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历史军事>贼天子> 贼天子 第345节

贼天子 第345节

  “大江是天险,渡过去本就不那么容易,平卢军俱是北方兵,渡江就更难。”
  “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渡江之后,又当如何?”
  杜使君神色平静道:“江南还有两个都尉营,他们哪怕不是平卢军的对手,也大可以放弃所有的州郡,只守一个金陵城,如同咱们现在守扬州一样。”
  “苏子兴是苏大将军之子,名将之后,他带两个都尉营守金陵,我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金陵城,比扬州城更加坚固。”
  当初李云选择金陵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一来是因为江东境界之内,似乎只有这这么一座大城合适。
  二来,自然是因为金陵城有现有的高大城墙,并且金陵城是拥有瓮城的。
  将大本营定在这里,比较有安全感。
  李云坐在杜谦面前,闭上眼睛认真思考了许久,才缓缓睁开眼睛。
  “受益兄说的不错。”
  李云低声道:“是我有些心急了。”
  “金陵城想要守住,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江东其他州郡却不太能够守得住,到时候咱们苦心经营的几个州郡,估计都要被平卢军给弄得一片狼籍。”
  听到李云这句话,杜谦摇了摇头:“不破不立,二郎现在,该有一些狠心了。”
  他顿了顿之后,补充道:“想做大事业,便须得生出一些狠心。”
  古往今来,那些最终成就大事的大人物,似乎都有一些不近人情之处,不过细究起来,其实是因为,在大多数时候,这些大人物都是绝对理性的。
  太感性的人,不容易成事。
  先前,李云的确有些急躁,不过被杜谦提醒了几句之后,他的心思逐渐变得通透了起来。
  是了,哪怕平卢军分出一半兵力南下,金陵城也可以固守很长一段时间,到时候平卢军一支军队围两个城,未必就能支持得住。
  “江东各州郡,咱们现在不一定能够顾全得到,不过经过受益兄提醒,我突然想到,平卢军未必就是真的想要南下。”
  想到这里,李云心中一动,他猛地愣在原地,喃喃道:“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往下想,他们想要我出城跟他们厮杀…”
  “也就是说,最想让我知道平卢军大股南下,可能会渡江进攻江南的人,其实是周绪。”
  “那么这个消息…”
  想到这里,李云只觉得豁然开朗,他猛地抬头看着杜谦,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其实…是那位周大将军,主动想要透给我的。”
  杜谦原也没有想到这一层,被李云这么一说,他心思一转,便也想了个七七八八,忍不住感慨道:“能稳坐一方节度使二十年,果然厉害,这位周大将军,一身的心思,几乎不逊于你我了。”
  李云也深有同感,点头道:“先前,只听说这人贪财好色,便没有怎么将他放在心上,现在看来,是我看小了他。”
  他站了起来之后,摸着下巴,低声道:“事到如今,这位周大将军,除了先前有一些轻敌之外,便几乎没有什么错处了。”
  杜谦看着李云,开口道:“现在是最要紧的时候,二郎切莫心急。”
  “稍有不慎,咱们先前的辛苦,便都毁于一旦了!”
  李云点头,随即看着杜谦,握拳道:“归根结底,还是人太少了。”
  “要不然,咱们便不用这么左支右绌。”
  “等这一次的战事过去,占稳扬州之后,咱们便一起回江东去。”
  “拉起更多的人!”
  杜谦闻言,先是点头,然后轻声笑道:“这个槛过去之后,二郎便鱼跃龙门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
  “各路节度使已经在赶往关中的路上,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关,称帝的王贼就会被人赶下帝座,赶出京城。”
  “甚至…会死在关中。”
  杜谦背着手,轻声道:“诸方实力竞斗,到时候朝廷,是有可能回到关中的。”
  “不过往后,就只是一个虚朝了。”
  杜谦看着李云,轻声道:“而到了那个时候,这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便会为了自己至少能在名义上延续,而大封诸侯。”
  “现在,二郎占下了多少地盘,到时候朝廷就会封给你多少地盘。”
  杜谦抚掌笑道:“到了那个时候,大周就要出个最年轻的显贵了。”
  相比较李云专心军事来说,杜谦更看重时局的发展,也更关注关中那边的变动。
  李云闻言,先是怔了怔,随即微微摇头,回过神来,开口道:“一时的而已。”
  “即便朝廷能够回到关中,名义上再一次君临天下,也不过是因为,各地的节度使以及地方势力中,暂时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压服所有人的势力。”
  “这种情况,长不了。”
  杜谦轻轻点头:“是这个道理,不过到时候,二郎的名头会大一些,身份也会响亮一些。”
  “那样无用。”
  李云直接站了起来,朝外走去:“这个槛,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过,那姓周的算计我。”
  李云大步走向外面,声音低沉。
  “我也要去想法子,算计算计他了。”
  第385章 夜杀!
  扬州城南城的城楼上,李云远远的望着南边。
  他看了好一会儿之后,刘博一路小跑,跑上了城楼,对着他低头道:“二哥,你找我?”
  “嗯。”
  李云收回目光,回头看了看刘博,笑着问道:“老九,先前你说那个用石头包着纸,往城楼上丢情报的扬州本地人…”
  “现在还能联系到么?”
  刘博一怔,随即微微摇头:“二哥,那种情况,能送消息进来就不错了,他人没有进城来,现在我们送消息出去,也只能派人趁夜往外摸索…”
  “那人…很难联系到了。”
  刘博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抬头看着李云,突然明白了什么,低声问道:“二哥,是不是那个人有什么问题,还是他送的情报有什么问题?”
  “很难说。”
  李云的目光再一次看向南边,微微摇头道:“人可能没有问题,消息也是真的,但说不定,是被人家故意放进来的。”
  刘博低头想了想,似乎明白了李云在说什么,他低声道:“二哥的意思是,平卢军是故意让二哥,知道他们大军大举南下的消息。”
  “不能肯定,但我是这么猜的。”
  李云站在城墙边上,对刘博招了招手,示意他站到自己身边,等刘博过来之后,李云看了看他,轻声说道:“老九,咱们现在假设这个消息,的确是城外的平卢军故意放进来的,现在我也想放一些消息给平卢军,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刘博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二哥,这个简单,不过…”
  他吐出了一口浊气道:“只需要派三四个人一起突围送信,一定会有人被平卢军捉住。”
  “他们怀里的信怎么写,那些平卢军就会怎么信。”
  “只是,这些送信的估计都活不成了。”
  刘博抬头看了看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二哥,你觉得能不能这么办?”
  李云闻言,默默叹了口气道:“你带那些人,也有一段时间了,应该对他们也有了些了解,挑两个软骨头,让他们出城送信去吧。”
  “事先不要同他们说。”
  李某人默默说道:“这样他们被抓了之后,就会逼真一些,也能多几分生机。”
  刘博先前看了一眼李云,然后缓缓点头。
  “好。”
  …………
  两天之后,平卢军大营,帅帐之中。
  周昶手里拿了封信,递到了周大将军面前,颇有些兴奋:“爹,捉到个大鱼,截获了那李云送往金陵的密信!”
  周大将军这会儿,正在翻看刚送来有关各地节度使,以及关中的文书,闻言放下了手里的文书,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皱眉道:“怎么说?”
  “那姓李的,果真慌了!”
  周昶将书信递给周大将军,低声道:“这信是李云,寄给金陵李正的,这人儿子也派人查过,跟这李云兄弟相称,应该是他同宗的族弟,很受李云重用。”
  “李云领兵到江北来,便是他这个兄弟镇守在金陵。”
  周大将军若有所思,问道:“信里怎么说?”
  “这姓李的慌了神了。”
  周昶眯着眼睛,轻声道:“他让李正,在大江南岸备好船只,七日之后划船到北岸来接人,然后扬州城里的守军,也在当天从城里突围,然后直奔大江,渡江返回江南。”
  周大将军闻言,也是精神一振,他接过这封信,拆开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周昶在一旁,指着信上的内容,笑着说道:“这李云,还让李正派人到青阳县去,将族人收拢到金陵来,庇护族人。”
  “单单看这一句,这信就假不了。”
  少将军很是笃定的说道:“他们两个人的出身,儿子都查过,正是青阳县人。”
  为了逼真,这一封信,李云让人抄写五份一起送出去,总有一两份是会送到李正手里的,因此需要在信的内容里,做个只有他们自己人看得懂的约定。
  周昶说的这句,正是李云给李正做的记号。
  苍山是在两个县的交界处,理论上来说并不属于青阳县,而且他们两个人在青阳,也没有什么族人需要收拢。
  这话,李正只要一看到,便能知道真假。
  周大将军盯着这封信,左看看右看看,随即放在了一边,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开口道:“我儿,如果这李云要回江南去,你说,咱们要不要干脆放他回去?”
  周昶一愣,随即愣住了:“爹,连他们出城的时间都知道了!只要我们预设伏兵,便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人数又占优,这是全歼他们的大好机会!”
  “您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周大将军摇了摇头,开口道:“在扬州城下,跟他们也纠缠了一段时间了,扬州城里的这支军队,哪怕是在咱们平卢军里,也能够当主力去打。”
  “城里的守军不少,他们如果一拥而出,朝着一个方向突围,我们即便预设伏兵,到底还是要一场血战厮杀。”
  “咱们的伤亡,绝不会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