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曾杰出在后边看到就很难受了,他先认识的赵章,他还帮过他那么多回,就一点不带着他,光分给佟高锋。
但让他过去,曾杰出第一反应,他脑子又没毛病,过去不是送上门被坑。
他只看了一会儿就看台上工人们准备的节目。
过完年,厂里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热火朝天,想要在今年实现遥控直升机的量产。
赵章就混在里面摸鱼,有什么工作交给新来的组员。
*
杨柳大队,张秀花坐在床沿上,缝着赵宝根的一件外罩,昨天突然撕了一个口子,放到了今天,缝着缝着想到了小儿子,“章子都不知道咋样了?”这过年都没法回来。
赵宝根宽慰她,“你不是打过电话了,孩子好好的,他是在外面上班,为人民做贡献,你操啥心。”
张秀花一点都不觉得宽慰,张嘴就喷老头子,“干啥,那是我儿子,他去为人民做贡献我就不该操心了?”
“我还不能担心他在外面吃没吃苦,辛不辛苦,衣服够不够穿,吃的好不好?”
“能能能,我没说不能。”赵宝根怕自己说晚一点张秀花就让他见识一下到底是能还是不能。
张秀花哼了一声,老头子就是欠的。
张秀花收了尾咬断线,把外罩丢给赵宝根,“章子在外面过年肯定没啥好吃的,哪像家里,有鱼有肉,吃个够。”
鱼是队里从河里捞的,每家都分到了两条,肉是野鸡野兔,还有一只傻狍子,都是赵三丫打的。
赵三丫以为赵章过年会回来,特意带着赵小北和赵四丫上山,弄了这么多肉回家。
知道赵章不回来她头发都垂下来了。
赵宝根可不敢安慰了,免得又被老婆子一顿怼,不过他心里没少想。
儿子在厂里有食堂,那是正经大厨做的饭菜,再说工人福利好,人回不来厂里发的福利却不会少。
儿子应该也吃不了苦。
唉,也不知道儿子在那边咋样了。
赵宝根还说张秀花,他自己心里也念叨的想的不行。
赵章人没回来,但是月初寄的包裹到了。
包裹里面还有一封信,张秀花直接打开了。
心里还叨叨:她就说读书有用,看看,她看信都不用人帮着念,她第一个知道章子给她写了啥。
这时候偷了一下懒的赵宝根就后悔了,这种后悔在他凑在张秀花旁边看信,却有的字不认识,连猜带蒙还没看完老婆子已经看下一页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一边后悔一边看信。
张秀花嘴角已经翘的ak都压不住了,“这个老幺,真的是……”
“妈章子说啥了?”赵卫星看不到信,在一旁心痒痒的很,问道。
“别急别急,我给你们念。”
哎呦,这辈子都没想过她还能给别人念信,她张秀花也有今天。
“亲爱的爹妈,你们好!今天的太阳很明媚,一如我的心情。一想到要给你们写信我的思念就在心间流淌,爹妈、大哥二哥三哥大嫂……”
赵章把家里所有人都点了一遍,要不是家里没养猫猫狗狗,怕是连它们都没纸上有名。
赵大柱挠后脑勺,憨憨的傻笑。
张大妹笑容满面:没想到老幺还会在信里提到我这个大嫂。
赵满福心里熨帖,也笑了起来。
王萍芳:老幺记得他们的好呢,我就说对老幺好没错,以后他们家能不能过好就看老幺了。
赵卫星:这个老幺说话文绉绉的,想了就直接说么。
张秀花:老幺最想我了,写给我的最多,哈哈哈!
赵三丫嘴角上扬:小叔叔!我也想你。
赵四丫眯起眼睛:小叔叔!小叔叔!
家里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好,显然对赵章这种发大水的思念很受用。
他也拉拉杂杂的写了一张纸,第二张,赵章开始诉苦了,“我的妈妈张秀花同志,我在s市这边住的双人宿舍,不及家里宽敞,这里也没有厨房,需要热水就要去开水房,暖壶很重,但是我知道自己在外面,要扛起所有……”
没有多写自己多辛苦,但是又处处体现他的不容易。
两个一间屋子,老幺在家都一个人一间的。
还要去开水房打热水,家里都是侄子给送到屋里头。
这些怎么能不算苦?
可把张秀花心疼坏了,但是赵章又描绘起了s市的风景,s市国营饭店的美食,张秀花那嘴角又忍不住翘了起来。
写着写着,又写到赵章寄回来的东西,又从寄回来的东西写到他是如何得到这些东西的。
张秀花读完口都渴了,再一看有十几页纸,老厚了。
张秀花却没有休息,翻出厂内报纸,“这就是厂里对老幺的表彰,我念给你们听。”
她胸膛挺的高高的,念的慷慨激昂,像是一个战斗勇士。
家里老少都听醉了,他们家老幺/小叔叔是这样的,没错,原来他是这么为人民做贡献的。
张秀花读完让老头子找罗大海做个相框,让赵卫星去弄块玻璃回来,她要把这张报纸裱起来。
赵三丫想亲眼看看报纸被张秀花一巴掌拍掉手,“别给弄脏弄坏了。”
报纸她小心叠好放进屋里,连同其他东西也给带回屋了,什么麦乳精,s市的糕点,这些东西哪能一下子就吃了。
还有一身衣服,大城市老太太穿的。
张秀花给自己换上,出去给他们看,“好看不?”
嘴上这么问她心里已经美的不行,布料多光滑啊,还有这个印花多好看,穿上它,她就是整个大队最漂亮的。
张秀花出来之前还特意重新梳了头发,把长发打成辫子,整整齐齐的。
“娘你这身可好看了,你穿这身不知道还以为你是城里来的老太太……”王萍芳夸赞的话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说。
家里除了赵章,最会说话的就是她了。
张秀花矜持的给了她一个眼神,“城里老太太都没这一身。”这可是s市的。
赵宝根酸死了,老幺怎么就想着他娘了,怎么就不记得给他也来一件。
不行,他把字练好了给老幺写信,让他也给他弄一身,他要成全大队穿的最好的老头子。
张秀花被喜悦冲的头脑发昏,压根没发现赵宝根那点小心思,也不换下来直接在大队里遛弯。
别人还没开口呢,她就说:“哎呀你咋知道老幺给我买衣服了,你瞅瞅这s市的衣裳,你别给碰坏了,看看就好。”
“什么,你也听说老幺给我买衣服了,那些人嘴巴怎么这么快。”
“漂亮吧,s市的,咱们县里老太太都穿不上。”
“我家前头三个不争气,都不是个会念书的,哪像老三,还有s市的技术员过来请,这不我就穿上s市的衣服了,我家老幺说s市老太太最喜欢这样儿的。”
……
整个大队都是张秀花的声音,都知道她的宝贝老幺给她买了件新衣服,s市的。
王大娘气闷:“得意什么,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一件衣服,谁没有一样。”
她看了看自己身上这件洗的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衣服,她更气了。
就她家那四个,我这辈子什么时候能穿上s市老太太会穿的衣裳哦。
这张秀花家的老幺怎么就蹦起来了呢?
王大娘想来想去还是落在了读书上,前些年她没少笑话张秀花不让她的宝贝老幺干活,啥都让前头三个干,她笑话她迟早后悔,把一个儿子养废了,拖着一大家子。
谁能想到读书真有用,让人请了去s市。
王大娘嘴上还不服气,私下里偷偷跟孙子们念叨让他们好好念书,念了书才能去城里当工人,吃上麦乳精,吃上城里的糕点,穿上城里人的漂亮衣服。
别提王大娘了,其他原本就是较劲的人家都觉出读书的好处来了,他们也不求去什么s市,能到县里当工人他们就感谢祖宗保佑了。
别说了,赶紧把家里孩子塞进大队小学,公社小学他们读不起,大队小学还是可以的。
都给读,读不出来打一顿,再读不来打两顿,想不想要吃好吃的,想不想要花不完的钱,想就给我读书。
赵章这一寄包裹不仅队里反响颇大,知青点也热闹。
他们有见识,杨柳大队把赵章看成飞出去的金凤凰,顶顶了不起。
但是他们知道就算去了城里赵章也只会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工人,上面有组长,副主任,主任,副厂长,厂长,根本算不得啥。
他们带着这种羡慕又优越的感觉看待这件事的时候,张秀花裱起来的厂报却打了他们的脸。
第111章 吸全家血幺子(39)
赵章不仅去s市当了技术员,还做出了成绩,评了劳模,升职了。
没错张秀花只看到赵章说厂报写了他,没具体说写了多少篇。
张秀花先入为主把第一张报纸上写的就以为是全部了,报纸多了几张?她又不知道报纸有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