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古代爱情>名门第一儿媳> 名门第一儿媳 第149节

名门第一儿媳 第149节

  商如意突然觉得心口跳得有些厉害,甚至撞得她有些发痛,她的手从轻轻触碰了一下的肩膀慢慢挪到心口,用力的按住。
  像是想要按住那一点不应该有的悸动。
  一旁的图舍儿倒是着了急:“小姐,你的脸色好难看,是不是伤口又在痛了?”
  “……”
  商如意沉默了许久,终于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一点异样的心跳狠狠的按了下去,才说道:“没事。”
  “小姐,那那个寇匀良——”
  “挫骨扬灰,那就代表皇帝陛下对这件事的态度了。”
  “态度?”
  “既然处理寇匀良,也就是认定了错在他。”
  图舍儿有些惊喜的睁大了双眼:“真的吗?”
  商如意点了点头。
  虽然刚刚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楚旸也许是为了自己,但再一想,楚旸处理了寇匀良,而且并非私下处置,也没有隐瞒大理寺的人,也就是说,他已经认定了错在寇匀良,才会去处置他。
  他报的,并非“私”仇。
  只是,挫骨扬灰这个手段,多少带着几分私心。
  可不管私仇也好,私心也罢,既然处理了寇匀良,那么这桩案子的结果已经很简单了,错在寇匀良,那宇文晔斩杀他就没有问题,也没有谋反叛逆之罪。
  听见商如意这么说,图舍儿长舒了一口气,喜出望外的道:“那可太好了!”
  商如意却并不如她那么高兴。
  反倒,眉宇间的阴翳更深了几分。
  看见她这样,图舍儿也疑惑起来,问道:“小姐,为什么你不高兴啊?你不是说,皇上已经认定错在那个寇匀良,那姑爷就是无罪的。”
  商如意抬头看了她一眼,道:“我在宫中被审问,已经是半个多月前的事了。”
  “……”
  “而寇匀良被挫骨扬灰,肯定也不会是这两天的事。”
  “……”
  “既然皇上已经认定了寇匀良有错,也处置了他,那就该放了宇文晔,可直到现在,大理寺还没有动静。”
  一听这话,图舍儿也猛地回过神来。
  要知道,宇文晔是刚刚夺回兴洛仓,立下大功的大将军,在百姓中的声望很高,这一次回朝不但没有封赏,反倒被押到大理寺受审,这在百姓中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许多人都对朝廷不满,认为朝廷这种做法是戕害忠良,自毁长城。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确应该马上放人才是。
  图舍儿立刻感到一阵担忧,轻声道:“小姐,朝廷为什么还不放人?”
  商如意道:“皇上已经知道了真相,可这半个多月,没有一点消息出来,也不放人,这种情况,倒像是在等什么。”
  “等什么?”
  商如意摇了摇头,沉默不语。
  就在她沉思的时候,一骑人马从风雪中疾驰而来,终于在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进入了东都城内。
  马背上的人有一双坚毅果决,却又饱经沧桑的眼睛。
  第245章 皇帝的最终目的!
  第二天早上,早朝。
  所有的朝臣们,以文武为限分别站立在大殿的两边,平时的朝会,几乎都会以这条线为界开始争吵,可今天,不但没有争吵,甚至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朝堂上,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而在这样的寂静中,突然响起了一声震响。
  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狠狠一掌拍在了桌案上,然后指着下面的一个人怒道:“给朕把这个目无法纪的逆臣拖下去,砍了!”
  话音刚落,佽飞卫已经走了进来。
  而他们要捉拿的,正是立在群臣当中,身形魁梧,最为引人注目的盛国公——宇文渊!
  他早已经外放到太原,尤其是在雁门郡一役之后,山西等地更是成为了阿史那刹黎报那一箭之仇的重点打击对象,数次出兵滋扰,因此,在过完年之后,这位山西抚慰大使便很快启程,重新回到了太原,率军抵御突厥人的南侵。
  却没想到,他竟然在这个时候,私自回到东都,出现在今天早朝的群臣当中。
  所有人都震愕不已,而在这个时候,听见皇帝要砍了他,群臣也都惊惶了起来,其中几个大臣立刻出列,对着楚旸跪拜下去,连连道:“皇上,请饶了盛国公一命吧。”
  “是啊皇上,盛国公抵御突厥,平叛龙门,功劳卓著,不能就这样杀了他。”
  “还请皇上问清缘由,再斩不迟。”
  听着他们苦苦哀求,站在群臣当中的王绍及却冷笑了一声,说道:“诸位,你们说得倒是简单。宇文渊奉旨镇守太原,如今,一无皇上诏令,二无朝廷调令,他就敢私自回到东都,这是什么?这是擅离职守,是欺君!皇上不杀他以儆效尤,难道让天下镇守边关的将士都有样学样吗?”
  那些大臣们还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的确,宇文渊只要站在这里,就是擅离职守,就是死罪,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转圜的余地。
  而就在这时,一个人慢慢的从队列中走了出来,站到了大殿的最中央。
  正是神武郡公董必正。
  只见他恭敬的说道:“陛下,盛国公擅离职守,罪犯欺君,当死无疑。既然左右都是要死,不如听听他临死前要说什么,也算是死个明白。”
  楚旸微微眯起凤眼,再看向那已经被两个佽飞卫制住双臂,却仍旧昂首挺胸,并无半点惧色的宇文渊,沉默半晌,道:“好。就听听你要说什么。”
  说完,轻轻的一挥手。
  那两个卫士立刻松开了宇文渊,退到了一边,而宇文渊也立刻站到了大殿中央,对着楚旸叩拜道:“老臣死罪。”
  楚旸懒懒道:“这种废话就不用再说了,几句话说清楚你为何要回来送死,然后,就上路吧。”
  宇文渊仍旧平静的说道:“老臣此番回朝,是为了犬子。”
  楚旸微微挑眉。
  而朝堂上的群臣们,脸上也都露出了异样的神色。
  皇帝在半个月前将亲封的监军寇匀良的尸首挫骨扬灰,这虽然不算是明正典刑,但所有人都知晓了这件事,也就不是秘密,这也让辅国大将军斩杀监军一案的真相显得越发扑朔迷离;如今,盛国公又因为自己的儿子私自回朝,让这件案子更复杂了几分。
  楚旸冷笑了一声,道:“原来,是为了辅国大将军。”
  听到“辅国大将军”这五个字,那些神情异样的脸上更添了几分震惊。
  皇帝直到现在,仍然称宇文晔为辅国大将军,也就是说——
  不过,不等大家细想,宇文渊浑厚的声音已经在大殿上响起,甚至有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
  他道:“老臣想以死,证犬子之清白。”
  不少人已经倒抽了一口冷气。
  而坐在龙椅上的楚旸先是坐直了身子,但想了想,又立刻靠了回去,一只手放在桌案上,指尖轻轻敲击了几下桌面,似是在衡量着什么。
  半晌,他微眯着双眼看着宇文渊,冷笑道:“你的意思是,你要以死换他的生。”
  “是。”
  “照你这么说,不管他清白与否,只要你死了就让朕放他活命,那律法的尊严何在?公道又何在?朝廷难道是一个可以以命换命的地方吗?”
  宇文渊立刻道:“老臣糊涂。”
  “你的确糊涂!”
  楚旸道:“宇文晔的案子,朕早已查明,该死就死,该放就放,该赏就赏,何需你多此一举?”
  宇文渊又道:“老臣糊涂。”
  楚旸又冷笑道:“若朕不杀你,让你活命,你又该如何救你儿子的命?”
  一听这话,朝堂上的气氛突然一边。
  文武群臣们的脸上也都露出了诧异的神情,再看向楚旸的时候,不少人的眼中都透出了恍然大悟的光。
  但,也没有一个人说话。
  宇文渊却是很快说道:“若老臣侥幸不死,但罪已经犯下,愿自降三级,仍留守太原,为朝廷抵御突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话一出,有人已经发出了低声惊叹。
  自降三级,却仍留守太原,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他将不再领朝廷的兵马,却要继续抵御突厥的进攻,他所能依凭的,就是他盛国公自己的兵马!
  这,可不是普通的降罪和惩罚!
  这是完全削弱自己,而向朝廷体现忠心的举措!
  连站在一旁等待随时讥讽他的王绍及都露出了一丝诧异的神情,再要说什么,已经完全不用再出口了。
  事实上,他也已经听出了皇帝的口风,皇帝不可能真的因为擅离职守,私自回朝这种小事就斩杀盛国公,刚刚王绍及的推波助澜,也不过是希望将他的罪名加重,让皇帝加重对他的惩罚。
  却没想到,宇文渊一开口,就把最重的惩罚压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样一来,不放宇文晔,都不行了。
  但这,才是皇帝的最终目的!
  |
  而在另一边的大理寺门外,商如意领着图舍儿和长菀立在风雪当中,虽然寒风刺骨,可身上穿着厚厚裘衣的她却并不感到十分寒冷,相反,有一种热烈的情绪在胸口激荡着,令她全然不怕眼前的风雪交加,只殷切的盯着大理寺的大门。
  还不出来吗?
  这个时候,应该有个结果才是。
  图舍儿实在心疼,手中虽然撑着伞,还是挡不出风雪乱作,她生怕刚刚才重伤痊愈的商如意又被冷出什么毛病,轻声道:“小姐,我们还是找个能避风雪的地方吧,你这样,奴婢怕你着凉啊。”
  商如意摇摇头:“我没事。”
  另一边的长菀则是忧心忡忡的说道:“少夫人,你确定今天二公子能出来吗?”
  商如意道:“应该,可以的。”
  长菀道:“为什么呢?奴婢不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