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今年是第一年,如果能开好头,往后的年岁就能依照这个来,不用再多费其他心思。
  文薰还问了霞章有没有给大嫂带礼物。
  “当然,我刚才已经去看过了。”
  霞章回家这么久没有收拾好行李,便是他先去看了大嫂,又去陪父母用午餐,被老爷子叫到跟前说话,又在二妈那里走了一圈,才真正得闲。
  莫三公子在“礼”一方面,向来是没有出过错的。
  父母那边也提前去过,下午自然不用再去。只是他今日回来,二老高兴,又派人来通知:“太太说,今天请大家去她那儿用晚饭。”
  今天不仅霞章回来了,妙致也一块儿回来了。一家人时隔小半年重聚,这是合理的要求,没有不能答应的。又因为佣人们来了,文薰和霞章不再无状,而是隔了些距离,再说些最近的话。
  今夜莫府小宴,菜色准备得极为丰盛,珍珠白面,翡翠青菜,鱼羊之肉精细绘制,摆了整整一桌。
  听莫老爷说过话后,曹玄致先举杯,跟霞章碰了一轮。
  这是谢他能够等在沪市,和妙致一起回家。
  虽说不是特意,但礼是少不得的。
  莫太太在饭桌上对妙致也多有关心。妙致好不容易能见家人,心里高兴,克制不住说了好些话。本来,她都准备好被嫂子似有若无地针对了,可偏偏太阳打西边来,锦姝全程闭口不言,她吃着自己的饭,有时会和玄致互相夹菜,愣是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
  妙致这才有些明白,母亲口中所说的“你嫂子这半年来可以说是变了个天”一话有多真实。
  就是仍旧不成熟,再玲珑些才好。她们分明是一家人,为什么要一直看对方不顺眼呢?
  琼玉今天挨着文薰而坐。她才从政府办事处回来,脸上还带着风霜疲惫。得了空,她也举杯,凑着热闹想要敬霞章一杯。
  霞章却非得她说出个缘由,“你又是为了什么?”
  琼玉道:“那就敬寒假吧。”
  真是羡慕这群做先生的,还能有寒暑假歇气的时间。
  年底了,政府各处忙得脚底都要磨出火星子,琼玉所在的电话处更是个热闹部门,谁都能使唤一句。她又挂了个组长的头衔,平日里除了处理手上的事务,还得对下协调。常常是还没下班,就开始头疼。
  她现在敬酒,也是为了找个理由,好借着喝酒的功夫,给自己放松一下。
  霞章见她脸色不好,也真心想关照,便举杯和她轻碰:“姐姐要有哪处帮得上忙的,我一定去帮。”
  “哪里就用上你了?”
  哪怕是句乖话,听在耳里也舒服。琼玉一边感慨家里这个小的会哄人,思量间酒水一下肚,没一会儿她就捂着嘴,低头欲呕。
  文薰连忙放下筷子去帮拍她的背,宜章起身,轻碰着她,眼色关怀。
  琼玉摆摆手,又摇头,吸气,“没事,想是喝急了。”
  她的异动也吸引了一大桌子的人的注意力。瑞芬看着,心中有了不算靠谱的想法。她转头望向莫太太,见她点了点头,才没别的话。
  她们的眼神交流被锦姝看在眼里,却不像以前那样有打探之心。
  人家的事,与她有什么相干?还是快点吃晚饭回去写作业吧。
  琼玉喝了口温水压了压,对文薰叹息道:“我啊,最近太忙,太累,可能是没休息好。”
  她扒拉下肩膀上宜章的手,“你不用管我。”
  莫太太道:“既然不舒服,便别喝酒了。”
  她的话音刚落,吴妈立马上前,拿掉了琼玉手边的酒杯。
  琼玉本来心里有些不爽利,可她实在没力气跟人起冲突,也不想在这种场合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便一撇嘴,默认了她的行径。
  吃晚饭,围桌小聚,说笑两声,众人便也散了。琼玉和宜章回到院子,才刚进门,就见到太太身边的吴妈等在门口:“二少爷,太太请了大夫来给二少奶奶把脉。”
  宜章出言,想的是缓和婆媳关系,“瞧,母亲还是心疼你呢。”
  琼玉欲言又止,碍于吴妈的面,到底没有把那句“黄鼠狼给鸡拜年”的谚语说出来。
  莫太太站在火炉边,一手伸着烤火,一手掐着佛珠等着消息。
  不多时,吴妈喜气洋洋地从外头过来,还未进门便开始报喜,“恭喜太太贺喜太太,刚才大夫给二少奶奶把脉,说是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莫太太并不算欣喜,只正常的应了。
  吴妈靠近了,还在说话:“太太,现在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都有了身孕,今年过年,其他旁支过来拜年,说起这项双喜临门的好事,也是您的功劳呢。”
  “有什么好的?”莫太太冷淡地横了她一眼,“老大老二都有了,偏偏老三。”
  她越想心里越不顺气,命令道:“把何妈再给我叫来。”
  第59章 霞章的反抗
  入了夜,文薰和霞章都在温书,并不需要人服侍。何妈本来是在跟王妈闲谈,一听说太太找,立马跟着人过去。
  见了人,何妈凭经验看出莫太太心情不佳,一时说话声音都更加小心,“太太。”
  莫太太在堂间来回踱步,她微低着头,并不看人,“我问你,霞章和他媳妇的感情如何?”
  回答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好得不得了。”
  停顿一刻,又补充:“少爷在临安,那是万事都想着少奶奶。我刚才来时在跟少奶奶身边的王妈讲话,王妈也说,少奶奶一直都挂念着少爷。”
  莫太太轻笑,不知何意,“他俩鱼雁往返之频繁,我是清楚的。”
  她微微歪头,极有威慑力的双眼中透露出寒光,“就没有别的了?”
  何妈又补充,“亲密之举也是有的。今天下午我还瞧见少爷和少奶奶抱在一处说悄悄话呢。”
  她也逐渐琢磨明白莫太太喊她来为的是什么,大胆劝道:“太太,三少爷和三少奶奶两个人是处得来的,一直没有同房,大约是两个孩子还年轻,害羞。”
  莫太太没有责怪她的大胆之语,反而问道:“你觉得这件事是少爷不愿,还是少奶奶不愿?”
  这话怎么好说呢?何妈迟疑着,选择自保:“太太,我与少奶奶接触不多,只知道她是个宽和温柔的姑娘。”
  一旁的吴妈插嘴,“少奶奶还愿意给少爷织围巾,想必是爱他的。”
  这些话,莫太太怎么不明白?
  “如果不爱,她就不会留在我们家了。”
  她轻声呢喃,似乎有了主意。
  虽说放了假,可要做的事还是很多。除了与朋友玩耍,文薰和霞章近日就频频去拜访金陵城中的一位姜姓先生,从他那儿精进日语。
  白天学习,晚上在家里,二人又在书房各自占据一桌,进行自己的翻译工作。
  霞章会英文,只是不精,有时候他放松心情时去读英文报,还会向文薰请教。而他的国文水平亦被文薰需要,有时候在译作时要用什么词语,不用去翻工具书,直接就能从这个人形辞典口中得到答案,甚至还能明晓出处,顺便学习更多的文化。
  让她不由得羡慕:“拥有好记性的人读起书来,真是事半功倍。”
  当然,工作之外,二人还会留出时间来放松消遣。
  便又回到和朋友出行的循环。
  这天霞章出门运动,回来后进了书房,就望见文薰把胳膊撑在桌子上,一脸新奇地对着一个香炉嗅闻。
  不免发问:“这是哪来的?”
  文薰起身,给他浓重介绍:“是母亲刚才派人送来的薰香。”
  霞章觉得奇怪,“以前也不见她琢磨这些玩意儿。”
  “想是新得的消遣,”文薰喜欢这个味道,也乐意捧场,“我闻着,比洋人们用的花露水不差呢。”
  霞章也没在意,“既然喜欢,那就先点着。只是冬天门窗紧闭,又有地龙,这种香料熏久了难免头晕,你过一会儿记得把窗子打开通风。”
  细心嘱咐完又说:“我那儿还有一本《香经》,是一位前清书生写的,讲的是历朝历代人们如何制香,我拿给你读着玩?”
  文薰不由得道:“你怎么连闲书都囤积了这样多的品类,难不成真是只书虫?”
  霞章嬉笑着凑上前,“既然如此,快让我这只虫子咬一口。”
  “嗯~”文薰皱着鼻子,笑着往后仰去,还做出了挥虫子的动作。
  “虫子”这回可不管她愿不愿意,非要凑过来往她脸上吧嗒一口。
  听着屋子里的笑声,王妈在房间里纳鞋垫的劲儿都大了些。
  放了假,多么好的机会。她满心期待着一个可能。
  中午吃了饭,霞章按习惯去午睡。醒来后自然要满院子找人。他来到书房,发现各类书散落一地,这种反常中,是文薰在书架间忙碌,脸色通红。
  霞章拉住她时,隔着衣衫都觉得她的身体在发烫,不由得疑问,“你怎么了,怎么这么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