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4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4节

  只能通过四个装备工业司的相关政策,在业务上进行引导。
  是引导,不是指导。
  不能上行政强制手段的。
  因此,要想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就需要拿出相对应的好处。
  而一个海合会国家市场的提前体验卡,显然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筹码……
  ……
  工建委具体如何扩大影响力,这是李忠毅和他的领导班子需要考虑的事情。
  常浩南作为技术人员,能提供一手王炸,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因此,在离开会场之后,他便和庄秉昌一起回到了火炬实验室。
  本来,二人是准备再讨论一下后续的试验计划。
  结果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开始聊,就看到宋景明行色匆匆地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
  对方是常浩南在火炬集团的办公室主任,并不会经常出现在实验室这边。
  因此,必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果然,宋景明刚一进门,就埋头从公文包里取出来了一份资料。
  “常总……”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常浩南对面还坐了另一个人。
  一时间,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尴尬。
  尤其宋景明和庄秉昌四目相对,都直直地愣在原地。
  好一会之后,后者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才是那个多余的人……
  “那常院士,我先去下面休息室等您?”
  庄秉昌非常有眼力见地找了个理由开溜。
  临走前还不忘反手带上房门……
  直到这时,宋景明才稍稍松了口气,然后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把文件夹放到办公桌上:
  “常总,钟宏宇钟组长那边刚刚联系我们,说是向三星海工巨济造船厂订购lng船的那家挪威公司突然宣告破产,并且无法支付剩余超过70%的尾款……”
  这个消息,来的有些突然。
  但本身对于常浩南来说不算意外。
  那家挪威企业本来就属于臭名昭著的系卓尔石化旗下,最开始盯上的甚至是华夏这边的造船厂。
  好在韩国人主动来抢这几艘船的订单,于是常浩南干脆将计就计,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了三星海工。
  还顺带着用技术问题坑了对面一把。
  “对于巨济造船厂来说,这倒不完全是坏事……”
  他面色古怪地摇了摇头:
  “那几艘船的液货舱和再液化系统之间本来就不适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真要是交付之后出点什么事的话,巨济造船厂怕是要直接赔到破产……”
  对于韩国人倒霉这件事,他虽然算是始作俑者,但完全没有任何负罪感。
  反而有点想笑——
  订单是你们主动抢走的。
  再液化技术也是你们主动偷走的。
  我们甚至还好意提醒过。
  是你们自己不听,才造成了今天的后果。
  只能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而宋景明在听完常浩南的锐评之后,也跟着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
  “实际上,常总,巨济造船厂恐怕真的要申请破产……”
  后者先是一愣,但随即释然。
  造船属于妥妥的重资产行业,一笔十几亿美元的尾款收不回来,资金周转出问题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上一世华夏的大船海工也被系卓尔公司这么搞过一手,要不是上面果断出手救场,也基本只能落得一个破产的结局。
  三星海工虽然家大业大,但再大也大不过国资委。
  扛不住压力选择破产重组也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幸灾乐祸归幸灾乐祸。
  常浩南很快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k先生,也就是尹锺贤,巨济造船厂经理。
  现在可能已经是前经理了。
  在发现那几艘船的安全隐患之后,因为扛不住来自上级的甩锅,被迫选择了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对方的初衷是换取能彻底排除几艘lng船安全隐患的方案。
  而常浩南打一开始就没准备给他。
  至于现在……
  合同的甲方和乙方一起完蛋,以后就算有人接手出了事,也不可能再找到相关责任人了。
  但尹经理已经交过投名状上了贼船,要想下去已经绝无可能。
  于是,他赶紧关切地问道:
  “我们那位k先生……现在是什么情况?”
  巨济造船厂,或者哪怕三星海工完蛋了都跟常浩南没关系。
  但如果尹锺贤这么个好用的内鬼因此而没了价值,那损失还是有点大的。
  “钟组长说,因为工作能力出众,所以早在巨济造船厂破产重组的传闻出现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被同行现代重工给挖走了,目前正在担任蔚山造船厂的副总经理。”
  宋景明回答道:
  “另外,考虑到后者目前的总经理年事已高,预计他可能在1-2年内继任蔚山造船厂的一把手……”
  第1149章 科学,没有主流!
  如果不是顾及到在部下面前的形象,常浩南在这一刻恐怕能直接笑到直不起腰。
  巨济造船厂经理和蔚山造船厂经理,从造船业的角度来看或许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就情报价值而言,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蔚山造船厂是韩国最重要的军用造船厂,没有之一。
  从世宗大王号驱逐舰,到孙元一号潜艇,再到独岛号两栖攻击舰……
  几乎所有韩国海军的主力作战舰艇,都是由这里生产的。
  当然,这些船本身并没有太大价值。
  华夏海军这会虽然规模还没完全起来,但新一代主战装备也马上就要进入井喷期,犯不上琢磨韩国人的那点东西。
  真正价值连城的,是船上面搭载的设备。
  几乎全套的北约标准制式。
  而且和处处受阉割的海上自卫队不同,韩国海军拿到的,基本都是功能完整的满血版。
  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建造周期的缘故,会比美军自己装备得更早。
  几年前,巨济造船厂仅仅是被纳入了kdx-3型驱逐舰的招标范围,就让华夏方面通过尹锺贤拿到了基线7.1版本宙斯盾系统的不少重要参数。
  尽管那个时候,海之星系统已经开始研发,并且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方案,因此无法直接借鉴前者的具体技术。
  但在指标确定以及测试标准等方面,仍然获得了相当多的启发。
  至于新一代反舰武器,则更是在弹道选择和突防策略上直接瞄准了对方的弱区。
  可以说直接奠定了未来20年内海上甲弹对抗的优势地位。
  唯一可惜的是,由于标准3和标准2er block4a两个型号一个延宕一个被取消,所以并没能同时获得美军海基中/末端反导系统的相关信息。
  而如今,蔚山造船厂可是直接负责kdx-3首舰的建造以及全部后续升级……
  能从盲盒里开出什么宝贝,常浩南简直不敢想。
  因为如果尹经理一直保证低调不暴露的话,那么根据原来的时间线,kdx-3甚至还会是未来第一批获得基线9升级的宙斯盾舰艇……
  真·赢麻了。
  “你联系一下钟组长,让他尽量降低和对方的联络频率,除了最关键的军事技术情报以外,不要过度发挥对方的作用。”
  常浩南低声对宋景明嘱咐道:
  “另外,务必保证和k先生之间的直接单线联系,哪怕暂时断联,也不要使用除二局以外的任何渠道……”
  他自认为不懂情报工作,但却依稀记得,上一世,也就在这段时间,对半岛方向爆出过一个大雷。
  所以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
  其实照理来说,情报工作和一家企业应该是没关系的。
  但尹锺贤这条线几乎完全来自于火炬集团的牵线搭桥,所以从一开始就属于共享共管。
  只不过此前很少插手具体业务罢了……
  ……
  当天傍晚。
  华夏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