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422节
商如意又笑了笑。
既然这位老人家都如此“深明大义”,她也不坚持,只是又下意识的往周围看了一眼,然后道:“上次在大岩寺外,我记得好像看到你身边有个年轻人——”
姜愚道:“那是犬子。”
“他人呢?”
“出去办事,走了半个多月了。”
“哦。”
“他还不知道我病了,若是回来遇上这个——嗐!”
这最后一个“嗐”字,叹息得拿腔拿调的,像是无助,又像是有些苦中作乐的意思,商如意立刻安慰道:“姜老你不要担心,会治好的。”
姜愚看了她一眼,只笑了笑。
商如意又转头看了看周围恶劣的环境和旁边那些病患的样子,然后说道:“我会让人赶紧过来清扫这里,你们暂且忍耐一下。不论如何,我一定会尽量救治你们。”
说话间,她的身后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回头一看,是那苏卿兰。
她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也走过来,听到商如意的这句话,眼神更古怪了些,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找到另一个手腕上没做过标记的病人,慢慢的喂人喝了药。
商如意又安慰了那姜愚两句,这才放下他,起身跟苏卿兰一道往回走。
只是这一次,气氛有些沉闷了起来。
商如意感觉到那苏卿兰好像有话要说,却几番的欲言又止,两个人回到马厩,正好又有两罐药熬好了,卧雪麻利的将喝空了的碗洗洗干净,把汤药滗了出来,商如意立刻又拿起蒲扇,跟之前一样给那汤药扇凉。
苏卿兰也半蹲下来,看着商如意,说道:“没想到,少夫人对这些事,如此熟稔。”
商如意淡淡笑道:“之前,照顾过一个得了瘟疫的病人,手熟了。”
“这样啊,”
苏卿兰闻言看了她一眼,又低头想了想,终于像是下定决心似得,沉声说道:“既然少夫人照顾过得了瘟疫的病人,想必应该也知道,不管我们这些医官,大夫如何照料,又如何的在这坊中烧艾,燎熏,可真正能治好这些病人的,能救命的,就是汤药吧。”
“……”
这一次,商如意没有立刻回应她。
不仅没有立刻回应,她甚至低着头,两眼专注的盯着那碗黑漆漆的,浑浊如泥水的汤药,好像不愿与身边的人对视一般。
过了许久,才沉沉的应了一声:嗯。“
苏卿兰转头看向她,有些急切的道:“既然如此,那救命的东西,怎么可以——”
第537章 割韭菜
商如意的眉头一拧。
苏卿兰的话还没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的声音,虽然很远,声响传到这里也已经很轻了,却一下子截断了苏卿兰的话。
而周围那些病患,在听到那个声音之后,也都纷纷清醒过来。
原本还死气沉沉的脸上,渐渐有了生动的表情。
他们先是露出了欣喜的神情,但在片刻之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那欣喜渐渐沉没,化作忧虑,仿佛有什么看不见的包袱一下子压在了他们的心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商如意看了看这些人,又看了看苏卿兰。
然后道:“我出去看看。”
说完,放下手中的蒲扇,起身往外走去。
穿过之前路过的那条长长的甬道,就回到了坊市前方的长街上,而眼前的景况跟刚刚已经大不相同——那些原本躺在草席上,奄奄一息的病人,此刻全都站起身来,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前涌去,生怕落在后面,甚至连城中那些守卫和大夫们都不得不上前来拉扯制止,维持秩序。
“不要急。”
“小心摔倒啊!”
“先排队,谁都能有的!”
不过,这些人哪里肯听,就跟溺水的人见到救命稻草一样,全都往前方扑去。
而他们拥挤的方向,便是长乐坊的入口处。
商如意正要往前走去,就被身后几个急切往前飞奔的病人撞了一下,险些跌倒,好不容易站稳了,一抬头,就看见那医监吴患之站在路边,正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幕。
他慢慢走上前来,对着商如意道:“少夫人。”
商如意道:“吴大人,这是——”
“这,”
吴患之苦笑了一声,看着前方汹涌的人群,道:“少夫人难道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
商如意顿了一下,没有再说话。
不过这个时候,前方的人不知道是听谁的指挥,倒是慢慢的停下了拥挤,开始排起队了,上千人的队伍很快绕过了各个大街小巷,众人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急切的望着前方。
不一会儿,他们便到了坊市的入口。
吴患之指着前方,道:“少夫人,你看吧。”
商如意抬起头来,只见前方在那木栅栏外正对入口的地方,不知何时摆出了一个长桌,上面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几个汤碗,一旁站着一个年轻人,手里提着灌满了汤药的提壶,正往里倒入汤药;长桌的后面,则坐着一个记账的先生,手里拿着笔和几个账本,似乎准备记录什么。
空气中,已经有一阵浓郁的药香味迎面扑来。
众人的眼神变得热切又饥渴,几乎快要忍不住扑上去,却又有一队人马横过来拦住了众人,在这些人的后面,慢慢悠悠的走出了一个穿着玉色长袍,身姿潇洒,如玉树临风般的公子来。
正是沈无峥口中“没皮没脸”的裴行远。
他的脸上带着商如意之前给他的那种面纱——寻常人带着面纱,都会显得十分神秘,比如之前的宇文愆,带上面纱后只露出一双清明妙目,仿佛云雾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仙人,显得神秘又优雅。
就连一些相貌普通的人,带上面纱后,也会平添三分风采。
而裴行远,他原本也生得英俊,可因为那张脸上总是浮着笑容,透着一股人间烟火气,如今带上面纱,遮住五官,只有那双时时刻刻都盈满了笑意的眼睛露出来,不仅没有了神秘感,反倒显出几分……喜气。
他一走出来,就对着人群吆喝:“记账记账,喝一碗一钱银子,钱货两讫,药到病除!”
要不是情况特殊,商如意差一点就要笑出来了。
事实上,虽然她没有真的笑出来,藏在面纱后的嘴角也忍不住抿了抿,眼角更是弯了起来。
但下一刻,她就听到身边的人长叹了一声。
只见身边的吴患之眉头紧皱,忧心忡忡的望着周围的病患,有一些衣着华丽,看样子家境不错的倒是很爽快的拿出了银子;还有些衣衫朴素的,虽然为难,可为了活命,只能咬咬牙哆哆嗦嗦的拿出钱袋来;而剩下一些衣衫褴褛,明显就穷困潦倒的病患,虽然手里也捏着些银钱,脸上的神情却跟割肉差不多心疼了。
排在第一位的是个看上去十分富态的中年人,毫不在意的便把一钱银子递了过去。
收账的人立刻取了银子收起来,问道:“所居坊市,姓甚名谁。”
那人道:“丰乐坊,贾万胜。”
记账的从几个账本里挑出一本来,翻了翻,立刻寻到了丰乐坊一页,也找到了贾万胜的名字,在后面画了一笔,接着便有人递给那贾万胜一碗药,他大口喝完抹了抹嘴,转身退回到长乐坊中了。
紧跟着,第二个人也上前,递过银子道:“城外柳营村,丁老四。”
那账房拿起另一个账本,翻到柳营村一页录下,然后有人收了银子,给了那人一碗药喝下。
见此情形,商如意也明白过来。
他们应该是把所有进入长乐坊的病患都登记在册,每喝一碗药就在后面描一遍,既能记录用药的量,也能避免有人冒名顶替多喝药,虽然过程有些慢,倒也有条不紊。
不一会儿,便有几十个人喝完了药,回到长乐坊中去了。
这时,裴行远看到商如意站在一旁,笑眯眯的走了过来:“如——哦不,嫂夫人,你来了。”
“裴公子。”
看他在外人面前总算还知礼,商如意也笑了笑,裴行远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这儿可不好呆啊。”
商如意道:“听说这里人手不够,我不放心,带舍儿他们来帮忙的。”
裴行远摆摆手道:“这有什么好不放心的?有我裴行远在,保管这里的人都能喝到药,还能药到病除!”
看到他这样,商如意又忍不住要笑。
可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身边的吴患之已经冷冷道:“裴公子这话不假,的确是能药到病除。”
“……”
“只是,病治好了,只怕这些人也精穷了。”
一听这话,裴行远和商如意都怔住,转头看向他。
裴行远抱起胳膊,一双眼睛仍旧笑得弯弯的,但已经不再是之前那种纯粹的,能感染周遭所有人的快乐,反倒透着一点戒备:“吴大人此言何意啊?”
吴患之低声道:“一钱银子一碗药,是不是太贵了?”
“……”
“国公安排这一次清空长乐坊救治病患,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让裴公子你敛——”
最后一个字,他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但,即便没说出口,在场的人也都明白他要说什么,商如意的虽然早有准备,可这个时候脸色也不由得一沉。
幸好,带在面上的面纱遮掩住了她这一刻的失神。
而裴行远却没有丝毫愧疚之色,那双从面纱上露出的眼睛仍旧笑得弯弯的,甚至还比之前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就在他正要对吴患之说什么的时候,那排在队伍最前方的一个中年人突然道:“诸位,你们这药也太贵了!我活了四十多年,还从没喝过一钱银子一碗的药呢!”
一听这话,围在那长桌周围忙碌的人都停了下来。
而这话也说到了身后那些病患的心里,立刻有人出声附和:“没错,一钱银子一碗药,这也太贵了!”
“别的地方都是施药,你们倒好,卖钱就算了,居然还卖得那么贵!”
“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
“这次可是盛国公让你们来救人的,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呢?”
显然,众人原本就对他们卖药这件事不满,所以一有人开口,立刻便引起了众人的愤懑,纷纷出声抱怨起来。
那吴患之叹息了一声,抬头看向裴行远道:“裴公子,这一次,可不是我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