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235节

山河志异 第235节

  自己在灵境上要想要马上突破不现实,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修行来沉淀,但是在雷法上的修行他却是倾尽了全力。
  当初把桃花岛一战上几乎所有的环斑星鳐的尾须全数割下,这两个月他也基本上食用环斑星鳐的肉,就是为增强雷力做准备。
  环斑星鳐是典型的雷性妖虫,其释放雷电的尾须也是雷性灵力丰裕。
  虽说修行雷法主要还是在自身,但是消耗灵力太甚,也是最大的难题,现在有了环斑星鳐的补充,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之前困扰陈淮生的难题。
  “你的修行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了。”吴天恩话语中既是欣慰,又是羡慕。
  自己灵识早就观察过他的灵根,真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说平庸,也就是道骨很强,怎么在修行上却是进境若斯,其进境速度超乎想象。
  他自认为自己是最了解陈淮生的了,毕竟是自己一手引进门来的,说是他授业恩师也不为过,但这样的进境连自己这个当老师的都望尘莫及。
  他甚至怀疑,也许十年,对方就要赶上自己了。
  这也是当初自己为啥要坚决闭关冲击筑基二重的原因,否则让王垚、徐天峰和陈淮生这些年轻人赶上来,真的有些难以接受。
  “师伯,雷法一道,通则顺,只要有足够的灵力和修行时间,积累下来,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的。”
  专修雷法这么久,陈淮生对雷法还是颇有造诣了,修行雷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耗灵力精力太甚,以至于灵体支撑不起。
  自己道体鼎炉已然成型,加上道骨密实厚重,这两个问题解决,只要灵材弥补能跟得上,那么在修行雷法上几无阻碍。
  可以说从桃花岛回来之后,这一两个月了,自己雷法很有点儿一日千里的感觉,冲击十一重大有希望。
  掌心闻雷在十重之后,每提升一重,都有不同的变化了,而现在陈淮生就是在潜心揣摩雷法变化。
  要等到十三重之后冲击第二阶段的极海惊雷时,才会重新开始积累。
  “淮生,我发现你现在自信心比谁都强啊,不过这是好事。”吴天恩满足地捋须微笑,背靠在椅中,“那这一趟葫芦集之行,你来为主,我就替你压压阵就行。”
  “师伯,这我可不敢,而且我觉得恐怕这妖尸的出现只怕还不那么简单。”陈淮生摇摇头。
  他的看法和众人都不同。
  在大家都觉得八角寨和凌云宗的事情最棘手时,陈淮生倒是觉得只要主事者拿定主意,那两桩事儿可能就很简单。
  但这妖尸一事,若是轻忽大意了,没准儿还要翻船。
  “哦?”吴天恩大惑不解,“你对妖尸是不是有什么误解?邪祟妖鬼,再厉害,只要能找到根源,也是能铲除的,鹿照邻之事也是找不到目标,否则若是真的是妖鬼所为,而妖鬼再现,便定能斩除!”
  至今吴天恩都还在对当年鹿照邻之事耿耿于怀。
  只可恨当初鹿照邻出事是在蓼县,而当时的地主凌云宗又不太配合,很多线索也是查无实据,没能查下去,最后成了一个悬案。
  此事陈淮生也参与了,但是因为取法足够的线索,后来也就搁了下来,现在想起来,内里的确还有很多疑点。
  “师伯,我也说不上来,但是感觉就是不太好。”陈淮生摇摇头。
  从得知要去葫芦集处理妖尸案,陈淮生立即就用太上感应术测了一测,又是大凶之兆,让陈淮生忍不住暗自晦气。
  吴天恩一愣之后,定了定神,压低声音:“淮生,你用伱的太上感应术预测了?”
  陈淮生点点头,“师伯,我这感应,基本上都是靠谱的。”
  对吴天恩,陈淮生从没有多少掩饰。
  除了的确不能见光的,比如自己体内鼎炉和三灵,以及与熊壮的结交,其他事情,陈淮生基本上都没有瞒吴天恩,甚至包括闵青郁和任无垢这些情况。
  吴天恩严肃起来,他知道陈淮生的太上感应术修行了这么久,多少还是有些靠谱的,那就是凶兆基本上准确,吉兆则不一定。
  难道这妖尸案还真的有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不成?
  “既是如此,淮生,你也做好充分准备,内务院这边初立,没啥好东西,但是原来还有一些驱邪避邪的高等级灵符,都带上,如果有合适法器也补充一下,凤翼宗的人也要来掺和,咱们不能堕了重华派的声势。”
  吴天恩的话陈淮生不以为然,真要有凶险,他宁肯让凤翼宗去打头阵。
  “师伯,这也算是一个磨砺历练的机会,弟子想让桑德龄和闵青郁都去,……”
  陈淮生的话被吴天恩打断:“你既然预测凶兆,让桑德龄和闵青郁去不是更危险?”
  “师伯,修真之路本来就是漫长而艰险的,若是只图在门中苦修就能进境,弟子又岂能如此快就抵达炼气高段?”陈淮生沉静地道:“我会和他们说清楚,愿意不愿意由他们自己决定,若是连这点儿经历都不敢去闯,那恐怕成就也会很有限。”
  吴天恩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那你自己决定吧,若是他们要去,更需要做好防护准备。”
  二月初四,一行人出发,南下直奔葫芦集。
  胡德禄和赵良奎都已经闭关苦修,任无垢与云蕾则按部就班修行。
  对桑德龄和闵青郁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充满诱惑和危机并存的机会。
  陈淮生也说得没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也让二人颇为触动。
  第九十五节 妖尸,疑踪
  从卧龙岭出发到葫芦集,相当于要穿越整个滏阳道,一在北,一在南,四百多里地。
  吴天恩、陈淮生一行人抵达葫芦集时,已经是二月初五了。
  来接几人的是葫芦集的一名管事,姓赖,四十来岁,练气二重。
  葫芦集是由七八个村寨合起来的,类似于大土围子,人口不过六七万人。
  南边就是翟谷道,西边就是八角寨下辖的另外一个集镇——双沟铺,同样也是由五六个村寨合起来的,大概有四五万人。
  东边是白塔城势力范围内的大山坪,也是一個有三四万人和四五个村甸联合起来的镇子。
  这边的情况都是大同小异,无论是白塔城还是八角寨,都是一些松散结合体。
  比如八角寨除了八角寨本寨有七八万人外,还控制着五六个大小不一的大镇子,而每个大镇子又同样是因为地域联合起来的七八个甚至十来个村寨组成。
  这种松散的联合体像金字塔一样,顶端就是宗门、门阀世家或者散修家族。
  其中一般说来是宗门实力最强,门阀世家次之,而散修家族实力最弱,控制力也最差,基本上完全是依靠散修个人的实力来维系。
  葫芦集就是依附于八角寨的一个集镇,只不过它处于八角寨杜家控制的最远端,有些边缘化。
  若是平常出点儿什么事情,比如妖兽出没袭击,或者遭遇其他散修异修的袭扰,那么八角寨也会派人来处理。
  但是现在杜家自己都自身难保,当然就管不了这个距离八角寨本寨还有两百多里的边远村寨了。
  葫芦集七个村寨都是杂姓,并没有特别优势的大姓。
  因为境内有一座葫芦山和一条葫芦河,这些村寨基本上是沿着山麓和河岸而成,便统称葫芦集了。
  “诸位道师,这边请,我们葫芦集实际上是个七个村寨,最大的就是葫芦店,就是这里,沿着这山边河岸一线十多里,包括山里边,大概有三万多人,另外六个村寨有的在河对岸,最远的在葫芦山的另一端,距离这里有二十里地,……”
  赖姓男子开始絮絮叨叨地介绍葫芦集的情况,人很热情,就是有些饶舌。
  但对吴天恩和陈淮生来说,这倒是好事,从他嘴里能打听到更多的东西。
  “你们这边主要以什么为生?”陈淮生一边打量沿着山边河岸的地势,一边信口问道。
  “乡下人自然是种地,这沿河一带都是上好良田,另外在河汊子周围也有不少打渔养鱼为生,山中人,就是狩猎采药,还有挖矿,……”
  赖姓男子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哪里不都这样,什么能刨食儿就干什么,葫芦店算是一个镇甸,四条街,有头有脸的人大部分住在这里,……”
  “赖家也算有头有脸的一员吧?”陈淮生笑着问道。
  赖水昌,也就是这位赖姓男子并不在意,点了点头:“算吧,我曾祖父炼气八重,但早就过世了,我叔叔炼气五重,另外族人中还有两个和我情况差不多的,但也就这样了。”
  “现在你们葫芦集灵境最高的是谁,有几个?”吴天恩径直问道。
  “萧家萧伦耀,炼气五重,其实胡家的胡梦山炼气六重,但年龄太大了,都一百二了,动弹不得了,不作数,……”赖水昌摇摇头。
  “妖尸出没袭击的人是凡人和道种修士都有,还是只袭击某一类?”吴天恩再问。
  “不太好说,……”见问及正题,赖水昌也严谨起来,“从去年末开始,陆陆续续已经死了三十多人,其中二十多人是凡人,七八个是道种和修士,死亡的情形却不同,……”
  “都两三个月了?”吴天恩吃了一惊,“那为何现在……”
  赖水昌苦笑,“我们之前向八角寨求援过,但一直没有回信,当时也就是了几个凡人和一个道种,也觉得没啥,再后来死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一名炼气三重修士死了,才引起重视,但那时候八角寨那边苍狼为祸,……,我们又去求了白塔城丁家,丁家不肯管,……”
  “凤翼宗那边来人了么?”陈淮生抿了抿嘴。
  这也怪不了人家。
  八角寨不管,丁家不管,凤翼宗山门所在的翟谷道凤池距离这里也不过三百里,比卧龙岭还近一百多里地。
  生死存亡之下,哪里还管得了地域之分了,保命要紧,向凤翼宗求援也很正常。
  “来了,前日就到了,对了,白塔城丁家昨日也派人来了。”赖水昌的脸色有些古怪,“之前一直不肯来,但不知道现在为啥又来人了。”
  吴天恩和陈淮生交换了一下眼色,有点儿意思啊,丁家也来人了,看样子这一出戏内容还挺多啊。
  “好了,赖管事,带我们过去吧,先要看看情况,凤翼宗也还,丁家也好,都是同道,听你介绍这妖尸看样子还不简单,大家群策群力,尽早除掉,也算是维护一方安宁,护佑百姓平安嘛。”吴天恩挥手,“走,见识见识究竟是何方妖孽。”
  一到葫芦店,吴天恩与陈淮生带着桑德龄和闵青郁便直接去了义庄。
  按照赖水昌的说法,除了前期的死者尸体已经埋葬外,后边大部分尸体因为已经觉察到是妖物所杀,所以就不敢埋葬了,而是安置在义庄,周围用了一些常规镇邪禁制来压制。
  二十多具尸体摆放在义庄的草棚里,用麻布裹着,中间摆着三星灯台,幽光明灭不定,看上去颇有几分渗人的感觉。
  “这边是七名修士和道种,那边是凡人,……”赖水昌把几人带入义庄草堂,指着躺在木板上麻布裹着押着桃符的尸体道。
  吴天恩点点头,“淮生,你先看看。”
  陈淮生也不客气,径直掀开一具用麻布遮盖裹着的尸体,是一名道种。
  已然有如一具骷髅,皮包骨头,但因为天气缘故和用了特殊法术,尸体并未腐败。
  用木条抬起尸体下颌,颈项咽喉处一个明显的伤口,似乎是被吸血而亡,但是却看不到明显血迹。
  “这些尸体都检查过了么?”陈淮生一边看,一边问道。
  “都有已经检验过了,凡人基本上都是被掏空五脏而亡,而道种和修士则是既吞食五脏,又吸血吸髓,……”赖水昌一边介绍,一边道:“昨前日凤翼宗和丁家的人也来看过,都认同检验情况。”
  五脏?精血和灵髓?
  陈淮生一边思考,一边察看。
  果然这具尸体在膝盖骨、肘尖骨、天灵盖处都有小孔。
  膝盖骨和肘尖骨乃人体灵髓最健旺之处,而天灵盖则与脑髓息息相关,妖物吞噬吸噬血髓精血一般都会选择这三处下手,否则难以得其精华。
  陈淮生自从察悉鹿照邻可能被妖鬼吞噬之后就开始在藏经阁中察看关于妖鬼邪祟类的书籍,熊壮也提及过在野蜂沟见过养鬼师,也引起了陈淮生的一些兴趣,在怨灵(欧婉儿)入体之后,他花的心思就更多了。
  妖鬼邪祟虽然听起来似乎都是一类,但是内里种类繁多,相当复杂。
  但由于这类阴物邪物很多灵修都不屑于提起,在整个修真体系中所遭遇的也不算主流,远无法与妖兽和灵修相比,甚至也不能与异修相提并论,在大赵境内更是属于旁门左道,所以在这方面的专门著述并不多,而且都是零碎散乱和不成体系的。
  相比之下可能在南楚和吴越那边,这类书籍可能还要多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