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29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29节

  常浩南把目光投向不远处之外的那台连续激光加工设备。
  已知电子对晶格的弛豫时间大概是皮秒(10^-12秒)量级。
  那么要在热效应体现出明显效果之前,单独观测那种新的机理,最差也需要一种周期在纳秒以下的脉冲激光器……
  而考虑到实验速度的话,最好是皮秒甚至是飞秒——
  之前栗亚波也已经说过,根据过往研究,2ms以下的连续激光加工效果很差。
  那就是说这种新机理的单次作用效果很差。
  需要次数来堆。
  而在相同时间内,皮秒激光的辐照次数将是2ms激光的5亿倍……
  ……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常浩南总算是从自己的思绪中走出来。
  然后就听到旁边一个略显惊慌的声音:
  “老师,老师?”
  是栗亚波。
  “嗯?”
  常浩南转过头,看到自己的弟子正一脸焦急,手里还拿着一卷卫生纸,和一杯水。
  “老师,您这……”
  这个时候,常浩南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出了一身的汗。
  衬衫都粘到皮肤上了。
  显然是经过了一番高强度的散热。
  “哦……刚刚想了点事情。”
  常浩南接过卫生纸,扯下几块给自己擦了擦。
  他很快想起,之前自己理论水平晋升到lv4的时候,系统曾经提醒过,当研究一个能力范围内的未知现象时,将会有一定概率可以看破其本质。
  现在回想起来,刚才那一波突如其来的灵感,应该就是这个“一定概率”恰好发挥了作用。
  超神了简直是。
  “亚波啊。”
  常浩南做了几个深呼吸,又喝了口水,让自己能稍微平静下来:
  “我觉得,激光烧蚀的热效应机理这块,真的可以写篇文章出来。”
  这功夫激光加工应该算是个材料学领域的热门方向,只不过研究焦点都聚焦在热效应方面。
  而刚刚常浩南推测出的那个机理,即便不是他首创,至少也没有得到过广泛关注。
  既然这样,那不如顺水推舟。
  让大家继续在热效应这个方向多走一段路。
  就算以后有人发现了这里面的奥秘,那也说不出什么——
  我又没数据造假,只是揭示了激光热效应的机理而已。
  你还能怪我研究得过于深入不成?
  稍作停顿之后,常浩南又继续道:
  “虽然你现在的数据量还有点小,但我觉得后面可以加入不同波长、不同激光束入射方式、不同气体环境对加工效果的影响,再从微观机理上解释一下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比如环氧树脂分子对不同波长激光的吸收率肯定不一样。”
  “还有cfpr分子之间的化学键能,应该正好处在可见光的能量范围内,所以红外入射肯定没办法直接断键,只能通过光热效应促成热融化……”
  这一次,他并没有激活那个被动技能。
  估计身体状况也不支持短时间内频繁激活。
  毕竟刚才那个出汗量,确实有点不正常。
  不过问题不大。
  对于现在的常浩南来说,材料学,要想水一篇论文,哪怕是高水平论文,只要资金充足,难度也并不算大。
  更何况这里面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只是方向出现了点偏差而已。
  旁边的栗亚波则拿着一个小本本,边听边记。
  “当然,我说的也只是刚刚想到的几个思路,你可以再扩充一些,最好能提出一个数学上的模型。”
  常浩南放下纸杯:
  “能做好的话,说不准就是一篇nature。”
  “啊?”
  栗亚波停笔,抬起头:
  “真发nature啊?”
  “你也要毕业的嘛。”
  常浩南笑了笑:
  “一篇nature,怎么都够了。”
  “毕业……”
  栗亚波一阵恍惚。
  他才本科毕业一个月而已,怎么就已经开始考虑研究生毕业的事情了……
  “我的意思是……您之前不是说咱们有个正在筹建的国内期刊么?您当主编的。”
  “你说jcas啊……”
  常浩南回答道:
  “等那个正式办起来,你这文章估计早发出去了。”
  “再说,我当主编,你往上面发文章……还是得避避嫌吧……”
  实际上,这两个理由当然不能说是假的。
  只不过,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发nature的影响力更大,更容易把后面的同行也带到热效应的方向上去。
  只是这种操作,栗亚波暂时还不需要知道……
  第849章 粮食战争的开始
  把任务布置给栗亚波之后,常浩南便离开了压气机研究中。
  研究热效应是相对比较简单直白的部分,可以交给学生来。
  但那个新的机理——
  考虑到它跟热效应对应,那么可以暂且命名为冷烧蚀机理,毕竟可能涉及到全新的理论,所以还是得常浩南亲自来。
  那么……既然要搞材料学研究,先决条件自然是设备和材料。
  就算常浩南有系统也一样。
  而根据他刚刚的推测,冷烧蚀机理和分子动力学基础理论强相关。
  那么需要的研究设备,就不是现在这些小打小闹能搞定的了。
  另外,除了设备,可能还需要几个不带学生、专职科研的研究员。
  以及博后。
  当然,这些都得依托于那个在建的新实验室才行。
  否则校本部这块别说设备,连人都快没地方放了。
  梳理好这里面的主次关系之后,常浩南便直接转身去了唐林天的办公室。
  后者此时正在翻阅一份文件。
  从放在手边的两份报纸判断,恐怕是刚刚才送过来的。
  听到从外面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唐林天抬起头,正好看到出现在门口的常浩南。
  “常教授?”
  他放下手中的笔和文件:
  “稀客啊……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来?”
  常浩南上次主动到唐林天的办公室,是他本科都没毕业的时候。
  还间接导致后者的一罐好茶暴露了位置,最后被打了秋风。
  那会唐林天还是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
  之后二人见面,要么是在外面,要么就是在常浩南的办公室里。
  “有关新实验室的事情。”
  常浩南径直坐到了唐林天办公桌的对面,而后者则照例从文件柜的某个角落里摸出来了一個锡罐。
  杜义山已经退休了,常浩南和刘振响都不怎么喝茶。
  他一个京航校长,大概率也不会再有第四个人敢直接到他这来打秋风。
  倒也不急这一时的常浩南一边等着唐林天泡茶,一边不经意间瞄到了被放在旁边的那两张报纸。
  《美农业部发布警告:异常干旱或致大豆减产,需警惕极端气候对人类造成危害》
  《全球变暖问题已迫在眉睫,美农业部发布减产警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