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而你,决定让我参与进来是因为……?”灰原眯了眯眼。
哀酱: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坏女人,你又打什么坏主意?说吧,图我啥?图我年纪小?图我智商高?还是图我……可爱?(小声)
贝尔摩德的笑容,是经典款的神秘莫测:“或许我需要一个智力上能跟上我的人。又或许,我只是想再见到你。”
哎呦喂,auv,直球。贝姐打直球了。
贝姐:一是为了工作,二嘛……公费恋爱,懂?
“这些,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灰原切回了日语,选择了绕口的日式表达,她知道贝尔摩德的日语很好,能听得懂。
但是这句话,字里行间,含蓄的不点名的那种调情的意思,令她自己都有点惊讶。
a起来了。女王行为:“我全都要.jpg”
“没错。”贝尔摩德同意道,眼神暗了下来,“可以共存。”
这眼神“暗了下来”=贝姐:你很懂嘛,小丫头。(邪魅一笑)
“那警察,根本不知道他在找什么。”贝尔摩德换了话题,边走边评论道,“小偷的手法,充其量只是业余水平。”
“而你,没必要帮助搜查一课解决这个问题。”灰原犀利指出。
事实上,盗窃案,其实也不归搜查一课管,只是他们刚好撞见了,不能坐视不理。
按照正常的流程,或者如果是已经40多岁的老油条赶着下班的目暮警官在的话,他会直接打电话给隔壁负责管盗窃案的搜查二课,也就是和怪盗基德斗智斗勇了几十级的青子的爸爸。
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也许是惯性,也许是热心,也许是高木想要给佐藤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个案子,他们就直接顺手接了。
这一点,灰原自然是心知肚明,她觉得贝尔摩德好像也很*了解警视厅办案的规则,可是两个人,在咖啡馆的整个查案流程当中,都没有指出。
因为有熟人佐藤和高木来办这个案子,方便她们看证据。
这,算是柯南主角团的基本操作了。
“然后,错过一个见证你聪明才智的机会?我一直很钦佩你的智慧,志保。即使我们是……对手的时候。”
“我们现在,仍然是敌人。”灰原撇了撇嘴,纠正她。
“是吗?”贝尔摩德轻声笑,“那,我为什么没跟琴酒说起你还活着?”
这个问题说到重点了。如果贝尔摩德和琴酒说雪莉还活着,可能琴酒第二天就要把米花细细的筛一遍,但是这并没有发生。
所以,为什么贝尔摩德要保守她的秘密?为什么不告诉琴酒?
她,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继续往前走,拐进一条愈发安静的小巷,两旁店铺都关门了。
小巷。幽暗的小巷。这是要发生点什么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吗?(期待搓手)
场景:已切换至“易发生故事”模式,小巷……咳咳,适合谈心,谈心。
脚下的水洼里,映照着两人的倒影,一个高挑优雅的美利坚女人,和一个严肃的霓虹小学生。
倒影,御姐与萝莉,但灵魂是平等的。
两人外表与现实关系,颇为不协调。
哀内心os:想当年本宫也是一米七大长腿,现在……唉,说多了都是泪。
“你的外表变了。”贝尔摩德语气出奇地温柔,“但是内在的思想依旧。在纽约,那位让我着迷的杰出科学家,依然存在。我从你的眼睛中,能够看到宫野志保。”
贝姐:宝贝儿,别emo,你在我眼里永远是那个闪闪发光的超腻害的科学家,换个马甲也一样可爱哒。
北路墨斗犯规。这情话也太会说了吧。建议全文背诵。官方认证的魅力。今天也是为贝哀流泪的一天。
“但这不意思着,生活变得更容易了。或者说危险性降低了。”
哀酱:哼,才……才没有被撩到呢。(脸红心跳)别以为说几句好听的我就跟你走了,安全第一,懂?(但心里美滋滋)
“危险,从未吓倒过你。”贝尔摩德单膝蹲下,与灰原齐平,伸手拂开灰原脸上的一缕茶色头发,“事实上,我记得你当时还挺兴奋的。”
撩。太会撩了。拂头发杀。伞下的小动作,暧昧值拉满。
“挺兴奋的”……展开说说。纽约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拿起小板凳,竖起耳朵)
贝姐:在纽约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害羞哦~小猫咪,别装了,你骨子里就喜欢刺激的,我懂。
灰原抓住她的手腕,紧紧地攥着:“别这样。”
翻译:你……你再这样,我就……我就不客气了。(心跳加速ing)住手啊。再撩我就要从了。
她没有再动,贝尔摩德也没有。
两人就这样,僵在了那幅画面里。
对手、阴谋,还有什么更复杂的关系。
雨水拍打着雨伞,远处的车辆缓缓路过。
张力。这就是成年人(?)之间的张力。空气都变粘稠了。bgm:危险派对.mp3
“线索里,十二月这个日期。”灰原清了清嗓子,岔开了话题,“对于小偷们来说,一定意义重大。”
害羞了。强行把话题拉回主线剧情。不愧是你,事业型女人(雾)。
翻译:咳咳,说正事,说正事。再这么下去要出“事故”了。我先冷静一下,查案要紧,查案要紧(才怪)。
贝尔摩德眼里,流露出一点点意味深长的笑意,不过还是顺着她的话开始讨论主线了。
贝姐os:小样儿,还想跑?(宠溺一笑)行,先依你。可以啊,先聊工作。不过,你逃不出本宫的手掌心~(计划通.jpg)
“1941年圣诞夜。日本刚刚和美国开战。外国公民,很多被拘留或驱逐出境。”
“包括爱尔兰外交官吗?”灰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这脑子转得比滚筒洗衣机还快。
翻译:那爱尔兰这种中立国的,是不是就有操作空间了?
不愧是前组织科学家,逻辑思维杠杠的。
“爱尔兰,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贝尔摩德也知道这一点,轻轻指出,“劳伦斯康纳利,很有可能,拥有特别的渠道和机动性。”
双a联手,天下我有。这情报交换,可以的,都是操作空间。
中立国的外交官,那可是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香饽饽,懂的都懂。
“而且,这也是收集情报的绝佳机会。”灰原补充道,智商180的毛茸茸的小脑袋飞速计算着,“如果他,真的是间谍的话。”
一语道破天机。不愧是你,宫野志保。
中译中:这不就是天然的间谍掩护身份嘛。妙啊。完美犯罪的温床。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侦探模式启动)
在二战期间,爱尔兰保持中立,是一个后来被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争论数十年的大胆决定。
不过,对于了解英伦三岛历史的英日混血儿灰原来看,爱尔兰,作为英国最近的邻国却拒绝参战,这背后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英国,是盟军的重要国家。
英国,也殖民了爱尔兰数百年。曾经造成死伤无数,流离失所。
两国之间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压迫剥削,然后反殖民的血泪史。
爱尔兰,经过长时间的斗争,在20世纪初独立后,刚刚摆脱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如果就加入英国一方对抗轴心国,无异于再次与前殖民者捆绑,也会让北爱尔兰问题更加复杂。
英国控制着爱尔兰北部六郡,边境冲突不断。如果爱尔兰参战,帮英国,相当于承认英国对北爱的统治合法性,这等于政治自杀。
几百年的殖民统治,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意思着任何与英国结盟的迹象,尤其是与英国并肩作战,都被视为对民族自决的背叛。
简单说,就是离爱尔兰最近的同盟国成员英国,是敌人,而轴心国,特别是欧亚大陆那边的岛国日本,和爱尔兰无冤无仇。
从政治上说,中立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从实力上说,爱尔兰也经不起参战。特别是世界大战级别的。
爱尔兰刚独立时,经济以农业为主,军队只有2万人,装备严重落后,连海岸线都守不住。
当时德国如日中天,刚刚很快地速通了法国和丹麦,爱尔兰的兵力,根本不够看的。
无论倒向何方,国土都可能沦为战场。所以爱尔兰选择了中立。
尽管中立,爱尔兰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完全隔绝于战争之外,而是采取了“亲同盟国”的中立。
毕竟,谁是侵略者,一目了然,看战场是在哪里打的就行了。
英国飞机在爱尔兰紧急降落后,常被默许返回。1943年盟军形势好转后,爱尔兰暗中给盟军提供港口和气象情报,但始终小心翼翼,维持表面中立,防止德国报复。
这种灵活做法,既保障安全,又为战后获得马歇尔计划援助埋下伏笔。用历史学家的话说,叫“实用主义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