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294节
陈淮生能看到丁宗寿眼中的惊异甚至有几分嫉妒和忌惮,而朱凤璧目光里却多了几分赞许和说不出艳羡,至于商九龄是满满的满意和自豪了。
“没想到淮生你居然能把这桩事儿看得这么通透啊。”朱凤璧和商九龄以及丁宗寿交换了一下目光,叹了一口气。
“没错,你的观点和我们差不多,九莲宗这一回怕是在劫难逃了,如果我们得到的情报以及依据掌握情况做出的判断没错的话,天云宗、花溪剑宗、万象派以及大成宗都应该要准备动手了,就在道会前发动,也许就是三五日就会尘埃落定,至于你提到的太华道,已经不重要了,太华道不敢违逆大势,除非它想让自己也成为献祭坛上的一份!太华道清楚这一点,这个时候它大概也在筹划该如何从中分羹吧。”
朱凤璧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我们重华派怎么办?出手相助,当然不可能,那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冷眼旁观,心有不甘,我们以前为九莲宗做了那么多事情,每年还要为九莲宗付出那么多,现在它大厦将倾,难道我们不该收回一些成本么?凌云宗也一样付出巨大,而现在凌云宗和我们是一家了,我们现在就是债主,或者说股东,理所应当就该分到一些东西才对!”
朱凤璧的振振有词也终于让陈淮生意识到,重华派是早就察悉了其中变化,而且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应对准备,他们三人的联袂而知就是明证。
这三位是真的都不是善茬儿,甚至在山门养伤的齐洪奎是不是也早就恢复了,坐镇山中做好应变准备了呢?
听得朱凤璧这么一说,陈淮生心中也就坦然了,既然早有准备,那自己也无需太过急切了,谁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那现在该做什么?
“师尊,师伯,那我们……”陈淮生沉吟着还未说完,商九龄就径直问道:“淮生,你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我知道你这個人素有大志,看法也和旁人不同,我们是做了一些准备,但是我们重华派和天云宗、花溪剑宗、万象派这些超级宗门实力还差得太远,哪怕是大成宗,甚至云龙宗这些前十的宗门,实力都远胜于我们,单凭硬实力,我们无法与他们争锋,可我们也不甘心就这样跟在它们身后,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而不能坐任他们在最后随意施舍点儿什么就把我们打发了,……”
还没等陈淮生考虑清楚,商九龄就已经用话术把陈淮生给套住了。
素有大志?这是夸奖还是捧杀?
伱若是单独说也就罢了,可怎么觉得这话在朱凤璧和丁宗寿面前就有点儿寒意逼人的感觉呢?
但陈淮生已经来不及想太多了。
商九龄提出来要让自己琢磨该如何避免跟着人家屁股捡残汤剩水吃,可重华派的实力却又远无法和那些大宗门比,那单靠九莲宗的盟友,嗯,债主和股东的身份,就能理直气壮像它们伸手?
这可能么?
陈淮生来之前也想过,有一些想法,但要看商九龄他们敢不敢用。
“掌门师尊,师伯,弟子有一些想法,但未必正确,还要请诸位师长斟酌。”陈淮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咱们和九莲宗的关系不同寻常,除了宗门之间特殊盟友关系外,也还有宗门弟子之间的个人人脉关系存在,弟子想要先问一句,我们有无机会拿到一处灵山,比如鬼蓬宗的百灵山,又或者元荷宗的大騩山,汐芸宗的童翁山?”
陈淮生直击关键,商九龄吃了一惊,有仔细想了一想,才与也有点儿震惊,但是似乎又有点儿不甘的丁、朱二人交换了一下目光,摇摇头:“童翁山多半是被大成宗盯上了,大騩山,天云宗大概有野心,百灵山那边离我们是不是远了一些,而且鬼蓬宗似乎另外寻了靠山,……”
陈淮生有些失望,自己随口提了三处,结果似乎都没希望,那岂不是意味着重华派要想重新落足大赵境内没有希望?
他不信。
商朱丁三人联袂而来所为何?都说了不想捡残汤剩汁,那九莲宗还剩什么?
难道又招揽一帮弟子回去就算是大有收获了?如果是这样,陈淮生觉得就有点儿像鸡肋了。
“师尊,我以为九莲宗既然忒定要失去这一切,那这九座灵山没有理由我们就不能分一勺羹!”陈淮生恶狠狠地道:“想都不敢想,那肯定没戏,想了,谋了,付出努力了,哪怕付出代价,哪怕最终没得到,也不枉拼了一回!最不济,咱们也可以把这些条件摆出来,为自家争取一回,它们怎么也该给我们更多的补偿,可万一我们谋到了呢?哪怕把齐洪奎师伯请来,加大押注,也值得!”
一句话让三人都怦然心动,甚至是蠢蠢欲动,同时也为陈淮生的大胆和敏锐嗅觉所惊讶。
“齐师兄已经在路上了,估计明日就到。”商九龄干咳了一声应道。
果然!
陈淮生心中冷笑,这帮老滑头一样是早就存了这般心思,只是一直迟迟下不了这个决断罢了。
但见到就九座灵山就这样转手易主,重华派好歹也是“正主儿”,凭什么不该出头争一争?
现在自己这么一吆喝,无疑多给他们增加了几分信心和由头,这份蠢蠢欲动的野心就更甚了。
“齐师伯身体无碍吧?”陈淮生紧接着问道。
“无碍,大体恢复了,蕴髓中境可能尚未彻底恢复,但是初境绝无问题。”这一次商九龄没有征求丁朱二人意见,径直回答了。
陈淮生知道齐洪奎原来已经是蕴髓高境了,看来那一场与月庐宗的搏杀对决还是对他造成了很大伤害,险些跌落紫府了。
休养恢复了这么久,才只恢复到蕴髓初境,估计后续要想重返蕴髓高境甚至更上一层楼,就有些难了。
但无论如何蕴髓初境,那也是紫府,一样对这些筑基有碾压式的优势。
四名紫府齐聚京城,也足以证明重华派此番来势汹汹,也表明重华派的野心勃勃。
这同样是做给其他宗门看的,也要让那些大宗门好好掂量掂量,琢磨琢磨,不能无视重华派的要求。
“既然连齐师伯都来了,咱们重华派几乎是倾巢出动了,如果再不给我们一个说法,就算是官家和道宫,就算是天云宗和万象派以及花溪剑宗,他们也说不过去吧?”陈淮生态度强硬地道:“九座灵山,我们重华派就要提出我们的目标,现在就要提出来,而且立即去和已经确定介入的几大宗门交涉,比如天云宗和花溪剑宗以及大成宗,要强势表明我们的态度,提出我们的要求,阐明我们的理由,这样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的态度只会让他们更肆无忌惮地无视我们!……”
陈淮生的话语让三人都大为震动,但是又大为意动。
现在就去主动出击,直接找上天云宗和花溪剑宗乃至大成宗,提出重华派的目标,或者直接点明,重华派要什么,必须要得到什么,这样合适么?
会不会带来反噬和负面作用?
如果不这样做,情况又会不会如陈淮生所言,人家索性就无视了重华派的存在,径直把九莲宗瓜分干净了呢?
“可我们的实力比起他们来逊色不少,如果他们索性就让出一座灵山,比如济郡的重阳山或者宛郡的太合山,让我们自己去攻取,怎么办?”丁宗寿盯着陈淮生,一字一句地问道:“难道我们就真的去攻打么?”
济郡重阳山是玉菡宗的山门所在,而宛郡太合山是紫萏宗的山门所在,如果说济郡重阳山还算挨着河北相对较近,宛郡太合山那就太远了。
可问题是,如果人家就只给你一个选择,宛郡太合山,你要么?
不说相距滏阳道万里,就算是乘坐飞槎都得要好几日才能飞到,真要有个啥事儿,只怕早就水过三秋了。
另外还有一桩事儿,真要去打下来,就意味着有伤亡,这些可都是有紫府仙卿压阵的宗支,有的还有两个紫府,一旦打起来,那就是不死不休,重华派承受得起这个损失么?一旦战后损失过大,为人所乘怎么办?
第二十二节 巧舌如簧动人心
“丁师伯,这事儿恐怕就要几位尊长来决定了,从未有过唾手可得的利益,一座灵山意义何其巨大,妄想不付出代价,就拿到,恐怕难度不小。”
陈淮生很坦然地看着对方:“当然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只不过很渺小,就算是某个九莲宗的宗支对咱们非常景仰,愿意归附或者如凌云宗那样并入咱们,但如果我们不能展示出足够的强大,只怕也无法实现。”
陈淮生的这番话也让商九龄和朱凤璧深以为然。
一座灵山要想拿到手,还是有主之物,无论是九莲宗的这个宗支,又或者外部对这座灵山垂涎三尺的势力,只怕都不会轻易将这样一块肥肉拱手让人,唯有实力和铁血,才能赢得。
“但我以为值得,现在白石门的势力仍然在膨胀,短期内恐怕我们无法重返朗陵,相较于与白石门殊死拼搏夺回朗山蟠山,我以为也许拿下九莲宗某座灵山才是我们重返大赵的唯一机会。”
陈淮生看着丁宗寿:“起码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是如此,除非我们暂时不考虑回归大赵寻找一个合适立足点,否则只能选择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丁宗寿无言以对。
他很清楚回归大赵对商朱二人诱惑,但对自己又未尝不是如此?
他也是从济郡搬迁到河北的,一样渴望回归大赵。
宗门里渴望回归大赵之心可以说无人能阻挡,现在有这样一個机会,谁能拒绝?
剪丁宗寿不做声了,陈淮生才又道:“除了先前所说的那几座灵山,师尊,师伯,可还有其他合适的灵山,哪怕只有一线机会,咱们都可以去搏一搏。”
商九龄摇了摇头:“宛郡太合山和济郡重阳山就是最合适的了,玉菡宗拥有两名紫府,而锦蕖宗只有一名紫府,但重阳山距离我们更近,更适合我们,可玉菡宗与我们关系疏远,……”
“锦蕖宗与我们一样关系疏远,真正与我们关系稍微亲近一些的恰恰是元荷宗和汐芸宗,而这些都是天云宗和大成宗的囊中物了。”朱凤璧有些遗憾地摇摇头。
“那就重阳山!”陈淮生悍然建议:“什么关系疏远不疏远都不重要了,我相信玉菡宗和锦蕖宗也一样有人盯上了,我们还得要虎口夺食,免不了一场恶战呢,玉菡宗两个紫府反而对我们有利,当他们面临虎狼吞噬的时候,我们起码还是他们的盟友,债主和股东,我相信他们应该做出明智的抉择,弟子更担心的是我们联手玉菡宗,能不能扛得住,或者说逼迫觊觎重阳山的敌人退缩,……”
似乎是被陈淮生的话所触动,商九龄目光望向朱凤璧和丁宗寿,丁宗寿有些迟疑,而朱凤璧则是缓缓点头:“觊觎重阳山的,如无意外,应该是清光道。”
清光道,济郡第一大宗门,总榜排位十七,宗门榜排位十五,在济郡中与第二大宗门星火宗是对头,但星火宗位于紧邻魏郡和西边云禾府,而清光道则是位于紧邻重阳山所在历阳府的莱安府,两府紧邻。
而且关键星火宗在总榜排位十七,宗门榜排位十四,两方实力相近,而且素来水火不容。
“如果是清光道的话,也许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星火宗绝对不愿意看到清光道吞并玉菡宗,而且还拿下重阳山,但是他们与清光道的实力还差一截,根本无力干预清光道的行动,只能暗自着急,可如果我们介入的话,星火宗绝对是宁肯让我们得手,而不愿意见到清光道吃下,……”
丁宗寿冷冷地道:“但星火宗也绝不会帮我们……”
“如果想要吃下重阳山,就决不能指望谁帮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陈淮生立即回击:“我知道丁师伯想说什么,我们实力不如清光道,但是如果加上玉菡宗呢?”
“玉菡宗就会站在我们一边么?”丁宗寿冷笑:“淮生,你未免太一厢情愿了,没准儿玉菡宗就指望着我们与清光道两败俱伤呢。”
“没错,玉菡宗肯定有这方面的幻想,但是如果我们能表现出足够实力,同时让其明白,即便是清光道得不到他们,那星火宗也绝不会让其生存下去,九莲宗各宗支是灭定了,也许他们就会冷静下来,做出明智抉择了。”
陈淮生思路越来越清晰,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判断和意见无法左右商丁朱三位,如果三人不认同自己的观点,一切也都是枉然。
自己已经把该说的都说到了,至于说最终他们如何决策,他也只能等待了。
丁宗寿望向商九龄:“九龄兄,清光道实力强于我们,他们有五名紫府,而且筑基高段亦有多人,这一战……”
商九龄也有些迟疑,看了看朱凤璧,“凤璧,你意如何?”
朱凤璧沉吟着道:“妄想不靠一战就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本身就不现实,但这一战能不能达到目的呢?”
这是一个矛盾,不战,半点机会皆无,可要一战,万一未能得手,也许就白白牺牲付出了。
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看得出来,丁宗寿倾向于保守,而商朱二人则更倾向于押注一试,但仍然有些拿不定。
“淮生,你觉得呢?”商九龄知道最终还得要自己来拿主意,在做决定之前,他还想听一听陈淮生的意见。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把陈淮生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更认可对方的智慧谋略了。
“师尊,清光道固然实力略高于我们,但是他们也未必如我们一般敢放手一战,因为在济郡里还有星火宗这个变数,清光道需要考虑与我们恶战之后,会不会被星火宗所乘,渔翁得利,而我们没那么多顾忌,便是输了,我们退回河北便是,如果我们能够在道义上摆明,赢得几个大宗的认可支持,或许这一战我们就有更大把握,当清光道意识到我们的决心和意志后,也许他们的战意就未必有那么强了,……”
陈淮生的话终于让商九龄下定决心。
第二十三节 一朝鼙鼓动地来
一旦确定,整个重华派立即行动起来。
当下道会在即,各大宗门都在汴京中有能主事的重要人物,要联系上并不难,但关键要说服对方接受己方观点,或者让对方引起足够重视,这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分头行动。
商九龄找上天云宗,朱凤璧则与花溪剑宗交涉,丁宗寿则登门大成宗,这边则由匆匆赶到的齐洪奎坐镇。
四员紫府全数出动,坐镇卧龙岭不得不交由从白塔城赶回来的尤少游。
应该说这个时候卧龙岭山门的实力就相当于薄弱了。
一个刚刚晋阶筑基八重的尤少游,应该说是当不起这份重担的,一旦有个闪失,那重华派就要动摇根基了。
不过考虑到周边具备袭击突破卧龙岭山门护山大阵的宗门,除了月庐宗就是天鹤宗,但二宗就算是有此能力,也要考虑暴怒之下返回的重华四紫府的报复行动,所以除非是这二宗笃定要彻底覆灭重华派,否则不会如此行动。
其他宗门要么相距甚远,要么牵扯不到那么大的利益纠葛,不具备这份动机。
不得不说商丁朱仨人一旦行事,效率极高,很快就带回来了结果。
陈淮生知道自己没资格去参与后续的事务,能找准机会给出自己的建议已经很难得了,不过他还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一些事情。
一旦诸宗灭九莲的合围之势形成,九莲宗势必不会坐以待毙,而且参与趁火打劫的人绝对不会少,提前做一些准备挖挖墙脚,还是有些价值的。
看着宣尺媚与虞弦纤苍白黯淡的脸庞,陈淮生就知道自己所料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