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82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82节

  尽管北约方面单方面宣布了胜利,但任何一個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盟军行动实际上就是失败了。
  也就是说,一个超级大国,纠集了一个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集团,面对一个内忧外患重重的中等国家,没能摧枯拉朽的击垮对方也就算了,竟然还被别人打下来两架隐身飞机。
  你当然可以解释,说多国联军一方只是表面兄弟,实际上心里各怀鬼胎,尤其美国人几乎在开始盟军行动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对欧元发动了进攻,加上又搞出“误炸”驻扎媒体的民用建筑这种逆天狠活,最终导致进攻方本就脆弱的联盟分崩离析云云。
  但不管怎么说,这么大的优势,最后整出这么一个烂摊子,绝对是光腚推磨——转着圈的丢人。
  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
  一是冷战结束后,北约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天兵天将形象,哪怕不说崩塌,也至少受到了巨大影响。
  二是各个国家都开始思考,当一个大国,尤其是实力不处在碾压性优势的大国,在面对一个中等实力的地区强国时,是否有除了硬对抗以外的其它选择。
  而华夏与土耳其之间的这一波,很明显就符合这个模型。
  华夏的综合国力毫无疑问占据优势,但对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手段。
  那么,这一轮对抗,或者说交锋的过程和结果就很有趣了。
  然而,事件的发展却并没有如各国想象的那样,双方立即开始“亲切友好”的交流。
  从多个渠道收集到的信息都表明,气氛安静得有些诡异。
  安卡拉方面并未向京城提出进一步的交涉,而后者也非常耐得住性子,直接开启一轮静坐战争。
  甚至已经有人猜测,土耳其或许和埃及一样,受到了来自某域外大国的威胁或者诱惑,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瓦良格号拖船队锁死在黑海里面……
  也有人猜测,两边建立了某种能够避开所有外界探查的沟通渠道,目前正在进行谈判。
  总之,各种或是有的放矢或是离谱至极的传言,开始弥漫在整个世界的上空……
  但实际上,情况远比外界的猜测简单很多——
  那就是在对外宣布拖船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存在风险之后,土方内部关于到底要在后续谈判中对华夏开出什么条件,始终没能达成一个一致意见。
  以央行和财政部为首的派系认为,国家的经济和财政状况都已经残破不堪,应该用最直接的办法,让华夏出一大笔钱,用欧元或者美元这样的硬通货支付,以缓解亚洲金融危机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这一派意见获得了来自最高层的支持,毕竟在刚刚过去的1999年,土耳其里拉拿出了超过100%的惊人通胀,如果再不做点什么的话,国民经济很快就要螺旋升天了。
  而以文化和旅游部为代表的另外一派虽然同样关注财政情况,但思路却并不一样,认为应该趁此机会,让华夏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游客前往土耳其,这样有外国人前来消费,就能从根源上缓解经济危机。
  但以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和工业和技术部为代表的第三派势力则抱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他们认为货币情况已经完全无可救药,根本不值得把宝贵的筹码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面,而且无论是直接要钱还是要游客,国际观瞻都实在太差。
  因此,倒不如趁此机会,跟华夏方面合作开展一些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相关的项目。
  考虑到后者也经历过从无到有发展的阶段,想必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
  顺便还能顺便创造不少工作岗位,对于经济并不是完全没有帮助。
  在2000年这个时候,安卡拉的高层由于过去的一系列抽象操作,已经完全无力压制下面的不同声音。
  所以三种声音的支持者都不少。
  更重要的是,听上去都很有道理。
  于是,他们在闭门会议过程中吵起来了……
  ……
  在对面进行撕逼的同时,华夏方面自然不可能裹步不前,而是已经开始进行谈判准备。
  但准备归准备,一直收不到对面抛出来的条件,也确实让人有点坐不住。
  毕竟,拖船如果到了海峡却无法通过,那要么支付高额费用临时停在附近的码头上,要么就折返回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
  无论哪个,代价都不小。
  国防科工委,主任办公室。
  丁高恒正和常浩南相对而坐,每人手里捧着一杯茶。
  “小常。”
  前者一边用手指有节奏地在茶杯口附近敲击,一边开口说道:
  “土耳其方面已经正式表态,不允许我们的拖船队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对于这件事,常浩南自然没有丝毫意外。
  或者不如说,他从大概半年前就开始布局这件事情了,如今已经有了不小的把握,哪怕不是完全无损,至少也能以极小的代价摆平这件事。
  “既然拖到这时候才表态,那恐怕不是真的要卡死我们。”
  常浩南自信地判断道:
  “我猜,他们应该已经在私下里向我们提出所谓‘和解’的条件了吧?”
  说完,优哉游哉地抿了口茶,等待着丁高恒的下文。
  然而,对方却放下茶杯,双手撑住下巴,一脸严肃地摇了摇头:
  “问题就在这。”
  “到现在为止,距离我们收到来自安卡拉的上一条消息已经过去了差不多20个小时,但他们却没有提出任何进一步的要价,甚至对我们主动发出的问询都保持沉默,完全没有回应。”
  “啊?”
  常浩南脸上自信的笑容,僵住了。
  第808章 还有后手
  丁高恒那边话音刚落,常浩南的脑海中就闪过了无数种可能。
  其中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由于他已经大幅度改变了世界线的走向,导致土耳其因为某种原因而决定一条道走到黑,把博斯普鲁斯海峡跟苏伊士运河一样直接锁死,说破大天也不让过。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还真的是非常棘手。
  毕竟他此前的准备都是按照“土耳其人可以谈判”这一大前提而进行。
  常浩南必须承认,自己有点慌了。
  这样要是一艘小点的船,那么还有一条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进入白海,再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进入波罗的海,最后进入大西洋的理论路线。
  但是拖着一艘航母走内陆运河显然根本不可能,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必须拿下来的一关。
  过不去,就有大麻烦了。
  “所以……”
  常浩南握着茶杯的双手因为过于用力而微微颤抖,甚至有些茶水洒了出来。
  但他却并未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开口问道:
  “有没有可能是域外国家施加了额外的压力,导致土耳其人决定完全和我们翻脸?”
  这话问出口的那一瞬间,常浩南整个人反而放松了不少。
  稍加思索过后,心态也随之冷静下来——
  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其实很低。
  毕竟,哪怕在冷战期间,土耳其也妥妥地属于北约中的不安定分子,只是因为地理位置实在重要,所以在美国盟友中还算是有着不错的地位。
  而冷战结束之后,随着遏制华约桥头堡地位的丧失,以及长期跪舔欧盟的操作,土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倾向于表面兄弟,很多在80年代就谈好的援助项目都陷入停滞,土耳其自己也开始谋求相对独立的发展路线。
  在这种大背景下,除非安卡拉突然犯什么大病,否则肯定会留下一些回旋余地。
  而丁高恒接下来的回答也印证了这一点:
  “律创那边把情况汇报上来之后,上级确实考虑过这种可能,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能够证明这一点,包括从美国那边的公开报道进行分析,他们似乎对目前的情况也是一头雾水……”
  “其它国家呢。”
  常浩南也觉得有些费解了:
  “都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表态么?”
  丁高恒摇了摇头:
  “毕竟事情发生到现在还不到24个小时,对于一些效率不太高的国家来说,估计根本来不及做出什么有效的反应。”
  “那倒也是……”
  常浩南直接被逗乐了。
  他重生之后这小四年功夫跟外国人打过的交道比重生之前四十年加起来都多,也见识过不少物种多样性的表现。
  但丁高恒这半开玩笑的一句话却让常浩南想到了一种可能。
  “等等……”
  他赶紧重新板起脸:
  “丁主任,您觉得这些‘效率不太高的国家’行列里,会不会也包括土耳其本身?”
  “……”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安静。
  许久之后,丁高恒摘掉眼镜,使劲揉了揉因为疲倦而有些睁不开的眼睛: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对面简直是个草台班子……”
  常浩南刚想接过话茬锐评一番,但此时丁高恒又继续道:
  “好吧,想想他们这些年的表现,我觉得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毕竟好像也没哪個正常国家能在十年周期里收获80%以上平均通胀率……”
  说完这句话,俩人又没绷住,几乎是同时笑着摇了摇头。
  刚刚一直略显压抑的气氛总算舒畅开来。
  在稍微调节了一下情绪之后,丁高恒又话锋一转:
  “算了,不管他们那边怎么回事,我们都得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
  “目前上级的态度是,考虑到我们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如果土方提出的要求不算过分,那可以考虑直接跟他们达成交易,而次要选择是利用我们最近几年跟欧洲建立起来的关系,通过欧盟对土施压,迫使对方降低或者放弃要价。”
  总算谈起正事,常浩南的表情重新严肃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