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骆孤云不等家丁出声,一脚踹开门,就见满脸淫笑的男人搂着萧镶月,手正往衣服里伸。气得七窍生烟,抢身向前,左臂抱过小孩,右手一拳狠狠打在王老板鼻梁上。
萧镶月惊喜地喊了声:“云哥哥!”扑到他怀里。却是嚎啕大哭起来。
落入歹人之手,他一直都没有掉过眼泪。此刻见了骆孤云,只觉万般委屈、恐惧一起涌上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眼泪鼻涕把胸前的衣服浸湿了一大片。
骆孤云又是心疼又是内疚。想这孩子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何曾受过半点委屈?如今爹爹被牵累枉死。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一路风餐露宿,今儿竟差点被恶人猥亵!不住口地安慰:“月儿,不哭......不哭......没事了......没事了......”
王老板骤然被袭,惊恐莫名:“大胆!私闯民宅,是何道理?”
“强抢良民,私拐孩童。给我铐起来!”张庭运吩咐差役。
“胡说......这小孩是我花五百大洋买的!”王老板喊冤。
“哼......买的?人契呢?字据呢?”张县长冷笑,“带走!”
萧镶月哭累了,软软地趴在怀里。骆孤云将他小心翼翼地抱起,跨出了王府的大门。
几人回到县署,萧镶月担惊受怕一整天,已在骆孤云怀里睡着了。
骆司令被拜把子兄弟窝里反的消息,在西南西北早已传得无人不知。张庭运看这少年气度不凡,又姓骆,心里已猜着七八分。试探问:“骆其峰骆司令是你......?”见他满脸警惕,赶紧解释:“小公子不要误会。本官在省城任职时,曾有幸与骆司令见过几面。骆司令体恤穷苦,豪侠仗义,在下十分钦佩。可惜了!一代豪杰,竟死于宵小之手......”听到有人论及父亲,骆孤云不禁眼眶微红。
张庭运见他虽然落魄,却谈吐不俗,潇洒磊落,颇有乃父风范。有心结交,再三挽留两人在宜顺城住下。骆孤云有了桫椤谷的教训,不想再牵累无辜之人,坚辞要走。盘桓几日,张庭运便给俩人备足盘缠,一直送到县城外。
张见梅跟在后面,一起走出好几里,还舍不得回去。期期艾艾拽着萧镶月道:“月儿,要不我跟你们一起走吧。爹爹老说要革命,娘的命都被革了,我有点害怕他也革我的命。”
萧镶月正要答应,骆孤云拍开她拽着人的手,竖眉道:“你爹爹不会革你的命,快回去吧。”心说拐带县长女儿的罪名可当不起。
张见梅初见骆孤云,便对他十分信任。女孩不识字,但听过不少戏文,总觉得那戏文里赵云、岳飞的模样,大约就是这样子的。听他说不会那便是不会了。打消了要一起走的念头,再三叮嘱俩人以后一定要回来看她。
萧镶月挥着小手,一步三回头,与张见梅依依作别。
越往青衣江下游,越是人烟稠密,大大小小的村庄星罗棋布,十里八乡便有集镇,沿岸的码头更是热闹。萧镶月看什么都感新鲜,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骆孤云知他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就由着他,只人多的时候便要紧紧牵着手,生怕小孩乱蹿走丢。
萧镶月做了几天小叫花,感觉很有趣,一见人多的地方就嚷嚷着要重操旧业。骆孤云自是不许。小孩便只能过过嘴瘾:“云哥哥,你知道为什么我和见梅每日都能讨到那么多钱吗?”
“不知。”骆孤云牵着他,不紧不慢地走着,随口应道。
“靠吹曲啊!月儿发现呀,小曲吹得越凄惨,给钱的人越多。有一天,我正吹着爹爹教我的《孟良葬母》,一个杵着拐杖的大爷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扔了一整块银元在破碗里。边抹眼泪边对见梅说,闺女啊,快让你弟弟别吹了,老身我......这听着实在心酸那......”萧镶月模仿那老大爷的神态语气,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满脸得意。骆孤云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一时竟忘了俩人是在仓皇逃难的路上。
萧镶月很快就放弃了想继续当小叫花的念头。因为他发现了更挣钱的营生。
川地多茶馆。
茶馆就是当地人谈生意、会朋友,休憩娱乐,或者发呆的场所。有钱的包一张八仙桌,点一壶上好的碧螺春,高朋满座,山谈海聊。没钱的竹椅上一坐,要一杯大碗茶,也能混上一天。茶馆里面人头攒动,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大点的茶馆一般都有个小戏台,唱曲的说书的打快板的江湖艺人,轮番上台。表演精彩了便有看客往台上扔钱,收来的钱与茶馆老板五五分成。茶馆既汇聚了人气,又多一项收益,两相便宜。萧镶月观察两日,很是心动。便央求云哥哥,说自己也想上台。骆孤云先是不同意,见他巴巴地坚持,想这孩子太单纯,多见见世面历练一下也好,便勉强答应。
萧镶月完美遗传了父母的艺术才华和表演天赋,天生就适合舞台。俏生生的模样往台上一站,黑漆漆的眸子向台下一扫,未及开口已是吸引了看客的目光。小孩一般即兴表演,有时候吹箫,有时候唱曲,有时候弹琴。每次表演结束,台下尽是哄然叫好声,大大小小的银钱像雪花一样飞上台。
萧
镶月在台上,骆孤云就在下面不远处盯着,茶馆里鱼龙混杂,什么货色都有,难保不会有人像王老板一样,起那龌龊心思。俩人得了上次的教训,任凭尝到好处的茶馆老板如何劝说,从不在一个地方多逗留,收了银钱就走人。挣来的银钱加上张庭运给的盘缠,每日可以住上好的客栈,再不用受那风餐露宿之苦。客栈的床铺宽大,萧镶月还是习惯每晚像个八爪鱼一样牢牢趴在他身上睡觉。骆孤云知月儿怕黑,夜晚总会在角落处留一盏小灯,让房间里隐隐有点光亮,孩子半夜醒来不至于太害怕。
俩人一路游历,行得极慢,过了月余,才走了不到百里。
萧镶月初到外面的世界,看见什么新鲜物事都想尝试一番。这日来到一个客船渡口,码头上有艄公摆渡,运送两岸的人和货物。小孩从未坐过船,骆孤云见他眼巴巴的瞧着,本来不需要到河对岸,便也带他上了船。萧镶月欢天喜地,左瞧瞧右看看,随着船只来来回回几十趟,竟舍不得下来。坐到后来,和艄公也混熟了,跑去帮着划桨,还学会了喊艄公号子,与那老艄公一起在碧波荡漾的江面吆喝,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出老远。
骆孤云在船舱里悠闲坐着,任萧镶月过足船瘾。见他笑得两眼弯弯,眸子里微光如星星般闪烁。心中暗叹,这孩子从小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长大,心底不藏仇怨,眼里没有高低贵贱,心思就似水晶般清澈剔透。如今随自己来到这乱世之中,若能一直这样不染尘埃,不知世间愁苦,该有多好。
这日,行至一个叫江阴镇的地方,恰赶上正月十五元宵节。天刚擦黑,家家店铺门口便亮起了形态各异的花灯。街市上人声鼎沸,卖小吃的、杂耍的、各式各样小玩意的,热闹非凡。萧镶月兴奋地拉着骆孤云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看得眼花缭乱,这也想买,那也想要。最后挑了两盏孔明灯,随着人流一起来到河边,准备放灯。
俩人坐在河堤上。骆孤云忆起去年元宵,自己与易水易寒在骆府结拜兄弟,父母尚在,亲朋满座,何等的肆意畅快!如今却是家破人亡,流落在这万水千山之外的陌生之地。从八月十五出事到现在,短短不到半年,却已天上人间。正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望着当空皓月,不由神色黯然。
萧镶月很敏锐:“云哥哥不开心么?”
骆孤云叹口气,摸了摸他的脑袋,闷闷地道:“今儿是哥哥十七岁的生辰。”
萧镶月惊喜莫名,囔囔道:“我正想着在灯上写什么呢!这下有了,就写祝云哥哥生辰快乐!”
乐颠颠地跑去摊贩那里借来墨笔,一笔一划地写下几个略显幼稚的大字。骆孤云接过笔,想了想,在另外一盏灯上写了“平安顺遂”四字。
萧镶月瞪大眼睛,顿足不满道:“云哥哥,你的字怎么这样好看!月儿这个......太丑了!”
回到客栈,骆孤云正在洗漱,萧镶月端着碗面从楼下跑上来,兴冲冲地道:“云哥哥,我让掌柜的煮了一碗长寿面,快趁热吃吧!以前月儿每次生辰,婶娘都会煮长寿面,说吃了可以长命百岁呢!”
俩人你一嘴我一嘴,分享了一碗长寿面。到熄灯上床,萧镶月还是很兴奋,搂着骆孤云的脖子,伏在耳边搜肠刮肚一首首的给他唱生日歌:“高山景行望,宇廓水汤汤。生夜朗星耀,日日照福光。快事长享有,乐情谊久长......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万寿无疆......”这些都是以前生辰的时候爹爹唱给他听的。骆孤云见他不肯睡觉,便逗他:“月儿知道哥哥最喜欢听你唱什么歌吗?”
萧镶月瞪大眼睛:“哪一曲?”
“在树洞唱的,云儿天上飞......月儿再唱几遍给云哥哥听呗。”
萧镶月轻轻哼唱,骆孤云一下一下轻拍着他的背。孩子声音渐低,呼吸渐沉,已是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