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20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20节

  林三七听了一阵茫然,这才59年,
  (真实的历史,崇文门1950年拆掉瓮城,1968年全部拆光;
  宣武门,1965年拆除;阜成门1953年拆除瓮城、箭楼台基,1965年拆光;
  西直门1969年全部拆除;安定门1969年拆除;东直门1965年拆除;
  而朝阳门是在1953年就拆除城楼,1957年又拆除箭楼和周围城墙,所以林三七到1959年的时候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看不到自己想看的城墙,林三七内心也没有多少失望。
  反正林三七是花都人,又不是北平人,哪来的那么多感怀伤神?又不是自家的东西不心疼。
  当然你说要拆了越秀山上的镇海楼,估计林三七就要撸起袖子跟你拼命了……
  过环城河,其实相当于出了首都二环。
  再过几十年,东二环边上房价那都是每平米十几万起步,别说外地人,就算是本地人也只能望楼兴叹。
  可是在59年,出了东二环,外面就是一个大农村。
  噢不,说是大农村也不对,因为二环外集中了首都的大多数工厂,可能这些工厂的建筑用砖还是古城墙那里拆去的呢。
  像《情满四合院》中的轧钢厂就在这一块儿。
  再过几十年,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里屯、大裤衩、美女集中地。
  林三七一边走,一边都在对照着后世的记忆,同时一边在骂娘。
  因为他已经走了十多里地了,还是没有走到所谓的朝阳公园,老头所说的离得最近,林三七已经充分怀疑了。
  终于在林三七耐心和体力快耗尽的时候,朝阳公园走到了。
  说是公园,其实就是路边立了个牌子,建了几个小水池子,稍微搞了一下绿化,方便周边工厂的工人们平时休闲用。
  可能正是周边工厂多,工厂周围又是大片大片的农村。
  一方有钱有票,另一方有粮有菜,又在荒效野外,所以才造成了朝阳公园鸽子市繁荣昌盛的主要原因吧?
  瞧瞧,当代大学生马上可以写出一篇论文来。
  既然已经到了朝阳公园,林三七也顾不得休息,开始伸长脖子到处寻找黑市,在他的印象中,应该跟花都城中村菜市场一样热热闹闹吧?
  可是瞧了半天,他也没瞧到哪里有“农贸市场”。
  林三七知道肯定哪方面出错了,大概率是自己有什么误会,年轻人嘛脸皮厚,不懂就问。
  这时候刚有几个妇女们走过来,林三七赶紧迎了上去:
  “大姐大姐,我,我想问一下,不是听说这朝阳市场有个鸽子市嘛,我怎么没找到呀?”
  “你一个大小伙子去鸽子市干嘛?当心抓到犯错误,去去去。”
  其中一个妇女挥手要赶人,像训小孩子一样。
  林三七都走了十多里地了,哪会轻言放弃?
  “不是大姐,我也是没办法呀,家里都快饿死人了,再搞不到粮食,我爷爷奶奶都要撑不下去了,惨啊。”
  看到眼前小伙子那满头大汗,一脸焦急的样子,几个妇女内心有些不忍了。
  其中一个妇女悄悄指了一下北边一个小树林说道:
  “小伙子,站这没用,你去那边小树林瞧瞧……”
  说完,几个妇女快速离开了,仿佛多说几句会惹上什么大麻烦一样。
  林三七望了一下,那个小树林距离还有大概2公里路呢,周围都是农田和草地,一望无际,难以埋伏。
  远远看去,果然有人影从小树林里出来。
  看来这个小树林不是那种“钻小树林”,真是传说中的鸽子市了。
  林三七心中小小激动了一下,终于自己的“流量变现”踏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于是兴奋地就朝小树林跑去,仿佛里面有个美女在等他似的。
  等他跑近了,还没看清树林里有啥就被一个人呵止住了:
  “站住,干什么的?”
  林三七已经知道黑市是有人组织的,要交门票,所以也没多少诧异,老实回道:
  “我,我就是想来买点粮食,不是条子。”
  “条子?”
  这两个字把北方人给整不会了
  第31章 见识到黑市的黑
  林三七戴着草帽,再戴着口罩,要不是怕太醒目,他都想戴副墨镜。
  不过他发现似乎老头说得也不对,因为他在小树林里遇到的其他人都没有像他这样“伪装”得严实。
  其实想想也是,如果不是饿极了,被逼极了,谁愿意走十几里来朝阳公园做些违法的事情?
  至于不伪装会不会暴露,会不会被抓?
  能来黑市的要么是穷凶极恶,要么是饿得走投无路,这批人谁还在乎会不会被抓?
  抓走更好,至少里面还能吃免费牢饭!
  朝阳公园的黑市跟林三七另一个设想不符的是,这里没有固定的摊位。
  里面的人都是流动的,买家就在小树林里走来走去“看货”,又不说话,这样子就跟《聊斋》里的孤魂野鬼似的,安静得可怕。
  卖家则都是三三两两或蹲或站在角落里,彼此互不打扰。
  林三七粗粗逛了一圈,心想自己也得打听打听物价不是?
  有人戴着眼睛的中年男人站在那儿,脸上有点红红的,看到人过来眼神还有点躲闪。
  林三七靠近,看到这人两手空空就有点奇怪,“大哥,你是卖啥的呀?”
  眼睛男听到有人问价,看林三七穿得也不差,至少衣服上是没有补丁的,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表来:
  “上海牌的,a581手动机械表,我买的时候花了230块铜甸,你看,保养得交关好。”
  林三七心想倒霉,第一个问的就是手表,这手表别人当宝贝,他拿来又没用,2023年淘宝上100块a货表不要太漂亮哦。
  但问物价嘛,当然是什么都要打听一下:
  “手表……不错,你要多少钱?”
  眼镜男有点小激动:“我不要钱,我要粮食,给我100斤粗粮,这手表就是你的。”
  林三七假装摇头走开了,嘴里还说着:“100斤哦,太贵了,买不起。”
  眼镜男也没有追上来讨价还价,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眼镜男的确不像是個生意人,知识分子的骨气还在。
  如果不是被生活逼迫,谁会拿出最心爱的手表来换棒子面地瓜干呢?
  林三七心中的感叹,突然被一个小眼睛的男人给拉住了。
  这男人看起来40多岁的样子,干瘦干瘦,但衣服穿得不差,脚上是一双破皮鞋,看打扮像是破落的贵族。
  看到林三七停下脚步,小眼睛像特务接头一样,用手捂着嘴巴轻声问道:
  “同志,要不要古董?”
  古董?你要这么说我可不困了。
  林三七眼睛一亮,古董好啊,这玩意儿2023年可值钱了,到时送到拍卖会上,几百万几千万还不是小意思。
  “你有啥古董?”
  林三七的声音都有点激动的小小颤抖。
  他也是看过《黄金瞳》的,心想老天有眼啊,主角随便逛逛地摊就掏到一个绝世珍宝,然后出手几千万的好事终于也让他也碰到了。
  发财啦~~~
  还要啥自行车,当啥医生,干啥采购?
  小眼睛男神神秘秘从树后面拿出一个包裹,打开一层又一层,看得林三七心里更痒了。
  打开最后一层,露出一个青不青,蓝不蓝的小碗来,林三七脑子迅速在盘算这属于哪个朝代的什么品种瓷器?
  小眼睛脸色一板,郑重说道:
  “同志,这可是汝窑碗,非常非常的珍贵,伱看这碗底还有乾隆爷的提诗呢。我跟你说,我家祖上就是大清内务府的,这些宝贝都是从皇宫里偷带出来的,绝对大开门。”
  汝窑?清宫流出来的?
  你说是别的,林三七可能还真被蒙了。
  可你要说是汝窑,那就蒙不了他了。
  为啥?因为他以前看过一部记录片,明确说了汝窑碗全世界只有两只,一只在故宫博物院,另外一只在鹰国大维德基金会。
  咋滴,突然跑出来第三只汝窑碗,又碰巧让自己碰到了?
  谁家有这种宝贝,还不跟心肝一样藏着掖着,唯恐被外人知道给抢夺了去。
  林三七突然就觉得索然无味,原本他以为古董是几十年后才是造假高峰,想不到在1959年就已经有假古董了。
  想到这些,林三七挥了挥手,甚至连上手看一下的欲望都没了:
  “大哥,这玩意儿可是宝贝,我买不起,您找别人吧。”
  小眼睛一听就急了:“嗨,别介兄弟,你喜欢就出个价呗,我要的不多,给我200斤细粮我就卖你了。”
  林三七白了他一眼,也懒得多说。
  走偏门的往往是拉帮结派,他也犯不着去得罪一个地头蛇,来黑市安全第一。
  绕了几个圈,林三七终看看到一个卖米的了,就一个布袋子装着,敞开放在地上,周围密密麻麻全部是围观的人。
  “嗨,这米好,雪白雪白的。”
  “看起来像是东北米,这年头可稀奇了,怎么卖呀?”
  “就是,多少钱呀,我全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