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384节

山河志异 第384节

  但他入道七十多年,是一步一个脚印修行出来的,与陈淮生这种一日千里的状况还有所不同。
  在筑基之前,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扎实稳固。
  筑基之后,也保持不快不慢的平稳节奏,十一年间从筑基一重才走到筑基三重,平均下来每一进阶都超过了五年。
  按照现在的进度,他自己估算,可以在百岁之前进阶筑基五重,主要还是考虑到可能会在筑基四重进入筑基中段这个门槛上迁延几年。
  吴天恩也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天赋型英才,现在这个进度已经很是超出他的预期了,尤其是从筑基二重晋阶筑基三重,也依赖了赤鲫血的冲击才能顺利迈进。
  他的法术战力也基本上跟随着灵境实力的增长而提升,保持着一致的特性,这和陈淮生的法术战力几乎要高出灵境实力二到三个阶次截然不同。
  吴天恩也不认为陈淮生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就好,但是也不能不承认这在当下乱世中是一个优势。
  能把灵境实力超水平的发挥出来运用于战斗中,也是在这个乱世中有着更强的生存能力。
  他也清楚要以筑基四重的灵境实力驾驭筑基六重甚至筑基七重的战斗法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对法术运用有更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遭遇反噬,所以他对这种方式并不太感兴趣。
  但现在陈淮生却把这个要求向自己提出来了,这让他也有些为难。
  他也知道陈淮生的这个建议并不仅仅是为自己,也清楚战斗法力的提升也会反过来带动灵境实力的增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坏事,无外乎就是自己可能会花更多的心思在战斗法力的驾驭运用上,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否则就会自伤。
  同样要让自己法术战力提升一重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吴天恩觉得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像陈淮生那样可以把法术战力拉升到高于灵境实力三重的境地,那需要超级天赋和超强自信才能做到,别说一般天赋,哪怕就是在宗门里相当好的天赋都无法驾驭这种风险。
  能提升一重,对吴天恩来说就是极限了。
  要提升法术战力,首先就需要在道骨上下功夫,只有强壮的道骨,才能让道体承受得起超出灵境实力的法术施用,否则就是骨碎经崩的下场。
  除了需要在道骨上予以强化外,另外就还要在经脉上进行韧化。
  只有经脉能够顺畅圆融地经受起法术施力的冲击,才能真正完成法术战力的提升。
  这二者本来都该是随着灵境实力提升而自然水涨船高,但现在要抢先一步,自然就需要用上特殊的灵宝和丹药,同时也需要有特殊的方法来铸锻。
  好在这一次洛邑之行收获巨大,加上在七星坑的所获,也才让陈淮生心生此念。
  这也是陈淮生敢于有此念头的底气。
  如果不行的话,陈淮生都打算再出去一趟,通天泊的金须鳌也是极佳的药引,金须鳌王不奢望,但普通金须鳌也一样大有可为。
  “淮生,你是真打算把师伯这把老骨头给折腾碎啊。”吴天恩感慨道:“也罢,只要你觉得有把握,师伯就陪你疯一把,不过老苟恢复筑基一重更久,你就没打算让给也试试?”
  “他也跑不掉,不过除了提升法术战力外,我想考虑先让他晋阶筑基二重,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是这边炼制丹药却又离不得他,所以也是两难。”
  苟一苇的晋阶是陈淮生早就在考虑的问题了。
  苟一苇从炼气巅峰冲击筑基成功后就有些懈怠了,他都马上百岁了,能筑基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寿元一下子暴涨四十年,现在还有六十多岁好活,再去挣扎个啥?
  所以他未曾考虑过再上一层楼,反倒是把主要心思都放在了制作法器和研究法阵上去了。
  之前陈淮生自然无权去管这些事儿,但是既然苟一苇入了云中山,陈淮生就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尤其是在面临着妖兽潮袭击的情况下,一个筑基提升一重实力带来的作用,远胜于如许悲怀、凌凡这些炼气层级的修士提升一重。
  但现在云中山人才单薄,就只有苟一苇涉猎法器制作和阵法布设,在云中山的这个护山法阵逐渐成形的时候,以及苟一苇还有制作一些法器任务的时候,让苟一苇停下来去闭关修行提升灵境到筑基二重,能行么?划算么?
  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清楚。
  所以陈淮生急切地希望苟一苇能延引与招募一二人才来云中山落足。
  但宗门里喜好和涉猎这一行的修士并不算多,这和重华派的多年传统习惯有很大关系,但是到了重华派现在的规模,其实早已经该考虑这方面的需求了。
  “老苟冲击筑基二重?!”吴天恩也吃了一惊,“行么?淮生,也别急于求成,老苟年龄不小了,而且他筑基之后,基本上就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修行进境恐怕没有跟上啊。”
  “总要试试才知道,苟师伯其实年龄也不算大,还不到百,虽说他没有刻意要去晋阶筑基二重,但是平常的修行仍然坚持着,而且也有这么几年了,未必就不能试一试。”
  陈淮生也知道这其中难度不小,比吴天恩提升法术战力还要困难,但是现在形势如此,云中山上每一人,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的,都要想办法去冲上一冲,依仗就是七星坑和洛邑之行的这两波收获,在这上面陈淮生绝不吝啬投入。
  “淮生,看你这架势,是要把我们山中每个人都要折腾一番才行啊。”吴天恩叹气,“你说的今冬兽潮会超乎以往史无前例,那我倒是要好好看看,这场兽潮究竟会有多大。”
  “师伯,我也希望我预期错误,最好能平安过冬,对我们来说,每多一天时间,我们就能多成长一步,对外界的威胁抵抗就会更强一分力量。”陈淮生也只能如此说了。
  事实上回山这一段时间里,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已经让他确信无疑,今冬兽潮不但会非常狂暴,而且还会提前到来。
  所有人都在计划之内,有了这一两趟的收获,陈淮生在按照计划对所有人的修行进境进行提升时也就格外有底气。
  吴天恩的提升法术战力是关键一环。
  如果能让吴天恩的战斗法力提升到筑基四重,就意味着山上又多了一个筑基中段战力的修士,在对抗二阶妖兽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除开陈淮生之外的可用之人,这很重要。
  要让吴天恩的战斗法力提升,那么只能走壮骨舒经之法,壮骨便是强化道骨,从羲和岭上得来的元李就能发挥重要作用了。
  “就这个?”吴天恩看着眼前红白相间的李子,有些好奇。
  一旁的苟一苇轻哼一声,“别做起一副没见过世面庄稼把式的样子,还就这个?以前你见过么?《孟河笔谈》中就提及过,元李,发于壤,凝于木,固于质,……,只是没想到淮生手中居然有这么多元李,……”
  注意到苟一苇怀疑的目光,陈淮生也没有遮掩,坦然道:“华林园所获。”
  “果然!”苟一苇虽然在河北没去大赵,但是仍然有足够的消息渠道,得知了洛邑华林园被洗劫一空的消息。
  他早就知道陈淮生胆大妄为,但想到华林园中多名紫府真人驻守,陈淮生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做得到,但现在看来陈淮生背后隐藏的实力深不可测,这绝不是光靠汉州道院那一战中的那个异修出手能做到的。
  没想到还真的是陈淮生做的。
  “淮生,你可真的是胆大妄为啊!”看着吴天恩不明所以的样子,苟一苇羡慕得咬牙切齿:“华林园啊,那是皇家花园啊,西唐李氏和大赵赵氏都争夺不休的,竟然就被你们给洗劫了?你也不怕暴露了,成为大赵公敌?”
  “暴露了?怎么暴露?凭什么说是我所为?而且本来也不是我们一家,大家都闷声大发财而已。”陈淮生也不在意,“都把心思放在北邙秘境去了,我们就只能冲着华林园去了。”
  “还有别家?”苟一苇来了兴趣:“谁?”
  “不太清楚,但是应该脱不开谯郡和睢郡那边的大宗门世家,感觉应该是,口音,装束,都像是那边来的,但人家都用了幻形术遮掩了真实面目,看不出来。”陈淮生摊摊手,“实力相当,大家就只有平分秋色了。”
  “那也能赚个盆满钵满了!”苟一苇显然比陈淮生还清楚华林园的肥美,“元李,月橘,赤鲫,元鲑,还有西王母桃和千叶墨莲籽这些东西,好东西太多了,怎么不叫上我?真的是可惜了,浪费了这样一个大好机会。”
  看苟一苇捶胸顿足懊悔不迭的样子,陈淮生也觉得好笑:“苟师伯,这些东西不都在这里么?”
  第一百七十六节 天时之变,时局之变
  “你得到的,和我自己去得到的,滋味完全不一样啊。”苟一苇连连摇头,根本不认同陈淮生的观点。
  吴天恩终于明白过来,骇然道:“淮生,你,你们去打劫了洛邑华林园?官家和西唐皇家的华林园?你们怎么敢?”
  陈淮生大大咧咧地道:“有什么不敢?我们不去,也有人去,还有人比我们去得更早,如果不是我们表现得更为强势,或者我们实力彰显,他们就得要黑吃黑把我们直接给灭了,当然,我们也是那么想的,大家相互都有忌惮,所以才只有合作,瓜分了华林园所有,结果离开时,又看到一拨人正往里边冲,聪明人太多啊,都是趁着所有人注意力都放在北邙秘境时想要趁火打劫捞一把的,……”
  “可是万一被官家或者西唐皇家知晓,……”吴天恩还是有些不能接受,连连摇头,甚至有些着急。
  重华派还是大赵一脉,而就算是龟缩在河北,如果这个消息泄露出去,西唐皇室和大赵官家要追查起来,重华派也难逃劫难,陈淮生真的是太胆大妄为了。
  “师伯,谁会泄露?咱们幽居在这云中山,谁会关注我们?”陈淮生冷冷一笑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凭什么洛邑神钟之地,就该赵氏李氏独占?北邙秘境崩陷,天下板荡,赵氏还有多少心思来管这事儿?怕是照顾北邙秘境都来不及吧?西唐李氏又有多少本事能把手伸到大赵境内来?整个大赵都乐见西唐李氏的华林西苑被洗劫吧。”
  陈淮生的振振有词让吴天恩无言以对,但他对陈淮生的这般举动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什么时候陈淮生变得如此恣意妄为了?
  怎么自己竟然没有发现陈淮生的变化呢?
  是因为灵境实力的提升变化带来的心态更替,进而变得如此嚣张么?
  昔日那个老实本分的陈淮生到哪里去了?
  似乎是觉察到了吴天恩的有些接受不能,陈淮生稍微舒缓了一下语气,正色道:“师伯放心,没人会知道,因为当时我们去的时候,都一样用了幻形术,另外弟子也基本没有出手,嗯,或者说轮不到弟子出手,另外,谯郡或者睢郡那帮人更狠,他们人数比我们多得多,动静更大,如果真的要追查,可能也会落到他们身上,对了,后边还有一拨人跟进去了,可能会无所得,但这踪迹没准儿也会落到他们身上,……”
  吴天恩只是摇头,却没有回应陈淮生的回答。
  陈淮生也大略知晓吴天恩的另外一方面触动,缓了一缓才又道:“师伯,我知道您可能对我如此行事有些不解,或者说不满意,但我觉得可能我们需要用一个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道了。”
  “哦?怎么说?”吴天恩算是看着陈淮生进入宗门,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甚至可以说就是半师情谊,所以他也很不愿意自己与陈淮生因此而有什么隔阂或者变得生分,所以他很希望从陈淮生这里得到一个合理满意的解答。
  “师伯和苟师伯都在这里,我也简单地说一说我对当下世道的一个判断,以及之所以我会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想法和做法的缘故,或许师伯们会不完全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坚信现实会证明我的判断正确。”
  陈淮生好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才开始讲述自己的看法观点:“不知道二位师伯感觉到没有,其实这几年的天时之变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天下之变了,或者说这就是一个连锁反应,因果反应,……”
  一句话就把吴天恩和苟一苇给震动得不轻,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弟子之前其实也没有太注意,但是因为弟子就是弋郡蓼县人,蓼县妖兽出没变化对弟子乃至乡人触动很大,而那时候弟子刚好入门,加上鹿照邻师兄的遇难,还有其他诸如凌云宗、吕家等弟子遇袭,所以也算是触碰到了一起,就格外的关注,……”
  “弟子仔细地查访过,应该是从那几年开始,天时就开始了从细微到明显的变化,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妖兽出没的行踪和规模都变得日益突出了,这种连锁反应带来了所谓龙虎气韵皇旗的得失变化,然后就是宗门冲突加剧,……”
  对这一点,吴天恩和苟一苇还是隐约知晓的。
  虽然当时还不太清楚,但是后来还是明白重华派被出卖而来河北,其中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大赵官家得到了河北的龙虎气韵皇旗,而希望有先遣队来河北耕耘,正好重华派和凌云宗就可以作为可有可无的棋子送到河北来试水。
  当然这里边还有一些其他利益博弈,比如九莲宗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了凌云宗和重华派,但最终也没有落得个好,反而暴露了他们自身的软弱无力,最终引来无数虎狼的觊觎而溃亡。
  “……,这一系列的变化其中隐隐约约都像是一条线在牵连着,天时之变,妖兽兴盛,龙虎气韵皇旗失踪百年而遽尔出现,河北荒芜百年北戎人却突然愿意与大赵共享,甚至主动将燕晋二州交予大赵,也不反对大赵进入幽云二州,南楚觊觎弋郡,弟子也说不清楚这里边到底有什么诡异的变化,就像一团迷雾遮掩,无法观其全貌,……”
  “但弟子有一个感觉,这天下要大变了,种种征兆都已经在预示着,如北邙秘境的崩陷,……,而且师伯你们注意到没有,随着所谓大赵八大家中洛邑三大家早就没落了,而京师四大家也正在黯然消沉,这个动荡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混乱之下,若是还要循规守矩,我们重华派就会落后,就会也步入他们的后尘,……”
  “事实上当初我们冒着巨大风险北上河北就是一个巨大的创举,这本来是一步极好的棋,也是我们极好的机会,借着大赵的势,我们可以在河北大力发展壮大自身,但现在宗门似乎还沉湎在过去的旧有思维中,仍然希望重返大赵,甚至不惜抛弃河北这边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根基,……”
  吴天恩皱起眉头:“淮生,宗门什么时候说要放弃河北这边了?”
  “师伯,何必自欺欺人?”陈淮生平静地道:“重阳山的地位越来越高,从师尊以及其他长老们驻留重阳山的情形就能看得出来,不信明年看济郡招收的弟子数量就能略窥一二,卧龙岭迟早变下院,也许就是两三年后,……”
  “就算是重返大赵,也不代表宗门会放弃河北吧?”吴天恩有些动摇。
  在河北几年,他已经感觉到河北的厚实实力,燕州六道算是河北四州的精华所在,委实值得在这里扎根发展。
  但是宗门在获得了玉菡宗和重阳山之后,一直更倾心于济郡了,这一点他也看得明白。
  “师伯,宗门有这个实力两头兼顾么?济郡也是大郡,比弋郡更大,人口更多,但同样也有清光道和星火宗的竞争,宗门要想在济郡站稳脚跟,肯定不可能再有太多精力放在河北了。”陈淮生一阵见血:“令狐师伯,甚至渡果师伯,乃至丁师伯也都倾向于扎根济郡,……”
  “丁宗寿也想落足济郡,为什么?他们丁氏不是一直在燕州在滏阳么?”苟一苇忍不住插言问道。
  “丁氏宗族本宗就在济郡,丁师伯这一支是早年从济郡迁到滏阳白塔铺的,人老思乡吧,谁不愿意回归故土呢?”陈淮生叹息了一声,“师尊和朱师伯大概也都看好济郡,只有李煜师叔和齐师叔态度没那么明确,所以宗门立足济郡是大概率是事件了,只不过就是时间进程早晚而已。”
  重华七老中五个都倾向于以济郡为根基,剩下两个也并不完全反对,这个结果还能有改变么?
  显然不会改变。
  陈淮生清楚需要接受这个现实。
  但他真不看好重华派在济郡的扎根。
  虽然他也承认九莲宗原来在济郡有很好的基础,比如玉菡宗和妖莲宗的山门都在济郡,但是现在承接了玉菡宗的重华派要想在济郡继续发展,必定会遭遇吞并了妖莲宗的花溪剑宗的强烈敌视,而济郡另外两个宗门清光道和星火宗也都不是没有跟脚背景的,也一样肯定对想要鹊巢鸠占的重华派展开竞争,这局棋并不好下。
  但现在去给几位长老们说这些毫无意义,陈淮生也隐约提及过,但不意外地没有获得认可。
  他们都认为花溪剑宗虽然吞并了妖莲宗,但是重心并不在济郡,清光道和星火宗现在正在互相争斗,这恰恰是重华派的机会,所以人们都总是喜欢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一面,而下意识地忽略不利于自己的那一面。
  一时间三人都陷入了沉默,吴天恩和苟一苇都在默默思考着未来宗门的前途和可能给自家带来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