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520节

山河志异 第520节

  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修士的灵识灵觉才会提升发挥到极致,才会将平素修行或者对练状态下无法激发出来的潜力逼出来,也才能让修士对自身道体有更深刻更清晰的理解,这对于日后修行会有着莫大的裨益。
  所谓修行,其实也就是修与行之间不断打破——平衡——再打破——再平衡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中不断提升的,修就是修炼,行就是历练。
  鞠传真和燕赤霞都受了很轻微的伤,这种伤势对于修行应该说是有益处的,通过修炼来恢复自身肌体伤势,也是一种自我革新更替的方式。
  “嗯,传真,赤霞,回去还有几日,这几日行程中,你们就可以静下心来,一边赶路,一边好生体味感悟当时处于生死须臾间的状态,嗯,经脉处于什么情形下,血髓又没有特别的动荡,道骨有什么冲击,这些细微之处,你们若是能好生品悟,便会有所得,对修行极有帮助,……”
  陈淮生的话让鞠传真和燕赤霞都陷入了沉思,尤其是鞠传真。
  他在筑基一重上已经有三年了,但一直未能找寻到突破的契机,但这一次他有感觉,似乎心中灵机游走,但始终未能捕捉到。
  陈淮生的提醒让他有些明悟,也许契机就在那细节之中,每一点每一滴的细微变化,也许就能帮助自己在修行中的万千路径找到一条。
  见二人都有所悟,陈淮生便不再说,只是放慢了脚步,让二人的飞行处于一种不紧不慢的轻松状态下。
  途径芦岩铺,三人在芦岩铺又歇息了一日,这才重新启程,返回大槐山。
  一路上鞠传真和燕赤霞也询问了陈淮生一些修行中的问题,陈淮生也知无不言,但也告诫二人,自己的经验只能借鉴,还是要以自身的感觉为主,只有按照自己的感觉状态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现在无论是自己这边,还是白塔铺孙家那边,都必须要保持着一副一无所知的平静状态。
  甚至孙家还要在正常情况下得到消息后四处打探和假模假样的躁动的状态,只有这样才符合孙家现在的情形,如果你真要镇之以静,那反而就是欲盖弥彰了。
  鞠传真一回到山中就开始闭关,陈淮生估计如果没有太大意外,三个月内,鞠传真也许就能突破筑基二重。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这一战对鞠传真的启迪意义,十日后,鞠传真便破关而出,筑基二重已成。
  这又在山中激起了不小的动荡,出门一圈,虽然陈淮生三人都未说去干什么了,但山中筑基这些修士却是瞒不住的,也都知道整个经过大概,燕赤霞才筑基不久,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鞠传真在筑基一重上徘徊经年了,这一次却终于破境了,可喜可贺。
  原本陈淮生还要去鼋头渚购买灵宝的,但考虑到这一战的敏感性,陈淮生索性先缓一缓,反正现在山中的灵宝灵材暂时还能维持到春末,还有几个月时间,倒也不急。
  倒是这香火愿力一事,却该是动起来了。
  上一次陈淮生就和曹康两家提起过,但是两家都有些不太明白陈淮生意思。
  庙祀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这放在乡野里四处都是,各地凡人们对于世代相传的神仙鬼怪妖精都是带着一种敬畏感的,对于民间的传说则是崇敬加仰望的,这两种情形可单独,可以交织,然后再经历时间变迁带来的演变,也就成了各地的种种淫祀。
  在卫怀道这边,陈淮生知道的淫祀就不下三四十类,有河神山神类的,也有狐妖花精蛟仙类的,也有历史人物类的,比如韩信侯成文昌,又比如战神白阎王,更有远古传奇类龙生九子如饕餮、狴犴这些的。
  如何让大槐山开始潜移默化成为卫怀道凡人们仰慕憧憬进而更进一步成为其敬仰崇拜的目标,在河北这边还真的有些棘手。
  与在大赵不一样,大赵那边有官府出面倡导,如果宗门再能配合地做一些有影响的事情,就能在凡人民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再能有大宗族从中引导,这事儿八九不离十就能先立起来,至于说凡人们心中是否真正崇拜,那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持续地在这些凡人们心中加深印象,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香火愿力之所以如此之难,一来在于这需要凡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靠强制毫无意义,二来香火愿力要汇聚起来,进而浸染修士道体,也很难,需要长期的熏陶浸润,但一旦形成了定势惯例,其势就如同滔滔洪水,连绵不绝,受益千年。
  现在陈淮生已经取得了一份先机,那就是持有龙虎气运皇旗了。
  龙虎气运皇旗一大功效就是能吸聚香火愿力,将无数细微的香火愿力在自己气运范围内吸纳汇聚起来,然后倾注于皇旗所插之地,使得这里方圆十里内均能感受香火愿力的沐浴。
  但如果是所持龙虎气运皇旗与皇旗范围内的庙祀对象并不一致,那这种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陈淮生现在手握两支龙虎气运皇旗。
  一支是最早在河东东河鱼市所获,从皇旗旗面图案来看,应该是属于云州那边的旗帜,也就是说,云州那边的庙祀香火愿力是可以吸聚到大槐山来的,但前提是云州庙祀的对象也是大槐山中之人,但这显然不可能。
  还有一支就是陈济生交给陈淮生的这一支,从图案上看,这应该是河内道这一片的,可对陈淮生来说,这河内道也太遥远了,没可能在河内道能打响大槐山的名头,汇聚香火愿力。
  最好的结果是找到燕州这边的龙虎气运皇旗,这样卫怀道的庙祀一旦建起来,把大槐山,或者明说陈淮生、碧蛟元君这些人以画像也好,塑像也好,雕刻也好,文字故事也好,只要置放、绘制、书写于庙中,便能得其香火愿力。
  第七十九节 着手,点滴
  问题是燕州这边的龙虎气运皇旗在何人手中?
  河北一共是七面气运皇旗,陈淮生不清楚这七面皇旗是怎么分布的,但从自己持有的皇旗所绘疆域能大概看出,这皇旗并非是按照现有的州或者道的行政区划来确定的。
  比如最早那一面皇旗,陈淮生就仔细查看过,所绘疆域大部分是云州,但是仍然有小部分是属于现在的北陌,还有一小块属于幽州,但在太古时代这几处则可能是一个整体。
  又比如陈济生交给自己那面皇旗,虽然是以河内道为主,但是从旗面上所绘图案来看,还包括了晋州的天井道在内以及河津道一部分。
  现在这两面落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五面在何处,不得而知,但可以大体推测一下。
  像河北四州的几大宗门或者世家中,或有可能某一家或者几家是持有几面气运皇旗的,如天鹤宗、月庐宗,都有可能持有。
  当然这只是有可能,未必就一定有,毕竟河北这边情况和大赵不一样,没有超级宗门,大宗门与世家门阀之间的实力相差不大,要说每家都能持有一面皇旗,也不太可能。
  所以陈淮生只能从当下河北这些宗门世家的状态来判断如天鹤宗或者月庐宗有可能持有一面皇旗。
  另外陈淮生高度怀疑大赵道宫那边应该是持有河北这边的一面或者几面皇旗。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道宫与九莲宗打成交易,出卖了凌云宗与重华派将朗陵和义阳二府交给了白石门和南楚紫金派,迫使凌云宗与重华派北上万里到人生地不熟的河北来开辟新土,而且划定就是在燕州这边,很明显就是有意为之。
  当时就有传言说北戎人与大赵做了交易,在共同应对西唐咄咄逼人的攻势上联手,而当时北戎人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下,所以给了大赵这边好处,可能就是河北这边的皇旗。
  而大赵也顺水推舟一方面剪除了九莲宗的羽翼,为下一步肢解九莲宗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把重华派和凌云宗撵到河北燕州去开疆拓土,熟悉情况,也为大赵染指河北做准备。
  只不过后来局势变化并未按照大赵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凌云宗被月庐宗击溃不得不与重华派合并并放弃了卫怀道这边,北戎人开始缓过气来,又有些在河北北部卷土重来的趋势,重华派干脆就放弃了滏阳道南返大赵,以及妖兽潮的突然爆发,这些局势变化都让大赵道宫的打算落了空。
  陈淮生不确定大赵道宫持有几面气运皇旗,或许一面,或许两面,甚至三面,持有在谁手中?
  因为大赵道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机构,虽然名义上是由超级宗门、大门阀和普通宗门派出的代表组成执事会,执事会人数多达三十三人,但实际权力就掌握在常任执事们手中。
  常任执事仅十一人,大赵官家赵氏有二人,天云宗,太华道,万象派,花溪剑宗,大成宗,云龙宗,各有一人,加上,寇家和洛邑夏侯家各一席,最早九莲宗也有一席,但随着九莲宗覆灭,这一席位便一直空缺,至今尚未补选,或者说未就这一席位归属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要想了解道宫所获皇旗的情况,就绕不过这几家。
  但陈淮生也知道,虽然常任执事们对道宫的事务有着决定权,但是这些常任执事们的权力依然有轻重多寡之分,像赵氏、天云宗、万象派、花溪剑宗这四家权力最大,无他,这四家在很多事务上意见大体一致,所要决定的事务基本上都是这四家提前议定,再在常任执事会上提出来获得通过,最后通过执事会决议。
  这四家就在常任执事中占到了五席,在九莲宗那一席空缺未得补选之时,就意味着他们占到了一半,加上寇家态度基本上也是跟附赵氏骥尾,所以无论其他几家态度如何,都难以改变结局。
  所以对此情形,太华道、大成宗、云龙宗、夏侯家这几家虽然极为不满,但是始终无法改变局面,哪怕是拿到整个执事会上来商量,前者仍然可以采取合纵连横手段,拉到更多的支持者,更别提太华道他们这几家本身关系也不甚紧密,难以形成合力。
  如果要想获知道宫所获的皇旗情况,陈淮生感觉并不难,但是如果要拿到皇旗,这个难度就太大了,但陈淮生觉得还是要试一试。
  毕竟现在大赵那边看起来对河北仍然没有太大的动作,短时间内也没有其他宗门有意踏足河北一般,留在河北的就大槐山这一脉,这里边有没有可供操作的余地,总得要试试才知道。
  陈淮生仔细盘算了一下大赵道宫执事会中的常任执事里边,宗门这边似乎找不到突破口,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交情,而且像大槐山这样的小势力也很难被人家打上眼,特别是大槐山还在河北这边。
  夏侯家如果没有经历那一轮风暴,陈济生还在夏侯家中,或许还能有点儿机会,但现在还得要防着夏侯家把怀疑指向大槐山。
  剩下就只有寇家算是唯一勉强可以沾得上一点儿边的了。
  至于说寇家,能沾上边的不也就是寇箐了么?
  寇箐原来在寇家似乎并不太起眼,但是随着寇箐的天赋和修行进境开始展现出来,她的地位也明显提升,正因为如此,陈淮生才打算找寇箐来打探一下情况,看看有没有机会了解到道宫所持有的皇旗情况,再来琢磨如何来拿到。
  如果可以的话,陈淮生觉得也可以以交换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将自己持有的河内道皇旗和云州皇旗来交换燕州这边的皇旗,当然,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单单是这皇旗怎么落到大槐山手中,如何来解释,都是一个难事儿。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桩事儿都要做下去,没理由有这个机会却不去抓住,那未免太浪费了。
  第八十节 展望,立誓
  皇旗要打探,要寻找,但庙祀也要先行干起来。
  没有地方上凡人庙祀的基础,你就算是得到皇旗也没有多大意义,相比之下,将凡人庙祀的传统习俗培养起来,同时还得要有针对性聚焦在大槐山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
  这份活儿,没有几年光景根本见不到成效。
  按照陈淮生的估算,要十年二十年可能才谈得上真正有所收获,而且这一二十年间还需要大槐山持之以恒地在这些地区耕耘。
  比如招募弟子,形象宣传,斩妖除魔,布法施药,只有这些手段多管齐下,不断深耕厚植,才能达到目的。
  事务很多,一样都不能少,都得要一手一脚地干起来,这个时候陈淮生才深刻意识到,要想开创一个宗门的难度有多大,单靠某一人,甚至某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
  他自认为已经很认真地估测了这份难度了,但现在感觉还是低估了。
  公孙胜,赵嗣天,唐经天,吴天恩,这些人都在逐渐成为自己重要臂助,但是仍然远远不够。
  不可能每一项事务都得要自己来牵头或者打主力,自己就算是累死也忙不过来,还得要具体细化分工,落实到具体这些人身上,否则没谁愿意来接手这些活儿。
  但既然要放权放手给他们,很多事情就要告知他们。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是陈淮生的观点。
  如皇旗之事,如果不告知他们,你这香火庙祀之事,就很难让他们理解接受。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淮生决定先行召开一个小规模的会议,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里大槐山的短期和中长期内需要着手去做的重要事务,当然,也要借此机会将皇旗之事告知他们。
  范围局限在公孙胜、吴天恩、赵嗣天和唐经天四人,加上陈淮生本人五个人内。
  陈淮生花了接近一个时辰来向四人讲述皇旗的来历和效用,以及对大槐山未来的影响,堂中先是震惊带来的唏嘘,而后就是沉默的思索。
  “……,这玩意儿是好东西,但有句话说得好,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准确的说,皇旗这玩意儿,我们大槐山现在还有些承受不起,周边的安全局势一直不好,所以我一直秘而不宣,一直到这一次,基本上可以确定现在凤翼宗暂时放弃了向北入侵滏阳道北部包括白塔铺这一带的意图,我心里才稍微踏实一些,也才把这个情况和诸位通报一下,……”
  “但我也要给诸位提个醒,不要对这玩意儿寄予太大的厚望,起码,短时间内,嗯,十年二十年内,都未必能派上多大用场,而且我也说了,咱们拿到的这两枚皇旗,并非对应我们现在所处的卫淮道,而应该是云州中北部和晋州南部的两杆皇旗,除非我们将山门迁徙到河内道或者天井道,又或者搬迁到云州那边去,然后再花上十年八年来像我们在卧龙岭或者大槐山这样来经营,否则,还是没有多少效果,……”
  陈淮生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取得皇旗对几人的心理冲击,尤其是开初介绍了皇旗的来由和现在分布,肉眼可见包括公孙胜在内的四人眼底中的惊喜和兴奋。
  皇旗对筑基初中段的修士带来的作用和意义都还不算太明显,但是要到筑基高段之后乃至紫府层级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吸聚香火愿力,与自己的道体元灵所呼应结合,能够帮助修士在进入筑基高段之后修行更为顺畅快捷,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超级宗门和大门阀强者恒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如散修这类修士无论你天赋多么强悍,在面对超级宗门和大门阀的子弟时,始终感觉到会被压制一头的缘故。
  除了在灵山福地上人家的优势外,更有皇旗吸聚香火愿力来助力,你怎么比?
  别看公孙胜已经是紫府层级,但是作为散修,他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皇旗这一说,而吴天恩和赵嗣天也是听说过皇旗,但具体皇旗的效用却是知之甚少,倒是唐经天隐约听说过一些,作为原来九莲宗中鬼蓬宗的嫡传弟子,九莲宗又是超级大宗,他对皇旗是有所了解的。
  所以陈淮生把皇旗的情形一说,让众人都忍不住开始展望大槐山的未来。
  连那些超级宗门可能才持有一两面皇旗,但现在大槐山却阴差阳错各种机缘有了两面皇旗,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就是天赐机缘呢?天命所归,活该大槐山光大圣耀。
  “淮生,你刚才也说了,我们现在局面相对稳定下来了,两三年内应该没有大碍,凤翼宗折翼,宁家受挫,东面应该会稳几年,现在就是西面北面,北面天鹤宗的精力还在云州,可北戎人有卷土重来的架势,天鹤宗在云州那边投入巨大,断无放手之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天鹤宗反而要拉拢我们才对,剩下其实就只有一家了,就是月庐宗,但月庐宗在桃源镇与邗山道潘氏争夺日趋激烈,怕是难以分心北上来寻衅,只要我们不主动挑事,我们是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做我们自己的事情的,比如怀阳城,芦岩铺,甚至包括滏阳道那边,……”
  赵嗣天最为积极。
  虽然他知道自己现在距离沐浴皇旗神气的层级还有相当距离,但是算一算,自己从筑基三重像筑基七重迈进,差不多估计也要十年以上,而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香火庙祀在怀阳城、芦岩铺乃至滏阳道那边先铺垫起来,等到自己晋阶筑基高段,正好可以赶上。
  当然这个前提就是陈淮生提及的手中持有的皇旗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换来属于燕州这边的皇旗,这个可能性并非没有,甚至还不小。
  “嗣天,这也是我今日请诸位来商议的目的,香火庙祀之事肯定要尽早做,怀阳城这边就可以早些做起来,另外滏阳道闵家楼那边我们也略有根基,亦可先做起来,如芦岩铺和白塔铺可以下一步考虑,但今日请诸位来商议的可不仅仅是皇旗涉及的香火庙祀一事如此简单,更要考虑我们大槐山下一步的各项事务,未来几年我们需要安心蛰伏,积蓄力量,无论是购买灵宝,还是收罗灵材,抑或铺垫香火庙祀,都可以不动声色地做起来,但归根结底,我们还得要壮实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
  “公孙兄现在是凝魂高境了,未来什么时候能晋阶润魄境?”陈淮生游目四顾,语气更为凝重,“只有晋阶润魄境,我们才真正具备让月庐宗和天鹤宗忌惮的实力,让他们要三思来犯我们可能付出的代价值不值,……”
  “吴师伯你才筑基四重,未来十年到二十年能不能冲击筑基高段?这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稳步进行,……,嗣天兄你才筑基三重,没理由一直徘徊不前,我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你也能晋阶筑基中段,经天兄亦是如此,筑基三重一旦突破,就要尽早考虑晋阶筑基中段,……”
  “我对我们大槐山的期望是这样,未来十年里,大槐山起码要有两三个具备冲击紫府的筑基高段,还有六七个稳定提升的筑基中段,然后十来个蒸蒸日上的筑基初段,以及一大批呈梯次结构的炼气层级弟子,只有这样我们人才储备才是良性的健康的,具有成长性的,……”
  陈淮生侃侃而谈,“我知道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有些狂妄自大或者急于求成了,我们大槐山草创不到十年,人家那些开宗立派三五十年也不敢有此奢望,我们怎么就这么好高骛远呢?但我不觉得,我们并非草创,而是从重华派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或者所取了重华派中最菁华的一部分,……”
  “看看我们来大槐山这帮人,哪一个不是在原来凌云宗也好,重华派也好,九莲诸宗也好,里边最优秀天赋最好最努力的那群人?我和嗣天兄当初号称重华双骄,经天兄是鬼蓬宗中当之无愧的年轻领军者,公孙兄二十年前就已经触摸到了金丹大成的门槛,还有如尺媚、中鸿,国麟他们这一帮都是重华派里熠熠闪耀的良才,我知道他们来大槐山,让我师尊和令狐师伯、齐师伯他们都颇有微词,也就是我们还顶着重华派一脉的名头,否则只怕重阳山早就把我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