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262节
陈淮生有些恍惚,想了一想才道:“好像是吧,上一次闭关出来,我休息了半个月,然后才又入定,这一算下来,从最初算的话,都十个月了,这会儿是十一月了?”
方宝旒点点头:“十月廿九,马上就十一月了。”
陈淮生也不禁慨叹,“一晃就又是一年过去了,我却毫无感觉,……”
从凌云宗并入重华派的大典之后,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开启了闭关之旅。
王垚和徐天峰都开辟了自己的洞府,而赵嗣天也随后在距离自己的白鹿洞府南边四十里处寻了一处洞府,只有袁文博还暂时留在龙鳞塬的山门道舍里。
一开始闭关,陈淮生就完全沉浸在修行中去了。
他不关心任何事,也不去过问宗门任何事。
既然要下定决心去突破,那就彻底抛开其他情绪干扰。
这十个月时间对自己的修行进境是前所未有的体验,甚至比那一次在回雁谷连破二重的闭关修行还要纯粹干净。
修行是一个过程,它需要剔除一些不再属于修行进程中的东西,净化一些停滞不前的东西。
在这十月时间里,他忘却了混元罡天功,也摒弃了合气连击斩,甚至天罗法盾都变得更为单纯了,而雷法十三重的突破水到渠成。
三象归元的灵构在鼎炉内已经隐隐有了迹象。
炼气九重并未突破,但陈淮生却不在意。
他有一种感觉,这炼气九重看似距离自己若远若近,但也许就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自己就能突破。
所以他反而能以一种通透豁达的心态来看待这一次的闭关修行了。
“淮生,不要急于求成,我听青郁说了,你炼气八重也才一年时间,怎么可能就突破炼气九重?”方宝旒以为陈淮生有些失落,赶紧宽慰:“炼气九重和炼气巅峰之间的差距就是一层纸,也许等到你突破炼气九重时,炼气巅峰也就如约而至了。”
一听这话,陈淮生就知道方宝旒从闵青郁那里知晓了自己与他人打赌的事儿了。
“宝旒,我没担心这个。”陈淮生伸了一个懒腰,“赌约不过是一个调剂,能激起大家胜负心,但对我来说,其实影响不大,我只会按照我自己的路径去走。”
有人照顾的闭关修行和无人过问的闭关修行就是不一样。
那一次在回雁谷修行结束之后,自己是一身尘垢,而这一次每隔几日闵青郁便要进洞来替自己清洁一番,再也不需要为其他杂事烦心。
见情郎情绪似乎真的很正常,方宝旒也放下心:“走吧,出去了,先去道院那边,青郁还不知道你出关了呢。”
陈淮生一愣,“这几日一直是你在外面守着?”
方宝旒调皮一笑,“是啊,你完全没有感觉吧?”
难怪,总感觉洞中气息有些不一样,但是他始终找不到原因,当然也是因为太过于沉浸修行其中了。
牵着方宝旒的柔夷,感受到身旁丽人的气息,陈淮生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圆融,心境无比畅然。
走出洞口那一瞬间,那淡淡的朝阳洒落在身上,犹如紫气东来,光雾漫天。
陈淮生猛然停住脚步,怔怔地站定,望向东方。
方宝旒似乎也觉察到了一点儿什么,停住脚步,屏住呼吸。
一时间陈淮生有些恍惚,几个月修行经历如清泉过石,历历在心,点滴毕现。
呼吸似乎有些缓急不定,陈淮生也意识到了,稳稳站住脚,任由天际阳光弥漫笼罩,半闭双目,体味感悟寻找着。
紫气金丹晓,青霞玉井春。
骤然间,一抹灼热从丹元蓬勃而起,沿着神阙、中脘、膻中一路飞升而起,瞬间即至百会,然后过玉枕从脑后入脊背,直入会阴丹海,功行一圈。
当一个周天走满,陈淮生耳鼻陡然通透豁然,全身上下所有毛孔尽皆张开。
天地同泰,乾坤底定。
炼气九重,直入巅峰!
*****
求300票,目标1800!
第一百三十二节 妙境自来,玉丸初生
方宝旒也震惊无言。
陈淮生的表现她当然明白。
临境悟道,晋阶飞升。
先前他还在感慨闭关苦修一年,竟然一无所得,这一踏出洞府,沐浴金光紫气,立即顿悟。
这个小男人永远都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新奇。
此时的陈淮生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这种体味天地无形,气脉贯悟之中去了。
山间清晨,朝阳胜火,雾气弥天,鸟鸣虫语。
露叶犹青,岩药初动。
这一刻,仿佛周围的一切陡然缩小,尽入眼帘。
又仿佛突然放大,近在眼前,纤毫毕现。
陈淮生双目微睁,就这样静静地感悟,神识沿着大地向四周蔓延。
白鹿洞是在云中山山腰的一处平地上,白鹿洞府占去小半,剩下半个坝子干净整洁,可以一览山间秋色。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任由初阳洗礼,似乎要透过衣衫浸润入肌体每一处。
一直到那一抹灼热在丹元气海中反复滚荡,最后喀拉一声落定。
地空银海阔,天净玉丸跳。
感受到那玉丸在丹海中骨碌碌若隐若现地滚动,陈淮生知道自己已经迈过了很多人踏入炼气九重之后还需要煞费苦心地探寻的巅峰阶段。
无玉丸,不筑基。
炼气九重和炼气巅峰其实准确的说并不是两个阶段,而是一体两面.
一旦尽入炼气九重,那么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冲击筑基的根基.
但如果你不能探悟感受到丹海中玉丸的存在,那你就只能永远在炼气九重徘徊,无法找到筑基的门径。
所以很多人又把炼气九重与炼气巅峰分开来,因为九成九以上的人都需要在晋阶炼气九重之后再清心养性,静候那一抹玉丸的出现。
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你在苦苦修行或者外出历练来琢磨,主打的就是一个机缘.
也许就是不经意间,丹海隐约有感,伱心中有悟,就成了。
像于凤谦就是才晋阶炼气九重半年,但就已经玉丸初成,然后就临战悟道了。
而有的人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都等不来玉丸踊跃。
就像是苟一苇,他也曾经无限接近于炼气巅峰,但始终未能触及那一粒玉丸的感应,所以也只能黯然神伤。
不过也不知道他这一回的闭关和游历是否有所得,就不知道了。
现在的陈淮生同样如此,几乎是在晋阶炼气九重的同时,就感受到了玉丸奔行于自己的丹海中,可谓一气呵成。
方宝旒就这样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男人的静谧养息。
陈淮生也不知道自己就这样一站就是多久,但是当他完全从那份特殊的感觉中走出来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和之前截然不同了。
这种感觉很奇特,就像是眼睛视野突然变得更宽广了,神识感应能够更远更细致。
仿佛风吹草动,虫豸化生,露珠滴落,新芽初绽,都能够一点一滴的映入心中。
他突然间觉得这一刻似乎有些熟悉,好像什么时候见过?
对。
就是在那一日淫祀古庙中的雨夜,自己服用了宣尺媚送给自己的半粒行气顺脉丹,一时间就所感。
而庙外雨丝缠绵,鸟宿虫隐,自己独坐殿堂中,各自奇思妙想纷至沓来,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能感应体悟到了庙外的一切。
现在似乎自己又进入了那种状态。
但是更加细致入微,更加明晰入心。
陈淮生努力地将自己的神识进入丹海,那一抹蠢蠢欲动的玉丸探头探脑,有如夜间意欲出行的小鼠。
没错,就是它。
玉丸自在,妙感自生。
这边是筑基之兆。
玉丸初现,便意味着自己直接踏入了炼气巅峰,已经具备了冲击筑基的底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可以去冲击筑基了。
筑基意味着你需要在各方面综合条件都达到了相当水准,可以体悟天心,在某种机缘降临时,你能准确地把握并实现那一步飞升之跃。
这些东西,自己都尚未完全领会。
但有些东西却又未必需要把这一切都领悟,真正到了某个机缘节点,就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迹可循,筑基也就筑基了。
就像于凤谦一样,她何曾想过会在那等时候就突然破境跃阶筑基了?
可就还是筑基了?
也许这就是修仙之妙了。
恍恍惚惚间,陈淮生只觉自己眼前忽花忽明,倏亮倏隐。
五年经历如潺潺流水,淌于心间;修行点滴如聚沙成塔,隐然成形。
感悟和积淀,交织在一起,蓄积成为眼前自己道身内的混元一体,如丹海蕴有风雷,表象却如平湖,只待那一刻妙境。
只不过谁也不知道那一刻妙境会在什么时候,会在什么状态,会以什么方式出现。
当身畔小男人身体终于放松下来时,方宝旒知道男人应该是渡过了这个坎儿了。
仰首,小心一点一点睁开眼,环顾四周,陈淮生缓缓吐出胸中浊气。
道由白云尽,草寒天门秋。
应该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