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50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50节

  常浩南一边回答,一边想着对方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
  “航技那边刚刚传过来的消息,他们接到一份来自达索航空华夏大区负责人奥利弗·魏利签名的合作邀请函。”
  梁卓平开门见山:
  “达索方面的意思是,他们目前的几个主力型号公务机都是针对欧洲市场设计的,因此希望能跟我们合作,开发一款能够适应华夏和北美市场的新型号。”
  航空工业总公司分家之后,华夏航技并没有跟着分家,而是仍然挂在航空工业集团。
  毕竟在当时看来,华夏要想单独出口航空发动机,可能还得些时日。
  就算有,只要业务量不太大,那继续沿用航技的渠道也没什么问题。
  而听到梁卓平的话之后,常浩南的第一反应就是离谱:
  “跟我们合作开发?”
  虽然华夏如今的经济水平一路飞速增长,但仍然处在“进步快是因为起点低”的阶段,至少在99年这会,要说布局公务机这种高端市场,还是稍微早了亿点。
  更别提联合研发了。
  公务机,讲究的是一个调性。
  而至少在90年代这会,常浩南也不得不承认,华夏在高端市场,还缺乏说服力。
  就算真需要这边的某些技术,比如机翼设计或者主动降噪,也应该选择供应商模式。
  梁卓平犹豫了一下,然后解释道:
  “在文件里面公开的原因,是说他们现在的几种主力型号都不能跨太平洋飞行,也没办法从华夏直飞欧洲,确实需要航程更远的型号来跟庞巴迪,还有湾流竞争。”
  常浩南皱了皱眉。
  合理。
  但不够合理。
  而且如果是因为这个理由,那跟他航空动力集团也没直接的关系。
  梁卓平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
  “不过,我们通过之前建立的一些私下关系打听了一下,据说是斯奈克玛集团希望能找个机会,跟我们,嗯……准确来说是跟你们,进行技术合作,而达索只是提供一个白手套。”
  “丁主任的意思是,让我问一下常总您的意见。”
  第775章 不会真有战忽局吧?
  作为总规划师,以及领导班子中唯一还负责一线研发工作的成员,这种事关重大的对外合作项目,先联系到常浩南这来,倒是正常的。
  斯奈克玛,也就是法国国营航空航天集团。
  虽然听着像是个类似“华夏航空工业集团”这样的东西,但实际上斯奈克玛这个名字本身并不算特别出圈。
  知名度更高的,反而是斯奈克玛与通用电气联合成立的cfm公司,以及后来,与萨基姆合并组建的赛峰集团。
  因此面对梁卓平的解释,常浩南第一反应是……
  没反应过来。
  华夏目前在航发方面确实已经有了些起色,但真正落了地的项目还仅限于一个涡扇10。
  由于研发力量比较薄弱,哪怕是常浩南之前提出的、以现成的涡扇10核心机搞航改燃和大涵道比发动机,也得等到涡扇10本体最终设计定型之后才能开始。
  至于落地,那且要再等几年呢。
  这功夫,法国人突然要来谈合作。
  还是以这种遮遮掩掩的手段进行。
  遮掩的手段还这么粗糙。
  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既视感。
  实在是让人想不通要谈什么。
  “这件事情,我一个人不好直接做主,需要集团内部讨论一下再做决定。”
  常浩南突然发现,这种打太极的方式确实有点好用。
  “这倒是不急,我也只是例行通报一下情况,过一会,会有航技那边的工作人员把对方的来函文件带过去。”
  电话那边的梁卓平回答道。
  常浩南如今已经是有正式领导职务的人了,很多事情还是要走正规程序留档,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在丁高恒办公室里面说。
  挂断电话之后,常浩南向后靠在办公椅上,一边揉着额角一边思索起来。
  当然,不管对方想要干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接触肯定还是要接触一下的。
  只是在那之前,得先做一些思想准备。
  至少定下来谈判的主基调。
  是积极推进,还是以扯皮为主。
  按照他的记忆,这家公司在2005年成为赛峰集团的一部分之前,跟华夏之间的交流应该仅限于维修民航飞机广泛使用的cfm系列发动机。
  以及,在涡扇10立项——不是他这次立项,而是上一次立项初期,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前,那时候华夏还准备把涡扇10搞成一台f110类似物,因此希望能从作为cfm集团股东之一的斯奈克玛集团获得一些关于cfm56核心机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指导。
  但80年代末那会,华夏和西方阵营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转冷,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夏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尤其出现过一些波折,所以这個事也就逐渐不了了之了。
  再往后,就是常浩南直接另起炉灶,现在的涡扇10除了名字以外,跟之前那个方案,以及cfm56都已经完全不同,自然也用不着再跟对方扯上什么关系。
  结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虽然还不清楚为什么,但攻守易形,轮到对方主动上门求合作了。
  思来想去,常浩南还是先把等在门口的章亮平给叫了进来。
  “常总。”
  后者看着常浩南一脸严肃的神色,明白应该是有事要自己办,于是回身关上了房间门。
  “老章啊,有几件事需要你去办,你记一下。”
  “您说。”
  章亮平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等一会会有华夏航技那边的人过来,送一份达索集团提交的合作邀请函,你代收一下,然后从对外联络办那边找几名经验相对丰富一些,最好是懂法语的同志,跟法国人接触一下,注意先不要表态,先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常浩南的语速很快,不过章亮平也是经验丰富的老行政了,完全跟得上节奏。
  “第二,去找一下最近几个月跟斯奈克玛集团有关的新闻,把其中有实质性内容的汇总一下,尽快送到我办公室来。”
  “还有,联系集团档案馆,请他们整理一下跟涡扇10先期预研,以及立项之初的研发工作有关的资料,不是技术方面的,要跟对外合作有关的,弄好之后也送到我这。”
  常浩南说到最后这部分的时候,章亮平震惊中带着些茫然地抬起头,看向前者。
  显然,涡扇10总设计师找他要涡扇10档案资料这件事,让他的大脑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
  “哦……不是我们现在研发的这个涡扇10。”
  常浩南解释道。
  章亮平作为纯行政人员,10年前那会应该还只是个刚进入单位的基层办事员,甚至都未必在航空系统工作,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些事情也正常。
  “是我接手之前,上一次立项的涡扇10,反正你跟档案那边说,要85年到95年之间的,他们肯定知道怎么回事。”
  在常浩南之前主持涡扇10研发的是张恩和张总,目前正在606所那边负责qd130燃机的后续升级型号开发,但后者其实也是半路接手,未必知道更早先的事情,与其一个又一个电话去找当事人,还不如直接从故纸堆里面翻档案。
  “是!”
  章亮平回答道。
  但却没有马上合起笔记本离开,而是话锋一转:
  “常总,后两件事好说,我回去之后就可以办,但咱们集团拆分出来之后,对外联络办那边目前几乎是个架子,除了主任副主任之外,只有之前从镐京发动机集团那边借调上来的几名同志,至于会法语的……恐怕找不出来啊……”
  在常浩南的有意推动之下,镐京已经逐渐成为了华夏航发,乃至整个航空产业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镐发集团已经连续承接了斯贝mk202、d436t和m250小型涡轴/涡桨发动机三个国产化项目,算是航发系统里面唯一有这方面经验的。
  因此,在组建对外联络办的时候,才从他们那边薅来了几个人。
  而当年引进阿赫耶发动机,则是跟直9项目一起,由冰城飞机工业集团那边牵头的,如今并不在航发系统里面。
  总公司按照业务一分为二,一些阵痛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常浩南稍加思索:
  “那就先找有谈判经验的,免得被对方在谈判桌上设套给坑了,然后我再联系一下丁主任,从对外联络司那边找一些人手。”
  这话要是别人说,大概还不太敢打包票。
  但常浩南在科工委那边的人脉还是比较硬的,借几个人而已,一句话的事情。
  ……
  送走章亮平之后,常浩南长舒一口气,重新把视线投向办公桌上还没看完的那几份报刊。
  现在离午饭还有一段功夫,打发打发时间也好。
  不过,之前那份杂志的后劲实在太大,常浩南担心自己要是再多看几眼,恐怕都会怀疑涡扇10到底是不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于是,他干脆从下面翻出来了一份英文报纸。
  常浩南的英语水平不算太高,但为了考级也死记硬背过不少,读一些普通英语文章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他就看到了——
  根据我们的调查,1980年代中期,华夏就启动了代号为‘太行’的第三代发动机项目,在经过最初一段时间的混乱和摸索之后,他们将目光放在了当时刚刚装备f15战斗机的f110上面……
  几年后,华夏方面通过斯奈克玛集团获得了cfm56核心机的一部分技术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他们自己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因此推测性能应当与f110ge100(最早期型号)相当或稍弱……
  “真是绝了……”
  常浩南把报纸放下,长叹一口气:
  “不会真有个战略忽悠局吧……”
  当然,吐槽归吐槽,但这篇报道的作者可不像刚刚那份画册杂志一样是个纯纯的外行。
  而是简氏防务周刊的高级评论员,前通用电气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换句话说,他至少能代表欧美那边一部分人对于涡扇10的看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