你,我考虑你是不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比如您原来在土木二相上极有积蕴,但火相金相上却未能有多少建树,如果现在觉得走入了死胡同,难以打开,那不如跳出这条路,在火相上来尝试一下,当下我带回一些火相灵宝,纵然一时间还无法建成混元之境,但前期也需要将其置入地下,你可以先行在这一带驻留,借助火相元力来进行培蓄,日后等到混元之境建成,或许你就可以抢占先机,甚至一蹴而就,……”
  这番建议也是经过了陈淮生的深思熟虑之后拿出来的,混元之境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但这些灵宝就需要分阶段置入,那么如何能够充分发挥这些灵宝作用,像丁元高这种本身已经在筑基高段,积蓄修行已然相当厚实的情况下,便可以剑走偏锋试一试了。
  换了其他人,恐怕还无法这样去尝试,毕竟要引如此大规模的灵宝之力,稍微控制不好,反噬就会让自身道体遭到重创,但丁元高可以一试。
  丁元高若有所悟,面带喜色,很显然陈淮生给他指出的这条路还是颇有新意的,对他来说,完全可以一试。
  “剩下的咱们就要说说京师三家加入咱们山中的事宜了。”陈淮生沉吟着道:“这几位可能大家都知道了,寇扬是筑基四重,和经天兄在伯仲之间,略逊于嗣天兄,吴师伯年长他许多,……另外几位都在筑基一二重和筑基九重之间,但我看过他们的禀赋,都相当出众,不逊于我们山中众人,……”
  “混元之境尚未建成,现在又来了这几位,难免对山中弟子心态会有所冲击,这一点上大家要有一个宽和的心态。”
  陈淮生也在考虑怎么来让大家接受这个现实,混元之境有限,多来几个人,势必就会对孰先孰后进入混元之境修行产生冲突,搅乱大家的心思,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所以我先将他们其他人放在了卧龙岭,不会来咱们大槐山,这六位也要看他们的表现,确有潜力且表现优异者,我们当然要考虑,但是会有一定名额限制,比如两个,同时混元之境的建设规模可能也会比我们之前预料的要略大,所需求的灵宝量更大,所以我这一次才会在东海和汴京逗留一段时间,就是要是尽可能弄到足够的灵宝,以支撑未来混元之境未来的支应。”
  两个名额也是陈淮生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现在京师三家来了六人,要给予对方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必然要有一些优遇,但如果个个都予以满足,那对在座的老弟子们来说就显得太不公平了,所以两个是合适的,至于说六人中那两人能得此机会,就要综合考量他们的禀赋和表现了。
  而这个决定权也在在座众人手中,所以从一定程度也能让大家心里感到满足。
  气氛融合下来,陈淮生又谈了自己在汴京和东海的经历和所获,现在主要还是期盼丁宗寿和公孙胜他们的雍凉巴蜀之行能尽快有所斩获,这样可以促进混元之境尽早建成。
  陈淮生也询问了如井中鸿、鞠传真他们现在的修行进度,只是时日尚短,都还没有多少突破。
  这边会议一结束,陈淮生便赶赴清凉台。
  清凉台已然是一片热闹景象。
  设计方案敲定,前期的许多基建就要搞起来,许多孔洞需要打通,许多布设灵宝的位置需要设立专门的传输法台,同时还要有必要的预警法阵,这些都需要同步配套建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其灵力蕴积所在的架构,如何能充分将本身灵力与灵宝之力结合起来,升华到最好状态。
  苟一苇干得相当来劲,在他看来这将是他这一辈子里所作的最重要的一项事业,一旦建成,足以名垂青史。
  第二百四十一节 寒窟,寻宝
  “按照目前的进度,火相灵宝的布置安设可以最先完毕,土相次之,水相的玉罗蚌珠其实也不错,但如果完全靠玉罗蚌珠,消耗太大,后期肯定跟不上,极海冰精效用要强很多,还是要以极海冰精作为支柱,玉罗蚌珠作为补充。”
  苟一苇一边介绍,一边也在夸赞:“良奎悟性很高,是吃法阵布设这一碗饭的好苗子,宋岩也不错,进境很快,魏武阳制符也学得很快,陈桂生也入门了,我就担心再等两年,我恐怕就没有太多能教他们的了,至于陈玉生和尹相普两人,我觉得他们俩可能在灵植栽培上可能更有前途,但陈玉生有些不愿意,尹相普倒是很满足,……”
  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自己天赋的,这一点陈淮生也同样明白。
  元宝寨的几名弟子天赋都很有限,能让他们加入大槐山已经是特许破例了,如果非要在灵境修行上走下去,他们基本上都只能停滞在炼气中段就不会再有进境了,到那个时候,一样只能转为去干庶务,反而耽误了自己,现在一边修行,一边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才是最合适的。
  “嗯,人各有志,我们不能强求,但我会再和他们谈一谈,连我的亲传弟子云蕾现在不也走了驯兽之路,这又有什么放不下的?”陈淮生轻轻叹了一口气:“如果可以,我何尝不希望我自己的乡人能有所成就?但禀赋摆在那里,你要强求,只会被同门们打击得更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时候努力在天赋面前真的一钱不值。”
  苟一苇也默默点头,修仙这一门本来就是如此,人从生下来就划分了区别,凡人就是凡人,后天,先天,还有灵根道骨之间的差距,与生俱来,你只能因势利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淮生,和他们谈一谈也好,他们这样选择内心多少还是有些不甘的,能把他们心中的这些担心和犹豫排解掉,也能让他们丢开那些不必要的包袱,而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修行之业中去。”
  苟一苇的嘱托也代表着日后大批即将踏入副门弟子的某种释怀,要让他们真实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更适合什么,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身处大槐山中所能获得的资源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未来自己的努力又能给自己的子嗣后代带来什么,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丢开心结,安心服务于宗门。
  在清凉台呆了一日,陈淮生便不再耽搁,直奔东海。
  时日无多,极海冰精的获取时间日益临近,所以也还需要做够充分准备。
  好在圣火宗也明白现在两位一体,未来混元之境的妙用一样能让圣火宗受益,所以在灵宝筹备上也是不遗余力。
  即便是这些五相灵宝中一样有层级之分的,像太玄春泥和极海冰精就是较高层级的了,地阳火岩要略微逊色一级,而玄黄神壤、婆娑神树这些就属于一个层级,要比地阳火岩略差,玉罗蚌珠则属于最低这个等级。
  但品级再低也是五相灵宝,一样可以用于混元之境的构建,只不过在消耗上,层级越高就能坚持长久,效用也越好,层级越低,效果不及不说,支撑时间上也会大为缩短,就只能用量来补质的不足。
  圣火宗这边玉罗蚌珠的产量还是较为稳定的,但极海冰精就只能靠运气了。
  陈淮生回到桃花岛上,静候冬至。
  冬至之后半个月就是取极海冰精的最佳时机,但这个时候海上风高浪险,而且一些海中高阶妖兽也会出现猎食,冰火岛的另一端地底深处,所谓寒窟底部,就是极海冰精生成之地。
  要进寒窟,一般都是选择夏至前后,这个时候寒窟寒意最浅,但即便如此一样需要携带火性法宝灵宝来抵御寒气,否则一般炼气层级的修士根本就抗御不住,直接冻僵冻毙都很正常。
  即便是筑基修士在盛夏季节进入,也只能止步于寒窟中部,再往下,就有可能遭遇不测风险。
  寒窟下部是由无数孔道构成,每一条道既有相通者,亦有死路,而且地底震动又使得这些地底孔道经常发生错位坍塌和堵塞,但同时又会重新生成新的孔道,所以几乎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寒窟深处究竟是个什么样,只能临机应变。
  而极海冰精就在这些孔道中产出。
  这一次下寒窟的人只有三个,陈淮生、秦昭业,加上岳云剑。
  都是紫府,这也是陈淮生建议的,如果用筑基修士陪伴,风险太大且不可控,而对于紫府层级的修士来说,纵然遭遇什么意外,应变能力和实力也要强得多。
  之前陈淮生甚至连岳云剑都不希望去,认为岳云剑刚踏入紫府,一样有风险,但最终燕云行还是支持了岳云剑的请求。
  能够下一次寒窟底部,对于一个紫府修士来说,也是难得的历练。
  陈淮生对岳云剑并无成见,甚至觉得性格爽朗的岳云剑值得一交,但是风险却不得不提醒。
  秦昭业都是老熟人了,这几年灵境层级虽然未能再寸进,但老而弥坚,实力摆在那里,陈淮生也相当放心。
  漫天的乌云夹杂着滔天海浪,让人感觉这一趟冰火岛之行似乎从一开始就显得有些凶险。
  从桃花岛到冰火岛略有耽搁。
  如果要用驭风飞行,对灵力消耗太大,上岛之后还需要养精蓄锐,飞槎在冬日里又极易遭到天雷袭击,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船行。
  上岛那一刻,陈淮生也有些感触,上一次去了地阳火岩和赤岩元浆,这一次要走岛的阴面,下寒窟。
  他有预感,只怕这一次下寒窟还会遭遇到比第一次取地阳火岩时还要大的风险,但自己却别无选择。
  好在这一次去的人实力又不一样,秦昭业基本不需要自己照顾,岳云剑虽然略逊,但也是紫府修士,而且其修炼金性法术,心剑合一,连燕云行都认为其战力要比灵境实力高一筹。
  第二百四十二节 雷霆一击,向死而生
  当霜虬出现在眼帘中时,陈淮生就知道今天的事情怕是难以善终了。
  从寒窟上方向下一直到中部都很顺畅,虽然寒意不断加重,但是几乎没有多少阻滞,一直到底部,大家都觉得今天恐怕是运气最好的情况了。
  底部就是无数孔道四通八达,甚至不需要进入孔道太深,在孔道的外部就能看到极海冰精凝结成一块块的幽蓝色混合着白色凝霜的块状物悬挂在孔洞的壁上和顶上。
  壁上凹凸不平,隆出如拳头、头颅大小的极海冰精,在火焰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耀眼。
  哪怕是手指尚未接近,就感觉到那种刺骨冷意直透心间。
  洞顶则是如石钟乳一样垂落,慢慢变成柱状悬垂的极海冰精体,只需要用金属物件敲断,就可以装入灵囊中,然后走人即可。
  陈淮生和秦昭业、岳云剑都是喜出望外,没想到这一趟如此顺畅,而且这一座孔洞的极海冰精如此之多,很轻松就能满足需求,甚至下一次来也可以沿着原路而来,只管慢慢采用即可。
  但就在陈淮生有些好奇这样一处妙境宝地就这么活生生呈现在大家面前,这高阶灵宝的取得未免也太轻松了吧?
  诚然这下来一路大家都要消耗灵力抵御寒意,但只要用了地阳火岩在身,基本上就能抗住大半,直到窟底时,才需要提升灵力来抵御寒气侵袭。
  但那头霜虬如凝霜般的头颅从一处孔洞中探出来时,陈淮生和秦昭业以及岳云剑心中的喜悦一下子就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紧张和暗叹。
  运气真不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