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4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4节

  回到格格府正是午后,林家也没人,林三七将潘家的自鸣钟放在桌上,仔仔细细端详起来。
  这个所谓的法兰西路易十五式丘比特铜鎏金壁炉钟,高约42cm,宽约30cm,厚约20cm,整个钟呈金黄色,是用木材和金属制成。
  这个风格怎么形容呢,就属于典型的欧洲宫庭风格,雕刻非常精美,处处透露出豪华和奢侈感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自鸣钟表盘玻璃盖子没了,并且已经不会走动。
  一只不会走动的钟表,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哪怕再好看也没用,林三七感叹了一声,准备扔到垃圾桶去。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石楼村有个叔公就是钟表行退休的,能不能修好呢?
  这个自鸣钟再怎么说也是清朝时期的古董,还是欧洲制作的,或许还能卖些钱呢?
  想到这里,林三七看时间还早,便通过时空门说走就走,一下子又穿回了2023年。
  石楼村一幢自建楼房里。
  一个精瘦的老头正戴着老眼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量着林三七带来的自鸣钟,时不时还拿放大镜看看细节。
  林三七一声不敢吭,乖乖坐在一边,双手放在膝盖上。
  过了大约20分钟,精瘦老头放下眼镜,微微点头道:
  “这自鸣钟的确是老物件,属于十九世界法兰西宫庭钟表作坊出品,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了,可惜被你小子打碎了玻璃,不过也不是什么要紧事,配一个就行。”
  林三七提醒道:“三叔公,这自鸣钟被我不小心摔了一下,现在不会走了咋办?”
  “不会走了?那你把发条紧一下就行了呀,闹,你没仔细看,这里就装有一个上弦钥匙,像我这样转几圈就好。”
  果然,随着三叔公拧了几圈发条,自鸣钟又重新开始走了起来。
  林三七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和潘晔都误会了,以为是自鸣钟被摔坏了所以才不走时间,敢情是没上发条呀。
  “哈哈,没坏就好,对了三叔公,这样的自鸣钟算不算古董呀,你说有没有人收购?”
  三叔公想了一下,这才说道:
  “这个自鸣钟自然称得上古董,而且保存完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花都嘉德2011年夏季拍卖会上,就成交了一个类似的自鸣钟,成交价是86万人民币。”
  林三七心中暗喜,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一个破钟居然可以卖这么贵?
  要知道潘家原来准备是拿100斤粗粮去交换的,也就是100斤棒子面或地瓜干,跟白捡有什么区别。
  “三叔公,你看这自鸣钟我拿着也没用,你有没有门路帮我卖掉,我给你2%的佣金。”
  南方人做事,生意归生意,亲情归亲情,讲究一个亲兄弟明算账,避免将来不必要的纠纷,反而影响亲朋感情。
  三叔公知道这是行规也没拒绝,于是拿起电话本翻了半天,这才拨了一个电话出去。
  “老张,对对好久不见,我跟你说个事情,我有个族孙现在想出手一个约1870年的法兰西路易十五式丘比特铜鎏金壁炉钟,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你过来看看呀,行,就在我家里。”
  三叔公放下电话这才笑着说道:
  “我打电话这个是西关古玩城的一个古董老板,主营就是钟表,他说一会儿来看看。不过小七,叔公要给你打个预防针,拍卖价跟收购价是不同的,到时开价并不一定能达到80多万。”
  第68章 出手入账三十万
  林三七重重点头保证道:
  “三叔公放心,我知道规矩,不会给您丢脸的。不过您得跟我说个底价,一般多少钱就可以卖?”
  三叔公又重新看了一遍自鸣钟:
  “我个人的心理价位是30万,如果高于30万你可以出手,当然如果买家特别喜欢可能价格还会高,毕竟千金难买心头好嘛。可是张老板是生意人,是要转手卖的,所以价格不会太高。”
  林三七心想30万呀,天呐,有30万自己都可以买辆低配凌志车了,足够了,说白了不过是100斤大米换来的而己。
  张老板可能小赚,但自己也绝对不亏。
  半小时后,电话里的张老板就到了,双方寒暄了几句就坐下了。
  林三七观察到这位张老板左手一串佛珠缠在手腕上,右手一条亮晶晶闪瞎眼的粗金手链,胸前还挂了一块黄色的牌子,不知道是黄田玉还是琥珀石。
  总之一看就是古玩城的暴发户。
  张老板也是个专业玩家,看到自鸣钟后,马上用手上上下下摸了個遍,这才点头道:
  “不错,的确是晚清时期的物件,年代没问题。小兄弟,我想看看自鸣钟里面,没问题吧?”
  古董钟表不仅要鉴定外观外表,更要看里面的零件。
  如果零件是全新的,那这钟表几乎就不值钱了;如果有部分零件是现代后配的,那么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最好的情况就是全部原装,零件一个没换过,钟表还能走动,这才是最值钱的。
  林三七是从1959年拿来的东西,60多年前的东西自然不会有零件调包的情况,于是大方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老板,你尽管检查。”
  张老板脸上笑呵呵,手上动作一点都不慢,只见他打开随身携带的一个工具包,唰一下摊开在桌面上,然后就动手拆钟了。
  好半天后,张老板摘了眼夹式放大镜,轻轻吐了一口气,然后捧过茶杯喝了一口水。
  “后生仔,我跟阿富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实话实说,这个法兰西宫庭自鸣钟的确是老物件,里面的零件也是原装货,可是少了一块面罩玻璃,这里还有点小磕痕,所以品相不算太完美。”
  林三七知道只有真买主才会挑刺,于是也假装老练地点点头:
  “张老板,你是我叔公的朋友,按理说也是我的长辈,这个自鸣钟呢也是我家的祖传宝贝,特殊年代都保护得很好。现在要不是我手头紧,还真舍不得卖。
  这样吧,您出个价,价格合适呢我也出手了,省得再往拍卖行跑一趟,人家手续费可相当贵且周期长。如果价格不合适呢,我再找找其他买家看。”
  三叔公林富眉头挑了挑,心想别人都说林木森家的小子老实,原来也是个满嘴跑火车的。
  张老板则心想没唬住这小子,而且旁边还有一只懂行的老狐狸看着,也就不好多压价。
  “这样吧,25万我收了。”
  林三七心想,这也没达到三叔公说的底线呀,看来这张老板也是个奸商,那还说啥?往死里报价:
  “低于50万不行!”
  北方人做生意直爽,或许这时候就已经掀桌子走人了,觉得对方不给自己面子。
  可是南方人嘛,做生意就喜欢讨价还价,互相妥协,慢慢磨价格。
  最后双方以32万,这个超过底线一点的价格成交,双方签定合同后,32万现金就打到了林三七的银行卡里。
  张老板内心还是挺高兴的,这自鸣钟配个玻璃,再把缺口补一下,碰到个喜欢买家,卖个5、60万都不成问题。
  林三七心里也激动,本来准备当垃圾丢掉的破钟居然卖了个高价,这简直就是意外惊喜。
  要不是这是本以医药为主的小说,否则在59年收购瓷器邮票紫檀木什么的,绝对是穿越1959年最好的赚钱手段,而且是一夜暴富那种。
  张老板走后,林三七将规矩的6400元打到了三叔公的卡里,这才准备美滋滋回家了。
  三叔公却拉住了他,语重心长地提醒道:
  “七仔,古董行的水太深,以后做事要多留个心眼儿,吃不准千万不要出手,明白了吗?”
  林三七嘿嘿一笑:“三叔公放心,我是学医的,以后也不准备做古董生意,这次也是巧了。”
  老头这才满意地挥挥手:“有钱好沟女,去吧,多生几个仔,多给林氏添加丁口哦。”
  林三七心想老头变脸真快,刚刚还挺严肃,现在又嘻皮笑脸了?
  “三叔公,我看你也可以的,让三叔婆再给我生个小叔叔出来喔。”
  “哇你个扑街,取笑你叔公,看鞋~~~”
  既然收了潘家的好处,那潘父的病情就放在了首位,东广人做事都是言而有信的。
  花都八院
  花都八院属于传染病专科医院,肺结核定点医院。
  林三七从滴滴上下来后,望着眼前雄伟的医院大楼,眼里有说不出的羡慕和难受。
  如果不是出了那档子事,自己要么已经穿上白大褂成为人人羡慕的医生,要么马上要开始读研了,女朋友也不会分手。
  结果现在自己成了一个“无业游民”,人生之路彻底改变。
  叹了口气,林三七拿着装有潘父痰液的杯子,缩了缩脖子就走进了医院,怕被熟人碰见。
  肺结核的药物不是药店能买到的,必须要有医生处方,林三七不得不来定点传染病医院。
  刚走进医院,运气就是这么好,林三七听到身后有人在叫他了:
  “咦,林三七?真是伱小子啊。”
  林三七一回头,看到几个路过的白大褂当中有一个熟人正冲他挥手,正是他大学学长许开诚。
  怕什么来什么。
  林三七尴尬地笑笑,也挥了挥手:“许学长,好巧啊!”
  许开诚跟旁边几个同行的年轻医生耳语了几句,然后快步走了过来,刹那间那几人都眼神异样地看向了林三七。
  林三七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算了。
  原本他也应该是这些人的一员,结果现在却成为了大家的异类。
  “林三七,你怎么来八院了?”
  第69章 谣言是如何产生
  许开诚跟林三七都是同一个大学的,不过林三七读本科的时候,他是研究生在读。
  两人都喜欢踢足球,于是经常在一起玩,彼此也算熟悉。
  医院门诊部的一角,许开诚听着林三七诉说了自己为啥会被实习退回的内幕。
  “靠,你那个带教老师也真不是人,这事怎么能让一个实习生背锅呢?你也是笨,这种事情能轻易承担下来的?”
  林三七也是眼神寞落:
  “我这不是太年轻嘛,当初詹老师说他正是晋升的关键时期,还跟我保证反正病人没死,事情也不大,大不了就是赔钱,所有赔款他会承担的,所以我就……”
  许开诚听了还有点恨铁不成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