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3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3节

  他一直都觉得,猎鹰z这个项目里面,华夏的色彩有点过于浓厚了。
  不过事已至此,在技术上摆脱华夏影响,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但可以尽量提高猎鹰8z在商业层面的法国色彩。
  至少要让市场意识到,这是一架属于达索的飞机。
  然而,助手却摇了摇头:
  “公务机的主流航线就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巴黎距离这些地方都太近了……到美国西海岸只有不到9000公里,就连到亚洲和南非也不不足一万,而像是悉尼又太远,在16000公里以上……”
  现代商业活动,即便在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之后,仍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这一独特的区位特征一般都是作为优势来对待,但在今天,却对艾德斯坦纳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就在他还想再说点什么的时候,办公室门口却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艾德斯坦纳抬起头,注意到来人是达索的空气动力学部门主管,同时也是猎鹰z项目总体设计的负责人,迪迪埃·卡索雷。
  最近半个多月,对方都在按照他的安排,跟瑞典的爱立信团队接触,验证以猎鹰8z为载机,安装完整“爱立眼”预警系统的可能性。
  现在突然出现在这里,大概率是有了结果。
  考虑到猎鹰z本身几乎已经板上钉钉,因此艾德斯坦纳稍加思索,便暂时停掉了与助手之间的沟通,接着连忙起身,把门外的卡索雷邀请了进来。
  “迪迪埃,瑞典人那边……”
  艾德斯坦纳甚至来不及坐回椅子上,就一脸焦急地问道。
  但话还没说完,便戛然而止。
  因为,从对方的表情来看,结果恐怕未必乐观。
  果然,卡索雷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了一份厚度不小的报告,放在艾德斯坦纳面前:
  “仅从载荷重量来看,即便是完整版本的爱立眼系统也不超过4.5吨,甚至连小一号的猎鹰7z都可以进行搭载。”
  “但瑞典方面给出的天线设计方案并不乐观,有源相控阵设计的平衡木天线,本身尺寸和重量就不小,对于速度较低的萨博340和2000来说问题还不大,但要装在我们的猎鹰8z上面,恐怕要对机翼安定面设计,以及大部分机体结构进行一轮大改才行……”
  “不过,考虑到飞机的主翼翼型是由华夏方面进行优化的,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我想倒也耗费不了太长时间……”
  艾德斯坦纳的表情,逐渐变得僵硬了。
  尤其是在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
  正如卡索雷所说,如果能得到华夏支持,这个改进或许耗费不了太长时间。
  但问题在于,自己一开始就是因为不想受制于华夏人,才想着要去找瑞典人合作的啊?
  第1081章 几乎现成的方案
  尽管艾德斯坦纳心里想的是避免过度受制于华夏,但这个真正的原因,他其实从未和的其他人说起来过。
  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来说,首先追求的肯定是项目的平稳和低风险。
  因此,面对卡索雷提出的、在明面上非常合理的建议,他肯定不能直接拒绝。
  只好不着痕迹地岔开话题:
  “可是……爱立信公司曾经在1997年,以巴西的erj145客机为平台,推出过一款轻型预警机。”
  “虽然erj145的飞行速度不如我们的猎鹰8z,但至少也是喷气式飞机的范畴吧?”
  实际上,艾德斯坦纳对于和瑞典合作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款去年刚刚服役的新产品。
  但现在得到的结果却和预期完全不同。
  卡索雷无奈地摇了摇头:
  “e99a采用的系统版本是ps890,也就是萨博340上面的型号,探测能力有限,而且只能实现最基本的空中探测,需要和地面指挥所配合才能实现完整的预警和指挥能力……”
  法国空军需要经常在中欧、地中海,乃至萨赫勒地区执行任务,但又并未纳入到北约的指挥系统当中,不可能过分依赖地面进行指挥。
  并且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类功能不完整的型号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别看很多小国的军队好像没什么机会打仗,但正是因此,反而更加注重在装备建设上赶时髦——
  你别管合不合适,你就说先不先进吧?
  就连瑞典人自己,都在着手给ps890系统进行升级,并搭配体量更大的萨博2000平台。
  一时间,艾德斯坦纳的思路似乎也走进了死胡同。
  而看着眉头紧锁,陷入沉默的老上级,卡索雷犹豫许久,终于把自己的疑惑给提了出来:
  “博士,能够提供同类型预警系统的并不只有瑞典人,实际上爱立信的产品因为长期没有更新,放在今天已经算不上有多先进了……我们完全可以另找其他合作对象啊?”
  如此直球的提问让艾德斯坦纳有点绷不住,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只好回答道:
  “我本来是考虑,爱立信在设计研发小型预警机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而且还要考虑到非技术层面的因素……瑞典和我们都是与北约有密切防务合作的非北约成员国,合作起来的障碍也比较小。”
  卡索雷闭口不语,没有马上回话。
  但从表情来看,显然并没有被说服。
  要是搁在五年前,这两个理由倒是还挺有说服力。
  但这都2003年了。
  华夏参与了一半设计的nh90,都装备四个北约国家了。
  咱达索的阵风,用的发动机不说是原装进口,也至少有一多半算是别人的。
  有些事情,就不用太在乎了……
  当然,领导都发话了,卡索雷也不好公然忤逆上级的指示精神,只好选择迂回策略:
  “那博士,大卫国目前正和湾流合作,寻求在g550上面搭载共形阵的费尔康系统,而且是和波音707平台一样功能完善的版本,是不是考虑联系一下埃尔塔电子工业公司?”
  或许是担心艾德斯坦纳记性不好,他在最后还特地找补了一句:
  “虽然埃尔塔公司前些年才出现过一次严重违约,但后续对印度的供货还算顺利,应该没有什么商业层面的风险……”
  很明显,这句话真正的重点在前半部分。
  也是卡索雷真正想要提醒艾德斯坦纳的部分。
  果然,听到这个建议,后者的眉头反而皱得更深了。
  不过,对于艾德斯坦纳来说,大卫国那边的商业信誉倒还在其次。
  主要是猎鹰8z主要瞄准的两个对手之一,就正好是2001年首飞的湾流g550。
  另一个是同样在今年初首飞的庞巴迪环球5000。
  没办法,定位、体量、航程……甚至连进入市场的时间都接近。
  必定要碰个头破血流的。
  因此,在他敲定的宣传方案中,可以说攻击性拉满。
  比如那个超远航程测试,之所以突然提前,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卡在航程同样接近12000公里的g550前面,成为第一个从纽约直达东京或京城的标志性型号。
  现在突然要跟对方去用竞争同一套雷达系统的载机平台……
  尴尬不尴尬先放一边。
  别人湾流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哪可能随便就放手?
  而且共形阵天线看起来美好,但相比传统的背负式天线,对于飞机整体结构的影响反而还要更大些。
  还是要回到找人优化总体结构的问题上来……
  最后,艾德斯坦纳还是决定和自己妥协。
  “算了……”
  他长叹一口气,然后摆了摆手:
  “我再考虑一下吧……”
  紧接着,在确定卡索雷已经离开并走远之后,艾德斯坦纳光速回到办公桌后面拿起电话,拨通了自己秘书办公室的号码:
  “帮我给华夏方面发一封邮件,询问他们能否提供预警机雷达天线的设计方案……”
  “当然不是详细数据……有总体方案就行,要快!”
  在放下电话那一瞬间,他有些庆幸,自己当初并没有一口回绝对方,而是一直拖到了今天。
  总归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
  ……
  艾德斯坦纳的要求,很快就被呈现在了刘永全的办公桌上。
  不过这一次,前者收到反馈的速度要比以往慢上不少。
  一来,最早提出这个项目的常浩南眼下正集中精力理顺新型号立项之后的大量工作,因此这件事只能由刘永全自己负责协调。
  二来,合作研发预警机,并不是靠航空动力集团自己就能完成的。
  还需要电子科技和航空工业方面的配合。
  或者说实在点,别人两家才是主力。
  而像这样横跨多个企业的合作,光是集团层面的审批程序就不少。
  尽管在常浩南签名的作用下几乎全程绿灯,但对于还不太熟悉这方面业务的刘永全来说,还是着实有些头疼。
  直到半个月后,他终于又一次前往镐京,联系到了正在负责对空警2000进行测试的梁绍修。
  实际上,二人此前也有过几面之缘。
  远的不说,就5月末那场立项启动会,他们就同时参加了。
  只不过那时候梁绍修在旁听席上没机会发言,而刘永全则是作为接受审核的一方,所以并未有过深入接触而已。
  好在都算是常浩南在不同赛道带出来的兵。
  虽然没有名分,但也有那么几分师兄弟的意思。
  因此,只是经过一段简单的寒暄,俩人就算是熟络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