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61节
陈淮生和寇箐虽然也是炼气一重,却是才刚开始修炼,可三月一次的比试,却无法回避,不得不面对。
一旦赵无忧要求切磋,你连逃避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你可以说你才炼气成功作为解释,但是外界却不会理睬你这一点。
你既然要去挑战人家,自然就该有这方面的底气,现在却每次在每季比试上惨败,招来的肯定只会是嘲笑和羞辱。
郭崇道微微颌首。
他也明白陈淮生话语里的意思,“所以你觉得你可以用宗门安排的历练来弥补和挽回?你就觉得在历练上你更有优势?”
郭崇道当然知道陈淮生的经历,入门前就游历多年,干过猎伕灵农,而且入门之后还历经波折,用神符斩杀过一阶妖兽诡狼,在战斗经验上的确比袁文博、佟童和赵无忧这些人丰富得多。
袁文博和佟童都是炼气二重了,不能比,但赵无忧和陈淮生同为炼气一重,陈淮生还真的在这方面有优势。
第九十五节 选择,结合
“你倒是考虑周全,可你想过没有,这历练之事没那么简单,可能遭遇的就是各种不可预测的危险,还有宗门一般不会安排外堂弟子除外历练,都是进了中堂之后才会根据情况安排,……”
“郭师,这一点我也知道,但是那只是一种约定俗成,并没有说外堂弟子就只能在宗门里苦修了,我倒是觉得有些时候适当早些出去历练,可能会让进境更快,嗯,弟子不就是一个明证么?”
陈淮生紧接着又摇摇头道:“再说了,以弟子的判断,今年只怕局面还会更险恶,没准儿就不局限于义阳那边,我们朗陵这边恐怕也要做好准备才是,总不能同样事情发生在我们朗陵,还要去求援九莲宗和凌云宗吧?到时候恐怕内中外三堂都得要考虑分门别类去应对了。”
郭崇道一惊,“淮生,你怎么会这么想?”
“郭师,去年秋季开始妖兽就开始陆续出山,另外凌云宗似乎是流年不利还是被谁盯上了,总而言之不断有事情找上他们,更可忧的是九莲宗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强势和震慑力,照理说九莲宗是大赵排在前几位的超级大宗,遇上这种事情应该有雷霆手段才是,但在义阳府的表现乏善可陈,所以我琢磨着弄不好今年义阳府的情况还会更糟糕,……”
陈淮生是真的有些瞧不上九莲宗这个所谓超级大宗门的表现,也许这和他们宗分九支有一定关系?
“从地域上来说,我们朗陵和义阳紧邻,而且九莲宗和凌云宗又是我们重华派的盟友,很难说这些事情会不会找上我们,吴师伯他们不是已经被牵扯住了么?谁敢说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在郎城或者岩角?”
陈淮生的话让郭崇道倒吸一口凉气之余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他知道吴天恩在执事会上就提到过陈淮生,说此子或许资质禀赋不尽人意,但是心思慎密机敏,是个处理庶务的可造之材,现在看来还真不假。
只是陈淮生的预言也让他感到几分压力。
凌云宗从去年到现在都是不得安宁。
弟子不是被妖兽袭击,就是莫名其妙地失踪,当然也怀疑是被妖兽吞噬了,没找到踪迹而已。
另外和白石门也是纷争不断,好在尚未酿成大的冲突。
重华派弟子数量只有凌云宗一半,在核心的筑基仙师和炼气高段人数上也只有对方的七成左右。
虽说自认为底蕴扎实,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近二十年来凌云宗的确发展比重华派快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有些看不惯凌云宗的傲气凌人,但毕竟是盟友。
看到凌云宗现在焦头烂额的模样,尤其是还被咄咄逼人的白石门不断挑衅,重华派内部还是有些唇亡齿寒的危机感的。
所以在年初执事会内部对是否继续派人去帮助凌云宗调查以及稳定局面时,虽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最终还是派了吴天恩带人过去,甚至还增加了人手。
“伱还有什么想说的?在我这里,尽管说,无须忌讳什么。”郭崇道忍不住又问道。
“那弟子就狂妄一回喽?”陈淮生瞅了一眼郭崇道。
郭崇道脸一沉,“尽管说便是,只有你我二人。”
“好,另外弟子觉得咱们重华派可能略微保守了一些,一来没见着咱们派中客卿长老,据说有,但只有两名,数量上比起凌云宗和白石门差得太远,当然我还是赞同在客卿长老选择上应该谨慎一些,但如果早一些作延请,是不是现在就要更游刃有余一些呢?二来就是咱们门中更注重修炼,而对历练欠缺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咱们门中很多弟子但从实力上来说似乎不弱,但是一旦走出去,做事能力差,遇到不测之事时,应变能力更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损失,……”
如果说第一点还不算什么,因为重华派历来就更看重自身弟子的培养,不依靠客卿,那么第二点就是一大弊端了。
修炼很重要,这也是重华派立派之本,所以连符箓、法器、御兽这些方面,重华派都不太重视,对于外出历练,增强实战应对能力,也不太注重。
如果是在平和之世自然没什么,但是现在局势动荡不安,这一点短板就显得有些致命了。
郭崇道被陈淮生的话触动了。
现在局势的确有些动荡不安,朗陵是一个小府,夹在北边的霍州和西边的义阳之间,东边是吴越,南边是南楚,可谓四战之地。
霍州的白石门对重华派虎视眈眈,南边的南楚原来似乎与大赵还能和睦相处,但近十年来,大赵皇室与南楚王室似乎关系也有些龃龉了,这必然让边境地区的局势就微妙起来了。
如果重华派不做好准备,真有什么事到临头,那就措手不及了。
“淮生,现在要做这些准备是不是有些来不及了?”郭崇道沉吟着道:“何况,就算是现在要给大家增加历练机会,也应该从中堂开始吧?”
“郭师,只要行动起来,任何时候都不晚,都比不做好,而弟子以为外堂也一样该如此,起码甲舍这种已经炼气成功的弟子,应该大胆地出去历练,当然这种历练不是漫无目的,也不是毫无准备,应该考虑让中堂或者内堂的弟子带着一道出去历练,参与适合他们的一些行动。”
陈淮生的建议让郭崇道陷入了沉思,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需要执事会来决定,但他可以提出建议。
“此事我知道了,那你对自己下一步的安排呢?”郭崇道点点头:“炼气二重需要持之以恒的修行,除了这一点外,你考虑其他么?”
炼气成功意味着可以考虑修行其他法术了,同时也可以胜任催动更多的符箓和法器。
但要想制作符箓,炼制法器,豢养灵兽,却还力有未逮。
一般说来需要炼气三重以上,才能涉足炼制法器和豢养灵兽,要炼气高段才能画制符箓。
当务之急,除了继续修炼,尽快让自身灵体实力提升外,就是有选择性的修炼一些法术了。
“弟子也在考虑选择二到三门法术来修炼,尽快熟悉并修炼到一定级数,以便能迅速运用于实战。”
陈淮生的回答让郭崇道比较满意,没有贪多求全。
“说来听听,哪几门?”
“一是天罗法盾。”陈淮生也是在道经阁里找到的这一本道书,应该是很多人都翻阅过,但是却没有什么人愿意选择的。
原因很简单,对道骨要求极高,修行进度很慢,同时使用起来耗用灵元巨大。
当然优点也很明显,这门法术抗御包括剑修在内的器修效果很好,而且层级上限也比较高,不像有些法术,修炼到一定层级上升空间就没有了,需要重修其他法术来弥补。
“淮生,天罗法盾我知道,你道骨凝厚,的确适合,但修行进度很慢,练成一级恐怕都需要一年半载,而且升级越到后期难度越大,……”郭崇道想了一想,还是点点头:“这一门法术你选得不错。”
“另外就是阴冥箭。”
陈淮生的第二句话让郭崇道又吃了一惊。
“阴冥箭?!”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陈淮生,狐疑地道:“淮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的灵根并无属性吧?阴冥箭适合你么?”
阴冥箭是典型带有强烈属性的法术,也就是说,对灵根是有一定要求的。
水性灵根最适合,其次是木性,像火、土性、金性属性灵根并不适合,很难练成。
中性属性灵根要修炼此法术也不容易,而且也很难将阴冥箭练到高品级。
“回郭师,弟子的灵根属于中性,并不择法术,当然郭师所担心的也没错,要修成和练好都不易,但弟子现在是炼气一重,要寻找到一个攻击力强且容易修成的法术本来也不好找,这门法术弟子觉得施法隐蔽,突击性强,所以弟子思忖再三,还是选了。”
郭崇道摇了摇头。
他不太看好陈淮生选择的这么法术,但是他也知道陈淮生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决定了的事情很难改变,就不干预了。
而且对方也说得没错,炼气一重能选择的余地并不大,中性属性灵根修行哪一类法术进度都不会快,但也不会太慢。
所以阴冥箭不算好,但也说不上太差。
“也罢,你既然决定了,那你就自行好生修习吧,还有么?”郭崇道对陈淮生还是很关心的。
“还有就是合气连击斩。”陈淮生又道。
郭崇道一听就知道这是一门中性的纯粹靠灵力发动的攻击法术,再度眯眼。
这陈淮生的选择怎么尽出乎自己预料啊。
前两样都是高挑战性,怎么这第三门却又一下子变得如此寻常了?
这门法术太寻常了,根本就没什么特色,品级也不高,估计练至巅峰也就是三级,其本原就是在短时间内聚合灵力在极小空间内催动武器全力发动连续斩击。
第九十六节 阴冥箭,修成!
陈淮生也考虑过,自己既然打定主意要走剑修为主的道路,这也是大部分修真者在选择修行路径的选择。
除了少数要么觉得自己天纵奇才,在道法双修上可以游刃有余外,就是一些认为自己在修炼法术上有特殊禀赋的才会主修法术了。
陈淮生还是老老实实走了大部分修真者走的路,以道修进境为主,同时以道御器(剑)。
道修者也有不少御器选择其他武器的,比如刀,枪,斧,以及其他一些冷门武器,但加起来也不及剑修的一成。
巨剑,长剑,短剑,轻吕,角铗,刺锷,这几种由长大到短小的剑种,在剑修中都各有拥趸,当然长剑和短剑是最多的。
长剑就是普通正常青锋宝剑提法,也被称为鸳剑,三尺七寸是标准,但也不一定拘于此,是男修主选。
短剑则是略短于长剑的一种宝剑,也称鸯剑,三尺四寸为准,是女修的主选。
轻吕则还要短一些,大概在三尺左右,而角铗则只有二尺三寸,刺锷就只有一尺八寸了。
以前陈淮生用的是一柄普通长剑,但现在他改用了寒铁角铗,一寸短一寸险,炼气一重的实力,来驾驭角铗也更合手,更有效,等到日后实力提升了,再来考虑更换其他。
仔细打量了陈淮生面部表情,郭崇道也知道对方是个有主意的人,不会轻易改变决定,也就再打击对方的积极性,只能点头。
“唔,你要走剑修之路,那一些必要小法术还是很有用处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帮助你提升实力,合气连击很适合,我建议你尽快把这一门小法术,或者说小窍门习练纯熟,另外两样次之。”
郭崇道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弟子省得。”陈淮生也是此意。
不过他觉得以自己现在进境,倒也未必不能在修习合气连击的同时,兼修阴冥箭和天罗法盾,略有侧重罢了。
之所以选择阴冥箭,陈淮生自然也有理由的。
从熊壮为其带来的洞青石乳以及野蜂沟中的各类蜂蛹、冰花粉、苔藓等灵食之材来说,无一不是阴性灵材,而且阴性灵气十分浓烈。
虽然自己只是中性灵根,但是有这些灵材帮助调养灵气,对于修习阴冥箭这类带有阴寒性质的法术仍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陈淮生觉察到自己体内阴阳二气通过太极双鱼混元,合而不和,融而不溶,那么夜食月华和灵材相合,正好合用阴冥箭。
晚课行完,陈淮生细细体味着灵体变化。
自从修成炼气一重之后,因为破境而弥散的灵轮净瓶就变成了一堆沙砾。
砂砾在灵力的催动下冉冉浮空,飘荡在丹海之中,不断吸食着灵气。
当破境成功炼气一重圆满之日起,一个新的轮回就重新开始了。
当灵轮净瓶的的底座在五十九日之后,被浮动的砂砾一颗一颗地落下铺筑好时,陈淮生才明白炼气一重迈向炼气二重的修行是一个重铸净瓶的过程,而将丹海中漫天飞舞的砂砾一颗一颗地吸聚筑于关元穴,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进程。
深深吸吐纳出最后一口浊气,将灵气汇聚于腹内,将丹海中飞舞的砂砾吸住,缓缓将其置于刚铺筑好的净瓶底座,似乎底座又完成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