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549节
商九龄毫不讳言地承认了他自己同意令狐醉建议南返的失策,也意识到了后期太过于仓促地大规模招纳新弟子,吸附原来九莲宗弟子,疏于强化自身核心层修行的方略出了问题,导致了现在这种艰难局面。
现在困局已成,和大槐山的融合并入是最佳选择,至于说谁来主导,谁在日后新宗门中来居于领导地位,商九龄反而看得比较淡,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在领导一个宗门发展上有些捉襟见肘,如果是自己的亲传弟子来执掌这份权力,他也乐见其成,并愿意鼎力支持。
“师叔,倒是淮生浅薄狭隘了。”陈淮生坦然道:“弟子还是担心师尊有些抹不下颜面,所以……”
“呵呵,淮生,以前重华派也一样有过晚辈担任掌门,师伯师叔听从号令的情形,这不少见,谁担任掌门更有利于宗门发展,那便由谁来担任,任人唯贤这句话也是宗门发展的要义。”李煜挑开了这一点:“在师兄担任掌门之前的前几代,也多有师侄辈甚至师侄孙辈担任掌门的情形,这并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情形,有些人精于修行而困于统筹,这种情形也很常见,淮生,你不必担心,来之前师兄也早就和我交代了,他有意闭关几年,力争尽早晋阶润魄境。”
陈淮生咂舌,现在商九龄才凝魂中境,要晋阶润魄境,以其禀赋,只怕要以十年为期了。
但这可能也是商九龄的一个姿态,表明不会干预影响日后新宗门的运作意思。
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陈淮生也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了,而且以李煜的智慧,陈淮生反而需要借重,即便是加上大槐山众人,陈淮生也觉得李煜应该是除了自己对整个修仙界看法最深入清醒的了。
“师叔,您都这么说了,我还要忸忸怩怩,就贻笑大方了。这么说师尊和师叔也赞同我提出的建议,让不愿意和九莲诸宗合派的弟子出来与大槐山这边合并?”陈淮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和李煜来具体商议了。
“唔,师兄和我都是此意,但是却还有许多具体事宜,我也要和你商计。”李煜也恢复了严肃之色:“你既无意和令狐醉他们争夺重阳山,那老重华弟子亦有二百余人,这还未包括在河北那几年招募的新弟子,如果要算上这一批,怕是要突破三百人,大槐山可容纳得下?还有,齐洪奎和丁宗寿那边,你如何考虑?”
一谈及这些具体问题,陈淮生也进入了状态:“师叔,如果是三百余人,大槐山现在肯定容纳不下,而且即便是容纳得下,我也不打算接纳如此多的弟子,那对大槐山那边的弟子修行不利。”陈淮生摇头道。
“哦?”李煜也知道陈淮生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但如果不接受的话,这些弟子何处去?
“师叔可能也知道,我们在大槐山上,弟子现在也不过刚过百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原来重华派中,既有我们老重华,也有老凌云和老九莲宗,我们是择优而邀。”
陈淮生的话让李煜也笑了起来,“你还好意思说?这般手段,也只有你,师兄才会容忍并压制了不同声音,否则齐洪奎和令狐醉他们早就闹腾起来了。”
第一百五十节 细节,展望
陈淮生也知道这一点,连忙道:“师叔,我虽然耍了些手段,但是却都是坦诚相待,并未欺哄于人,他们来大槐山也是自愿,至于说其他人,宗门里边也从未有过要不许外走这一说吧?”
“话是说这么说,但如果宗门长辈不许,他们能有这么轻松都来你大槐山了,你这借鸡生蛋的本事倒是用得好啊。”李煜笑骂道:“好了,我无意责怪你,都这等时候了,说这些也没有意义,说正事吧,那你打算如何做?”
“我先告知师叔一桩事儿。”陈淮生顿了一顿:“我已经取得了燕州卫怀、滏阳二道的龙虎气运皇旗。”
饶是李煜天生大心脏,从来都是从容不迫淡定谦冲的模样,也不由得为之色变:“山河社稷,气运皇旗?你是说你拿到了燕州滏阳、卫怀二道的皇旗?真的?你如何取得的?”
“师叔面前,我如何敢撒谎,的确是拿到了。”陈淮生也直接取出了皇旗,交予李煜,“师叔一观。”
李煜脸色都有些潮红了,压抑住内心兴奋喜悦,小心接过,仔细察看起来了。
没错,这就是龙虎气运皇旗,虽然从未见过,但是一入手李煜就能感受到山河社稷之气流淌,运转全身,再仔细查看了旗面上的山川地理图案,确定的确是滏阳和卫怀二道的图形,心中大定。
“好,淮生,有这皇旗,便是超级宗门的根基所在,天云宗、太华道他们这些超级宗门与其他大宗门的区别所在,就在于他们持握有皇旗,我也早就听闻此物,却从见过,今日算是开眼长见识了。”李煜将皇旗交回对方手中,正色道:“此物价值连城,可以说乃是一门生存之基,定要保管好,莫要泄漏消息,为外人所乘。”
陈淮生收回皇旗藏好,点头:“师叔,有皇旗驻留,只需将香火庙祀运行起来,便能产生效用,对弟子修行有莫大益处,卫怀、滏阳二道均能覆盖,这意味着大槐山和卧龙岭均可受益,所以我有一个考虑就是要重新把卧龙岭建立起来,和大槐山遥相呼应,卧龙岭面积更大,建筑群落虽然荒废了这么些年,但是如果立即加以整修,还是能恢复一些使用的,我觉得可以将老重华弟子进行筛选,把核心和优异弟子送到大槐山,层级较低和禀赋略逊的弟子放在卧龙岭,待其中出类拔萃成长起来的,再送到大槐山这边来加以专门培养,……”
其实李煜也猜到了陈淮生的想法。
大槐山要比卧龙岭小一些,而且大槐山上的弟子招纳也的确要比重华派当初大规模招纳严谨许多,如果重华派要与大槐山合并,一些弟子肯定无法到大槐山这边来,但陈淮生这样做的话,无疑又会让刚并入进来的重华派这些弟子感觉的被歧视的味道。
“淮生,这样不妥。”李煜摇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也认可你的做法,但我觉得可能需要变一变做法,比如重华派的弟子先全数到卧龙岭,然后等一段时间之后,再分步骤分阶段地抽掉部分弟子去大槐山‘轮训修行’,同时也可以去抽掉部分大槐山这边弟子来大槐山修行,这样一来可以让大家觉得这就是一个正常轮修,对修行也有好处,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困扰,……”
李煜的建议让陈淮生也意识到了问题,如果将老重华弟子全数放在卧龙岭,而卧龙岭现状本来就还不好,加上高阶和核心弟子都去大槐山,无疑将大槐山视为了一个下院,这对于老重华弟子的心态冲击会很大,不利于新宗门的重组重构。
而如果采取分阶段来处理,一年半载再进行‘轮训’,另外部分大槐山弟子也可以到卧龙岭‘驻训’修行,这样一来就显得很合理了。
姜是老的辣,李煜处理这些事务来的确考虑更周全细致。
“师叔说得是,我有些草率了。”陈淮生从谏如流,立即接受了李煜的意见:“我这就给大槐山那边去信,先安排人手去卧龙岭那边进行整修,做好准备,这边如果和令狐醉他们谈妥,愿意回卧龙岭的老重华弟子便可以考虑启程,这个时间差勉强可以让卧龙岭那边先行腾出一些房舍来,至于说灵食灵材这些东西大槐山那边都还有些富余,可以保障供应,……”
李煜心中满意,陈淮生并没有因为现在实力层级的飞升就刚愎跋扈起来,依然是昔日那个年轻弟子时候的态度,自信却又谦逊,昂扬而又知礼,难怪师兄也都说老重华派如果交到别人手上他无法释怀,但是陈淮生却尽可放心。
“淮生,若是这般就最好不过。”李煜微笑着道:“那还有丁宗寿和齐洪奎这边呢?”
陈淮生沉吟了一下:“丁师伯这边,我觉得可以谈一谈,我估计丁师伯不会去九莲宗那边,令狐醉他们可能也从未考虑接受丁师伯他们这群人,估计丁师伯现在也是踌躇不决,或者说不知该向何处去,我觉得他应该可以接受来大槐山,之前他一度想要让其曾孙女丁熹臻来大槐山,但当时我在闭关,所以山中没有回应,但现在有这层渊源,不妨一谈,……,至于齐师伯那边,我觉得没有必要接受,即便是齐师伯愿意来,我也打算婉拒,……”
对于接受丁宗寿,在李煜预料之中,但没想到陈淮生居然会拒绝,这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淮生,你是怎么考虑的?丁宗寿他们你愿意接受,可齐洪奎这边为何却不愿意呢?我记得杨虎生、曾国麟这些弟子都是出自凌云宗吧,也算是有这样一重渊源在里边,为何你反而不愿意接受?”李煜问道。
“丁师伯他们是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人数不多,加入进来只会融入,但老凌云宗的人说实话,精华已经被我邀约招募入了大槐山,剩下弟子中出类拔萃者恐怕不多了,而且老凌云宗也有一百多号人,进来之后又会大大增加大槐山这边负担和管理统筹难度,不利于下一步的融合,或者说耗时耗力耗费太大,不划算,……”
这个时候陈淮生又暴露出了他精明冷酷的一面。
李煜苦笑,自己还以为陈淮生真是重情重义的性子,没想到却对也算是有过几年同门之谊的老凌云宗弟子这般态度,但他也承认如果要把老凌云宗那帮人接纳进来,会极大的增加大槐山这边负担,一两百号人,人吃马嚼的,每天花销不是一个小数目,大槐山纵然有些积蓄,但也不可能一下子承担得起四五百人的消耗。
“当然,我也会和丁师伯与齐师伯见一面,谈一谈,……”陈淮生并没有把话说死,“或许他们会有一些其他想法,不过这都无所谓了,他们的决定不会影响到大槐山和老重华这边的归并,只要师尊和师叔没有异议即可。”
李煜迟疑了一下,还是道:“淮生,你自己斟酌其中利弊吧,但你要考虑你们大槐山中原来出身老凌云宗的弟子情绪,莫要因为此事而引来内部的不满。”
李煜的到来与谈判的圆满也让陈淮生心中终于大石落地,敲定了此事,陈淮生也才又和李煜提及了赵定保的要求。
听闻赵定保愿意将汤水道与邗山道以及翟谷道与幽州蓟城道的皇旗来交换大槐山与重华派的联手支持后,李煜都忍不住为之意动。
当然他也明白赵定保的这个对重华派的要求,是涵盖了令狐醉那一党老九莲宗几个紫府在内,而现在令狐醉他们很显然不可能会参与进来,河北的皇旗对大槐山与即将北返的老重华意义重大,但对他们来说却意义不大,他们的根基在济郡,在大赵。
而且陈淮生也没有打算去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令狐醉他们,各有各的路,能和平分手,各不相欠,各自安好最好。
在李煜看来,能拿到后边两面皇旗对于大槐山和老重华派来说就已经是太过遥远了,因为不是拿到皇旗就能将皇旗效用发挥出来,你还需要能控制得住这些地区才行。
现在翟谷道有凤翼宗与世家联盟两头大,汤水道更是不沾边,邗山道那边情况也差不多,至于幽州蓟城道更是想都想不到那边去,现在的大槐山和重华派合并之后就安安心心扎根燕州,把这两道之地经营好,利用皇旗吸聚香火愿力的效用,让筑基以上的核心弟子们能从中获益,加速灵境层级的提升,就是未来二十年最好的规划了。
当然人总要有梦想,如果能拿到这两面皇旗,二十年后大槐山与重华派能够成长成为一个具备超级宗门实力的地步,那自然也就可以向翟谷道、汤水道和邗山道伸手了。
展望一下,那个时候也许这个新宗门就真的称得上是独大燕州的超级宗门了。
第一百五十一节 合力,示强
说服丁宗寿太过简单,只需要将滏阳道和卫怀道的皇旗一展示,丁宗寿便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
事实上还没有透露出皇旗消息时,丁宗寿就预警表露出了愿意加入的意愿,而皇旗更是让丁宗寿的决心坚定无比。
对齐洪奎那边,谈话就显得波澜不惊。
齐洪奎对加入大槐山兴趣不大,无意再重返河北,但是却又觉得现在无处可去。
令狐醉那边的态度也是很冷淡,显然无意接纳,那这帮人向何处去就是一个问题了。
不过这都和陈淮生没有太大关系了,齐洪奎无意回河北也正合他意,否则这帮人如果真的表示愿意和大槐山归并,反而会让自己感到烫手。
和令狐醉的谈判也进行得很顺利。
双方谈判是陈淮生与李煜对令狐醉和孙道莲,看得出来孙道莲已经成为了其中重要人物。
只要老重华派表明了愿意离开重阳山的态度,其他条件令狐醉这边就基本上都满口应允了。
包括原来重华派的经笈功诀,令狐醉那边都毫无保留同意重华派带走,甚至在重阳山上的许多灵材,令狐醉这边也都很“大度”地表示同意大部分交由老重华派带走。
在弟子的分割上,则是本着弟子们自愿,不强求,这也符合双方的意愿。
陈淮生也看得出来令狐醉也担心双方谈崩导致不欢而散,甚至可能兵戈相见。
从他们所处的角度来说,也希望能够和平分手,毕竟只要重阳山在手,其他一切都可以徐徐图之。
至于说原来重华派的那些经笈功诀对九莲弟子来说意义不大,很大方地交由重华派带走也是应有之意。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将原来九莲宗的经笈簿册逐渐补齐,毕竟当初将九莲宗瓜分的几大超级宗门自身千年传承,本身就有着厚重的修行底蕴,并不需要外来的这些经册,对原属于九莲诸宗的经笈并不太感兴趣,所以只要花些代价是可以拿回来的。
倒是在重阳山中的灵材和灵石分割上很是花费了一番唇舌。
好在令狐醉那边也急于早些分割结束,以便于尽早重立山门,所以在资材的分割上做出了很大让步,七成资材,包括原来重阳山上的不少灵宝也都交予了老重华带走,这也是陈淮生和令狐醉这边谈判的关键。
花了一天时间将这些事务谈妥,陈淮生才正式和商九龄见面。
“见过师尊。”陈淮生依然保持着恭敬和煦的姿态,看得商九龄唏嘘之余也是心中感慨。
这个弟子其实要说大概是自己花心思最少的了,李煜代收,然后就野蛮生长,自己除了仅有的几次在修行上的点拨指导,到后来几乎就是自由发展了,但这个进境却是让人瞠目结舌。
当初一道收的几个弟子中,袁文博也算是禀赋翘楚之流了,但是现在看来和对方比简直无法比。
“淮生,……”商九龄吁了一口气,才缓缓道:“李煜说你和赵定保有了约定,他将燕州的皇旗交予你,然后你们助他争夺皇位,……”
陈淮生点了点头:“师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也有前提条件,就是除了我们,另外还需要具备足够争夺的实力和资本,如果单单是我们肯定不够,那种毫无把握毫无机会的战争,我们不打,所以这也算是一个双向约定吧。”
商九龄默默点头,“这意味着我们也许要和那些超级宗门交手?”
“嗯,天上不会掉馅饼,皇旗这种神物赵定保都肯交予我们,那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陈淮生也淡淡地道:“不过我们也做好了准备,除了大槐山这边的四位紫府外,另外我还有三位异修紫府,其中一位也是润魄高境实力了,还有就是我们的盟友——圣火宗,也有四位紫府,包括其宗主燕赤行,也是润魄高境了,弟子现在虽然是凝魂高境,但自认为战力可以达到润魄中境,所以即便是遭遇超级大宗,也有一战之力,而且弟子也觉得战争肯定会有,但是值不值得这些超级宗门破釜沉舟与我们决一死战,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也是我愿意赌这一把的原因。”
陈淮生说得很坦诚,商九龄也能明白,算了算:“如果加上我和丁宗寿,现在凝魂境以上的紫府就有八人了?”
陈淮生点头:“差不多,我们测算过天云宗和花溪剑宗的实力,天云宗润魄境的真君大概有五到六人,凝魂境的大概有七人,蕴髓境大概在十人左右,花溪剑宗的实力大概相当于天云宗八成左右,但这些超级宗门在这种外战中永远不可能孤注一掷,保留三成力量留守这是最起码的条件,所以这么算下来,天云宗能用的战力并不比我们强多少,而且赵定保亦有五六人赵氏宗亲紫府做后盾,强于赵定元和赵定坤,当然,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力量垒砌,还要看实战中时机的把握,这一点,我以为我们作为助力者,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陈淮生有条不紊的分析,让商九龄再度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在某些方面的差距,难怪李煜也在和自己谈及未来大槐山和老重华合并之后,定能在对方手中发扬光大。
“淮生,既然你决定了,我们当然会全力支持你,我和丁宗寿以及李煜都愿意与你一道去汴京城,但几百弟子即将北返,卧龙岭那边也总要一个人主持大局吧?你怎么考虑的?”商九龄看着对方。
“我已经安排吴师伯、苟师伯前往卧龙岭了,在河北,我琢磨着暂时还没有谁敢在这个时候对我们袭击,嗣天在大槐山坐镇,这边如果可以的话,让李师叔带着王师兄或者天峰师兄率队北返即可,师尊和丁师伯实力更强,需要留下来,……”
这个时候陈淮生也没有客气了,商九龄和丁宗寿的实力远强于李煜,李煜才蕴髓中境,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中,留下来意义不大,还不如让其带队北返。
第一百五十二节 原委,接收
说易行难,如此庞大规模地迁徙,又还涉及到诸多人、财、物的分割,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得定的。
但是汴京城那边却不能等,好在和令狐醉那边已经谈妥,令狐醉那边也清楚现在一心立足河北的大槐山未来崛起是个大概率事件,所以并不想要和陈淮生这边交恶,后续事务倒也没有太多扯皮,只是需要留下一个能决策的人来承担罢了。
李煜带着王垚留了下来处理后续事务,丁宗寿那边丁立人也留了下来,这边商九龄带着徐天峰,丁宗寿带着其子丁元高以及孙婿王驰与陈淮生一道重返汴京城,准备参与这场夺位大战。
其实也还有不少人都想留下来参与汴京城这场盛会,但是一是去卧龙岭那边也需要人看顾,二是这场战事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难以预料,无论是商九龄还是丁宗寿都明白这一点,陈淮生也早早就和他们谈过了这一点。
固然历练重要,但是也要考虑自身实力,一旦战斗开打,便是师徒父子,有时候也未必照应得过来,那等筑基以下的弟子是肯定不适合参加这种战事的。
有了商九龄和丁宗寿这两个凝魂境的强者加入,虽然没有达到赵定保的要求,但是陈淮生也觉得足以向对方交代了。
事实上陈淮生也估计赵定保也一样清楚,就算是重华派全数加入支持行列,也不可能所有紫府强者齐出,而商九龄和丁宗寿是其中的最强者,能够联袂加入,应该已经达到了他的最低期望值了。
唐经天那边的“拉拢”也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并不是每个出自九莲宗的弟子都对令狐醉的行为持赞同态度的,毕竟原来九莲宗体系就相当松散,玉菡宗也还远达不到能让其他诸宗都服气的地步,孙道莲和孟元泰的加入也让妖莲、净芙两宗的势力隐隐再现,那些本来非玉菡宗的小宗,如汐芸宗、紫萏宗、火莱宗的弟子,生出一些其他想法就在所难免了。
何况唐经天以现在的大槐山发展态势作为倚仗,翻动三寸不烂之舌来游说,也的确还是打动了一些人。
九莲宗的覆灭让很多人早就对再回九莲宗失去了兴趣,当初九莲宗那么强大也是一朝灰飞烟灭,其松散的架构模式让很多有识之士都不看好。
尤其是令狐醉现在的实力远不足以服众,而陈淮生的惊艳崛起也让很多人着迷,包括九莲宗和凌云宗弟子前往大槐山谋求发展的先例比比皆是,自然也让很多人心生向往。
不求能有陈淮生这样的造化,但能跟随其后,沾些机缘运气,那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