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275节
不过二灵也有智慧,不是完全毫无保留地接受陈淮生自己的指令,也会有它们的心思和小九九。
只不过在寄宿于陈淮生这具道身灵体内,尤其还要依赖于鼎炉来维系它们自身的生存,一般情况下,它们倒也不甘违背陈淮生的令旨。
陈淮生一直在琢磨着如何来彻底消融这三灵。
在他看来,欧婉儿或许可以保留,本来她就是阴灵,自己用青云玉藕和幽蓬鬼实再加其他几件灵物就能重新赋予其生命肢体,但虎猿二灵不行。
与它们的沟通交流中,虽然二灵都是遮遮掩掩,但是陈淮生还是能从言语中窥测出其大概来历。
如果自己所猜不差的话,这猿灵应该和那座淫祀有很大关系。
淫祀祭拜的是无支祁,而无支祁是何物,陈淮生当然清楚。
就是赤尻马猴,水猿大圣,混世四猴之一,也是民间的淮渎之神。
只不过这个神邸只是私下的愚民所祭拜,太古时代无支祁祸乱淮渎,独霸一方,被大禹以应龙擒杀。
这家伙九命之尊,自然是难以杀死的,就被镇于禺山之下,就被官府视为邪神,而祭拜之地就成为了淫祀了。
但淫祀一样也是祀,并没有因为你官府的不承认和禁绝就销声匿迹。
相反在许多偏远之地,这种祭拜反而比正神更为隆重热烈,更受追捧和笃信。
千百年来的香火神愿崇拜,足以让这个家伙衍生出无数化身分身,希求通过特殊渠道和方式来“转生”。
这个“转生”应该是以异体的方式来存在。
只不过天道法则肯定不是你一介妖神能够随便钻空子的,自然也有应对之策,不但碾灭各种可能。
这大概就成为了一个不断轮回的博弈了,没准儿哪天这个妖神还真的能转生复生。
陈淮生估计自己那一日在古庙里看到的那一幕,就应该是某个特殊节点时间赶上了这个妖神想要借道转生的情形。
只不过遇上了虎灵这个“意外”的恰巧出现,让这具妖神转生机会瞬间错过。
其实这肯定不会是什么意外,必然是天道法则中的一种冥冥安排而已,而接下来那垂天而降的一抹神力也证明了。
猿灵应该就是无支祁灵印的一部分,然后通过千百年来的香火愿力凝结汇聚,意图选择特定时间转生。
结果遭遇虎灵袭击,阻碍了渡劫时间。
最终导致天劫让虎猿二灵同时被泯灭,而虎猿二灵的丹元灵印则恰巧不巧地嵌入了自己道身灵体内了。
猿灵的本元应该就是无支祁分身灵印印记积累香火之力而凝成,这陈淮生能够理解,但虎灵来历是什么,他还有点儿吃不准。
按照与虎灵沟通所得,这厮本体应该是一个得道暴虎,应该都是渡劫飞升之后的境界了。
但因为还想走捷径要更进一步而伺机吞噬了一个虎命格的修道人,而被追杀逃到这古庙中遭遇这场天劫而灰飞烟灭,纯粹就是飞来横祸。
所以虎灵对猿灵也是一肚子气。
如果不是猿灵,它根本就不遭遇这场横祸,而且它已经吞噬了那个修道人的真丹,只需要消化掉,那就不会再惧怕那个一直追杀自己的道人了。
这些情况陈淮生哪怕是和虎猿二灵沟通了无数次,但这两个家伙出于各种原因都是语焉不详,或者就干脆不愿意回答。
陈淮生也只能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判断,知道猿灵本力来源于无支祁,而虎灵本力源于虎妖,大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来。
但是否是如此,他也不敢断言。
猿灵本体已经湮灭,虎妖本体一样灰飞烟灭,二灵又非人之阴灵可以借体附生,这样长期寄宿与自己道身灵体内,也非长久之计。
若是被其壮大反噬,来一个鹊巢鸠占,那才真的是笑话了。
所以陈淮生一直在思考如何以炼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症结。
但现在自己又要面临一道难题了。
若是放任虎猿二灵出炉,袭击金须鳌鱼,而这头金须鳌鱼明显是得道有丹的灵物了,若是被虎猿二灵吞噬,会不会让二灵的实力膨胀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呢?
可能性很大。
只不过现在陈淮生也知道自己没得选择,要么死于鱼腹,要么有被虎猿二灵吃掉金须鳌鱼丹元膨胀壮大然后夺舍自己的风险。
可自己还有得选么?
想到这里陈淮生也自我解嘲,人都要死了,还来担心夺舍不夺舍的事儿,是不是有点儿想多了?先保住性命再说吧。
诸般思考担心和顾虑,也不过就是几息之间,鼎炉一松,灵力鼓荡,二灵暴窜而出,沿着经脉迅速出体,直奔着金须鳌鱼的丹元而去。
陈淮生神识早已经将指令传递给了二灵,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彻底吞噬掉这头金须鳌鱼的丹元,杀死这头金须鳌鱼。
至于说要让二灵不趁机去消化壮大自身,说了二灵也不会听,还不如不说,只能择机而定了。
****
第一百五十一节 噬灵,脱困
令旨一发,虎猿二灵已经奔涌而出。
金须鳌鱼丝毫没有觉察到致命杀手的逼近。
作为通天泊中有数的金须鳌王,它在这座湖泊中已经生活了九百多年了。
从一尾不起眼的金须鳌鱼,逐渐长大,然后不断吞噬从通天暗河中吸到湖中来的人尸,其中不少就是身怀灵气灵力的道种和修士。
正因为它的狡诈、凶悍和暴虐,才让它能在同类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通天泊中的霸主。
来通天泊中狩猎的人类不少,修士、道种居多,这也给了它无数偷袭的机会。
或许它们也知道寄宿于自己体内并非长久之计,但并不代表它们就会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炼化。
如果自己能将其圆融吸纳,那对自己的修行必定会有巨大的益处。
正在水中畅游的金须鳌鱼只感觉自己身体突然一软,就像是无尽的灵力正在疯狂地向外倾泻而出。
从最初的它只能吃通天暗河吸流过来的尸体,到后来它逐渐可以跟着湖中其他一些妖兽袭击人类捡漏,再到后来它就可以独自发起袭击来掠食了。
淡黄色的丹元足足有接近一尺,被周围的油脂和经络丝网所包围,哪怕是在鱼腹中,也能感受到灵力四溢发出的晕华。
****
当陈淮生登岸找到唐经天和滕定远一行时,滕定远和曾国麟他们大喜过望,倒是唐经天似乎对陈淮生很有把握,坚信陈淮生不会如此轻易就丧命。
失去了丹元支撑,这样庞大一具鱼体,很快就会沦为湖中其他妖兽的食物。
而虎猿二灵从未有过这样的丰收,整个元魂已经隐隐有了几分气象,甚至连虎的斑斓花色和猿的白头青身火眼金睛都能隐约可见了。
面对这样唾手可得的大补丹元,虎猿二灵几乎是同时猛扑而上,迅速让自己吸附在丹元之上,疯狂地吮吸吞噬起来。
感受到鼎炉中虎猿二灵归位之后的变化,陈淮生也意识到恐怕要考虑如何将虎猿二灵炼化了。
但是陈淮生所言又没有什么破绽,当时的确是看到了陈淮生被金须鳌鱼一口吞下,而金须鳌鱼表现出来的实力,也的确不是他们这样的炼气巅峰能制服得了的。
作为猿灵,天生自带无支祁神印特质和记忆,哪怕是起本元已毁,但千百年香火愿力汇聚而成的印力,同样不可小觑,结合着神印特质,而且还在自己道身灵体的鼎炉内淬炼这么久,早已经具备了相当灵性。
只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不小,虎猿二灵都有自己的灵智,分得清楚利弊得失。
当淡黄色的元丹渐渐瘪下来,只剩下一层角质化的物体时,也就意味着金须鳌鱼的寿命进入倒计时。
虎灵也差不多,暴虎修炼成精,应劫飞升,还偷袭灵修道身灵体吞噬其丹元,却又被天道法则所伤,在自己鼎炉内朝夕修行,已经有了可以喝猿灵抗衡的实力。
现在回去还可以说自己在鱼腹内挣扎,鳌鱼觉得难受将自己吐出来了,逃得性命,可若是都把鳌鱼给剖腹杀了,那丹元呢?
但是在这个时候,它已经无力改变一些什么了。
跟着这群锦鲤,这一回终于又能饱餐一顿。
最好的办法是能够找到一种温水煮青蛙一般的方式来吸纳消融二灵之力,让其潜移默化成为自己灵体的一部分,这是上上策。
而它发动袭击瞄准的对象也是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一些高阶修士最后也成为了它的最爱,因为一旦袭击得手,这些人的道身灵体能够成为它最肥美的收获,对自身的长成更为有益。
金须鳌鱼超过九百年的寿元,加之其多年来吞噬道身灵体所消化修炼而成,丹元相当丰沛壮硕,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浓烈的灵力,几乎不需要怎么寻找,便能自动发现。
虎猿二灵从陈淮生经脉中一出体,便开始自动寻找金须鳌鱼的丹元。
同样,失去了丹元灵力的支撑,陈淮生很轻松地就挣脱了金须鳌鱼体内鱼鳔粘胶的束缚,从鱼腹中破体而出。
三象归元和龙虎三元会诀,都还不足以炼化这二灵,而且如果贸然炼化二灵,引来二灵的对抗,得不偿失。
此时的它们,只想尽可能地吞噬掉最大的一块,面对着这样的竞争,自己多吞掉一块,对手就能少吃掉一块,这是双赢。
哪怕它竭力想要挣扎,想要吐出,但已经无济于事,越来越明显的虚弱无力感让它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越发无力的肌体让它意识到肯定是自己吞噬下的那个人类修士出了问题。
再是舍不得,也只能放弃,而看到虎猿二灵心满意足地重新入体回到鼎炉,那熠熠浮动的灵元光焰足以说明二灵都是吃得钵满盆肥了。
今日的袭击无疑又让它大为获益了。
陈淮生的解释也没有引起曾国麟和滕定远他们的怀疑,毕竟他们是看到金须鳌鱼变体吞下陈淮生,而现在陈淮生却能脱困而出,除了金须鳌鱼吐出陈淮生,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
不过陈淮生倒是不好将这具鳌鱼身体带回去,主要是不好解释这具鳌鱼的丹元去哪里了。
当那个跃起在空中想要躲过自己袭击的人类最终落入自己的鱼鳔胶网时,它忍不住洋洋得意,已经有无数人在自己这一招进攻下变成自己的腹中餐了,今日这个家伙虽然不简单,但也不会例外。
哪怕起丹元被虎猿二灵吞噬一空,但单单是这具肉体,都价值不菲。
死去的金须鳌鱼身体在迅速缩小,恢复到变形之前的原状,但依然有两三百斤的体量。
这里边需要找到一个法子,尤其是能让它们在意识上接受和不抵触的方式。
很快二灵便在金须鳌鱼小腹靠近尾部处发现了丹元所在。
倒是唐经天有些怀疑,陈淮生如此轻描淡写,他越是觉得里边怕是有些什么古怪。
对于虎猿二灵来说,这样一个活生生直接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丹元供自己享用,实在太美妙不过了。
锦鲤不过是餐前小点,吃不吃都无所谓,但是这群冲着锦鲤来的人类修士,却是再肥美不过。
炼化并不是说就要将二灵彻底泯灭,那有些太可惜了。
但这么久来与陈淮生接触甚多,唐经天总觉得陈淮生身上就像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说运气特别好。
每每遇上大劫大难,都能够安然度过,甚至还能突出奇兵,在大家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来个结局反转,这一次也不例外。
第一百五十二节 奇思妙想,饕餮之欲
死里逃生,让一干人都是余悸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