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古代爱情>名门第一儿媳> 名门第一儿媳 第443节

名门第一儿媳 第443节

  众人下意识的回过头去,只见一个修长俊逸的身影从殿外走了进来,正是刚刚还被宇文晔挂在嘴边的兵部侍郎,他的兄长宇文愆。
  一看到他,宇文晔和商如意立刻侧身让开。
  宇文愆走了进来,他手上拿着一份文书,先对着端坐上方的宇文渊行了个礼,宇文渊道:“你来了。”
  “是,”
  宇文愆说道:“启禀丞相,昨夜的事已经有人上报,的确是几个黑市商人侵占了他人的库房,想在那里加害裴公子,谋财害命。幸好天策上将将人救下,才没有酿成大祸。”
  说着,他转头看向宇文晔,和站在他身后的商如意。
  两人也立刻对着他拱手行礼:“大哥。”
  宇文愆点了点头。
  而听到他的话,宇文渊又沉默了一下,才说道:“既然没闹出大事那就好。不过,这件事也必须彻查清楚,如今城中瘟疫肆虐,还有那么多的病患等待救治,竟然有人敢在此时借售卖药材之名谋财害命,务必严查!”
  宇文晔立刻道:“是。”
  听见他应答,一旁的虞定兴立刻看了他一眼,而宇文渊已经看向宇文愆,道:“对了,你一大早过来,是做什么?”
  宇文愆闻言,立刻道:“延祚坊中病患经过这十天的治疗,今日已有三百二十一名病患痊愈,特向丞相禀奏,恳请放他们还家。”
  “哦?”
  宇文渊闻言,顿时面色一喜:“都有人痊愈了?”
  旁边的侍从立刻上前接过宇文愆手中的文书奉到他面前,打开来一看,宇文渊满意的点头道:“好。”
  只一个字,令承庆殿内的气氛又是一变。
  尤其站在一旁的虞定兴,那双深凹的眼睛里,此刻已经浮起了一点完全无法掩饰的喜色,而他看向宇文晔和商如意,只见对方二人面色平静,虽然看不出任何的喜怒,但大殿中不算明亮的光线还是让两个人的脸色看似有些阴霾。
  不过,在最初的喜悦之后,宇文渊还是面色严肃的道:“这三百多人是真的已经痊愈了?可要查清楚,万不可让他们带着疫病出城。”
  “……”
  “哪怕有一个带着疫病出城的——你应该知道后果!”
  “下官明白,”
  宇文愆立刻说道:“所以,下官特地请求丞相,今天让太医署的医官——所有医官,前往南城明德门前联合会诊,每一个人在出城之前都要经过这些医官的诊断,确定他们都已痊愈,再放其出城。”
  宇文渊闻言,犹豫了一下:“这样,会不会太兴师动众了?”
  宇文愆道:“虽兴师动众,却也别有他用。”
  “哦?你说。”
  “这是第一批痊愈的病患,而且,都是城外乡村中的百姓,患病时间最长,病情也最重。只要他们都能痊愈出城,后面的病患,相信治愈的机会就会很高,此举,也能给这些病患一点信心。”
  听到他的话,商如意站在一旁,眉心不由得一蹙。
  宇文愆说的的确有道理。
  有的时候,疫病的治疗,不仅仅需要针石、汤药,也在病患自己的信心,若信念坚定,一些轻微的病痛甚至都不需针石汤药就能痊愈;可若信心崩毁,哪怕一点小病痛,也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
  只是——
  就在她眉头紧皱,却又无法言语的时候,宇文渊沉吟半晌后慢慢的合上了手中的文书,又看向大殿上的几个人,道:“你们认为,如何?”
  说话间,目光已经落到了宇文晔的身上。
  第558章 “兄弟齐心”
  商如意也转头看向宇文晔,眼神中有一丝挣扎。
  要知道,宇文愆此举的确能给那些病患信心,能让他们更快的痊愈,甚至对整个大兴城中的民心都有稳定的作用,可是,在这同时,却也无限放大了他在此次治理瘟疫之症中的功劳。
  因为,百姓只会看到他们眼前看到的。
  所以,如果在明德门大张旗鼓的会诊,将延祚坊的痊愈的百姓放出去,那么百姓看到的,就是东城在他的治理下,汤药分文不取,病患少数死亡,百姓大量治愈。
  而相比之下,一街之隔的长乐坊内,就是另一番景象。
  长乐坊中,因瘟疫而死的百姓的人数要多过延祚坊太多,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治愈的人,更有裴行远在长乐坊中卖高价药,并险些引起民乱!
  虽然他们早就明白,也接受这个现实——这就是宇文晔选择多救一些病患的代价,将原本就存量不足的药平摊到所有病患的头上,就注定了绝清瘟疫的时间要比延祚坊更晚,更无缘宇文渊口中的“重赏”。
  但是,如果照宇文愆所说的去做,那么宇文晔这一次治理瘟疫,不仅被人压了一头,更是彻底无功!
  “这样——”
  商如意下意识的想要说什么。
  但那微弱的气息只刚刚出口,就被身边一只温热的大手压下,她立刻闭上了嘴。
  转头,就看到宇文晔抬起头来,平静的道:“这样,极好。”
  宇文渊目光闪烁:“哦?”
  宇文晔道:“这三百多人能这么快治愈,本就是一件大好事,但不能因为是好事就草率行事,万一真的让还身染疫病的人出城,再引起一波瘟疫——那我们有何颜面去见这些百姓?”
  “……”
  “所以,大哥的办法是对的。”
  “……”
  似乎没有想到他会说出如此恳切的话来,脸上除了平静,也看不出丝毫的不悦和愤懑,宇文渊在一点意外之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温和的道:“你能如此想,很好。”
  一旁的虞定兴见此情形,那双深凹的眼睛里闪过了一抹冷光,突然道:“既然是这样,那下官愿领左骁卫军前往明德门维持秩序,一定不会让身染疫病的人轻易出城。”
  宇文渊点点头:“也好,这样就更妥当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是!”
  虞定兴领命,立刻又转头看向宇文晔,微笑着道:“对了,不知长乐坊中可有病患痊愈,若有,我们也好在人数上有个准备。”
  宇文渊也道:“是啊,若长乐坊内也有病患痊愈,不如这一次一同放回。当然,你要先整理名册,才好按名册放人。”
  “……”
  宇文晔沉默了一下,不动声色的道:“回禀大丞相,长乐坊内暂时没有痊愈的病患,虞将军只需理清那三百二十一人即可。”
  宇文渊眉心微微一蹙:“一个都没有?”
  宇文晔道:“没有。”
  “……”
  宇文渊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似是想要从他的脸上找到什么“破绽”,却也明白,宇文晔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虽然面色不改,但还是有一点淡淡的失望划过他的眼底。
  沉默半晌,宇文渊道:“也罢,你们就只管这份名册上的三百二十一人吧。”
  虞定兴立刻笑道:“是。”
  商如意一听,脸上虽然不动声色,但垂在身侧的两只手已经隐隐攥成拳头。
  她何尝看不出,这是虞定兴故意之举。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长乐坊的情况不容乐观,因为从一开始,左骁卫军从城外找回的染上了瘟疫的百姓中,病情最严重的都被他分派到了长乐坊。病患人数众多,病情严重,如今又连汤药都不济,治愈的效力和人数不可能与延祚坊相比,否则,宇文晔也不会直到现在还不上报治愈人数和名册。
  可他故意在宇文渊面前问出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宇文晔难堪。
  更要让宇文渊清清楚楚的看到,这两个儿子,谁的能力更胜一筹,这样一来,之后的“重赏”,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到这里,商如意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又长叹了一口气,对着宇文渊道:“都是如意不好,若如意能好好的辅佐夫君,也不会让长乐坊的瘟疫一再拖延。”
  宇文渊虽有失望,但听见她这么说,还是立刻摆了摆手:“你这是什么话。”
  “……”
  “瘟疫治理本就艰难,你们到底还年轻,缺乏经验,倒也不是你们的错。”
  商如意立刻笑道:“说起经验,还是大哥治理东城有方,才能让延祚坊中的病患那么快就治愈。”
  “……?”
  似有些意外她会突然在这个时候开口说到自己,宇文愆有些诧异的回头看了她一眼。
  然后道:“哪里。”
  商如意又道:“还希望大哥能不吝赐教,有了大哥的经验,我们在长乐坊中,也能多救治些病人,让他们早日痊愈。”
  一旁的虞定兴不声不响,却是冷冷的出了一口气。
  “……”
  宇文愆微微睁大眼睛看着她,又沉默了一会儿,温和的说道:“这,是当然。”
  听见他的话,宇文渊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不错,虽然这一次大兴城是东西二城分而治之,但说到底,最终目的还是要尽快绝清瘟疫,还老百姓安居乐业。”
  “……”
  “只有你们兄弟齐心,才能做成这件事。”
  宇文愆和宇文晔立刻上前一步,齐声道:“是。”
  商如意看了看他们,又看向宇文渊,微笑着道:“爹说得对,俗话说打虎还靠亲兄弟,若兄弟之间都不能守望相助,那这烽烟乱世中,还能指望谁呢。”
  “……”
  “所以——兄弟齐心,才是最重要的。”
  那“兄弟齐心”四个字,她格外的加重了一些语气,宇文渊听得也连连点头。
  宇文愆又看了她一眼,眼神似有些闪烁,但仍然没说什么。
  这时,宇文渊又转头看向虞定兴,道:“对了,你刚刚说还有事未及禀报,是什么事啊?”
  “呃,是——”
  虞定兴似是没想到宇文渊还记得这个,正迟疑着,突然,外面响起了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直走到了门口,众人都下意识的回过头去。
  就看到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宇文渊微微蹙眉,道:“怎么回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