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赵章没接话杨大妈倒是开口了,“我们厂当然厉害了,我们许组长更厉害,这彩色电视机就是他做的。”
“他刚做出彩色电视机因为电视台没放彩色的还被人冤枉他骗人,拿台黑白的拆了造假糊弄人,结果怎么着,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彩色电视机,现在不仅有彩色电视机了,连彩色电视机生产线都有了……”
杨大妈说起来一会儿为赵章自豪,一会儿生气有人那么说赵章,一会儿又得意那人吃瘪,一会儿又骄傲她厂里有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表情十分生动,语气也抑扬顿挫,孔解放听的很认真。
有震惊,但是想起赵章自己找他买材料,又变成了理解。
羡慕赵章这么快就成了组长,但是想想那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别说了要是他能在无线电厂搞出来,厂里也高低得给他个组长当当。
当不当组长的另说他得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厂里,不然真的要错过这条生产线,他们厂长估计能气吐血。
孔解放匆匆告辞回了厂里,知道组长不会听他的,他就蹲副总工。
都是技术部的蹲人很容易,他把副总工蹲到后连忙说了自己今天去机械厂看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事情。
“我亲眼看到他们的电视机播放出了彩色电视节目。”
孔解放特意强调,厂里还有很多他的流言蜚语,他怕副总工不信。
副总工信不信,相信的话又信了几分另说,机械厂这么近证实很容易。
“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和机械厂那边联系的,你先回去工作。”
副总工说完转头回去打电话给机械厂的老同学,电话一接通,就直奔主题,这会儿电话费可不便宜,厂里出也不能乱打。
“你们厂是不是生产了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机械厂老同学:“哟你这么快就知道了啊,我们厂是生产了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你们厂要吗?”
副总工真想呸他,快个屁,他还都是从下头技术员那里知道的,作为老同学他都不给他吱个声。
不过这会儿还想弄到生产线,求着老同学,他只能按捺下来。
“我一会儿去你们厂。”
副总工挂断电话,叫上厂长,两人就去机械厂了。
*
赵章不负责卖生产线,他没管这个,荧光涂料配比他给出去了,晶体管用的还是进口的。
这个问题他还没忘。
所以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完成后他就搞晶体管去了,他申请要材料流程都走的很快,怕耽误他研究,不过光刻机才是难搞。
晶体管的基本材料是硅晶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者单晶生长等方法在硅晶片生长出高纯度的晶体。
在晶片上进行掺杂,掺杂后形成n型和p型半导体区域。(注:百度)
这之后要进行光刻,光刻机国内也有了,但是少。
其实我国很多东西都研究出来了,但是经常就是研究出来后就关进去了,没有继续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还要进口光刻机的原因,因为关进去没研究了,再回头研究捡起来不容易,想要追上更难。
不过再难都得研究,尝过技术封锁的滋味没人想要再尝上一尝。
搞到光刻机进行光刻后还要腐蚀、金属化、封装,这样才算是把晶体管生产出来。
生产出来赵章又可以写报告了,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最费劲的怕是写字了,要是有台电脑,他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写字就只能拖到下午了,绝对不能占用他的午休时间,他还在长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225章 举报老师的受恩学生(13)
下午写完赵章就交到余总工那里去了。
余总工也不是每天就看看报告的,只是之前赵章正好赶上了。
余总工没时间看,赵章也没有停下,毕竟上班拿工资的人。
上班时间总要干活,自己不找活干就要被活找着干。
他不想跟底下二十号人一样再生产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生产一条把其他人培养起来就够了。
赵章接着升级彩色电视机了,这台彩色电视机还没有解决图像扭曲和光发散的问题。
这没什么难的,用不了几年r国就会出解决办法。
所以赵章更想要搞出液晶电视,这样直接力压彩色电视机。
还要搞啥投影仪啊,把电视变小,跟手机差不多。
花样很多的。
赵章玩出花,国外哪怕压着,也不得不行动起来,而外汇已经被挣走了。
赵章想了一下就继续了,毕竟他的花头还没做出来。
对了,他还得提醒一下厂里,要把专利申请起来,不然以后还要被倒收费。
那样赵章只能继续升级了,一点都不想被赚钱。
隔了一周余总工看到报告了,把赵章交过去。
余总工看着赵章有几分沉默,这产出,过于快了,人怎么能聪明到这种地步?
他理解人和人的大脑有参差,但是还是免不了被震撼到。
赵章: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
在赵章摸脸之前,余总工先开口了,“你跟我讲讲……”
赵章也没管脸了,把晶体管递给余总工,将自己已经消化的东西简单输出给他。
余总工之前能那么快想通,除了他聪明触类旁通以外,就是赵章讲的好了。
余总工早就注意到了,毕竟他自己就有这种问题,他懂了别人理解不了,他再三解释说明人家依然不明白。
所以才觉得赵章这点难能可贵,要是当老师不知道能培育出多少人才。
余总工也只是想一想,现在当老师可不安生,高考都取消了,大学也彻底停课了。
还好在此之前他们厂把许卓越给抢过来了,被其他厂子知道他的能耐,怕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余总工收回发散的思维,这份报告没什么问题,不过机械厂肯定是不生产晶体管的。
而且彩色电视机生产起来晶体管需求量势必会非常大,与其在机械厂里折腾,不如成立晶体管厂。
能成立一个厂的事情,还是得看厂长,看他能不能向上头多换点东西回来了。
余总工思及此敲了敲桌子,然后列了个单子,拿着报告去找厂长。
厂长看到余总工下意识的头疼,他被余总工找的次数远超从前,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厂长秘书给余总工倒了茶,退到门口把门带上。
余总工将报告和单子一起推给了厂长,“许卓越是个好同志,他在这段时间里又研究出了晶体管,晶体管可以用在彩色电视机上,省了国家对外进口,节省了外汇。”
外汇啊,好东西,这会儿最难挣的是外汇,最好花的也是外汇,一些厂子甚至一点外汇都没有。
但想要买国外的东西就要外汇,国内的钱是一点都用不了。
一说到外汇,厂长都精神一振,他翻开了报告,他不看后面什么实验什么的,就看前面。
“我们做这个晶体管能赚外汇吗?”
余总工想到的是节省,厂长看到的却是赚外汇,角度不同是一回事,另外厂长真的很想赚外汇,买国外的生产线。
只有生产线足够好足够多厂子才能壮大,才会有更多的老百姓用上他们厂的机械。
余总工放下茶杯,“理论上来说国内比国外落后,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价格优势赚取外汇。”
有些甚至赔本,只为了外汇,但是晶体管的话,“我看过许组长制作出来的晶体管,看着是比咱们生产彩色电视机那一批好,报告上的参数也的确优于那一批晶体管很多,但国外向来不会给我们什么好东西……”
未尽之意厂长也懂的,骂了一句,“那些奸滑可恶的外国佬。”
余总工:“晶体管用处多,我们市还没有晶体管,只怕要成立晶体管厂。”
所以别想着什么赚外汇了,还是按照他想的跟上面要东西才是正经。
厂长:“……”
“我知道了。”
余总工走后厂长低头看那份报告,“许组长什么都好,就是进厂时间晚了点。”
不然依照这些高级工程师那是妥妥的,职称不行,奖励不能少了。
再看那张列出来的单子,“这个余梁启。”
虽然知道不能开晶体管生产线,但是厂长还是好心痛,万一能赚外汇呢,好好的拱手让人……
厂长捂住了心口。
厂长‘恶从胆边生’,这点东西算什么,他要多争取一点,这可是能赚外汇的东西,能赚外汇的厂子。
他得好好谋划一下。
厂长日思夜想,还召集几个副厂长一起想,怎么最大化要到东西。
甘副厂长:“厂长晶体管彩色电视机要用,我们要卖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晶体管厂只要成立了就有出处,还是大批量的。”
直接养活了一群人,多大的功劳啊,而且厂长不是说了晶体管能赚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