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如果不是被一个叫耿小玉的姑娘舍身相救,当时也就被人杀了。”她回忆起在闽南一带的经历,轻叹:“命如草芥的滋味不好受,可普通人要学成武艺却难如登天。”
  “首先要有机会,其次还要有时间。”她说。
  狄飞惊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些。
  “那天我注意到你收麦扎袋的手法很熟练,宋某少时躬耕陇亩,我很清楚,没有常年亲自下地做过农活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狄兄,你出身想必并非世家吧。我问过杨无邪关于你所练的武功,也映证了我的猜测。”
  大弃子擒拿手,要修习这门武功,需要修习者付出轻则残疾,重则身亡的代价。世家的资源和武功何止千万,如果有别的选择,谁会去修习这样的武功呢?
  除非别无选择。
  狄飞惊付出了颈骨断折的代价,学成了这门武功。而在世家林立阶级秩序泾渭分明的江湖,是雷损给了他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几乎全部的信任,感君义重,倾死以报。
  即使别人不理解他对雷损的忠心,责他是非不分,可除了雷损,谁又给过他这样寂寂无名之辈,如此的机会和信任?
  至于正邪良善,那是太过奢侈的考虑,在弱肉强食的江湖,首要的目的是活下去。而在不打破现有平衡的前提下,他也乐得不去主动做些什么。
  “说到底,是这混乱失序的江湖和朝局没能对得住你,还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甚至处境还不如你的人。”宋雁归轻声开口,语气一如秋水澄净。
  何况不论怎样,总归是因为他没对她痛下杀手,她才躲过一劫。她当然不至于感激他,但要说报复……也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你……”他张了张口,哑然失声。能做天下人知己的狄飞惊,从未有过如此沉默的时刻,他想起许多他已有很多年不曾想起的往事,又似乎什么都没想。
  他听到了饭馆外传来的马蹄声,然后看到了一袭绯衣,高坐马上的那位“宋先生”。他低垂的眸中涌起某种复杂而陌生的情绪,他一时说不清那是什么,但宋雁归已经起身了。
  “不过我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大度,狄兄,我们不是敌人,但也不是朋友。”
  她自袖中取出一串铜钱,认真点数,取下其中的三十二枚,扣在桌上:“结账。”
  说完,青衣如翠竹,转身朝屋外渐行渐远。
  狄飞惊的目光落在桌上那三十二枚铜钱,眼神在摇曳的光影里忽明忽暗,蓦地轻声自言自语:
  “宋雁归,你分明还欠我三文钱。”
  -----------------------
  作者有话说:从出身来讲,狄飞惊和白愁飞其实都是从底层出来的,没有世家的资源,于是必须依靠牺牲一些什么东西去做置换(不做评价,只是陈述这个事实)。江湖说到底是极其残酷的,尤其温书。狄飞惊牺牲的无疑就是健康的身体。
  第128章 兄妹
  萧萧梧叶,清秋薄暮。
  几蓬枯草卷着半黄的芦花,打着旋儿扑向黄土驿道上的行人和马匹。
  翻过前面那座山,就进入了蓟州地界。自晚唐时起被石敬瑭拱手送给辽国皇帝的燕云十六州,就在近前了。
  “北城”舞阳城、“南寨”青天寨、“东堡”撼天堡、“西镇”伏犀镇,活跃在幽蓟二州附近的这四大武林世家数十年来守望相助,结成了坚固的战略攻守同盟。
  若非前些时日,一向老当益壮的南寨寨主伍刚中突然不知何由一病不起,“绝灭王”楚相玉在沧州铁血大牢越狱之事,他必要参与帮忙追捕的。
  只是时移事易,谁也不曾料到短短数月过后,日月换新天,天子赵佶被废,新皇登基,楚相玉也因身负从龙之功,不再是当初那个被通缉的越狱逃犯了。
  伍刚中的病却始终没有见好。
  好在女儿伍彩云和女婿殷乘风不仅孝顺,始终不曾放弃延医问药,也早已能独当一面,井井有条地打理寨中大大小小一应事宜。
  只是在南寨之外,州府一带近来并不太平。
  连续发生的七宗豪门艳尸劫杀案,七位在武林中享有声名,文武才艺双全,且家世显赫的女子接连在家中遇害,家中财物也被洗劫一空,惹得此地女子们不免惊惧,人人自危。
  边境辽汉杂处,州府县衙虽也出动了人手查探,却都无功而返。
  老寨主伍刚中虽缠绵病榻,意识却始终清醒,闻听这个消息,想到自己家中亦有爱女,一时心有戚戚,数日前腆脸去信一封送往汴京神侯府,只希望老朋友诸葛正我能派手下四大名捕前来帮忙查案。
  他最中意的人选自然是无情,当然若是其他人能一起来也再好不过。但短短时日,无情的身份已今非昔比,他也隐隐听说了汴京刚经历一番动荡,心知老朋友此时必定脱不开身,虽遗憾嗟叹,但也无可奈何。
  “爹,你别担心,”伍彩云侍奉着伍刚中喝药,灿笑着宽慰他道:“我和司徒夫人、江爱天、敖夫人、元夫人、奚采桑,我们准备组成一个女子防卫团,齐心协力,揪出那个连犯七宗大案的恶棍□□。”
  “所以你们是打算在寨中商议策略么?”殷乘风满心满眼看着眼前的爱人,笑着打趣。
  “是。”伍彩云郑重地点头:“欣如姐姐若不是怀了孕脱不开身,本来也要加入的。”
  “好,等我回来,到时候我陪你一起。”殷乘风主动请缨。
  “不必,你去忙你的,被害的是女子,要揪住那恶魔,自然也得靠我们女子。”伍彩云坚定道。
  “好吧好吧,依你就是。”殷乘风温和笑道,自己即将外出,能有人陪在彩云身边互相看顾,也是好事,想到这里心中微微一松。
  伍刚中看着眼前一双璧人,微微颔首。
  于是今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伍彩云就在寨门口徘徊,她在等的,自然是原定于今天抵达南寨,远道而来的五位姐姐妹妹。
  她听到了由远及近的马蹄声,忍不住欣喜抬头时,看到的却是两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她微微怔住。
  两人一马,一绯一玄的一对男女。
  让伍彩云微怔的理由只有一个。
  马上的绯衣女子云鬓如雾,在松松挽着的发髻间斜插一支白玉簪,不施粉黛,长睫如扇,虽有面纱遮面,仍能见到唇不点而朱,腰身盈盈一握,眼波流转间天然一段妩媚风流,秾丽似洛阳牡丹。
  此刻,她正柔若无骨地依偎在玄衣男子胸膛前,涂着蔻丹的一双纤纤玉手按在男子的臂上,不胜娇柔婉转。
  伍彩云外号彩云仙子,自己本就是江湖少有的美人,却也自问从未见过比眼前之人更如花倾城的女子,心中惊羡,竟隐隐生出自惭形秽之感。
  玄衣男子跟身前女子耳语了些什么,利落翻身下马,一手牵着缰绳近前,抱拳拱手笑道:
  “我二人赶路至此,可否冒昧向贵寨讨口水喝,歇一歇脚?”
  伍彩云闻言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位玄衣男子操着一口京城口音,身后似是背着把琴,面容白皙明秀,身量中等,目光明澈,笑起来如朗月入怀,令人如沐春风,一时心生好感。
  好一对人中龙凤。
  “远来是客,在下青天寨伍彩云,请。”
  “在下王云雁,这位是在下的表妹,花怜。”
  ……
  “诸葛神侯的义子?”
  安顿好二人的住处,伍彩云带着他们去见了父亲,伍刚中听到对方的身份,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惊异。
  “是,义父叫我代他向老寨主问好。”自称叫王云雁的青年笑着取出诸葛正我的亲笔印信交给伍刚中。
  伍刚中将信展开,细细读完,不由感叹,他一向知道诸葛正我有三名义子,但除了多年前殒命的萧剑僧,确实没听说过另外两位的名姓,没想到今日意外见到了其中之一的庐山真面目。
  有诸葛正我的亲笔书信为凭,没有人再质疑王云雁的身份。信中说王云雁人恰巧在北方,性格跳脱但办事可靠,诸葛正我和手下弟子脱不开身,便派他来帮忙协助当地州府,查清豪门艳尸案。
  伍刚中冷眼瞧着,眼前的玄衣青年脚步声几不可闻,虽不知武功修为如何,但一身轻功必定极为俊秀,恐怕未必逊色于四大名捕之中的追命。只是没见他佩刀剑,只背着琴匣,不知道武功是走得什么路数。
  还有一件事:“王少侠,此案行凶者连日来多次作案,横行无忌,且只对女子下手。你此番带着你表妹……”伍刚中咳嗽着道:“寨中多高手,你查案时若有不便,可将你表妹留在寨中,或更安全些。”
  “多谢老寨主,在下也正有此意……”玄衣青年笑眯眯应好,只话音未落,一声好似裹着蜜糖一般,令人酥掉半边骨头的娇嗔就打破了屋内的平静:
  “表哥,我不要和你分开。”绯衣少女泫然欲泣的模样我见犹怜,她娇声细语,不顾其他人是何反应,径直扑入玄衣男子怀中撒娇,守在屋中的寨中弟子都不由暗暗感叹这位王少侠艳福不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