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第54节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第54节

  但没想到,听到他要抢县主以后,身后的队伍跑的更快了。
  “你竟然想抢县主!我弄死你个瘪三。”
  “竟真是冲着县主来的,好啊!看你哪里跑!”
  陈五:不是,怎么说完以后杀意更重了呢?
  以陈五为首的流民跑不过,只能抄起武器反抗。
  双方对打才知道实力的差别。
  尹笙想,这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
  *
  第二天林肆睡醒时,梁年写的事件报告已经由春意放在桌子上了,林肆一边洗漱春意一边读给她听。
  林肆有些诧异,“五十多个人全死了?我们这边没什么伤者吧?”
  春意回:“有的,一位名叫徐绰的,因为打了胜仗太高兴,没看清路,一脚踩坑里去扭着脚了。”
  春意继续读,“经当日队伍队长尹笙口述,这些流民的目标似乎就是县主,是想在县主府抢一票大的,随后找个山头当山匪,期间还多次怂恿部曲队伍的队员参与进他们的抢劫队伍,队员们听到这样的消息,怒火中烧,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最终部队队员压倒性胜利。”
  林肆点点头,“给昨夜部曲队伍的人都发奖金,再让庄园去宣传。”
  婢女将早食端了上来,林肆刚夹一筷子排骨,突然看着排骨陷入沉思。
  “把祝时溪叫过来,她不是一直想解剖活人吗,这不现成的素材?”
  第51章
  当时的场面过于混乱, 流民被逼急了奋起反抗不说,黎县这边的部曲队员一听说是来抢县主的,顿时气愤不已, 士气高涨。
  祝时溪带着唐行去挑尸体, 五六十具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
  祝时溪挑挑拣拣,挑了两具尚且完好了,两眼放光。
  她还未解剖过人的尸体呢, 这可是人啊!
  部曲队员帮忙将尸体抬上板车给拉回去。
  解剖尸体这种事情自然不能在县主府做, 那毕竟是林肆睡觉吃饭的地方,总感觉怪怪的。
  因此特地给祝时溪在县主府旁边弄了个屋子。
  当晚的事情被百姓们各种添油加醋,一传十十传百。
  “那群人少说也有一两百人, 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便是要来抢县主啊!”
  尹笙买菜路过, 在心里默默纠正:顶天了四五十个人。
  “而且那群人还随身带着武器!”
  尹笙:不过是一些破破烂烂的农具。
  “那当真是凶险万分,听闻徐家的胡人郎君受伤了?”
  “这徐绰来到黎县以后个子长的很快啊,平时挖矿想必力气不会小,竟也受伤了,看来真是一场艰险的战斗!”
  尹笙:他自己太高兴了一脚踩坑里了。
  最后尹笙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提着菜篮子快步走了, 再听感觉自己要变成一对一百的神人了。
  尹笙得了一笔奖金,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笔钱, 他一层一层的找,终于再看到莫静连。
  尹笙手里攥着钱, 看着莫静连旁边的唐行生的唇红齿白, 一股强烈的自卑感涌上他的心头。
  “我来还钱,多谢女郎当日救命之恩。”
  莫静连还不知道尹笙入选了部曲队伍,也不知道他就是那日夜里和流民对抗的队长, 只是好奇,“你哪里来的钱,你们家中刚到黎县,一切困难,还是自己留着吧。”
  尹笙低声回:“那日击退流民,我是队长,县主发了奖金。”
  话音刚落,莫静连还未做出反应,唐行反而激动了起来,他一个跨步上前,“不知道这位小郎君如何称呼,真是太感谢你们提供这么多尸体了。”
  莫静连忙制止,“阿行,别吓到这位尹小郎君了。”
  随后莫静连解释,“这位是阿弟唐行,正跟着县主身边的人学医,那些尸体对学医之人很有用处,故而如此激动。”
  尹笙莫名松了口气,原来是阿弟。
  唐行带些遗憾,“就是可惜那些尸体都破破烂烂的,能用的就两具,若是有下次,你们记得尽量尸身完整。”
  莫静连无奈,自从唐行去学医以后,整个好似变了个性子。
  尹笙固执要还钱,莫静连最终拗不过,还是收了。
  还完钱,尹笙心中的担子卸了下来,整个人都很轻松,他不喜欢欠别人的,尤其是,那位莫娘子。
  还了钱,尹家全家一起琢磨剩下的钱怎么用。
  尹霄带了些不好意思,“我瞧黎县的百姓都穿的棉布衣,要不我们也买一匹棉布来做衣服吧。”
  尹笙表示赞同,那棉布他也知道,穿在身上很舒服,他当时还想要想要办攒钱买上一匹。
  “听其他人说,到了秋季时,还会售卖棉花,买来填进棉衣里,冬日都不会冷。”尹母一脸羡慕。
  尹笙最终将这些钱拿了一小部分存起来,另外的拿去买了棉布,割了肉,又找了石土来教他堆砌火床。
  虽然距离冬天还早,但是以防万一总是没错的。
  虽然击退了一波流民,但是巡逻仍然未停,直到到了夏季,熙河路官道被抢的商人太多,熙河路这才出面剿匪。
  那些因为增税而产生的流民仿佛突然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
  夏季天刚亮,作坊的女工便起床,现在都是弹性工作时间,夏季便早些起来早些做完,下午热的很,做起活来怕中暑。
  现在黎县多了不少早食摊子,大家手里都有些钱,尤其是女工们,在家做早饭麻烦,在外头吃也就一两文钱,很划算。
  渐渐的,除了女工以外的人也会选择出门吃早食。
  一大早的起床做饭多累啊,有那个时间不如自己多睡会呢。
  也有人感叹,短短快两年的时间,自己竟也过上了在外头吃早食这样的奢侈日子。
  现在的早食摊子全是熟人很多,基本都是女工,石金刚坐下,就和七八个人打了招呼。
  吃完早食后,石金步行去到纺织作坊上班。
  藤甲编织完以后,纺织作坊已有效恢复正常生产,夏季正式棉花收获的季节,前日,负责看管棉花的胡人娘子们才将采摘的棉花送了过来。
  现在的棉布除了黎县本地需求外,主要销往熙河路的各州,但销量一般,不算火爆。
  这一点在林肆的意料之内,首先,普通百姓两三年都不一定买一匹布,而富人第一次见棉布,顶多是摸着舒服拿回去做个里衣穿,或者图个新鲜做一两件衣服,棉布没办法给他们带来高端布料的情绪价值。
  对于棉布推广,林肆并不着急,这件事得放在以后再说。
  就算是现在这样的销量,也足够林肆赚上一小笔。
  石金走在路上,满脑子都是摇娘昨日随口闲谈的一句话,“县主很有可能就在明年开设学堂呢。”
  学堂,这个词距离黎县实在是太遥远。
  在她的记忆里,黎县从来就没有过学堂,也没有教书的西席。
  石金已识了字和简化数字,也深刻认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若是开设学堂,石头就可以去上学。
  若不是石头双亲都在,她都想把石头送去庄园里,那些小女郎小郎君学的才是真的好东西。
  石金想着学堂一事,忍不住勾起嘴角,快步走进纺织厂的大门。
  *
  庄园的孩子每个人个子都窜的很快,孩子们也时常会攀比身高。
  钱遂这个班主任当的尽心尽力,孩子们都被养的很好。
  但只有这区区二十四个人在将来定是不够用,林肆预计在明年或者后年,再添一批孤儿进来
  到时这些第一批的孩子也能被叫一句师姐师兄,摆摆架子。
  钱遂今日例行报告庄园的情况,林肆一边听一边吃冰雪元子。
  听着听着,林肆忽然来了一句,“钱阿婆,你说庄园这个名字会不会太随便了。”
  钱遂疑,随后思考:“县主是指庄园的名字太过于简便,想要给庄园取新的名字吗。”
  其实严格来说庄园都不能算作名字,只是当时对梁年以及黎县百姓的一种说辞,久而久之林肆也就懒得去纠正,所有人张口闭口都是庄园。
  早在之前,林肆就想给庄园重新取个名字,但奈何突然增税,又有流民来犯,便将这件事给耽搁了。
  林肆觉得现在就是个好时机,“对,我想要给庄园重新换一个名字。”
  再怎么也是直属于她手下做事的人,名字得好好取取。
  林肆决定发动大家的力量,集思广益。
  于是乎,梁年和左莜以及莫静连都收到了庄园取名的邀约,还要写上取名思路,不光是她们,还有庄园的孩子。
  林肆原本想让祝时溪也写的,但想想算了,她指不定能写出个什么东西,至于封凌这只蠢萌哈士奇就更算了。
  每个人都要想一个名字出来,最终被采用者有奖金。
  梁年从县衙结束工作以后,提笔沉思许久,写了个幼孩园,她颇为满意,至于取名思路。
  原因不为别的,在她看来,庄园里的孩子都是小孩子,既然全都是小孩那就叫幼孩园好了,简单明了,她对此还十分自信,觉得自己这个名字一定能被采纳。
  左莜相比之下也没好到哪里去,她翻翻找找古书,最终拼凑出一个毫无意义的“无字书会”。
  至于取名思路:觉得无字和书会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很酷,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就是要这种感觉才会给人一种神秘感。
  莫静连短暂的思考后,提笔写下九章商队四个字。
  又洋洋洒洒写下取名思路:用商队来做隐藏,简直天衣无缝,不管做什么事都很便捷。
  林肆看的一脸无奈,尤其是梁年的幼孩园,这什么,幼儿园是吗,还怪会取的。
  无字书会也真是有够故弄玄虚,商队就更不用说了。
  林肆将这三个人的纸挪开,又开始看孩子们的取名,最近左莜在给他们上古籍和历史课,不知道他们写出来的会不会好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