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34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34节

  在这种情况下,找上老伙计金陵汽车公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今相比上一世也只是早了两年而已,并不算什么大事。
  真正让常浩南觉得惊讶的,是那个合作成立的汽车研究院。
  这可是1997年,不是2023年。
  别说意大利汽车了,就连拉达这种工业垃圾都能往华夏卖出不少。
  君不见吴懿范就买了一辆么。
  哪个外国品牌会跑过来跟华夏合作研究汽车?
  说句难听的,把上一代甚至上几代的技术拿过来给你换个壳都能大卖,你拿什么和人家合作啊?
  常浩南还没自信到觉得自己研究出来的那些技术影响力能大到这种程度。
  航空产业的技术确实会向下扩散到其它行业,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尤其这年头的汽车几乎没什么正经的电气化设备,也几乎不会考虑风阻和风躁这些空气动力学问题,常浩南最擅长的两个部分,根本进不去汽车研发领域。
  至少进不去家用的乘用车研发领域。
  非要说的话,可能也就是在整车结构设计上会有点用。
  但这也依然是个更偏向于商用车的部分。
  毕竟90年代这会,也没有谁在家用汽车上使用热成型钢和压铸车身。
  因此,好一会过后,常浩南才终于点了点头,回答道:
  “只要这个研究院是开在国内,使用软件当然无所谓,更何况菲亚特那边也是通过了申请的试用用户。”
  其实这种问题一般没必要如此小心。
  毕竟金陵汽车拿到的torch multiphysics也只是公开发行的大杯而非只面向部分用户的超大杯。
  只不过火炬公司的情况比较特殊,明摆着属于上面重点关照的企业。
  对方可能是怕乱搞会被铁拳砸,所以求个万无一失。
  “那我回去之后就回个函……”
  得到肯定回答的杨慧梅正准备起身,但又被有些好奇的常浩南叫住:
  “他们有没有说这个汽车研究院,具体负责的研究领域是哪块?”
  在之前申请软件试用的名单中,菲亚特集团是唯二的国外商业用户之一。
  只不过因为这涉及到一些更加复杂的法律问题,所以非大陆地区申请的试用版软件都还没有发货。
  但看上去对方已经有点迫不及待那意思了。
  照理说不至于这么着急。
  他菲亚特要是真有这种新车研发的积极性,哪至于从华夏市场两度走人,以至于后来组建的联盟都被称为“失意者联盟”。
  “这倒没有,对方只是给我们发了个情况说明函,不过您要是想更具体了解一下的话,他们也在函件最后留了联系方式。”
  ……
  当天稍晚些时候,金陵。
  总经理李良义的办公室被敲开,秘书大步流星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李总,刚刚接到火炬公司那边杨经理的电话,说合作成立的研发中心只要设置在国内,就没有问题,正式的回函和授权文件会在随后寄过来。”
  “这样就好,你安排一下时间,让负责对外合作通知去跟菲亚特那边的人开始谈其它的合作细节吧。”
  李良义抬起头,摘掉眼镜放在桌上。
  实际上,在发函之前,他就预料到大概率能够获得通过,只不过对方虽然规模不大但背景太硬,他为了保险才加上这么一道程序。
  还耽误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
  想到这里,他又对秘书叮嘱道:
  “告诉小余,让他那边提高一些效率,现在国内的乘用车市场一天一个样子,咱们能早一天把车卖出去,就是多几十上百万的利润!”
  秘书闻此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放在李良义的桌上:
  “其实余经理那边,这段时间也一直在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和菲亚特方面的代表沟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意向协议,请您过目。”
  “哦?”
  虽然私下与对方接触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灰色领域,但这年头大家基本突出一个放飞自我,很多明文规定执行起来都不严格,更别提这种擦边球了。
  所以后者也没恼火,只是重新戴上眼镜,开始逐条查阅起来。
  作为几乎是最后一个进入华夏市场的主流车系,意大利人这次给出的诚意还算充足。
  就双方合资成立的金陵菲亚特而言,除了菲亚特品牌之外,作为高端豪华品牌的玛莎拉蒂和运动型品牌的阿尔法罗密欧也被打包加入合同之中。
  虽然后面两者仅仅是在国内组装,但这已经足够让李良义重视起来了。
  毕竟眼下虽然已经有大众、吉普、标致等几个车企早早以合资形式进入国内,但真要论合资的豪华品牌,那也就是有一个奥迪而已。
  也是整件组装。
  至于那个汽车研究院,乍一看之下反而是捎带的。
  因为跟合资生产和技术引进不同,这个研究院的合作主体是同为菲亚特旗下的法拉利。
  不是李良义妄自菲薄,造超跑这种事情,金陵汽车现在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
  菲亚特方面特别要求,研究院独立于合资公司运营,名字必须叫做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
  这只是个文字游戏,因为根据目前的合资规定,金陵汽车必须在前面。
  但要是叫金陵汽车-法拉利研发中心,后者估计是感觉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省去汽车一词,可以让金陵听上去只是个地名。
  李良义对此没什么意见,他很乐意让意大利人在这上面占点便宜,从而换取一些更实际的利益。
  比如更高国产化比例的三大件生产线。
  至于另外一条,就比较有趣了。
  法拉利f1车队愿意从1998年起,在他们赛车的前翼、尾翼或者侧箱侧面,留出一个赞助商广告的位置。
  只要不违反规定,金陵汽车可以随便往上画任何东西。
  看到这里的李良义皱了皱眉头。
  他对赛车不感兴趣,但毕竟是汽车集团老总,f1还是知道的。
  但他知道不顶用,国内并没有引进f1的转播,金陵汽车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出口到欧洲。
  所以这个原本应该是值些钱的广告位对于他来说反而没啥意义。
  “小刘啊,伱再跟火炬公司那边联系一下。”
  他放下手头的文件,对秘书说道:
  “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在欧洲打个广告?”
  第426章 打开欧洲市场的钥匙
  当常浩南结束一天的工作,正准备收拾一下回家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门口又一次见到了杨慧梅。
  “杨教授?”
  一天内第二次看到对方的他倒是有点意外。
  由于火炬公司本身的办公地点还没有确定,因此二人虽然同在京航大学里面,但办公室位置却相距不近,更何况杨慧梅除了这边的工作之外,本身还有教职在身,因此如果没什么大事,一般都是电话联系或者派人代为传达。
  “金陵汽车那边给我们传真过来了一份文件,问我们是否需要在欧洲做广告。”
  杨慧梅说着从包里掏出几张叠在一起的纸交给常浩南:
  “正好赶在我下班之前收到的,我就顺路送过来了,您看一下怎么回复,我明天上班之后回给他们。”
  “在欧洲做广告?”
  后者愣了一下。
  他确实有把torch multiphysics软件软件打入国际市场的想法,但眼下就开始大规模投钱打广告尚且为时过早。
  一方面就连最初的用户口碑和相关手册文件的本地化工作都还没完成,另一方面,公司现在也没那么财大气粗。
  账上那点钱放在国内还算够看,但换成外币几乎干不了啥事。
  更何况这件事怎么跟金陵汽车扯上关系的?
  好奇之下常浩南从杨慧梅手中接过那份传真,转身回到办公室。
  相比于上午那封正式的公函,这份传真无论措辞还是格式,就都显得随意多了。
  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是直接写着常浩南的名字,而不是火炬公司。
  给人的感觉甚至有点像是一封两家企业老总之间的私人信件。
  照理来说,像金陵汽车这种老牌国企,不应该犯这种错误才对。
  不过一封信看到底,常浩南很快理解了这里面的区别:
  “我勒个去……意大利人也是真舍得啊……”
  他重新抬起头来,靠回办公椅的靠背上。
  上午询问软件能否在合资机构中使用,是为了万一以后出事,可以拿出来甩锅,所以自然要走最正规的流程,甚至要用公函的方式把原件给寄过来。
  但这一次,则是在拉关系。
  不只是金陵汽车在拉近和火炬公司之间的关系。
  还是李良义在拉近和常浩南之间的关系。
  用企业的资源送自己的人情,老油条了属于是。
  当然,这种机会,常浩南肯定还是要把握住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