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出生就害得父母蹉跎半生,长大了还要两个孩子来救她的命。
  皇甫夫人的离开,并没带走病房里的压抑气氛。
  穆云斐张张嘴,却不知要说些什么,他本就不是个擅长安慰人的人。
  皇甫子熙他也很熟,还抱过几次,那小子每回见到他们都跟个小炮弹一样往他们身上扑。
  那是他见过最好看最可爱的小孩。
  去年医生好像说过那孩子活不过八岁,所以明年皇甫子阙就要彻底失去这个堂弟了吧?
  赵家村。
  一栋栋密集的三层小洋楼分布在村庄的各个方位,名义上还是农村,但环境却不比大城市的别墅群差到哪里去。
  街道宽阔,干净整洁。
  连马路边上的路灯都透着金钱的味道。
  极具观赏性的繁花开满山,行走着的村民无不是幸福洋溢。
  其中一座位于坡脚下的庄园最为壮观,且不说占地面积有多宽广,光是富丽堂皇的建筑就不像是普通富贵之家能拥有的。
  这就是全球首富媳妇的娘家。
  没人知道这有着帝都后花园之称的赵家村,在五十年前许多人家一年都见不到一顿荤腥。
  所有村民都很感念老赵家的那个闺女,她有出息后,不但大力发展赵家村的经济,还把各家的孩子都带进了帝都。
  好些人家有出息的后辈甚至都已步入了帝都的上流社会。
  如今还留在村子里的都是些不愿离开故土的老人。
  何况赵家村的生活真不比帝都差。
  既然感念老赵家的闺女,那自然也会对老赵家的人感恩戴德。
  老赵家的老爷子在这个村可是比那些村官还风光的存在,赵老太太每天过的也是古代老封君一样的日子。
  一家子十几口人住在庄园里,却有着四五十个佣人伺候。
  也不怪老赵家的人不愿意去帝都生活,在这里当土皇帝不香吗?
  一辆辆豪车整齐划一的驶入村子,这排场,不用想也知道是老赵家的闺女回来了。
  “爷爷爷爷,那个姑奶奶回来了!”
  小男孩疯跑回家,冲着在院子里抽旱烟的白胡子老者大喊。
  爷爷说过,只要那位姑奶奶回来,就必须要来通知他。
  小男孩不明原因,但这些年都是这么做的。
  老者本来浑浊的眼睛登时清明起来,收起烟杆子,拿起拐杖驼着背慢慢悠悠的向外走。
  “爹,要不你就别去了,我跟书记他们过去就行了。”一个中年男人过去扶住老父亲。
  老者拒绝:“不行不行,我得亲自去看着才放心。”
  老赵家就是群眼皮子浅的玩意儿,也就是秀丫头性子好,换个其他孩子,早就把老赵家给甩开了。
  到现在他都想不明白,任谁家出了那么个闺女不得烧高香供起来?
  偏老赵家不走寻常路,一个个全都恨不得在人家身上扯下一块肉来。
  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他能做的就是看住老赵家那群人别再犯糊涂。
  他们自己想死就去死,可别耽误了乡亲们的前程。
  秀丫头多好的一个姑娘?有本事,还感恩,全国哪个村子有他们赵家村幸运?
  他也老了,不知道还能为村子做多少年贡献。
  哎!
  第169章 还想继续拿捏她
  天晓得为了将老赵家那群糊涂蛋留在赵家村,他付出了多少努力。
  就差结合村民去给老赵家当奴才了,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去捧着那家人。
  情绪价值变高了后,老赵家可不就舍不得离开么?
  老村长一辈子就没出过村,说起来真没多少见识,但人都一样,反正换做是他是皇甫家的人的话,就绝不会希望有这么一门不知分寸的亲家天天在眼前作妖。
  所以他只能想办法把这两口子拘在村子里。
  他不能让他们去成为孩子翱翔的负担。
  还有一个就是他的一点私心,秀丫头飞得越高,能给村子带来的福利也就越多。
  身为一村之长,带领全村致富本就是他的责任。
  秀丫头的存在,也是他毕生的骄傲,当年随着秀丫头展露出才华,他就知道这个丫头非是池中物。
  妈的,老赵家还想舍近求远,要把人往其他城市送,脑子里装的全是稻草吗?
  帝都乃国之心脏,还有比这里更适合发展的地方?
  昨儿个听说老赵家又有大动作,还把在外工作的孩子都给叫了回来,他正打算派人过去打听打听是怎么个情况呢。
  秀丫头就回来了。
  这其中肯定有大事发生,老赵家不会想搬去帝都了吧?
  那也没必要把家人都叫回来啊?
  “一会儿赶过去了你们先不要张口,我会见机行事。”和几个村官在叉路口汇合后,老村长如是交代。
  “呵呵,是是是,谁让你在秀丫头那里的面子最大呢?”一个同样年迈的老太太笑着应和。
  老村长闻言挺挺弯曲的腰板:“那可不?不是我吹,没有我这几十年的兢兢业业,咱村真不见得能有如今的光景。”
  倒不是说老赵家的人都去帝都后,秀丫头就会不再关照赵家村。
  而是再大的成就也经不住有人扯后腿,还是一群血亲。
  到时秀丫头自己都倒下了,哪还有能力帮扶别人?
  赵家的人口众多,但所有不成器亦或会去拖后腿的人,都被他尽可能的想办法留在了那座庄园里。
  其余成器的、懂分寸的,他没想过拘着他们,因为那也是他们赵家村的孩子。
  皇甫夫人难得回来一趟,不少接到信的村民都三五成群的往庄园赶去。
  赵家庄园。
  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形同两座镇山大神一样端坐在院子里的太师椅上,岁月好像格外关照他们,七老八十的人,看起来跟五六十岁一样。
  面对走进来的一群人,脸上笑得开怀,似非常热情,却就是不肯挪脚过去招呼。
  对此,皇甫家主早就习以为常,他这对前岳父岳母的架子可比他爹妈还大呢。
  古代太上皇,老佛爷都不外如是。
  也正是这样,皇甫家主才更加恼恨,两个人贩子,有什么资格如此轻慢他的妻子?
  此次一起过来的不光是皇甫家的人,还有南宫夫妇。
  老两口冷冷看向前方端坐着的两个人,就是他们,碰到卖孩子的人不说报案,还把孩子买回家。
  买回去又不善待,还总是想着折断他们女儿的翅膀。
  本来也是为了让女儿给他们招来儿子,通常抱有这种心思的父母,一旦真生出自己的孩子后,都不会怎么善待养子养女。
  据调查,事实也是这样,在阿秀不记事的那些年,赵家人还曾想过把她再卖出去。
  又怕这种事传出去,会误了他们儿子未来的前途,这才把阿秀留下来当苦力的,长大后还能卖出去换笔丰厚彩礼。
  是阿秀自己争气,逐渐长成了一只他们压制不住的雄鹰。
  若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姑,南宫老太太用脚丫子都能想到她的结局,必定会被嫁到不正常的人家换高额彩礼。
  看起来多么面甜的两个人啊,心咋就那么黑呢?
  “秀丫头你回来了?”
  苍老的声音在背后响起,皇甫夫人顷刻热泪盈眶,缓缓转身,瞬也不瞬的望着一众村民前面那个苍老的身影。
  她真的不知道这位老人在背后居然为她做了那么多。
  “村长爷爷!”过去代替拐杖搀住老人,哽咽道:“村长爷爷,谢谢您!”
  “谢我干啥?”老村长不解:“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那边的赵家老两口以及他们后面的一群赵家人心底全都漏掉一拍。
  难道赵怀秀知道她的身世了?
  但他们也没惊慌多久。
  昨天他们被家里的老太太紧急叫回来后,才知道原来赵怀秀根本就不是他们赵家的人。
  而是父母、爷奶从人贩子手中救下来的野孩子。
  不是亲生的又如何?这份恩情反而比亲生的更大,要不是老两口,赵怀秀还不知道被人贩子卖到哪个犄角旮旯去呢。
  她的一切都是赵家给的,所以此生都必须照拂赵家,否则就是薄情寡恩。
  皇甫家身为首富,最是注重名声,赵怀秀要敢忘恩负义,他们有的是办法让她听话,呵呵,如今可是舆论社会。
  唯有赵老头和赵老太心中没底,以前赵怀秀每次回家,都会第一时间过来叫人的。
  这次她却没有过来,反而去谢老村长。
  赵老太倾身和赵老头咬耳朵:“这肯定是知道自己的身世了,你说她究竟知道多少?”
  买卖孩子可是要蹲大牢的。
  张老头的老眼狠狠一眯,暗含凶光:“那人贩子早就入土了,所以买孩子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她永远都不可能知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