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这是从红楼梦里走出来的林妹妹在吐槽996福报啊。“我算来算去,总还是被关在这园子里。”
只不过一个是大观园,一个是伦敦金融城。
本质上,毫无区别。
她曾经也被关在“组织”和“科研”这个更高级、也更残酷的体系里。她懂,她太懂了。
“我不是说你,志保桑。”步美有些慌乱地解释,她上前一步,轻轻拉住志保微凉的手指。
志保的“非人感”,此刻被这只人间小太阳一把拉回凡尘。
体温差。宿命感的体温差。一个是人间小暖炉,一个是极地冰山,这手不牵都对不起物理学的热传递定律。
步美这个小动作,是典型的“直球进击”。面对冰山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最直接的温暖去融化她,而不是讲大道理。小步美,有点东西啊。
步美os:姐姐的手好凉,我要用爱给她捂热。
“我只是……只是在想,对于普通人来说,比如我,或者像劳拉她们……这或许已经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活了。”
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以退为进”。她没有反驳志保的观点,而是承认自己的“普通”,瞬间拉近了和“非人”天才的距离。
她没有想要去理解志保的深渊,而是向志保展示了普通人的向往。这种真诚,比华丽的辞藻,更能打动人。
迷茫,但真诚。这份迷茫,恰恰是志保身上早已失去的东西。
步美没有挑战的意思,她是在真诚求问。小狗的眼神谁能顶得住啊。
志保:见过太多“确信”的野心家。突然来一个“迷茫”的普通人,嗯,有点新鲜。
“我们没有你那样的头脑,也没有你那样的经历。我们只是……努力地、笨拙地,想要抓住一些能让我们感到安全的东西。一份好工作,一个好住所,一种被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这难道是错的吗?”
步美,问出了所有普通人的心声。卷生卷死,不就是为了这点“安全感”吗?
志保的努力是天才式的,步美的努力是普通人式的,但“努力”本身,就值得被尊重。
步美的眼神真诚坦率,不是在挑战志保,是在真诚地求问。这个眼神,让冰山女王的逻辑防火墙出现了一个bug。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而步美,就是那钻进堡垒缝隙的光。
志保看着她。看着这个十九岁的女孩,即使在菲尔黑文这样充满了精英意识与阶级烙印的环境里,依然保留着那份米花孩童般的纯粹与善良。
4k高清慢镜头的眼神里有什么?是审视,是怀念,还是动容?
看看眼前这个纯粹的女孩,很难不心软。
这是在看步美吗?这分明是在看她自己失去的、或者说从未拥有过的童年和少女时代。
步美,不像其他人那样汲汲于名利,她只是天真地向往着一种“看起来很美”的可能性。
“天真”,在志保的世界里,这几乎是个奢侈品。
步美,一个行走的、能光合作用的向日葵。而志保,是常年不见光的深海鲨鱼。
一个看透了“美”背后的残酷,一个向往着“美”本身。
志保心里的那层冰,悄悄融化了一点点。历史性的突破。
脑补特效:咔嚓一声,千年冰山裂开一条缝,缝里透出一点暖光。
吉田步美选手,在本轮“融化冰山”挑战赛中,暂时领先。贝尔摩德女士,要有危机感了啊。
志保反手,轻轻握住步美的手。
步美的手很温暖,像一个小小的暖炉。
“不,当然不是错的。”志保的声音柔和了下来,那份自带的吐槽役语气,被她小心地收敛起来。
冰山在唱歌,声音都柔和了。
步美:你看,攻略高冷御姐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bushi)。
“追求安全感,是人类的本能。只是……步美,我希望你,也希望我自己,永远不要把剧本当成人生。”
q:此刻,在不远处伦敦眼的最高处,用800倍望远镜默默观察着这一切的贝尔摩德,她绯红的嘴唇吐出的第一句心声,最可能是:
a.“asecretmakesawomanwoman.”(不愧是我,经典永流传。)
b.“coolgirl,getawayfromher!”(警告。我的养成系小白菜有被拱的风险。)
c.“啧,这小手牵得……毫无技术含量,不如我手把手教你?”(身体力行的行动派教学。)
d.“哦?原来现在流行这种纯情戏码,我懂了,下次就这么演。”(不动声色,偷师学艺。)
第127章
“我希望我们能永远记得,除了那些被贴上价签的东西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比如现在,“志保抬起头,示意步美看周围,“这片正在燃烧的风景,这阵带着泥土气息的风,还有……我们能这样站在这里,自由地交谈的这一刻。”
这是什么文艺片对白,宫野女士,不当科学家改行当哲学家了吗?
这股看透世事的沧桑感,是那个从黑暗中走出来的雪莉。
秋色、泥土、风、自由……这些都是组织给不了的。
她的目光,最终落回到两人交握的手上。
“这些,是任何薪水都买不到的。”
自由无价,志保的微笑无价。
但首先,需要一份能让步美在伦敦活下来的薪水(狗头)。这句话配上志保清冷的声线,杀伤力max。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沾着积雪的落叶,在她们脚边打着旋儿。图书馆就在不远处。古老的石墙,象征着固化的社会规则。
“而朋友圈里的八万英镑,总是听起来像一本写给中产阶级的童话故事。”志保叹了口气。
刚刚的文艺少女一秒切换女王模式。上一秒还在谈诗与远方,下一秒直接戳穿现实,不愧是你,逻辑缜密的科学家。
“欸?”
十九岁成年了的步美:刚刚牵到小手手,我还没开始感动,怎么就结束了?
“我小时候也相信过。”志保声音变得柔和了些,“相信只要足够聪明,足够努力,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美强惨的经典环节——忆当年。
翻译:“姐也曾是你们这个天真样儿,后来被组织锤了,被命运盘了,才知道水深。”
从女王的批判模式瞬间切换到志保的温柔分享模式,这种反差感拿捏了。这叫“共情建立的话语策略”,通过自我暴露来拉近心理距离。
“后来呢?”
步美,最好的捧哏。
“后来我发现,“志保看着窗外,“我们就像雪花。看起来自由地飘落,其实轨迹早就被风向决定了。”
宫野志保,18岁搞出aptx4869,19岁(目测)转型萨特研究学者,开始大谈特谈决定论与个体自由的悖论。
中译中:“咱们以为自己在做选择,其实不过是时代洪流里的一片叶子,风往哪吹,你就往哪飘。”
步美伸手握住了志保的手。
永远的行动派。直球选手。管你什么结构主义,什么后现代虚无,本宫先给你一点人类的温暖。
翻译一下:你的小手我的小手,握在一起就是宇宙。
志保输出了半天理论,步美一个动作就给拉回人间了。理论的尽头是陪伴,嗑到了。
“太悲观了吧。”
步美:虽然听不太懂,但感觉你在emo,给你充点儿电。
“是吗?”志保反握住她的手,“你知道投行为什么给应届生这么高的薪水吗?”
步美摇头。
摇头的动作逐渐熟练.jpg
“因为他们需要最聪明的大脑,最旺盛的精力,最少的人生经验。”志保的声音很轻,“高薪是诱饵,是镣铐,是让你心甘情愿献出青春的代价。”
精准。太精准了。这不就是劳动异化嘛。
翻译:“他们买的不是你的能力,是你的命。用高薪一次性买断你未来十年的健康、时间和所有可能。”
“最少的人生经验”,这句话杀伤力太大了。因为经验少,才不会质疑,才好忽悠,才会把福报当恩赐。
“那我们该怎么办?”步美的声音有些迷茫。
终于问到点子上了。终极一问。
志保沉默了一会儿。她也在探索。
“我不知道。”她坦诚地说,“但至少,我们可以先看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
承认未知,是真正的清醒。
翻译:“打不过没关系,至少先搞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有点黑色幽默那意思了。
“你知道吗?”步美突然说,“其实我爸妈就是这样过来的。”
志保看着她,鼓励和倾听的姿态,温柔的姐姐.jpg。
“他们也是名校毕业,也进了大公司。现在住在郊区,每天火车通勤两小时。”步美的声音很小,“他们总说,这就是生活。”
资本主义国家中产家庭的经典叙事:“生活就是这样啦,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