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独占高枝> 第19章

第19章

  殿内东方,帝后高坐,能将台下光景看得一清二楚。皇帝今日兴致高昂,连饮了几杯,皇后始终脊背挺直,只是偶尔眼角下垂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今日倒是热闹。”皇帝执起酒杯,目光扫过殿内如花似玉的闺秀们,“各家女儿都出落得亭亭玉立。”
  皇后抬眼,只见殿内莺莺燕燕,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她唇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陛下说的是。尤其是那几位重臣之女,才貌双全,倒是难得。”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了三皇子身上,“景儿如今也大了。”
  皇后闻弦歌而知雅意,立时开口唤了三皇子。
  她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周围几位嫔妃听见,“今日各家闺秀都在,你可有中意的?”
  三皇子闻言,立即起身行礼,姿态恭敬,“回母后,儿臣不敢妄言,全凭母后做主。”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她最不喜三皇子这副模样——总是一副逆来顺受、毫无锋芒的做派,与他那个狐媚子亲娘如出一辙,实则心中不知想着什么。
  “三弟何必如此拘谨?”二皇子忽然插话,他生得魁梧,声音洪亮,“婚姻大事,总要上心才是。母后虽是一片好意,但终究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
  皇后脸色微沉,一时没有接话。德妃惯来跋扈,养出的儿子也这般不知礼数,当着她的面就敢指手画脚。她冷冷扫了一眼坐在下首的德妃,后者正抿着酒,笑容矜持,显然不觉得儿子的表现有任何不妥。
  “英儿说得是。”皇帝出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景儿年纪不小了,确实该仔细思量婚事。”他顿了顿,眼睛转向坐在一旁的长公主,“皇姐,你也别只顾着看热闹,雁行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长公主一听这口吻就知道,是他的好弟弟自家官司理不清,见不得她如此清闲。
  她放下酒杯,轻笑道:“陛下这可是为难我了,雁行那孩子性子冷,现下的姑娘小姐们都喜欢知冷知热的,哪里看得上他,我可不做恶人。”
  皇帝大笑,“皇姐这是推脱之词。雁行一表人才,又是朕的亲外甥,何愁找不到良配?”
  长公主但笑不语,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殿内某处。皇后顺着她的视线望去,裴序正端坐在席间,玄色暗纹的衣衫衬得他愈发挺拔,如松如竹,在一众华服公子中独树一帜。
  她不由心头一阵刺痛,若她的皇儿能平安长大,定然也是这般风姿过人!好不容易养到十岁,聪明伶俐又乖巧懂事,偏生天公不怜,一场急病带走的嫡长子,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正恍惚间,一抹刺目的红闯入眼帘——素馨县主一袭大红锦缎长裙,发间金钗摇曳,正与几位闺秀谈笑风生。这位皇帝兄长庆王的嫡女,同他父亲曾经一般模样,不知收敛。
  皇后与皇帝是少年夫妻,自然也知晓,庆王曾深受先帝喜爱,险些危及皇帝的龙椅。这些年皇帝对庆王只有表面情义,私下仍然提防,对这个侄女也不甚疼爱,皇后亦是如此。
  “素馨现下也是大姑娘了,今儿打扮得真是喜庆,让人瞧着就欢喜。”皇后淡淡开口,“本宫瞧着同她坐在一处的那位…似是吏部尚书家的林小姐,秀外慧中,倒是不凡。”
  皇帝闻言看了过去,面色微沉。虽说他不至于因着上一辈的恩怨迁怒小辈,但见到不喜之人肆意张扬,总归谈不上痛快。他既登上了皇位,兄长一脉合该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才是。连带着皇后说的林小姐也觉得不过尔尔。
  德妃见状,眸光一转,当即道:“臣妾也曾听闻林小姐的美名,性子温婉和顺,与三殿下一起,定能琴瑟和鸣,夫妻和睦。”
  她明白皇帝性情,越是如此说,皇帝心里就越是不快。
  三皇子想得吏部尚书当岳家?痴心妄想。
  皇帝果然没有应声,只道:“林尚书的女儿自然不错,不过景儿还得再慎重才是。”
  三皇子笑容微僵,垂下头,“父皇说得极是,儿臣知晓。”
  殿内气氛一时凝滞。长公主适时转移话题,“陛下,今日新春佳节,不如让乐坊再奏一曲?”
  皇帝面色稍霁,挥手示意。乐声响起,方才的剑拔弩张似乎也随之消散。只是明眼人都知晓,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又是一曲作罢,素馨县主忽然自席中起身,“启禀陛下,春节有猜灯谜之趣,臣女有意献上一盏花灯,为陛下解闷,不知可否?”
  皇帝可有可无地颔首,“准。”
  素馨县主躬身谢恩,随即命侍女取来一盏精巧的莲花灯。灯上彩绘精美,灯罩上挂着丝带,每条丝带上都系着一张纸片,看似灯谜。
  “此灯名为‘姻缘灯’”,民间传说,若能解开灯上谜题,便可得吉祥姻缘。”柳县主福身道:“今日新春佳节,不如请各位一试?也讨个好彩头”
  皇帝被勾起兴致,“有趣。那便让年轻人们试试,朕也瞧个热闹。”
  话音刚落,素馨县主已带着灯盏行至席间,“不如请孟小姐先来?久闻孟大人家的千金博览群书,猜灯谜想必手到擒来。”
  孟令窈心中警铃大作,素馨县主当众点她,必有用意。然而此刻圣意难违,她只得起身行至殿中。
  “孟小姐请任选一条谜题。”素馨县主笑盈盈举起灯盏。
  孟令窈凝神打量,乍一看去,每条丝带上确实都写着不同的谜题。正当她欲选最上方一条时,素馨县主手指微动,灯盏摇晃,一条淡紫色丝带恰好落在她手边。
  “看来孟小姐已经选好了。”
  孟令窈指尖顿了顿,不动声色接过那条丝带。
  上书一行簪花小字——“旭日东升照京华,影落三山堪入画。”
  第17章 灯谜难解 裴序门前是非多
  “旭日东升照京华”意指“日”字在上,“京”在其下,“影落三山”是少了右边三撇,可堪入画的,便是风景的“景”字。
  这字谜并不难解,难的是说出口。
  孟令窈分明记得,三皇子的名讳就是一个“景”字。
  若她猜中,既有窥探天家名讳之嫌,又给了素馨县主借题发挥之机。
  若猜不中,就显得太愚钝不堪。
  念头急转间,她轻抿唇角,打定主意。
  “回禀陛下,”孟令窈朝上方遥遥一拜,“此字谜臣女不便回答。如今想取个巧,恳请陛下应允。”
  皇帝已接过太监呈上来的字谜,小女儿的把戏,他一眼就看得分明,也无心分辨是一方算计另一方,还是二者联手要出风头,百无聊赖道:“说来听听。”
  “多谢陛下。”孟令窈立在殿中,声音清越,“‘日悬京门耀四方,小立画前细端详。风光总在无意处,山水相逢诗中藏。’”
  “素馨县主的字谜之解,便在此诗中了。”
  言毕,不待旁人反应,她再度叩首请罪,“禀陛下,按制,臣女不该直言与皇子名讳相关的字眼。臣女父亲忝居太常寺少卿一职,为人子女,更不能不听教导,行有违礼制之事。臣女才疏学浅,只好出此下策,还望陛下恕臣女无礼。”
  四句诗中,字字不提“景”,又字字都在言“景”。皇帝也明白过来,是她的好侄女在算计人。
  同她父亲一样上不得台面。
  他眼中精光一闪,抚掌笑道:“好!孟爱卿教女有方!太常寺掌礼仪祭祀,有其父必有其女,孟小姐果然深谙礼仪之道。”
  素馨县主脸色微变,随即请罪,“陛下恕罪,是臣女考虑不周。这谜题原是下人筹备,竟选了僭越的字,臣女也有监察不当之过。”
  “素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帝淡淡道,目光却冷了几分。
  素馨县主咬咬牙,又道:“方才险些唐突了孟小姐,孟小姐这般聪慧,不如请您代为择人,继续猜字谜助兴?”
  孟令窈不想这人竟还不死心,正蹙眉间,长公主忽然轻笑出声,“本宫看猜字谜甚是有趣。陛下,不如让大家同乐?宫中年下备了许多花灯,各府也进献了不少。让宫人将灯谜皆附在花灯上,叫这些年轻人们一道赏灯猜谜岂不更好?也省得都拘在殿中。”
  皇帝轻瞥了长公主一眼,不知她为何参与其中,但如此小事,也不会驳了她的面子,当即拍板,“长公主提议甚妙!就这么办。”
  “谢陛下应允。”
  长公主借口更衣离席,本是想去寻裴序,叫他代为看顾孟令窈一二,不料他的座位早已无人。
  “你们家公子呢?”
  轻舟答道:“公子也去园中赏灯了。”
  “哦?”长公主眉尖轻挑,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想来今年宫中的花灯,定是不同凡响。”
  御花园中宫灯如织,照得恍若白昼。
  宫人在不远处指引,孟令窈同谢成玉跟随其后一道游览。
  谢成玉挽着她胳膊小声道:“还好你反应快。”
  孟令窈轻叹了口气,“还好我幼时常与父亲一道编隐字谣玩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