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287节

山河志异 第287节

  过了天王渡就进入了大赵的魏郡常阳府官庙县。
  常阳府位于魏郡东北角,从这里一路南下,横穿整个魏郡,就到汴梁府地界。
  还没进入汴梁府境内,就看到从东边来的官道上,一艘飞槎正在缓缓降落在空地上。
  汴梁府与洛邑府与其他郡府不同,这是两京所在,飞槎要进入汴梁和洛邑浮空飞行,须得要得到官家和道宫特批。
  即便是如天云宗、太华道这些超级宗门轻易也不会去申请这份特权,道宫也不会轻易批准。
  擅自飞入汴梁府境内的飞槎可能会被击落,也可能被没收。
  所以绝大多数宗门都选择在汴梁府附近空地降落飞槎,然后步行或者乘马乘车进入汴京城。
  商九龄和朱凤璧早已经认出了来人。
  是睢郡头号宗门千机宗。
  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宗门,除了其他和普通宗门一样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精专机巧,尤擅法器。
  也就是说这个宗门在制作各类法器上特别擅长,而且这也是他们最大的牟利方式。
  看看他们的飞槎都和寻常飞槎不一样,不但大,而且制作精巧,飞行速度更快,还能抗御一般性的法术打击,远胜于寻常飞槎。
  商九龄和朱凤璧也认识这群人中的领头者,还有几分交情,当初重华派的飞槎就是从千机宗这一位哪里购买的,千机宗的掌门常相嵩。
  有事再请一日假。
  道歉,明日补上。
  第十节 一路风行入汴京(补更)
  千机宗上一轮道会的时候,宗门榜排在第二十三位,总榜排在三十一,实力远胜于当初的重华派,甚至比白石门都还要高一些。
  不过那一轮道会之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白石门实力暴涨,已经隐隐超过了千机宗。
  重华派黯然北迁,如果是两年前,恐怕排位还要下滑几位。
  不过到了今日,重华派在兼并了凌云宗和丁家之后,实力也一样大涨,拥有四位紫府真君之后,其实力也已经和千机宗不相上下了。
  “常掌门别来无恙?”
  “商掌门,凤璧兄?”来人看到商九龄和朱凤璧,也十分惊讶,但是迅即反应过来对方几人是从河北过来的,笑容满面:“二位也是来参加上元道会的?”
  “是啊,否则何须这般时候出门?河北可是白雪皑皑,冰封三尺,比不得济郡这边啊。”上酒量感慨地道。
  “呵呵,重华派北迁河北,独大燕州,照我看,未必不好,这几年我也早就听闻重华一门蒸蒸日上,可能让很多人大失所望啊。”
  常相嵩个子不高,但是却相当肥壮,宽面大脸,笑容可掬,如同一具弥勒佛。
  朱凤璧也笑了起来,这常相嵩相当会说话,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句话都很合重华弟子的心意:“常兄此话怕是很多人听到就不乐意了。”
  “不乐意又怎么地?我千机宗又不在他们手上讨生活吃。”常相嵩傲然道:“咱们也不想在汴京城里混日子,济郡这一亩三分地上,我们千机宗并不怕谁。”
  常相嵩说这话自然也有几分底气。
  千机宗不仅仅是济郡头号宗门,而且与万象派关系密切。
  加上其擅长法器制作和法阵布置,其山门坐在玉蝉山刁斗森严,即便是在整个大赵宗门的山门中也是排在前几位的,谁要去擅闯,那肯定要付出大代价。
  大赵修真宗门世家里关系扑朔迷离,今日为友,明日为仇,合纵连横,变幻莫测。
  几年前万象派与天云宗、花溪剑宗还联手针对太华道,但才几年,万象派就与天云宗他们闹崩了,转而与太华道联手,抗衡天云宗和花溪剑宗,而大成宗却又加入了天云宗和花溪剑宗的联盟,看得人眼花缭乱。
  像重华派以前是没有资格排上号的,这些大宗门世家之间的争斗博弈也轮不到重华派来掺和,不过在重华派与凌云宗合并之后,而且现在隐隐有在河北燕州扎稳根的迹象下,似乎也就能入一些人的眼了。
  这也是商九龄和朱凤璧他们这一趟来汴京的原因之一。
  常相嵩也注意到了站在商九龄身后的丁宗寿,目光所及,商九龄也笑着介绍:“常兄可能还不认识,这一位是我们重华派首座丁宗寿丁师兄,丁师兄,而丁师兄老家就是济郡的,这是千机宗掌门常兄,济郡第一宗门,……”
  “幸会!”
  丁宗寿以往是散修,但是丁家却是从济郡搬过来的,只不过丁家从济郡搬到燕州滏阳道时都是八十年前了。
  丁宗寿当时还只是一个练气散修,自然无足挂齿,也无人认识,不过丁宗寿却对千机宗是早就有所耳闻的了。
  又是一番寒暄,商九龄与朱凤璧才又和常相嵩身旁的几人见礼。
  重华派和千机宗没有什么仇怨,加上都是对当权的天云宗、花溪剑宗有些看法,所以勉强算是一条线上的人。
  千机宗参加道会的大概有三十来人,不过真正要参加道会比试大概也就十来人,和重华派差不多。
  此番千机宗来了两名紫府,除了常相嵩外,还有其师弟武会海,也是一个紫府真君。
  观其形貌气机,应该是才入登紫府不就,就是一個紫府蕴髓初境的水准。
  几位紫府在寒暄见礼的同时,像陈淮生的目光却落到这些筑基水准的修士身上。
  这一次的上元道会对大赵的宗门还是相当重要的。
  除了对各宗门世家的拣选涉及到未来这些宗门和世家的资源安排外,诸如潜蛟腾凤榜、龙虎青云榜、大道风云榜,都对个人有很大的名声提振作用。
  尤其是后两者直接牵扯到了筑基之后的香火愿力影响,没有人能无视。
  即便是陈淮生也只是不太愿意参与比试,但要说香火愿力,他已经是筑基了,那么一样想看看香火愿力对自己的影响,那么龙虎青云榜,一样也是要去争一争的。
  这一批的千机宗筑基修士大概有六七人,剩下的十来人都是练气修士。
  五六人中筑基高段的有两人,剩下五人筑基中段一人,剩下四人都是筑基初段。
  看得出来千机宗里女性弟子极少,这二十来人里,只有寥寥三个女修,而且都是练气层的。
  就在几位紫府大佬相互寒暄交谈时,陈淮生并不知道自己也纳入了千机宗这些修士们的视线。
  年龄瞒不过人,灵境层级也瞒不过人,而陈淮生二十多岁却已经是筑基,自然也引来无数人惊异的目光。
  每个宗门都有不少绝才惊艳的弟子,但是像这么年轻就筑基的还是相当罕见。
  一路行来,很快双方的人便慢慢熟悉起来。
  从进入汴梁府到进入汴京城,也还是有好几百里路程,不过这一路都是宽敞的驿道,皆可以御风而行,或者用神行符健步符健步奔行。
  也可以乘坐专用舆驾,就是马车,一辆马车能乘坐十余人,宽松轻盈,因为用了特殊的灵材,并才有了一些法术架构,相当合适。
  不过这种舆驾只能用来跑专用的驿道官道,一旦走野外就不行了,所以一般都只在通都大邑之间的官道驿道上见得到。
  而舆驾也需要一些灵力才能驾驭,所以这也成为许多道种的专用职业。
  为了避免招人耳目,重华派和千机宗都选择了用舆驾赶赴汴京城。
  陈淮生也还是第一次乘坐舆驾。
  前面是龙驹奔行带动。
  而这种用相当精巧的设计架构制作的车舆似乎在风阻、减震上都用了灵材,所以只需要驾者适当注入一些灵力,就能让整个舆驾轻盈地漂浮起来,再用龙驹一拉,就能奔行起来。
  这大概就是修真世界的乘用工具了。
  这类舆驾在通都大邑和一些渡口枢纽都有,不过陈淮生却没有开过洋荤,今日还是第一次。
  重华派这一趟去汴京的女修士也不少,除了方宝旒和闵青郁外,另外还有十名女修,不过基本上都是以练气初段居多,除了鲍雀和另外一个练气七重四十来岁的女修高曼、一个三十来岁炼气五重荆洋外,其他都是练气初段。
  不过这些练气初段的弟子都很小,大多都是十岁到十五岁之间,一看就知道就是几年才入门的弟子,但资质都上佳,明显这一趟是以历练增长见识为主。
  千机宗的情况也和重华派差不多。
  大家都是抱着参加比试的是一拨,而历练开眼是一拨,以这样的方式来不断促进自家宗门弟子的成长。
  从弟子的情况就能看得出来,重华派的情况和前几年确实是大变样了。
  弟子的数量和构成也都有了明显变化。
  原来重华派在练气高段弟子上是一个短板,真正有望冲击筑基的少壮弟子数量稀少,但是凌云宗和丁家加入进来之后,一下子就填补了空缺。
  而这几年从河北与弋南招进来的新弟子素质禀赋也都有较大提升,可以说现在的重华派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半点不为过。
  不过实力迅速膨胀带来的隐忧也开始浮现,宗门内的派系,资源的短缺,这都是开始困扰着主事者。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未来重华派恐怕就要陷入新的困境。
  舆驾在酉初抵达了汴京城外。
  与千机宗的众人道别,重华派的人就都进入重华派在汴京城中的道院。
  从去年开始,重华派也开始重新扩大在汴京城中的别院,从别院到正式道院,也意味着重华派迈出了重要一步。
  看着宽敞的道院,容纳三五十人绰绰有余,幽静的环境,错落有致的屋舍,加上相当完备的生活设施,不得不说郭崇道这个道院主事做得很到位。
  但陈淮生知道郭崇道是不想再在汴京城中干这个道院主事了。
  他的年龄也不算太大,也一样渴望着冲击筑基。
  在修真宗门,归根结底是要拿灵境层级来说话的,无论你庶务做得再漂亮,日后要在宗门里有话语权,灵境层级不够,都只能靠边站。
  尤其是在看到曹人本频频冲击筑基,苟一苇破船重启居然再度冲击筑基成功了,这就对郭崇道刺激太大了。
  现在陈淮生这个昔日自己一手带起来的新嫩弟子,居然也筑基了,这让郭崇道情何以堪?
  当然他也知道陈淮生入门之后就表现优异,这几年里从修行到游历,也历经不少风浪,所以才能这般青云直上,他不求像陈淮生那样熠熠生辉,但也渴望进入筑基这个权力的核心圈中去。
  ****
  补更求票!
  第十一节 撩佳人情动心乱
  “郭师叔,您想要回山门修行?”陈淮生和郭崇道一直保持着很良好的关系。
  虽然郭崇道这个人有些功利,不过也并没有影响到二人之间的往来,上一回繁台拍卖,郭崇道也是出力帮他打听情况。
  “是啊,淮生,眼看着你都筑基了,愚叔还在炼气八重徘徊不前,这等庶务繁重,委实影响修行。”郭崇道已经下定了决心道会之后就回山。
  曹人本冲击筑基失败,自己现在回山去苦修,三五年之内也许还能赶得上,但若是一直在京中被庶务纠缠,只怕就难了。
  当初他和曹人本在传功院分别担任左右知院,双方竞争得很激烈。
  但现在重华派归并了凌云宗,接纳了孙家之后,对传功院、执法院、知客院、内务院等内部架构进行了全面重组,对在各院担任职务的修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像各院的知院都要求是筑基修士了,也就是说曹人本和他都不具备担任知院的条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