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10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10节

  对于国有企业,尽管追求利润并非其第一要务,但是在关键时刻讲好处、讲利益也绝不是什么需要回避的事情。
  常浩南用430厂和涡扇9举例的意思很明白——其它单位出人出力参与涡扇10项目的研发,我们虽然不会直接付钱,但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应技术,也可以回馈给所有参与方。
  因此,现场几乎立刻恢复了寂静。
  非要说的话,那就是常浩南哪怕在台上都能听到一阵整齐的吸气声。
  要知道,这年头华夏搞航发的公司,基本上就没有不亏损的,区别只在于亏得多少而已。
  而在已经过去的1997年上半年,唯一一个实现扭亏为盈的独苗,也就是手里拿着涡喷14的410厂/606所。
  毕竟半年超过150台发动机的出货量,而且将近三分之二都是卖给国外换的外汇,对于其它同行,乃至对于整个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情。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们证明了航发产业完全有能力脱离飞机产业而独立存在。
  这可是多少人孜孜不倦追求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事情。
  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搞出来了一个放在国际市场上都非常有竞争力的新型号。
  航空发动机,终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品不行,一切白搭。
  菜,就多练.jpg
  而现在有人表示,有一个机会可以手把手地帮他们提高航发技术,而代价只不过是要出一些人来帮着一起做项目。
  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谁手里没点搞到一半受挫的半成品项目啊?
  真能搞出来的话,就算拿来出口差点意思,内销总归还是没问题的。
  至少能把火烧眉毛的工资问题给解决了。
  于是,本来还需要摊派人数的任务,在常浩南刚刚那两句话说完之后,瞬间就变成了需要抢名额的机会。
  会场里面的众人虽然受制于体面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矜持,但很显然,大家思考的事情已经从“要不要派人参与”变成了“派多少人参与”以及“派什么人参与”。
  报告做到这一步,也就到了进入尾声的时候了。
  毕竟常浩南大费周章地把小二百号人凑到一起开这么个大会,初衷其实就是给涡扇10项目研发的正式启动做一波动员。
  现在看来,动员效果远超预期。
  因此,在一段简明扼要的总结之后,他就迅速结束了自己的报告。
  这一次的掌声,比他上台的时候,还要热烈。
  如果说之前的鼓掌更多出自礼节和尊敬,那么现在,其中包含的情绪则更多是兴奋和感激。
  开玩笑,救命呢。
  回到座位上之后,旁边的刘振响很快凑了过来:
  “小常啊,这个大会,还有你的报告主题,都是伱提前策划好的吧?”
  刚才常浩南才开始讲的时候,他就看出来了其中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套路,而后面发生的一切无疑又提供了印证。
  “也不能这么说。”
  常浩南摇了摇头:
  “应该是我跟丁主任一起策划的,给大家增强一些信心,把涡扇10的研发工作正式带起来。”
  这话听得旁边梁卓平直撇嘴。
  tmd,我也想和丁主任一起策划……
  大会之后,自然少不了例行的吃吃喝喝环节。
  理所当然地,几乎每一个来参会的厂所都有人来找常浩南敬酒。
  以至于后者很快就趁所有人不注意把杯子里的白酒换成了无色饮料。
  “小常啊。”
  然而就在常浩南偷摸地准备再倒一杯气泡水的时候,突然有人从后面叫了他的名字,吓得他差点把手里的杯子丢出去。
  “咳咳……”
  佯装咳嗽两声之后,常浩南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地回过头。
  是阎忠诚。
  “阎总?刚刚开会之前好像没看到您?”
  好在对方似乎只是单纯过来找他聊天的:
  “别提了,来的时候被堵在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
  阎忠诚挠了挠头,把手中的酒杯随手放在旁边。
  又随意寒暄了几句之后,他很快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刚刚你在报告的时候,提到的那个全新的设计类软件,我看上面好像是有个力热耦合模块?”
  “没错,我在组织开发torch multiphysics的时候,专门重点考虑了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内容,目前有两个完整的相关模组,分别是力热耦合和电磁耦合,至于更复杂的强耦合作用,还需要经过后续升级更新才能完成。”
  常浩南点头回答道。
  “足够了,现在涡喷14航改燃机的总体设计已经完成,但我还是希望能在引射装置上增加一个冷却器,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舰艇烟囱处散发的热量,对于未来新一代红外成像制导的反舰武器有很强的防御效果。”
  得到肯定答复的阎忠诚眼前一亮:
  “不知道这个软件我们怎么才能用上?”
  这已经是常浩南第不知道多少次面对这个问题了:
  “很快就会出公开测试版,也就这几天吧,到时候整个航空工业总公司下属单位都会是最高级试用用户的,我会专门派人去盛京那边指导安装。”
  “那就好啊,那就好……”
  阎忠诚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重新拿起旁边的杯子,跟常浩南轻轻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老阎?”
  就在此时,另一个有些含混的声音从二人旁边响起。
  一老一少两个人朝这边快步走来。
  “你果然跟浩南同志一起在这。”
  二人中年轻的正是之前跟常浩南见过一面的光头工程师刘永全,岁数大一些的倒是没什么印象。
  “常总,这是张文和,我的导师。”
  刘永全趁着一个大家都没说话的空当向常浩南介绍道。
  后者恍然大悟。
  涡扇10第一阶段的总设计师。
  “浩南同志,今天听了你的报告,只感觉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张文和主动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刚刚,我跟所里面领导通了气,如果你有这个意向的话,那么在涡扇10的研发工作正式开始之后,我们希望能聘请你来担任总设计师!”
  第397章 火炬集团成立!
  这么大动静的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自然不可能只开一天就草草结束,后面还有一天稍微轻松一些的议程,以及一天留给众人游山玩水。
  其实常浩南之所以这么设计,主要是因为他自己想趁着这个机会摸一摸鱼。
  他前世也来港城这边开过几次会,但都是作为普通随行人员,并没有太多机会领略本地的风光。
  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在会议第一天晚上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小常,你现在方便么?”
  刚接起电话时,常浩南甚至没能马上反应过来对面是谁。
  因为一般来说会打他手机的除了家里人之外就是那几个已经很熟悉的工程师,但这个声音明显全都对不上。
  脑子飞速地运转了大概半秒钟之后,他才终于从记忆深处找到了这个声音的主人。
  科技委主任宋建。
  当然,考虑到自己头上现在也带着国家科委那边的不少帽子,所以对方找到这个手机号并联系自己也实属正常。
  “宋主任,我正在港城这边参加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
  总算是没有发生“领导给你打电话你却不知道领导是谁”的尴尬场面。
  “在港城?”
  宋建也是一愣,这年头各部门之间互通有无的频率和效率都很低,对于科工委系统来说惊天动地的大事在科技委那边真未必知道。
  “那伱们住的应该是招待宾馆吧?”
  他显然对于这里的情况一清二楚,恐怕是没少在这开过会。
  “没错,是组织上直接安排的住处。”
  常浩南回答道。
  开玩笑,这里几乎凑齐了全华夏航空动力产业的精英人物,要是出个什么意外谁也兜不住,所以梁卓平直接安排的就是有安保的内部招待所。
  二百来人直接把这里占满了一多半。
  “那你跟前台说一下,他们应该有专门的内线电话,用那个电话回拨给我。”
  说完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显然,这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前些年大哥大刚刚出现的时候,相关保密规定还没有跟上,结果造成了不少泄密案件,现在早已经严禁在移动通讯工具里面谈论秘密消息了。
  所以在体制内,手机发挥的作用其实跟呼机差不了太多。
  只能说不愧是会议之都,常浩南询问了一下前台之后,得知果然有专门用于跟京城那边通话的内线电话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