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古代爱情>名门第一儿媳> 名门第一儿媳 第772节

名门第一儿媳 第772节

  “乖宝宝,娘去把你爹带回来。”
  “……”
  “把你爹带回来了,咱们才好一家团聚呀。乖,松开好不好?”
  这孩子本就听不懂她的话,感觉到了分离的来临更不肯听话,小手死死的抓着她的衣裳,甚至用牙齿去啮咬商如意胸口的衣襟。看着他这样,商如意叹了口气,只能对着图舍儿和长菀使了个眼色,两人走上前来,一边柔声哄着这位金尊玉贵的小殿下,一边伸手去轻轻的捉住他的手,一根指头一根指头的掰开。
  终于,在最后一根指头松开的一瞬间,冯奶娘上前来,一把从后面把小元乾抱开,商如意这才脱身,转身就往外走。
  刚走了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嘹亮的哭声。
  “呜哇——”
  一瞬间,那哭声像是凭空蹿出的一条无形的绳子,用力的系住她的心肝,只往前走一步,心里就像是被死死的扯住,直要扯得她心肝碎裂一般痛,商如意立刻停下了脚步,挣扎着想要回头。
  只侧过脸,就看到冯奶娘怀中的小元乾用力的朝前探着身子,朝她伸出双手,哭得泪流满面,小脸通红。
  “哇哇,呜哇——”
  那凄厉的哭声硬生生的将商如意的一颗心撕裂开来,一瞬间,她痛得几乎迈不出一步,更是恨不得立刻转身回到孩子的身边,紧紧的把他抱进怀里,一辈子都不分开。
  一旁的卧雪见此情形,竟也有些黯然:“王妃……”
  “……!”
  听到这两个字的一瞬间,商如意突然周身一悸,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似得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眼中的痛苦犹在,却更添几分冷静,她转过身去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好好照顾他,我会很快回来的。”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千秋殿内的哭声,在她远去的,一步沉重似一步的脚步中,终于慢慢的消失了。
  可是,离别的眼泪,却并未消失。
  就在商如意出城的时候,原本还算清朗的天空竟然突然开始阴云密布,随后,便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大雨。
  原本她这一次出宫,名义上的行程是前往秦王军中,虽然她已经有过在扶风作战的先例,但这种事自然还是不好大张旗鼓的,更何况她真正的目的是要去夏州解危,所以宇文渊并没有下旨公开,只有少数一些人知晓秦王妃的出行,也就更不会来送她。
  唯一来送行的,便是将绿绡送到城门口的沈世言夫妇。
  辞别了元乾的哭声和眼泪,倒是在这里又重逢,于氏一双眼睛通红的,虽不敢哭出声,可不停的拿手帕抹眼泪,不一会儿整张帕子都湿透了,商如意只能不断的安抚她,并且再三保证:“舅母放心,我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
  于氏瘪瘪嘴,正要说什么,却被一旁捂嘴轻咳了一声的沈世言打断,她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并不要胡言乱语,反倒更惹人伤心,于是强按下心头的酸楚,委委屈屈的道:“王妃一路上要好好待照顾自己,遇上危险要先跑。还有,卧雪姑娘呀……”
  她跟卧雪不熟,甚至不知晓卧雪的来历,只知道这个宫女几次跟着商如意出生入死,自然将她当成了比图舍儿还可靠的心腹,因此殷切的嘱咐:“你可要好好的照顾王妃。”
  卧雪道:“夫人放心。”
  沈世言终于道:“好了,不要啰嗦了,再啰嗦下去太阳就要落山了,你让王妃冒雨赶夜路吗?”
  听到这话,于氏才终于放开了商如意的手,却更是泪如泉涌,只能埋头在沈世言的胳膊上才勉强压住了哭声,商如意的眼睛通红,却只能强忍着,对着沈世言点了点头,便转身上了马车。
  很快,在马车前后一队侍卫的开路护卫下,一行人冒雨离开了长安城。
  马车走出去很远,商如意才放下了一直牵着帘子的手,因为这个时候,她已经看不清站在城门口,翘首望着他们的沈世言夫妇了。
  她长叹了一口气。
  而听到这一声叹息,安静的马车里却响起了另一声沉沉的气息。
  抬头一看,是绿绡。
  这一次出行轻装简行,所以只有一辆马车,连卧雪也是骑马跟随的,两个人在不算太宽敞的车厢内一人一个窗口,倒也谁都不碍着谁,可商如意却清楚的看到了绿绡脸上仿佛是不悦的神气。
  她,怎么了?
  商如意记得她是很高兴跟着这一次出行的,刚刚在城门口接上她的时候,她也很快乐,这个时候,怎么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似乎也感觉到了商如意的视线,绿线转头看了过来,两个人对时,她的脸色更难看了几分。
  半晌,她道:“他们,不就是王妃的舅父舅母吗?”
  商如意道:“嗯。”
  “至于那么难舍难分吗?”
  “……”
  商如意微微挑眉,自己和亲人的感情被人轻视了,这种感觉立刻让她也恼怒了起来,但她没有立刻发怒,就只是微微扬起下巴看着绿绡。
  半晌,绿绡咬了咬牙,转过头去看向另一边的窗户。
  “我六岁,就被他们卖了。”
  第994章 唯一不会辜负自己的人
  “……”
  商如意立刻明白了过来。
  她自幼卖身为奴,后来成为名动两京的舞姬,表面上看起来是风光无限,但其实谁都明白其中的辛酸苦难,若是父母双全,或者家中有一个靠得住的人,也不至于沦落至此,而且听她刚刚的口气,对“舅父舅母”似乎颇有怒气。
  她轻声道:“你,是被你舅父舅母卖掉的?”
  “哼!”
  绿绡轻哼一声,继续将脸转到一边去。商如意看了她一会儿,又想了想,说道:“如果你爹娘还在世,一定会很心疼的。”
  这句话既不是安慰,也没有多余的怜悯情绪,可绿绡心头却微微一颤。
  她慢慢的转过头来看向商如意,眼神中的冷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言的破碎。沉默了许久,她低声道:“我听说,王妃也是自幼失怙?”
  商如意点头:“是的。”
  “那你——”
  “是舅父舅母照顾我长大的。”
  “他们,一定对你很好吧。”
  这个时候再提起“舅父舅母”这个身份,绿绡似乎也没那么尖刻了,商如意看了看她破碎的眼神,尽量平和的说道:“是,他们对我一直很好。”
  “有多好?”
  这句话问得就很冒昧,即便商如意好脾气,也忍不住蹙起了眉头,但一转眼,就看到了绿绡有些恍惚的神情,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刚刚那句话冒犯了秦王妃,反倒陷入了更深的恍惚里,轻声道:“是不是,当亲女儿一般?”
  商如意道:“是啊。”
  “……”
  绿绡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笑,道:“其实早就看得出来,王妃是被人疼大的。”
  “哦?怎么说?”
  “王妃性情温柔,但处事却很果决,一看就知道是从小有人宽厚的待你,让你不怕出错,不怕犯错,因为不管你做了什么样的错事,周围的人都会宽容。”
  “……”
  这话说得商如意一阵失神。
  她当然早就知道自己前半生的幸与不幸,虽然父母早亡,可他们在世的时候对自己就非常的宠爱,即便是个女儿,父亲也带着她四处游历见多识广;父母亡故之后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却有舅父舅母收容,并且娇宠着长大。正如绿绡所说,她那不吃亏的个性,早期自然是父亲宠出来的,但在舅父舅母的膝下,若没有他们视如己出,自己又怎么可能那样肆意,更“跋扈”到连婚事都要自己做主的地步。
  甚至,出嫁之后,对于自己的一些所作所为,从公婆到夫君,也都是对自己多有宽容。
  也难怪从刚刚看到自己和舅父舅母那依依不舍的惜别的样子开始,绿绡说话就有些夹枪带棒的,也许未必是嫉妒,但她应该是非常羡慕不幸中又有大幸的自己吧。
  商如意笑了笑,道:“话是没错。不过——”
  她又歪着脑袋看着绿绡,笑道:“就算没有舅父舅母和兄长疼我,我自己也会疼自己。”
  “自己,疼自己?”
  “是啊,”
  商如意笑道:“因为只有爱重自己,才不会被辜负。”
  “……”
  “应该说天底下,唯一不会辜负自己的人,就是自己了。”
  “……”
  听到最后这句话,绿绡似有些茫然,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过了一会儿她又将脸转向一边,沉默着不发一语。
  商如意也没再多说什么,只静静的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的雨打车棚,噼噼啪啪的声音不知怎的听久了就让人有些恍惚,商如意不知不觉的眯起了双眼。
  就在她闭目养神的时候,绿绡撩起帘子的一角往外看了一会儿,说道:“王妃怎么只带了这一点人?”
  商如意睁开双眼:“嗯?”
  绿绡回头看着她有些恍惚的神情,才知道自己打扰了她休息,顿时神色有些抱歉,不过商如意已经回过神来,也顺着窗户的一角看出去,只能看到骑着马紧随在马车一侧的卧雪,但马车前后却各有二十多名护卫跟随,这些人都是皇帝从宫中调拨的亲卫,武艺高强,路上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商如意笑了笑,道:“你是觉得人少了?”
  绿绡道:“王妃不是要去解夏州之危吗?”
  商如意笑道:“我不是也说了,我并非是去领兵打仗。真给我大军,我可指挥不了。”
  看着她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绿绡的心里更添几分疑惑,却也知道商如意一定有她自己的打算,而且问了她几次都不说,那就是肯定不打算告诉自己了,便只能作罢。正好刚刚她也有些困倦了,便索性闭上了嘴,更闭上了眼,准备跟商如意一样闭目养神。
  而商如意笑了笑,也闭上眼睛养起了精神。
  就这样风雨兼程的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就在他们快要靠近雁门关的时候,阿史那朱邪的人马也驻扎到了夏州以北不足二十里的地方。
  其实从突厥本部牙帐出发,如果快马加鞭,他们早就赶到夏州了,可阿史那朱邪率领人马却走得并不快,走走停停的像是出来游玩,而且越是靠近夏州,他走得越慢,剩下这一点距离他甚至停下来原地驻扎,这令他的几个亲信部将都有些诧异。
  但面对众人的疑问,他却只是说:“等等看,千城姑姑还有什么新的招数。”
  众人听到这个称呼,都不由得皱起眉头。
  东西突厥已经分裂数十年,哪怕还没有分裂的时候,他们这一支跟千城公主那一支的血脉也并不亲近,用汉人的话来说只能算是远房的表姑母,况且现在两边还在打仗,更没必要提起这微薄的亲眷关系。
  可阿史那朱邪却只一挥手:“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无言,只能退出了大帐。
  等到众人都离开了,阿史那朱邪也走出了大帐,一转身便来到旁边的另一个帐篷门口,还没推开帐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奶声奶气的声音:“扭扭!”
  另一个温柔的声音带笑的道:“你在说什么呀。”
  “扭扭!”
  “你呀,呵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