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437节
和于凤谦交谈之后,陈淮生才得知其师柳垂杨也在前年就突破飞升,入登紫府了,也就是在北邙秘境中获得突破的。
但秦昭业却很遗憾的没能在北邙秘境中赶上机遇。
在柳垂杨入登紫府没多久后,京师四大家就与天云宗等几家宗门重新控制了北邙秘境,彻底封闭了北邙秘境,其他从外地赶来的修士们也都纷纷被撵出,失望而归。
圣火宗算是有所斩获,很多宗门世家都是白跑一趟。
虽然有很多的话想说,但是马上就要巳初了,也就是云蜃真境最有可能开启的时段,所以陈淮生也只是和圣火宗众人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大家又都把注意力放向了湖中。
只可惜今日的运气和以往一样不太好,一直等到午初,整个湖面仍然只是一片白晃晃的阳光映射在水上,没有半点动静。
于是乎,湖岸上的众人也都只能纷纷离开。
返回东元镇的陈淮生也很高兴,遇上于凤谦这样一个大金主,很多原来觉得没法做到的事情,就可以考虑了。
“你要借灵砂?”替于凤谦泡茶的陈淮生一句话就让于凤谦差点儿破防,没想到这家伙第一句话就是想要借灵石,似笑非笑地瞅了一眼陈淮生,“这杯茶看样子不好喝啊,烫嘴呢。”
于凤谦知道对方开口借灵砂灵石肯定就不会是小数目。
圣火宗众人都知道现在陈淮生已经算是“半脱离”了重华派,而入主了大槐山。
而大槐山在明面上已经算是燕州六道之一的卫怀道的排面了。
就算是月庐宗在卫怀道势力更大,天鹤宗也在偷偷摸摸渗透卫怀道,道中还有诸多小宗门宗族世家,但是真正在明面上的头号宗门势力,仍然要算是重华派。
凌云宗并入重华派是获得了大赵道宫的认可的,重华派也在与月庐宗的一战中捍卫了其对凌云宗的承诺,确立了其对卫怀道的主权。
现在陈淮生居然可以带着一大帮人从滏阳道西进卫怀道入主大槐山,已经隐隐有点儿竖旗的味道在里边了,就算这是获得了重华派认可和支持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是难以做到这一步的。
单单靠陈淮生现在的灵境实力还远远不够,这也意味着重华派内部对其的看法可能是复杂的,既期待,也有些冷眼旁观的味道,否则不会在重华派可能主要实力都要南返的情况下,还会支持区区数十人伫立在卫怀道,真当天鹤宗和月庐宗不存在么?
但不管怎么说,陈淮生作为大槐山的领头人,肯定不会缺灵石,三五万,甚至十万八万灵石,这家伙应该随便能拿得出来吧?
可现在这家伙居然要找自己借,而且是初一见面就开口,很显然这是很紧急了。
“嘿嘿,凤谦,若不是遇上你,我还真不知道在哪里去寻摸呢,这东元镇我还真不熟悉,嗯,是整个卫怀道我都还不熟悉,虽然到大槐山有两年了,但是你们也知道这两年的情形,妖兽潮改变了整个局面,让大家的联系似乎都一下子少了许多,说实话,我们在卫怀道这边还没有站稳脚跟,现在还只能守着大槐山养蓄积力,……”
“再困难,不至于缺点儿灵石,还要来找我借吧?”于凤谦也注意到了陈淮生对自己的称谓发生了变化,以前都是于师姐,但现在直接叫凤谦了,嗯,有点儿不忿,又有点儿心安,还有点儿窃喜。
“正巧了,在东元镇需要买几样灵宝,可囊中羞涩,还差点儿,正琢磨找谁呢。”陈淮生笑了起来,“这么巧,凤谦你们就来了,这不是有缘天助么?”
“买灵宝?”于凤谦鸦眉一扬,“什么灵宝?”
“青云玉藕和妖莲脉叶。”陈淮生没隐瞒,“差几万灵石。”
“青云玉藕和妖莲脉叶,原来九莲宗里边都应该出产吧?怎么突然想起到这里来买了?”于凤谦不解:“唐经天现在不是和你在一块儿么?难道他不能帮你想办法寻觅?何须要到这里来买?”
“急用,赶上了。”陈淮生知道于凤谦不是不想借,而是觉得不划算,这种赶着买的,价格都不会便宜。
于凤谦白了陈淮生一眼,也不多问:“差多少,到底几万?三万也就是几万,九万也是几万,差距大呢,我自己身上肯定没有那么多,还得要去师伯、师兄那里去借。”
陈淮生盘算了一下,“六万吧,差不多了。”
于凤谦点点头,自己有两万,再到师伯、师兄那里去借四万,倒不是难事。
圣火宗也是吴越大派,出来几个紫府筑基强者,肯定身上都会有足够的灵砂灵石,不过你要说谁动不动带数万灵石灵砂肯定也没有必要,一两万灵石也就是极限了。
谈妥借灵石的事儿,陈淮生心情也更加放松。
好不容易和于凤谦见面,自然是无话不谈。
“……,昭业师伯在北邙秘境中没有能突破,反倒是师父突破晋位入登紫府了,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师父很高兴,这一次没来,还在岛上闭关了,希望能早一些进入蕴髓中境,……”
和陈淮生谈话让于凤谦感到很轻松,许多在宗门与师伯师兄他们不能说的话,在这里可以脱口而出,没有多少顾忌约束。
“看样子这几年你们圣火宗实力壮大很快啊,如果你们秦师伯也重登紫府,你们宗门里紫府真君都要有六人了吧?”
陈淮生之前就知道圣火宗当初紫府真人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后备力量却很强,好几个都在筑基九重和巅峰徘徊,包括于凤谦的师尊柳垂杨,现在柳垂杨入登紫府,使得秦昭业受伤之后只剩下四名紫府的圣火宗重新恢复了五名紫府,在吴越,多一个紫府,意义都不一样。
“不,怀生你说错了,我们现在就有六名紫府了,辛志扬师伯三年前就已经入登紫府了,比师父还要早一年。”于凤谦满脸自豪,“吴越境内,我们圣火宗实力稳居前五,说到这里,我们还要感激你,如果不是你当初给我们出主意消灭雁山道而又让出雁山道的山门、渔场、坊市、码头,我们也不会获得这样好的环境,所以我们才能有余力出来寻找机缘,”
“……这几年吴越境内为争夺雁山道留下来的那些坊市、渔场、码头闹得不可开交,一些盟友之间也都纷纷龃龉不断,雁山道的山门所在更是成了必争之地,现在都没有落定,……”
对这一阴招陈淮生还是颇为自豪的。
圣火宗的野心没那么大,或者说当时的实力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其他想法,所以用这一招就成功地搅起了吴越境内诸宗门世家的内乱,让对圣火宗不怀好意的吴越王室钱氏难以挑动诸宗门对圣火宗发难。
现在看来这一手很成功,为圣火宗赢得了好几年安稳发展的时间,若是秦昭业也重登紫府,吴越钱氏要想对付圣火宗就得要好好掂量一番了。
*****
求200月票!
第九十五节 迫不得已,独立
“那最好不过了,吴越也是一个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的地方,钱氏一直在其中兴风作浪,搅风搅雨,……”陈淮生歪着头问道:“你们圣火宗究竟算是东海一脉,还是吴越一脉,自己好像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定位,也难怪钱氏要针对你们。”
陈淮生的这个问题也让于凤谦有些尴尬,瞪了陈淮生一眼:“我们两边都算,不行么?”
“呵呵,两边的好处都想占着,哪有那种好事?”陈淮生打趣:“钱氏肯定就是想要把你们逐出吴越,又或者干脆把你们给征服,总而言之不能让你们在这里边左右逢源,……”
“行了行了,别老说我们圣火宗的事儿了,好歹我们还要借给你几万灵石呢,嘴下积德吧。”于凤谦不满地摆手:“说说你自己的事儿吧,怎么好好的卧龙岭不呆,却要来这大槐山,卫怀道可距离你们重华派的山门越来越远了,和宗门里边闹得不愉快?还是受排斥了?……”
“哪有那等事儿,我可是掌门亲传弟子了。”
陈淮生也知道自己来大槐山的行径肯定在重华派内部还是引起了一些非议,外界了解到这些情况也是迟早的事情,但远在吴越的于凤谦能这么快就知晓,肯定也是因为关心自己。
“是有些缘故,但是更多的还是我自己的一些考量,主要还是宗门势力膨胀太快,弟子太多,宗门内资源有些跟不上了,再加上千年妖兽潮给宗门造成的损失太大,宗门觉得留在河北恐怕难以兼顾,毕竟重阳山那边的条件也不差,必须要有所取舍。”
陈淮生的话也在于凤谦预料之中,但这有所取舍大概就是指重华派要重返大赵了,但于凤谦不认为这是明智之举。
“外界都在传你们重华派现在大肆整饬重阳山,是真的打算要放弃河北么?不该啊,济郡虽好,但是济郡里边清光道和星火宗实力都不亚于你们重华派,你们要想壮大,势必与他们发生冲突,与其和他们相争,何如就留在河北?河北的情况不差啊,好不容易才在燕州扎下根,却又要离开,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么?”
于凤谦对重华派意欲重返大赵的意图很是不解。
“宗门有宗门的考量,毕竟主要弟子还是以来自大赵的为主,他们都更希望回到大赵。”陈淮生也是无可奈何:“宗门诸公也不得不考虑下边人的意见,人心散了,就很难再聚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人心思归,无论是原来老重华还是老凌云宗,亦或是九莲宗的弟子,大多数人都如此想,原来是没条件,现在有了济郡重阳山这个依托,自然大家就都希望能回去了。
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聪明人看到了一旦所有人都涌回重阳山,宗门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重阳山和济郡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来供给保障,到时候越是下边的弟子恐怕就会越艰难。
而近几年河北燕州籍的弟子恐怕就会更艰难,他们资历浅,层级低,又没有什么得力大佬照拂,必定会陷入困境。
不说丁宗寿原籍是济郡,他虽然在河北这边呆的时间不短,但是心思也都在丁氏一族身上,不可能关心得到其他河北弟子身上,到时候这些河北弟子恐怕都会生出后悔南下,而更渴望北返了。
要知道这几年间重华派每年招收的河北弟子数量都不少,尤其是初到河北那几年,每年招收的河北弟子都超过百人,后来几年因为考虑到九莲宗弟子进来,重阳山也纳入囊中,招收的河北弟子才大幅度下降。
“那你留在河北,还出走大槐山是何意图?”这才是于凤谦最关心的问题,重华派都要南返了,就这么几个人,难道还能替重华派扛起在河北当桥头堡,保持影响力的大旗?
“没别的意图,大槐山条件更好,我拉来这帮人其实也不算拉,就是大家都觉得回重阳山回很难熬,不如冒点儿风险,来大槐山打磨锻炼,搏一把,再不济,不看僧面看佛面,重华派只是主力南迁,又不是死绝了,这几年间月庐宗和天鹤宗还不至于就对我们大开杀戒吧?”
“几年?”于凤谦听出味道来了,凤目圆睁,连声音都扬高了几分,“那几年后呢?你这么有信心,几年时间就能入登紫府?好,就算是你入登紫府,你一个紫府蕴髓境,就敢单挑月庐宗或者天鹤宗不成?你不会觉得重华派都南返几年了,月庐宗和天鹤宗还会在意他们?除非你们重华派能在这几年间就变成超级宗门!你觉得可能么?考虑问题怎么不考虑长远一些,现实一些?”
见于凤谦发急,陈淮生当然知道对方是替自己着急,但看到于凤谦情急的模样还真的有些让人暖意融融,心动不已。
“凤谦,我想过,真要待不下去,我也不会强撑,大不了就南撤回济郡便是。”陈淮生随即又道:“但我总想要搏一把,回济郡或许我还能勉强熬过,但其他人都会很艰难,没有足够的灵材丹药资源,大家都只能按部就班修行,进境会很慢,大家都不满意,所以才愿意跟随我来卫怀道,我这么说你能理解么?”
于凤谦知道这种事情陈淮生早已经拿定主意,没谁能改变他,她只是下意识地担心。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一旦重华派离开河北,月庐宗和天鹤宗是不会容忍陈淮生他们这帮人卡在大槐山这个卫怀道的中心灵山福地不松手的。
陈淮生唯一的机会就是他自己能利用这几年迅速提升灵境实力到紫府真人层级,也许他能做到,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大槐山还得要有一两位紫府真人坐镇,才有资格让月庐宗和天鹤宗坐下来考虑一下,一旦撕破脸面临大槐山这边的反击,可能带来的伤亡究竟值不值。
*****
第九十六节 道心关情,宗门宗族
见于凤谦脸上忧色不减,陈淮生心中一暖,“这么担心我撑不下去?再不济,夺路逃命的本事我总还是有的吧?”
“你是那种人么?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似乎是注意到了陈淮生明亮的目光,于凤谦脸颊微微一烫,心思骤乱。
出来的时候,曲师伯和秦师伯都意味深长地提醒自己,自己是圣火宗圣女,莫要失了身份,她当然明白其中含义。
圣火宗圣女不允许双修,更不可能与外宗门弟子双修,当然圣火宗的规矩也并非没有变通,若是因为提升灵境实力而需要双修,可以卸任圣女一职,曲师伯和秦师伯的提醒也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这并不是说曲师伯和秦师伯就赞同自己和陈淮生走到那条路径上去了。
再说陈淮生帮过宗门,但是桥归桥路归路,自己要与他日后走上双修之路,他们肯定还是不赞同的。
更何况林圭贤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心意宗门里无人不知,他才是他们心目中与自己双修的最合适人选。
奈何自己对林圭贤完全就是只把他当做自己一个普通师兄来看待,心中半点涟漪都翻不起来,这是于凤谦不可能接受的。
于凤谦心目中的道侣,除了修行相通之外,她更看重心意相通,嗯,现在这样的人选却恰恰落到陈淮生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十来岁的小男人身上,这一度让于凤谦都有些不能接受。
但于凤谦是个理性之人,她能清醒认识陈淮生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分量,同样也不会掩耳盗铃般地去躲避这段感情,只是现在时机尚未完全成熟罢了。
自己的圣女职位尚未找到合适的人选,几个候选人,于凤谦感觉恐怕还难以让宗门诸公满意,而陈淮生现在却还在为了大槐山的生存而奋斗。
对自己和陈淮生而言,现在都还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于凤谦粉靥生晕,美眸流盼,嘴角若隐若现的笑意更是勾起陈淮生心中滔天情焰。
他也记不清怎么就和于凤谦看对眼了。
或许是那一战临战证道?
又或者是在桃花岛上的相处?
可好像还有唐经天在场啊,似乎也没有能影响到自己和于凤谦的眉来眼去,情意相通?
好像也不是啊。
陈淮生也说不清楚,自己怎么就和于凤谦就这么“意气相投”了,这种默契甚至不需要言语,两人就能眼神中明白。
看到陈淮生火热晶亮的目光投射过来时,于凤谦心中一颤,还没等她作出反应,陈淮生原本搁在桌案上的手已经伸了过来,握住了她的柔荑。
于凤谦的双手不像其他女子那般纤细柔巧,而是充满着一种柔媚丰腻的圆润。
握在手中暖入温玉,纤毫毕现。
于凤谦呀了一声,猛然想抽回手,但是却被陈淮生牢牢握住,一时间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素来明朗大气的面庞也变得绯红。
不过也仅仅是这么一瞬间的慌乱,于凤谦便恢复了正常,只是脸颊依然滚荡,但目光却沉静了不少。
陈淮生也不说话,也没有更多的其他动作,就这么静静地端详着眼前如花丽人。
残灯断雨,静户幽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