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565节

山河志异 第565节

  要知道当年王垚和徐天峰他们与商九龄一道重返重华派时,陈淮生和赵嗣天甚至还在炼气层级,陈淮生也就罢了,可赵嗣天却在这十多年里不但撵上他们两人,而且还实现了反超,这中间的反差何其大?
  这也是王垚和徐天峰为什么十分急切地愿意见到重华派与大槐山的合并,因为他们能够从大槐山这边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而陈淮生作为他们的师弟,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井中鸿他们这一批最早跟随陈淮生他们的修士也在陈淮生未来的规划中。
  这一批处于筑基初段的修士数量不少,井中鸿、曾国麟、杨虎生、季怀江、朱燕华、燕赤霞、鲍雀,加上宣尺媚,如果在把已经是炼气巅峰的如古韵春、燕青霞、佟童、方宝旒、袁文博、卓一行、丁润瑶等人算进来,或者说这几人能在未来五年里突破筑基,那这样一个群体就相当庞大了。
  十五六名正值青壮年的筑基初段,假以时日,哪怕只有三成能够突破渡劫晋阶紫府,那也能为大槐山平添五名紫府强者。
  “除了他们三人要在未来十年里力争冲击紫府成功外,赵嗣天和唐经天以及王垚三人,我希望能在未来十到十五年,看到他们冲击筑基高段成功,我知道这个挑战很大,但是我以为只要定下目标,不遗余力,这个目标是大有希望实现的,……”
  “而其他人呢,徐天峰、井中鸿、曾国麟他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筑基二重和筑基一重,我给他们确立的目标是,五到八年,都要晋阶筑基中段,而古韵春、燕青霞他们五到八年内最起码也应该达到筑基二重甚至三重的境地,……”
  陈淮生提出的这个展望要求不可谓不高。
  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修行路上一帆风顺的,很多人在前期可能进境相当快捷,但到了后期某个时段可能就会徘徊不前,甚至就此止步,这可以说是常态,真正能够一路青云或者稳步前行还是少数,甚至只能占到两三成都不到。
  就算是陈淮生口中提及的这群人算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杰出人才,但只能说是其成功的几率更大,还是会有相当多的人会停滞在路上,这才是现实修行中所要面对的日常。
  “除开他们这批已入筑基或者即将冲击筑基者外,随着这一次老重华的并入,还有相当一批入门修行不到十年或者十多年的年轻弟子,他们不少禀赋不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修行过程中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进度,我以为宗门也要有针对性地这一批弟子进行分门别类的筛选,然后在下一步的修行中采取不同策略来进行培育,而且这也应当要形成一个长期的培养模式,……”
  陈淮生提及的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当下最紧迫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从最基础的弟子筛选与因材施教开始,改变原来那种放养或者过于粗犷的培养教授模式,是日后大槐山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众人也都在思考陈淮生提出来的这一点,筑基以上便可收徒,但在收徒规模上会有所限制,同时也赋予了筑基以上的修士可以在外自行甄选和物色弟子,这可以不占用宗门内部从地方上招募来的弟子名额,也有利于调动修士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还有利于发掘出一些偏门型人才。
  ……
  这次会议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时辰,从巳时一直持续到了申时才算是告一段落。
  这一次会议在陈淮生看来就是一个统一思想确定目标以及敲定具体实施方略的会议,前两个时辰主要是沟通和释疑,要让大家明白未来大槐山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后两个时辰则是具体怎样做,哪些人做什么,要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
  喘息着从于凤谦身上下来,恋恋不舍地将手从于凤谦丰腴饱满的胸房上收回来,陈淮生舒坦地靠在床头上。
  另外一边一条宛若大蛇般的躯体缠了上来,紧紧依偎在他身边。
  “宝旒,你恐怕要努力了。”陈淮生抚弄着紧贴着自己的丽人香肩,“难道你还真的打算再生一个再来突破筑基不成?”
  “有什么不可以?”方宝旒曼声道:“我倒是觉得趁着现在我还没筑基,再生一个,调养一年,一气呵成突破筑基,我有这个自信。”
  方宝旒的态度让陈淮生有些犹豫,旁边于凤谦也缓过气来:“其实宝旒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与其那样隔三差五地延宕,还不如先解决了孩子问题,再来一心一意全力以赴修行,何况现在宗门里边一心力争上游的心气很高,这两年只怕在灵宝灵材资源消耗上也会相当大,虽说以宝旒的禀赋和资历就算是优遇也不会有谁多言多语,但尺媚、佟童,乃至青郁和无垢如果都要这两三年里发力,那肯定会有人心里不那么自在了,难免生出一些嫌隙来,……”
  有事请假一日。
  望谅。
  第一百九十四节 居高,望远
  方宝旒、于凤谦的意见并非无因。
  虽然现在老重华和大槐山归并为一体了,但是短时间内卧龙岭那边还需要重建,而大部分人都需要回到大槐山来修行。
  前期大槐山方面也有所准备,但是骤然来数十人进入大槐山,而且他们都是抱着到大槐山能够获得一个比在重阳山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来,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干净利索地就脱离重阳山,那么陈淮生就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场面,让他们意识到来大槐山是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大槐山的招牌形象才不会被玷污,才能继续在民众心目中保持一个良好形象。
  但就目前来说,大槐山所具备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两派归并之后每个人的需要的,哪怕在汴京之行中取得了不少灵宝,但是老重华弟子进来,人人都期盼着一个更美好的修行环境和更丰足的资源匹配,而这一点上又无法完全满足,那么争夺过程中对每个人的资源分配都会引来无数人的关注和质疑,与陈淮生息息相关之人自然就是重点。
  固然陈淮生的身份地位和威望足以让他不受约束地安排,但引来人们的腹诽肯定也在所难免。
  欧婉儿、于凤谦、宣尺媚、方宝旒、佟童,再加上闵青郁、虞弦纤、任无垢,再说修仙界这种道侣伴侍的结合十分寻常,但你这数量太多是一重,而且关键这些人要么在筑基层级,要么就是炼气高段和巅峰,都是急需各类灵宝灵材资源来支撑的时候,难免就会引来人们的侧目了。
  陈淮生没有作声。
  这不是关系到自己一个人一家人的事情,丁宗寿也有一大家子人,商九龄、李煜这些也有弟子,便是熊重晖和陆遥也有一二亲近弟子,只有公孙胜是个孤家寡人,但现在也一样动了收徒之念。
  原来是散修,没有那么多计较,在外飘零,收徒麻烦而且很多时候是累赘,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宗门作为倚仗,日常修行便可置放于山门道院中指点一二即可,即便自身要出去历练,山门中自有人照拂,再无后顾之忧,所以一旦稳定下来,已入紫府和筑基的修士都要考虑收徒一事。
  尤其是在遇到禀赋过人免不了见猎心喜,这徒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师者修行意念的延续,徒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师者也能脸上有关,而且和父子祖孙一体一样,师徒一体,也能增添自身在宗门中的话语权,这些心思不必宣之于众,但大家却都心照不宣。
  便是陈淮生考虑到自己身畔这么多道侣伴侍,且自家也有了多个子女,不也一样还收了拓跋宏、诸晨、卿晓加上云蕾为弟子?
  可以遇见未来一二十年里,自己膝下子嗣数量还会大量增长,宣尺媚、佟童、闵青郁乃至虞弦纤、任无垢只怕都是要生育的,自己总不能厚此薄彼,也得给她们在修行之余留有一个念想盼头才对。
  还有如凌凡、许悲怀、姚文仲这些和自己关系日趋亲近,已经隐隐被其他人视为自己嫡系的弟子,自己总也要对他们有所照拂才是。
  所有这些问题陈淮生都要考虑进来,既要站在整个宗门全局统揽的角度,但又不能不考虑到具体自己身畔的人,如何平衡也相当费人思量。
  “宝旒,你真是这么想?”陈淮生思忖良久才转过目光,沉声问道。
  “嗯,的确如此想。”方宝旒很坦然:“我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文锦也有五岁了,马上就能看到他兑现灵根道骨,我琢磨着再生一个,无论儿女,也就心满意足了。”
  方宝旒的确是如此想的,若是能再替爱郎生下一女,自己便是儿女双全,日后在抚育儿女的同时便可专心致志地修行,直奔紫府大道,若是再生下一子,也是好事成双,算是多一份保障,毕竟修行路上很多事情也说不清楚。
  见方宝旒眼底坦荡,目光清澈,陈淮生便点点头:“也罢,就如你所言,你便安心备孕,待生下二胎之后,再来一心一意修行,现下尺媚、佟童她们便专心修行,凤谦你呢?”
  于凤谦也有些犹豫。
  她的孩子也两岁了,但是她是双生子,所以在还生育不生育的问题上也是踌躇不决,从内心深处来说,她也还是希望在生育一胎的,哪怕是再产一子或者一女,也能多个记挂希望,但她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成为大槐山三位筑基高段之一,也是未来冲击紫府的关键,若是现在要和方宝旒一样去备孕生产,这一耽搁可能就是两三年,势必影响到整个宗门的未来规划。
  可如果现在不考虑这个问题,未来十年里大概都没有生育的机会了,一直要到入登紫府,到那时候虽说入紫府后黄庭元宫重生,对生产并无影响,但是毕竟道体已成,对孩子的影响却不好预判,毕竟女子入紫府后再生产者世所罕见,少之又少,未曾有什么传世经笈介绍。
  “淮生,我若生产,只怕欧婉儿那边心中就是扰动了。”于凤谦抿了抿嘴,“她已经筑基八重,论理该是最快的,而且她道体来自太乙纯元,精进极快,我判断,若是顺风顺水,一两年之内就有可能抵达巅峰,只是纯元之体未必就是最合适登临紫府的时机,若是能以阴阳之胎调和,我以为怕反而有利于其日后突破,……”
  陈淮生愣了一愣,他没想到于凤谦也想到了这一点。
  关于欧婉儿的问题,他早就有考虑,但这几年欧婉儿修行进境很顺利,原本想过的备孕生产也是一拖再拖,但眼见得欧婉儿已经是筑基八重了,踏入筑基巅峰也是三五年内的事情,可以说她可能是未来大槐山并宗之后第一个入登紫府的修士,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陈淮生也考虑到其纯元道胎与本身修行应该可以取得一个最佳的双赢策略,就是在筑基巅峰之际来怀孕生产,生育之后整个道体会晋入一个最完美状态,或许可以一蹴而就,一举应劫突破。
  见陈淮生面露微笑,于凤谦知道自己判断没错,“我猜对了?”
  “嗯,差不多,婉儿还要两年来积累,到巅峰时耽搁两年生育,在应劫时道体浑然,便是有什么差池,也能扛得过去,否则她的太乙之体未经淬炼,反而容易折损。”陈淮生没有讳言。
  “意思是怀孕生产其实是对其太乙之体的一份淬炼?”方宝旒也惊讶地问道。
  “嗯,太乙五宝皆为木灵之元,虽然灵性通透,但是却在浑厚坚韧上有所欠缺,阴阳之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就是对其灵体一个沉淀养蕴,可以让其得以弥补滋长,在应劫之时便能强壮许多。”
  随着境界的提升,加上在不断提升过程中对自己道体修行,对鼎炉养育,对三灵炼化,陈淮生早非吴下阿蒙,如果说在筑基之前,他对修行的经义感悟理解还停留在一个较为浅显的阶段,那么在筑基期间,他的体悟感受就突飞猛进了。
  尤其是三灵入体与鼎炉初生形成了互动,与自身道体养成怎么来实现一个最佳的路径,他也是煞费苦心的琢磨,为此既学习了不少经笈,但更多的还是循着期间脉络路径与自己的自我感悟来探索。
  在突破紫府的那一段闭关期间,许多东西都在修炼过程中融会贯通,其间既有混沌迷茫的阶段,亦有见山见水的灵透,还有突破升华时候的顿悟,可以说那期间不仅仅是一个灵境层级的提升过程,更是对整个大千世界理解的过程。
  很多时候是悟了又陷入混沌,然后再沉沦,最后再突破,从突破中找到新的星光,让自己能循迹再通透豁达,种种妙感,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而这个过程对陈淮生来说也是一辈子恐怕再也难以获得的收获。
  这种经历对陈淮生自己来说可谓刻骨铭心,同时在日后的修行过程中亦是受益良多,但同时对于其他人来说亦是一份宝贵经验,而经历了这一重,陈淮生自己的阅历眼界也得以丰富,可以站在更高处来俯瞰其他人的修行经历了。
  尤其是对于这些个还在从炼气巅峰向筑基冲击,在筑基阶段苦苦求索的众人来说,陈淮生觉得自己的种种感悟或许还真的能帮助到他们一些。
  境界越高,历练越多,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就越深,在初期感觉到相当神秘玄奥的东西,当你骤然登临一个高度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深奥,甚至可能就是一层薄纱,一点即破,而后便豁然贯通。
  陈淮生相信如公孙胜和商九龄他们也一样有这种感悟,只不过他们是长期积累而来,而自己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感受,可能更为直观直接,但万变不离其宗,或许对年轻人来说意义更大。
  第一百九十五节 宗主之责,中坚
  虽然尚未突破润魄境,但是陈淮生并不担心,甚至很有信心,在未来两三年里自己便可以寻机突破润魄境。
  现在的他更沉迷于自己对自身道体修行的探索。
  自己的道体不同于别人,这一点他很清楚,这得益于当初在古庙中那一日的奇遇。
  水猿大圣的出井蜕变,结果正巧与适逢其会的暴虎之妖在井口对决,引发天劫,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元魂受创之后缩入了自己道体内,而自己道体得此机遇孕育出鼎炉,进而才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同凡响的成神之路。
  修行,归根结底还是要将自身道体四基精炼到极致,并让四基能完美融合,将仙力发挥到最佳状态,不断冲击一道道关隘,通过突破反哺道体四基,让四基的容纳能力进一步提升,周而复始。
  陈淮生的道体经历了多轮洗礼,可以说是百炼成钢,不断地冲击锤炼,让体内三灵与鼎炉的融和日趋紧密,而与火魃地对决更加速了这一趋势。
  可以说现在陈淮生的道体已经处于一个历史最佳状态下,能不能突破晋阶润魄境更多的还是看机遇,单从道体而言,他已经具备了这份实力。
  所以他并不着急。
  相比之下,除了自身探索外,他更看重的是大槐山众人在未来几年里的提升。
  公孙胜的情况相对稳定,虽然陈淮生也和公孙胜探讨过,但公孙胜认为自己修行路径并没有问题,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在跌落之后的恢复速度太快,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沉淀修复期,现在在凝魂高境上徘徊不前属于正常现象,只要自己不急不躁,保持着平和心态,突破润魄并彻底重返当年盛景,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商九龄和丁宗寿的修行进境也处于一个正常状态下,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要进一步已经不是单靠修行那么简单,更侧重于感悟。
  陈淮生也帮不了他们什么,灵宝灵材固然有用,但也不是主要的,所以只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来寻机碰撞,求得突破。
  这几个人陈淮生都给不了什么好的建议,但是对于其他几名紫府陈淮生觉得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还是有些助益的。
  李煜和熊重晖都是蕴髓中境,而陆遥还在蕴髓初境。
  陈淮生觉得李煜的心态最佳,观其状态,晋阶蕴髓高境应该就在一两年内,或者说就是一个顿悟,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
  熊重晖的情况略微复杂一些,虽然他和李煜灵境层级相同,但是陈淮生觉得他要再进一重就有些艰难,或者说恐怕要经历许多磨砺或者淬炼,看看能不能其中寻找到自我突破的契机。
  在这一点上,陈淮生与熊重晖也做过几番交流和探讨,熊重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如果要外出游历历练,熊重晖又觉得当下局势动荡,自己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环境,所以更倾向于去东海冰火岛或者雷洋岛去淬炼。
  可陈淮生却觉得单纯从天地之间的淬炼未必能达到熊重晖自己想要的状态,他认为熊重晖可能更适合在与修士的对决搏杀或者在对妖兽的击杀过程中激发生死灵悟,只有这样可能才能让其彻底洗脱原有的窠臼,不再局限于其原来散修过程中落下的种种束缚中。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熊重晖需要冒很大风险,但修行就是这样,如果你指望按部就班就能步步高升然后不断顺利进阶,或许在炼气初中段你凭借着自身禀赋底蕴能达到,但是进入炼气高段之后,这种效果会飞速下降,直至忽略不计。
  陈淮生给他的建议是可以考虑主动出击,在恒天山中去猎杀妖兽,又或者到东元镇和雄阳堡去寻机与月庐宗修士对决搏杀,甚至到桃源镇一带去挑战邗山道潘氏修士,来实现自我淬炼提升。
  恒天山中去猎杀妖兽还要好办一些,但对月庐宗和邗山潘氏的修士之间的搏杀对决就有些不好控制,但往往与修士之间的鏖战才最能激发出最大潜力,这一点往往比击杀妖兽更有效果。
  不过这总算是有几条合适的路径了,如何来实现,熊重晖和大槐山方面也都要周密策划。
  陆遥的情况较为简单,他突破时日尚短,现在要晋阶蕴髓中境还差火候,大槐山能够为其提供的就是灵宝灵材,已满足其自我修行,同时他自己也要沉下心来闭关修炼,陈淮生觉得三到五年内他应该有机会踏入蕴髓中境。
  几位紫府中除了熊重晖的情况稍微难一些,其他几人陈淮生心里都有谱,反倒是在筑基层级中情况是最复杂的,陈淮生心中最没底,而却又是大槐山未来想要向大宗门迈进不得不走的这条路,也是未来十年二十年里大槐山最耗费心思的层级。
  筑基高段中欧婉儿简单,于凤谦也没啥问题,无外乎就是选择修行时间契机的问题,但丁元高的问题就难了。
  他是纯粹靠自身的苦修和历练熬出来的。
  这种修士的底蕴或者说战力最强,但是要突破每一重也最难,而且越往后,每一重都会更难。
  陈淮生内心也很清楚,丁宗寿之所以如此爽快地支持加入大槐山,一方面因素就是希望他这个儿子能够在大槐山中趟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径来。
  至少在丁宗寿看来,他自己已经没有多大的能力在为丁元高提供继续突破直至紫府的机遇了。
  陈淮生也清楚这对于自己要想执掌大槐山这个宗门,并将其稳步发展成为大宗门是一大挑战,但是一旦成功,不但能够赢得丁氏一族的绝对支持,同时也能在禀赋较好但是称不上惊艳的那类弟子在进入筑基中高段后的修行趟出一条新路径来。
  一个宗门没有那么多绝才惊艳的弟子,而像丁元高样禀赋的弟子往往才是一个金字塔中除开最尖端那一拨下面,但又在下部宽厚基础之上的中坚力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