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历史军事>贼天子> 贼天子 第738节

贼天子 第738节

  “有没有问题,要看你们九司能不能查出什么猫腻。”
  “但是不管有没有问题。”
  李某人背着手说道:“暂时都没有办法再用了。”
  …………
  一转眼,一个月时间过去。
  时间来到了昭定八年的二月中。
  这天,又一拨从金陵过来的人手,赶到了洛阳。
  这一拨人里,一大部分是金陵那边的官员,搬到洛阳来任事。
  还有一小部分,则是比较特殊,被李云亲自调过来而人。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金陵军队的教头裴庄了。
  裴庄这些年,一直在金陵军中,教授军队武艺,在金陵军乃至于整个江东军中,都有相当的威望。
  这一次,他被李云请到洛阳来,往后大概率,就是要负责洛阳“禁军”的训练了。
  而除了裴庄之外,还有一家人,也被请到了洛阳来。
  这一家人,算上孩子女眷,统共有二十多个人,坐了好几辆马车。
  在江东军的保护下,一家人顺顺利利的到了洛阳。
  吴王李云,甚至亲自到城门口,来迎接这家人的到来。
  城门口,李云先是拦下了骑在马上的裴庄,二人在一块叙了好一会话,等到后面的马车靠近,李云才拍了拍裴庄的肩膀,笑着说道:“今天先说到这里,哪天得了空,我跟裴兄好好叙叙旧。”
  裴庄咧嘴一笑:“恐怕大王现在,没有时间理会我这武夫了。”
  李云正色道:“我说有就有。”
  正说话的时候,后面好几辆马车里当先一辆马车中,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已经跳了下来,远远的看到了李云之后,他一路小跑,跑到了李云面前,对着李云毕恭毕敬的欠身行礼:“拜见王上。”
  李云连忙伸手扶住他,哑然道:“殿下这是做什么?”
  “要陷我于不义不成?”
  这个时候,能与李云交好,还被他称为殿下的,自然是楚王武元佑了。
  楚王殿下直起腰,抬头看了看李云,开口笑道:“大王太谦虚了,太谦虚了。”
  “从金陵到洛阳,一路走来,虽然不能说什么太平盛世,但是至少…”
  “已经不乱了。”
  楚王殿下感慨道:“大王,真是好本事,好本事。”
  李云侧开身子,指了指身后的洛阳城,笑着说道:“当年在江东,我说要给殿下二王三恪的位置,如今,我把殿下给请来了。”
  “往后咱们两家,大概要常住于此了。”
  楚王殿下对着李云再一次作揖行礼,他抬头看着洛阳城,感慨连连。
  “大王真是信人。”
  第847章 过时不候
  “少年时候,我来过不少次洛阳。”
  楚王殿下,与李云一起,并肩行走在洛阳城里,他很自觉的落后了李云半个身位,然后左右看了看,感慨道:“当时来洛阳,不是来玩乐,就是来探亲,没想到故地重游,已经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这位楚王殿下摇头感慨:“也不知道当年的亲故们,如今还剩下多少。”
  李云看着他,也跟着摇了摇头,开口道:“洛阳城几经劫难,当年城里的达官贵人们,恐怕只剩下十之二三了。”
  李某人对于旧日的贵族地主们,还是相对宽仁的,最多也就是找个借口,翻翻旧帐,罚没他们的家产,充作官方产业。
  只有那种全然不配合,不懂事的,李云才会重拳出击。
  但是其他人跟李云可不一样。
  别的不说,当年江南东道裘典,他占下了越州城之后,越州城里的富贵人家,几乎死了六七成,以至于李云接手越州之后,很顺利的完成了“官田化”,几乎没有碰到什么阻碍。
  因为阻碍,都被裘典给杀完了。
  这些相对底层的人,骤然掌握某一块区域的至高权力,也就是生杀予夺之权的时候,有时候是相当可怕的。
  一个原本看起来本本分分的人,在这种场合,没有军纪约束,都有可能成为恶鬼。
  而裘典,王均平之流,原本也就没有什么军纪可言。
  所以,王均平当年在中原,横扫数十个州郡,所到之处,几乎都是一片尸山血海,到最后他身死关中,被人称为齐贼。
  洛阳城,就曾经被王均平占据过,而且占据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差不多有大半年,这大半年里,洛阳城里的富贵人家,几乎被王均平清洗了个干净。
  连带着这个洛阳的世族贵胄们,只要没有及时出逃,就多半会折损在王均平手里。
  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荥阳郑氏。
  这个千年世家,连祖地祖宅,都被王均平所部毁了个一干二净,族内子弟半数死在了当初那场动乱之中,其余残存子弟,也是流落何处,其中一大部分就逃到了江东,在金陵定居下来。
  金陵新城很大一部分投资,就是荥阳郑氏的家产。
  到现在,洛阳城在李云手里,重新恢复了过来,已经有了先前洛阳的七八分旧貌,但是托王均平之“福”,今日的洛阳,与旧日的洛阳,已经不是同一个洛阳了。
  武元佑闻言,看了看李云,轻声感慨道:“当年那批旧人,如今要换成新人了。”
  “那可不一样。”
  李云回头看向武元佑,笑着说道:“我们这些新人,比当初的旧人们,要宽厚得多。”
  楚王先是应了一声是,然后对着李云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某人轻声笑道:“我知道殿下想要说什么,想说将来迟早也会变成那样。”
  “不过在我看来。”
  李某人缓缓说道:“天下王朝,多不过三百年,便是因为权贵们攫取太甚,以至于到了二百多年的时候,便无以为继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场纷争,定下新的秩序。”
  “如此周而复始。”
  武元佑看着李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接话道:“那吴王的新朝,能撑过三百年么?”
  李云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不知道,我又活不到三百岁。”
  他看向前方,淡淡的说道:“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种革新轮替总是好的,一段时间的剧痛,至少可以换来百多年的相对安定。”
  “殿下觉得呢?”
  武元佑沉默了许久,才微微摇头叹气道:“我恐怕,没有资格谈论这些事情。”
  李云笑着说道:“闲聊嘛,我又不是那些个小心眼子。”
  他看着武元佑,微笑道:“我知道,殿下内心深处,说不定还是觉得我是用强,得了现在的位置,殿下现在还年轻,也就三十多岁。”
  “殿下可以好好看看,看十年,看二十年,看看这天下在我手中,与在旧周手中。”
  “究竟有何不同。”
  武元佑坦然一笑:“我在金陵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吴王治下的东南,比起从前的东南,的确好了许多。”
  李云指了指不远处的府邸,笑着说道:“这里,便是殿下在洛阳的宅邸了,以后殿下就住在这里。”
  武元佑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宅子,然后对着李云作揖行礼。
  “我代阖家上下,拜谢大王。”
  李云扶起他,满脸笑容:“殿下客气。”
  武元佑一脸正色,沉声道:“大王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武元佑义不容辞。”
  李云抬头望天。
  “暂时不用,要是有一天真要用到殿下。”
  “也是我进京城之后的事情了。”
  …………
  就在楚王抵达洛阳的时候,李云的使者杜通,也已经手持李云的诏令,一路进了蜀中,并且成功进了成都府。
  此时,成都府里,已经另有了一个小朝廷。
  因为皇帝二次出逃的时候,便没有想着再回京城,再加上当时情况紧急,只带走了一部份比较亲近的官员,这个蜀中的小朝廷,此时就显得有些简陋。
  相比较从前的大周朝廷,人选至少削减了六七成。
  而此时,在这个小朝廷里掌枢的,正是闻喜裴氏出身的裴璜。
  皇帝陛下,现在除了一些要紧的事情,几乎不再理会朝政,朝廷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裴璜在主事。
  因此,当杜通抵达成都的时候,最终与他见面的,也正是因为闻喜裴氏的裴三郎。
  杜通被人一路带到了裴相公的书房里,二人见面之后,杜通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裴璜,然后拱手行礼道:“吴王使者杜通,见过裴相公。”
  裴璜闻言,放下手里的毛笔,抬头看了看杜通,他先是站了起来,拱手还礼,然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七哥不远千里而来,也来打趣我。”
  裴璜的姐姐,当年嫁给了还是太子的武元承,之后,裴璜父子就常年混迹于京城。
  而杜氏,是京兆杜氏。
  两家人,自然是认识的,不仅认识,而且很是熟悉。
  “非是打趣。”
  杜通看了看裴璜,正色道:“如今,天下仍认蜀中朝廷为正统,既认这个正统,三郎便是当之无愧的相公。”
  裴璜看着杜通,先是拉着他坐了下来,然后问道:“江东朝廷,当真还认大周为正统么?”
  杜通神色平静:“至少当下是认的。”
  如今李云还没有正位,江东朝廷内部没有皇帝,既然还没有皇帝,那么自然是承认武周皇帝的。
  只不过等李云正了大位,便不可能再继续承认武周了。
  裴璜也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他长叹了一口气,开口叹道:“京兆杜氏,世受国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