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第188节

山河志异 第188节

  无论陈淮生如何婉拒和说明自己要去大赵一行赴约,闵家父女都不肯放手,非得要跟着陈淮生一行,否则闵青郁就有可能要落入那田明贵魔掌,那责任就是陈淮生的。
  陈淮生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任由对方二人跟随自己,他就不信对方二人还真能一直跟着自己去大赵。
  要真跟着自己去大赵,到了大赵境内,自己把他们俩甩掉,量那田明贵也不敢跑到大赵境内来撒野。
  从崔集镇-过垭口,就进入了翟谷道的境内了。
  燕州六道,漳池道,卫怀道,霍谷道,汤水道,滏阳道,邗山道。
  其中漳池道是第一大道,位于燕州六道西面靠近五行山主岭,漳水和凤池位于漳池道境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超过三百万。
  卫怀道次之,在漳池道南面,西面与晋州相邻。
  然后就是滏阳道。
  滏阳道位于最北面,北与幽州五道相邻,面积不小,但是人口却只能在燕州六道中排到第五位,不及翟谷道和汤水道,仅比邗山道略多。
  邗山道位于西北端,也是滏阳道的西面,已经深入到了五行山中段里去了,人口只有一百余万,但面积却仅次于漳池道和滏阳道,但其主要是山区,五行山中段相当大一部分区域都属于邗山道。
  面对着紧紧跟随自己而行的父女俩,陈淮生最初也是无可奈何中有几分献歪,但是随着一路行来,他倒是对这父女俩的观感有所改观。
  无他,这父女俩对幽州乃至河北这边的情况太熟悉了,而且似乎是打定主意要彻底投靠重华派的缘故,特别能说,也敢说。
  许多原来包括陈准生在内的重华派了解到的情况,通过这父女俩的一解释,便通透起来。
  很多原来连大土围子和大王镇那些宗族含糊其辞,或者闭口不谈的情况,他也了解了不少,对河北这块土地上的许多情形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这么说来,很多人看起来对我们重华派表面上热情相待,其实都还藏着掖着有所保留啊。”陈淮生冷笑了一声,“那闵老先生,你和令爱这般决绝,难道就不怕犯其他宗族的忌讳么?”“
  *.***
  大年初一,老瑞给各位兄弟拜年喽!祝兄弟们前程似锦,阖家幸福!
  第二十九节 明智,唇亡齿寒
  陈淮生的反问让闵余荪有些不好回答。
  见对方在斟酌言辞,陈淮生也不相逼。
  他希望对方考虑清楚。
  许久之后,闵余荪才缓缓道:“陈道师,我们闵家觉得随着重华派,以及凌云宗等大赵宗门进入河北,河北局面会迎来一个大变,一超三强,妖兽,散修、异修、本土宗门世家,控制整个河北修真界的局面可能会迎来巨变。”
  “哦?怎么个变法?”陈淮生饶有兴致。
  “我们觉得来自大赵的宗门会逐渐主导河北修真界,妖兽势大,会受到一些打击和削弱,而散修、异修和本土宗门世家中,散修和异修或许还能勉力维持,但也是走向没落的趋势,而本土修真宗门世家,可能受的影响可能会最大。”
  陈淮生大为震惊,没想到这个闵余荪修行本事不咋地,居然还有这般敏锐的洞察力。
  不过能琢磨出这一点固然不简单,但还得要看看对方的依据何在。
  “依据呢?都知道大赵宗门进来,肯定会对河北修真界有冲击,但凭什么会演变成你说的那样,而不是异修散修势力被打压之下最终烟消云散,而本土宗门世家与大赵进来这些宗门齐心协力重塑新局面呢?”
  “河北之地太大了,比起大赵来不遑多让,只是人口不及大赵罢了,而现在大赵进入河北的宗门还很少,河北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散修和异修,但他们很分散,而且散修和异修他们与宗门的利益倾向上不尽一致,宗门更看重整体人才和灵地,而散修异修则注重自身各人修行,只要不发生直接冲突,他们并不太在意宗门招收弟子,开发灵山宝地,哪怕这些动作就在他们眼皮子下边,而本土宗门世家则不然,大赵宗门进入,必定会对他们利益形成冲击,产生竞争,哪怕现在还能维持和睦,但随着这些新进入宗门的壮大,迟早会……”
  应该说这個闵余荪还是有些头脑的,认真分析过大赵宗门进入河北之地给整个河北修真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这些观点也基本靠谱。
  “我甚至觉得如果像重华派这样的宗门进入河北之后,如果能够展现出高人一等的修行水准和前景,那些散修也许会主动向重华派表达亲善,进而成为重华派客卿也大有可能。”
  “既然这些散修有此意愿,为何像天鹤宗、凤翼宗这些宗门却没能吸引到这些散修加入呢?”陈淮生反问。
  “天鹤宗和凤翼宗它们对这些散修并没有表现出压倒性优势,而且这么多年来,它们也不认为散修对他们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散修和异修势力虽大,但是却无法联合起来,;零散地分布在各地,双方之间的矛盾不算突出,而天鹤宗与凤翼宗它们似乎也很安于现状,……”
  闵余荪的话语里也有了一些不确定性,实际上情况可能更复杂。
  那些散修为什么不愿意成为天鹤宗凤翼宗这些的客卿,而天鹤宗和凤翼宗为什么对这些散修也爱理不理,难以一言以蔽之。
  这么几百年来,也并非一个散修都没有进入这些宗门,但总的来说相当稀少,与大赵那边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或许是习惯传统,或许就是天生的难以调和。
  “所以你们闵家很看好我们重华派,愿意下重注站在我们重华派一边?”陈淮生看着对方:“一旦下错注,付出的代价可不会小啊,如果我们重华派没能在河北立住脚,也许我们还可能返回大赵,那丢下你们闵家,你们的命运不会好。”
  “我相信重华派能在河北站住脚,因为你们表现出来的姿态气象比河北这些宗门强得多,尤其是对地方子弟的甄选吸纳,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站在你们一边。”闵余荪很肯定地道:“闵家这么些年来,一直打不开局面,找不到合适路径,但现在一切都成了过去,未来闵家可以在这一点上坚定地站在一方,……”
  觉察到对方的坚决,陈淮生微微点头。
  闵家算是较为敏锐的宗族了,河北面临变局,越早做出决定,那么获益可能越大,但同时风险也越大,但对方能果断下注重华派还是让他刮目相看。
  “闵前辈,你方才也提到了凌云宗入了晋州,看样子你对凌云宗那边的情况也有所了解?”陈淮生突然想到了凌云宗。
  一晃就是大半年过去了,重华派心思都放在了自身的立足壮大上去了,对远在晋州那边的凌云宗就没有多少精力关注了。
  闵余荪也没有隐瞒:“没错,从重华派进入滏阳之后,我们就在收集伱们和其他进入河北的大赵宗门情况,综合了解之后,我们才觉得重华派更值得信任和依靠。”
  “哦?”陈淮生心一紧,似乎是感觉到凌云宗在卫怀道那边的情况不太妙,“凌云宗现在状况如何?”
  “卫怀道那边我们闵家也有一些联系,据我们所知,凌云宗比重华派还早一些进入,但是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相处之道,与紧邻的晋州那边宗门有些矛盾,另外也招惹了卫怀道的宗门世家,遭到了他们的抵制,而且更为不幸的是他们刚进入卫怀道时连续遭遇妖兽袭击,损失不小,而且人心浮动,……”
  这一情况陈淮生也在半年多前刚到河北时听赵嗣天提起过,但没想到情况似乎比那个时候更糟糕了。
  “这些情况,我知道一些,但是这半年多了,还没有改观么?”陈淮生忍不住问道。
  虽然凌云宗原来和重华派不睦,但是现在两家是唯二进入河北求生图存的大赵宗门,以往嫌隙都可以丢到一边了。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若是凌云宗真的坚持不下去,必定会对重华派这边也造成不利影响。
  “改观?”闵余荪讶然,“一开始好像还能维系,但现在似乎局面更艰难了,他们和晋州月庐宗交恶,双方一直冲突不断,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月庐宗在卫怀道也有很深的影响,一些小宗门都是依附月庐宗的,都群起攻之,现在凌云宗都有些撑不下去的感觉了,……”
  陈淮生吃了一惊,忍不住站定脚步,沉声问道:“闵前辈,你详细说一说,凌云宗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都坚持不下去了?”
  “……,我只知道凌云宗一到大槐山,就遭遇了连续几波妖兽袭击,尤其是在大槐山盘踞着一头即将化形赤蛟,原本是月庐宗一直盯着的,结果凌云宗要将其诛杀,但月庐宗希望等到赤蛟化形之时再来捕获,可凌云宗搬迁而来等不起,所以两边没谈妥,导致赤蛟受惊逃脱,……”
  *****
  过年少更了一些,争取明日恢复正常。
  第三十节 覆亡之祸,应对之策
  化形赤蛟?那就可能是异修啰?
  月庐宗想要捕获,那意味着这头赤蛟尚未化形,或者正在向异修进化,月庐宗是要在其化形时予以捕获,这个时候的异兽价值最大。
  这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对凌云宗来说,数百人千里迢迢搬迁而来,你却和我说为了一头妖兽让整个宗门等着,你月庐宗有何资格对自己发号司令?
  不搬迁进去,这数百人在哪里生活?
  一头赤蛟而已,诛杀了便是,至于你想要俘获赤蛟,与我何干?
  妖兽进化为异修的情形并不少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妖兽和灵兽都是上古时代五虫受了阴瘴或者灵气浸润侵蚀之后发生蜕变而来的。
  只不过它们的体质能力发生了异化,比普通五虫更为强悍凶猛。
  它们也一样有机会在服食天材地宝或者偶遇某些奇遇之后再度发生异变,向异修之路迈进。
  但它们在变成异修之前或许能力更强大,但是在向异修蜕变,真正开启灵智的道路上却会比普通五虫修炼成异修更艰难,此所谓有得就有失。
  凌云宗优先选择了大槐山其实也没错。
  无论从哪方面条件来看,大槐山都比卧龙岭、玄空山这些地方更好,但是唯独一点,正因为其所在的卫怀道条件更好,但却紧邻晋州的天井道,而天井道又是晋州第一大宗门月庐宗的所在,这就成了原罪了。
  数百年来,月庐宗对卫怀道影响力很大,大有将其纳为禁脔的架势,卫怀道的小宗门和门阀,基本上都是仰承月庐宗鼻息。
  这么些年里,连在北面漳池道的燕州第一大宗门的天鹤宗,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月庐宗把手伸进燕州,虽然也和月庐宗有过几番冲突,但是始终无法斩断月庐宗对卫怀道的渗透。
  现在凌云宗贸然搬迁到卫怀道的大槐山,立即就成了月庐宗和天鹤宗的焦点。
  月庐宗固然欲除之而后快,而天鹤宗也希望凌云宗和月庐宗能两败俱伤,这塘水现在就开始颠簸起来,而很显然凌云宗落了下风,甚至局面很不妙。
  “闵前辈,你的意思是现在月庐宗和凌云宗交恶,凌云宗居于下风?”
  “我也不清楚凌云宗为何会选择大槐山,虽然大槐山其他条件的确很好,当初月庐宗也有意在大槐山设道院,但与天鹤宗几度交锋,才放弃了这个打算,而天鹤宗也有意拿下大槐山,同样也被月庐宗所挫败,双方僵持不下,才使得大槐山这样一个灵山宝地空置,……”
  “如果是一個大赵的大宗门,比如九莲宗或者云龙宗这一类的,入主大槐山,其实力可以强势碾压周边势力,也许天鹤宗和月庐宗只能望而兴叹,但凌云宗显然还不够格,所以凌云宗就成了众矢之的,……”
  闵余荪感觉陈淮生对凌云宗的情况很感兴趣,也是介绍得越发卖力:“凌云宗遭到了月庐宗的几度狙击,而天鹤宗也在落井下石,周围小宗门世家也都群起而攻之,所以凌云宗情况很艰难,……”
  陈淮生暗自心惊,难道九莲宗也熟视无睹?这不是九莲宗为其推荐的选址么?
  难道九莲宗对这些情况也一点儿不了解?
  “闵前辈,你所说的的很艰难,可以具体一些么?究竟难到什么程度了?”陈淮生再问。
  “呃,这么说吧,现在凌云宗在卫怀道既没有招收弟子,也没有整理地方秩序,当然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家子弟送到凌云宗,灵田领土的分配还是维持着原样,周边各家宗族都没有意愿向其上缴供奉,基本上都还是维持原状,他们这样下去就是坐吃山空,根本不可能坚持太久,而且月庐宗和天鹤宗肯定也会想方设法打压,……”
  最后顿了一顿,闵余荪咬着牙道:“按照这样下去没有大的改变,或许一年半载后,凌云宗可能就真的只能撤离了,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分崩离析。”
  闵余荪的判断让陈淮生抿嘴沉吟不已,“闵前辈,你们闵家对卫怀道那边的情况怎么了解得如此详细,嗯,甚至是深刻了啊?”
  闵余荪老脸一红,犹豫了一下,没说话,但旁边的闵青郁却径直道:“陈道师是想说我们闵家一个地方宗族,在滏阳处心积虑挣扎还说得去,却把手都伸到卫怀道,是不是有点儿不自量力,痴心妄想了?”
  陈淮生乐了,但他也不客气:“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像河北这样的格局,闵家这种宗族,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个吧?闵家这么做的目的何在?难道闵家还觉得可以驱逐月庐宗,包围燕州六道?这个胆子怎么也轮不到闵家来担吧?”
  “闵家有自知之明,更没那么宏大的愿景,但闵家希望滏阳乃至燕州有一个更强大的宗门来庇护,而不像现在这种一盘散沙,……”
  “妖兽乃至凶兽这几年的情形越来越骇人,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火烧眉毛的境地了,……”
  “我们简单做了一个统计,闵家楼,十年来,每年死于妖兽袭击的人数,从十年前的平均六十人左右,已经涨到了近三年的一百二十人左右,这都可以接受,可其中道种十年前每年遇袭损失大概在七八人左右,但是近三年已经涨到了十八人左右,甚至还在继续增长!”
  “可我们闵家楼每年出生人口中道种数量只有十余人,这意味着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的凡人数量也许影响不大,但是道种人数却是不断缩小,长此以往,当道种数量少到一定程度,闵家楼就会不复存在,甚至随便一只一阶妖兽,甚至无阶妖兽都能造成一场浩劫了,……”
  对于寻常凡人来说,其实如冰鳞血蟒这类二阶妖兽的威胁还没有那么大,真正让凡人损失最大的还是一阶妖兽和无品妖兽。
  像每年给闵家楼凡人以及普通道种造成最大伤亡的妖兽就是鬣狸、诡狼、山狈这三类,其次就是铁鬃野猪、鬼鸦和刁鼬,几乎占到了七成以上。
  道种的损失基本上都是在于一阶妖兽的围剿过程中造成的,每每遇上这些一阶妖兽闯入村寨境内,道种都是围剿的第一主力防线,如果没有这些道种在第一时间出击阻击,那么这些妖兽给凡人带来的杀伤威胁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倍,这也是道种的最大作用。
  一旦道种损失殆尽,无法威胁妖兽,那么一个地方的凡人基本上就是任由妖兽宰割屠杀的猪羊了。
  吁了一口气,闵青郁一字一句地道:“小妹和家父都认为现在这种情形,持续下去的话,顶多二十年,甚至十年,就难以维系,我们闵家楼,乃至周围的大王镇、大土围子这些地方,我们的道种就会损失殆尽,然后就再也无法抵挡妖兽进攻,变成妖兽嘴里的食物,或许八角寨和白塔城好一些,但是我们还是认为他们也一样无法支撑下去,哪怕他们实力更强,甚至有紫府散修庇护!”
  陈淮生听明白了对方话语里的意思,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你们判断照这种局面下去,妖兽侵袭的势头会越来越猛,而伱们现有道种自行摸索修行模式不可持续,所以你们觉得应该要彻底改变,嗯,彻底投入我们重华派,由重华派来庇护你们才是唯一出路?”
  闵青郁狠狠地点了点头,俏靥神色坚定:“对,我们每年出生、长成的道种其实数量不少,像我们闵家楼每年出身的道种都在十五人左右,但悟道炼气成功平均下来大概就只有一人左右,偶尔会有二人,现在我们闵家楼总共有道种三百余人,其中炼气修士有六十五人,基本上都是炼气初段,如果我们的每年道种炼气成功率能增加一倍,从一二人变成二三人,那我们能抵御妖兽袭击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道种损失率也会极大减小,……”
  这倒是一个数据党,但依托这些数据做出的分析判断相当客观准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