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400节

山河志异 第400节

  朱凤璧不知道对方在吞下了五名修士之后会不会立地飞升,进化为螭。
  如果一旦进化为螭,那胃口还会更大,想到这里朱凤璧都不寒而栗。
  另外外围还有警讯传来,发现了火鬃狮和血鹫,这更是让朱凤璧肝胆欲裂。
  虽然还只是在外围比较远的地方出现,但出现在外围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征兆。
  因何而来,为何而来,不问可知,那就是冲着龙鳞塬这里边的数百号人来的。
  也许不吃光这里边的修士道种,它们就不会罢休。
  向阳谷那边还在求救,但是朱凤璧已经顾不过来了,哪怕是日后丁宗寿因此而翻脸也没办法,真的顾不过来,除非不管山门这边了。
  而且有龙鳞塬这边吸引了绝多大数目光,向阳谷那边除非再遭遇像昨日那种劫难,李明昊和丁元高他们应该是抵挡得住的。
  实在抵不住,那就该来龙鳞塬,而不该龟缩在向阳谷里。
  至于说撤退到龙鳞塬会在路途中牺牲一些人,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连龙鳞塬里现在都死伤了这么多,你向阳谷丁家就不能死人?
  难道李明昊和丁元高以为这是在小孩过家家的儿戏么?
  想到这里,朱凤璧又是一阵头疼欲裂。
  龙鳞塬的护山大阵原来看起来还是相当宏大严密的,但是经历了这一次的考验,才发现理论上再好,一旦遭遇了现实挑战,就变得漏洞百出了。
  当然这可能和妖兽潮的规模超出了预想有很大关系。
  联想到陈淮生在之前“喋喋不休”地提及妖兽潮可能会前所未有的凶猛,朱凤璧倒是有些佩服这个家伙的预判能力了。
  但他的云中山能扛得住么?
  听说松涛道院已经覆灭了,这也只让朱凤璧微微意动而已。
  龙鳞塬外围还有七八家道院洞府,既然敢留守而不撤回龙鳞塬,那自然就要有这份勇气来承担责任代价,没什么好说的。
  心思浮动也就在这一瞬间,现在自己面临的却是龙鳞塬的困境。
  赤虺在外游荡,火鬃狮正奔着龙鳞塬而来,血鹫现踪,龙鳞塬内还困着三头鬼豺,外围还有众多二阶妖兽,唯一幸运的就是还没有发现四阶妖兽,但这也只是现在,明天呢,三五天后呢?
  什么时候才是绝域禁地的妖兽南下的最高潮,朱凤璧也无从判断,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恐怕这山门中的数百号弟子和道种,还有外边投靠来各宗族的修士道种,就难以保全了。
  *****
  熊壮带回来的消息不出所料。
  “我只看到血鹫在上边盘旋,时不时地飞坠而下,抓起一两个人体,……”熊壮话语里也没有多少花哨,“那头火鬃狮我也远远感应到了,应该就是那一头,但那头被你重伤的没见着,也许死了,也许躲在哪里养伤,还有恐狼也出现了,像是两个狼群,一个有三头,还有一个大概有五头,……”
  吴天恩和苟一苇都是面面相觑,这个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没有四阶妖兽,但三阶妖兽却是如此之多,护山法阵还能顶得住么?
  现在看起来似乎法阵还在正常运转,这些妖兽似乎还没有能突破进去,但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呢?
  “那熊大哥,我们云中山外围呢?”陈淮生不得不考虑撤退的问题了,但去龙鳞塬好像不是一个好主意,可如果妖兽源源不断地出现,那继续驻留的风险就太大了。
  “我只遇到了一头鳌龙,还有二十多头青牙边狼,三头摩云白雕就栖息在外边的树上,……”熊壮顿了顿,“它们好像都是在这一带徘徊,似乎并没有完全确定要对我们发起攻击,……”
  鳌龙是三阶下品妖兽不用说,但青牙边狼和白脊胡狼是活动在北边幽云二州北部草原上的二阶妖兽,数量相当大,但在南边燕晋二州很罕见,怎么青牙边狼也南下了?
  如果是这些玩意儿大规模南下了,还真有些麻烦,它可比赤尾黑尾诡狼威胁大多了,尤其是成群结队之后。
  经过了两个时辰的调息,陈淮生的状况略微好了一点,但是他还没有能完全搞清楚自己身体的状况,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慢慢摸索和梳理自己在这一战中被搅得一团糟的道体。
  但直觉告诉他,自己舍弃旧灵根也许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抉择,也许会给自己未来的修行带来有一个全新的路径。
  当然现在想那些还有些遥远,自己需要面对的是云中山这帮人的何去何从,原本坚守下来的信心又有些不足了,尤其是听到大规模二阶妖兽青牙边狼的出现。
  第二十五节 破窠除臼,去芜存菁
  这道题太难。
  无论作何选择,都面临着巨大风险。
  去龙鳞塬,以龙鳞塬的现状,没准儿就是飞蛾投火,万一朱凤璧和李煜他们扛不住了呢?
  坚守云中山?一旦青牙边狼和鳌龙入侵云中山,能抵挡得住么?陈淮生毫无把握。
  要么不去云中山,往南边大赵撤?结果可能还不如去龙鳞塬。
  从卧龙岭要经滏阳道、翟谷道、汤水道才能过河,现在妖兽肆虐的时候,这条路怕不是遍布妖兽了?
  或许自己几人能侥幸逃得性命,其他人呢?
  见陈淮生沉默不语,众人也知道这个决定不好做,稍不留神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倒是吴天恩坦然许多:“淮生,现在选哪条路都是荆棘密布,踏错的可能性都有,一动不如一静,那还不如我们就留守,好歹也还有一个法阵支持,大不了就孤注一掷拼一把,真要命背,那也怪不了谁,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陈淮生也想明白了。
  龙鳞塬那边局面麻烦大,弄不好就是崩盘之局,南逃大赵更不现实,就只能先守着看一看,看龙鳞塬那边局面有无改观,顺带拖一拖时间。
  如果碧蛟元君能及时赶到,那这一阵就算是赢了,如果赶不及,再临时往龙鳞塬撤,那大家就只能赌命了。
  顺带一想,陈淮生觉得自己不至于这么倒霉,头一日就遇上两头三阶顶级凶兽来袭,差点儿来个团灭,难道说今日还能冒出个四阶妖兽闯进云中山?
  真要这么倒霉,他也就认了,恐怕去哪儿都是一个死字,就别连累别人了。
  想通这个道理,陈淮生心中也就坦然了:“师伯教育得是,那就守,以七日之约为目标来坚守,外围预警咱们就盯着行了,内围还得守,但主要是针对二阶妖兽和以下的,如果像火鬃狮这类三阶妖兽的,就放进门前来,大家全力一搏,别分散力量了。”
  分派下去之后,陈淮生索性就沉下心来梳理探索自己的道体。
  虽然不是时候,但是也得要死马当活马医,滕定远和宣尺媚派不上用场,陈淮生都没让去唤醒。
  炼气巅峰和筑基要说挤在这片地上也不算少了,但面对三阶妖兽时也屁用没有,多一两个也毫无意义,还不如让两人继续闭关破境,没准儿还真的就突破了。
  方宝旒为自己灌下的青芝汁还是发挥了一些用处的,起码立即起到了弥合修复经脉的作用,让痛苦不至于一直持续。
  另外前期自己为冲击筑基五重的准备还是发挥了大作用,大量食用元鲑肉极大地壮实了道骨,而元李也同样起到了补髓作用,使得自己本来就有着很好根基的道骨更上一层楼,足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和痛苦。
  七索银须虾对萌发滋壮灵根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灵芽新发之后,连接为灵藤,后续进一步成长得益于七索银须虾甚多。
  陈淮生早就打定主意在此番妖兽潮告一段落之后,定要去七星坑捞取一笔。
  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想要学着饲养,但估计很难,七星坑那边特殊的水质气候和阴气,使得其他地方很难复制它的条件。
  气从丹海生,灵从百会起。
  陈淮生缓缓行功导气,感受到整个混乱的身体。
  道体非凡身,但是却又细细相关,指的是灵根、道骨、经脉、气机、血髓。
  灵根为源,道骨为本,根由脉起,骨为髓定,而气机便是丹海中的一点心灯,说穿了便是根、骨、脉、髓结合在一起通过功法修出的丹元神引。
  灵根决定悟性,道骨决定承纳,经脉沟通气机,血髓壮实本元。
  鼎炉现在处于封闭状态,甚至感受不到三灵的状态。
  旧的灵根彻底爆毁,将灵根所蕴藏的元力彻底释放了,而新的灵根原来是依附在旧的灵根之上,宛如藤萝,现在老树突然焚毁,藤萝再无所依,一下子空空荡荡,悬悬悠悠,与鼎炉的联系也未能建立起,同样与道骨之间的感应也处于一种似曾相识却又有些陌生的状态下。
  受损的还有经脉,在被元力疯狂冲击之后,经脉出现了裂纹和断损,这需要徐徐修复,但是经脉如果与道骨之间的联系中断,血髓便无法将道骨中的气血之力传入经脉,使得经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样道骨也受到了伤害,但相对来说要好得多,原来厚实的根基让其基本上承载了下来,加上元李这些灵物的灵补,基本上没有大碍。
  根骨脉髓切断了联系,使得丹海气机就成了一团死物,毫无用处,哪怕可以催动气机,但也只能在经脉内来回游荡,无法抵达根骨和鼎炉,成了一种形式假象。
  瞑目内视,陈淮生一点心灯冉冉亮起,首当其冲,还得要把根骨脉髓的联系打通,只有打通联系,才能谈得上修复恢复。
  照理说最该先解决的是灵根道骨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在的灵根道骨之间并非完全断绝,而是原来旧灵根损毁消失之后道骨与新灵根之间没能顺畅连通,就像那灵藤在空中飘来荡去,偶尔碰撞到了道骨,却又没能系住连上,但双方的灵力灵性仍然能够传递,只不过远不及原来那样了。
  在陈淮生看来,也许首先将灵根与鼎炉之间的关系打通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将鼎炉打通,让鼎炉中的三灵重新活泛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引导根骨脉髓连通运转起来。
  盘腿而坐,静静地感应着体内的那一点灵识,灵根还很细软,但是十二灵芽连通,已经让其具备了相当韧性,并非想象的那么不堪。
  陈淮生让自己的意念灵识结合,感应到灵根上,灵根自带的灵性,哪怕还有些生疏稚嫩,但是灵根就是灵根,它能够做到。
  丹海之下就是鼎炉所在,但鼎炉并非实物,也没有一个真正固定的位置,完全是要依靠根与骨来与其沟通实现作用。
  当第一根灵芽之藤终于被自己的意念驱动时,陈淮生额际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每一次催动意念灵识去感应,都觉得那样无力,那摇曳的灵芽之藤就像是在面前飘来晃去的秋千,你却始终抓不到。
  当你感觉到能够催动灵藤时,鼎炉似乎又若隐若现了,这种微妙的感觉是陈淮生从未体会过的,如同抓住你心腔子里的要害,缺那么一口气,始终差那么一点儿。
  但陈淮生不会罢休。
  一次不行,二次失败,三次差一口气,……,那就十次。
  累了就暂时闭气养神,静候时机。
  当灵芽之藤终于飘荡着靠近了鼎炉,最终没有荡开,而是粘附在了鼎炉上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陈淮生全身都要松弛下来了。
  一根,两根,……,五根,……,八根,……,十二根。
  终于当十二灵芽结成的灵藤之网终于如愿以偿地包裹住了鼎炉时,道骨顿显,那种若有如无的陌生感开始渐渐消失。
  鼎炉顿畅,灵识触感,三灵那边也迅速得以沟通。
  陈淮生的昏迷以及道体断绝,还是把三灵给吓了一大跳。
  就这样被封锁在宿主的鼎炉内,没有灵识导引,它们自然动弹不得。
  这种情形也出现过,它们倒没有觉得陈淮生就此会完蛋,只不过每每隔那么久就会来这么一出,还是让它们觉得自己的这个宿主命运多舛。
  指令下达,还是疏导推动灵力滋壮灵根,让新灵根迅速成长并与道骨合力一致。
  灵根的滋壮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十二灵芽连成的灵藤却和寻常灵根不一样,其萌芽阶段异常缓慢,哪怕是鼎炉中的三灵疏导引发,仍然是几年才初成,但一当十二灵芽连通,其成长速度已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进境了。
  紫玉枣正好成为补灵壮根的最佳来源。
  陈淮生都没想到过在华林园中得到的紫玉枣居然能派上大用场,原来还觉得这恐怕只有在身边女人怀孕之后用以保胎补灵了,没想到却还要首先用到自己身上来了。
  找到了路径,就算是第一步成功,接下来的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灵识在灵根新芽上徜徉,陈淮生细细地感受着这一枚灵藤与往日灵芽的不同,虽然旧根自毁,但一脉相承之下,相当一部分的旧根之识都被新的灵藤给汲取了,这种感觉就像是脱胎换骨,去芜存菁一般,特别的纯净而通透。
  恍然间修行中的点滴如清泉石上汩汩流淌,一目了然,往日还有些不太明悟的疑难和残存的遗漏,似乎在这一刻都融入到了识海中去了。
  ……
  当陈淮生从冥想修行中醒过来时,已经能感觉到自己的道体和几个时辰前又有了很大的不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