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232节
“莫打了,莫打了。”
武元佑停下鞭子,冷冷的看着他:“想起来你那些赃钱所在了?”
朱通一肚子委屈,但是又受不住武元佑的鞭子,垂泪道:“殿下,下…下官是在明州得了些财物,但是您遍观天下州郡,哪一个州郡的主官没有捞钱?”
“而且,下官在明州所得,前段时间真的被一伙盗贼给抢了哇!”
“您只需要派人去问,一问就能问的到,一问就能问的到!”
朱刺史涕泗横流,也不知是疼的,还是因为太过伤心。
也或者是二者都有。
武元佑抖了一个响亮的鞭花,冷笑道:“一问就问的到,那定然是你做的局,你这厮,事到临头了,还想死抱着财物不放!”
“真是不知悔改!”
说着,他提鞭就要打,朱通吓得脸色煞白,颤声道:“殿下,听我说完!”
武元佑停下鞭子,冷冷的看着他。
朱使君哭道:“下官在明州所得,虽然已经不翼而飞了,但是…但是下官老家,还有一些产业,殿下给下官一些时间…”
他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
“下官修书一封回老家去,让家里人变卖家产,无论如何,一定补上明州的账目。”
说着,他用通红的两只眼睛看着武元佑,哀告道:“只盼殿下,饶了下官一条性命…”
武元佑将手里的鞭子丢在一边,冷声道:“就知道你不老实。”
“恐怕明州的所得,早已经送到你老家去了罢?你不说这个事,本王也要行文你老家的官府,抄了你家!”
朱通脸色煞白,颤颤巍巍,再也说不出话来。
“不过…”
武元佑看着朱通,忽然话锋一转:“如果你肯配合本王,本王可以给你一个补亏空的机会。”
朱通眼睛恢复光采,抬头看着楚王殿下:“殿下,殿下…”
“不管什么事,我一定配合您!”
“你在明州好几年了,明州盐道上的事情,你应该都心知肚明。”
武元佑背着手,缓缓说道:“你原原本本的把明州的情况交代清楚,配合本王把明州的案子办好了,本王许你戴罪立功。”
朱通脸色再一次一白,他压低了声音,颤声道:“王爷,这江南盐道上的势力,盘根错节…绝非明州一州,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您奉命巡查江南,从他们身上刮一些油水…那或许还成。”
“要真是动他们…”
朱通咬着牙,没有说话了。
楚王瞥了他一眼,然后挥手道:“给他松绑。”
等下人松开了朱通身上的绑缚之后,楚王殿下才淡淡的说道:“怎么,担心这些江南盐道上的人要了你的命?”
朱通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下官贱命一条何足挂齿,下官是担心殿下您,可能会有些危险…”
武元佑眯了眯眼睛,半天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缓缓说道:“你只管说,要不要办,怎么办,则是本王的事情。”
朱通不顾身上的疼痛,跪在地上,先是看了看大牢里的狱卒,又看了看武元佑,深深低头。
楚王殿下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了这些狱卒,若有所思。
“来人。”
他沉声道:“把他带出去,带到本王的钦差行辕去!”
…………
数日之后,
越州城,刺史衙门里。
李云与杜谦隔桌对坐,李云给杜谦倒了杯茶水,笑着说道:“昨天,咱们越州军的兄弟送回来消息,那位楚王殿下,在明州把声势弄得很大,明州城里好几家盐商被他派人抓了,直接抄了家。”
杜谦低头喝茶,然后抬头看向李云,轻声道:“整个江南的盐道,明州只是一小部分,在明州下重手,那些大城里的盐老爷们,恐怕要人人自危了。”
李云也低头喝茶,淡淡的说道:“我已经做好领兵支援的准备。”
“这江南的盐道…”
说到这里,李云就没有说下去了。
杜谦听懂了他的意思,微微摇头道:“即便已经烂了,咱们也没有名分能拿到手里。”
“公开拿到手里,自然是不太可能。”
李云把杯中茶水饮尽,开口道:“咱们可以效仿朝廷里的老爷们嘛。”
盐业,在这个时代是绝对暴利的行业,也是绝对暴利的生活必需品,这其中的利润,不是一倍两倍,有时候大到不可计量。
而除了西南的井盐之外,江南沿海的晒盐,也是重要的盐路来源之一,同时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只不过大周王朝二百多年了,这种大蛋糕早已经被划分的非常精细,非常干净,比如说地方上的地方官是一层,盐道上的官员是一层,而盐商又是一层。
但是真正最大头的利润,一定是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吃了去。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廷才会对江南盐道一年比一年少的收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杜谦抬头,看向李云,皱眉道:“怕是不太好控制他们。”
这些地方上的盐商,或者直接是家里有人在朝廷里做官,或者是朝廷里大人物的家里人,最不济也是也是跟朝廷的大人物们有一些牵连。
他们,早已经跟那些朝堂大佬们利益绑定,哪怕李云能够武力压过他们,但是却不好控制他们。
“换一批就好控制了。”
李云淡淡的说道:“江南盐路上的那些个盐虫,要是敢袭击钦差,那便是谋逆,全杀了也是合情合理的。”
杜谦终于明白过来,低声道:“二郎想借着武二的名头…”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李云笑着说道:“现在只是个临时的想法,具体怎么办,还是要随机应变,不过这事一旦做成了,好处多多。”
说到这里,李云看了看中原方向,也低头喝茶,默默说道:“我听说,朔方军再一次进兵了。”
“我正想说这个事。”
杜谦话说到这里,突然反应过来,对着李云问道:“二郎往那边派人了?”
“派了一些人出去做买卖去了,总不能一直当聋子瞎子。”
说到这里,李某人默默起身,长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苏大将军,还能承受朝廷多久的压力。”
说完这句话,他对杜谦抱拳道:“受益兄,时间越来越紧迫,我去筹备婺州军的事情了。”
杜谦跟他拱手作别,提醒道。
“事情要办,但还是不能太心急。”
“受益兄放心,我这个人啊。”
李云笑了笑。
“向来一步一个脚印。”
第263章 江南大乱
李云接到朝廷升他做婺州刺史的文书,已经有半个月时间了,因此前往婺州履职,也成了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不过在前往婺州之前,李云需要把越州军给一分为二。
越州营里,周良和李正,都到了李云的大帐之中,李云招了招手,示意二人落座,不过却没有急着说话。
等到两个人都落座之后,李云又等了一会儿,一个身材有些瘦弱的将军,这才低头走了进来,对着李云欠身低头道:“属下李肖,拜见司马!”
周良与李正,都回头看向这个人。
他们两个人,是越州营的主事之人,自然知道这个“李肖”是谁,闻言都是微微低着头,没有多说什么。
李云按了按手,笑着说道:“不用客气,坐下说。”
等到赵成也落座之后,李云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今天要商议的事情,各位应该也猜到了,我这几天就要去婺州履职,咱们越州军,也要带去一大部分,越州这里,只留五百个人。”
这段时间,赵成又征募了五百个新兵,李云麾下的总兵力,来到了三千人左右。
之所以只留五百在越州,是因为邓阳带出去的那五百人,明面上算是越州营的兵力,算上那五百个人,越州的兵力正好是一个都尉营,也就是一千人的数目。
李云看向三人,笑着说道:“你们谁愿意带五百个人留在越州?”
赵成微微低着头,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周良深呼吸了一口气,抬头看向李云,开口道:“将军,我带人留在越州罢。”
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李云要出去开辟新地盘,相对老成持重的周良,自然是留守越州的最佳选择,李正与赵成两个人,都要年轻许多,更有干劲,更适合跟着李云到婺州去。
只是周良毕竟是长辈,所以这个安排还是要跟他商量的。
李云并没有过多犹豫,略微思考了一番之后,便点头道:“那三叔就留在越州,以越州营校尉的身份,继续统领越州兵马,有一件事我要跟三叔提前交待好。”
周良低头:“将军吩咐。”
“越州…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新的司马过来,即便有,有杜使君配合,越州营也还会是咱们的越州营,三叔留在越州,要多多注意越州的事情,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立刻派人去知会我。”
说到这里,李云顿了顿,继续说道:“杜使君,跟咱们已经是一条路上的人了,他本事很大,三叔要是有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就进城里去找他。”
周良低头道:“属下遵命。”
李云这才看向李正跟赵成两个人,缓缓说道:“我到婺州去履职,咱们越州营那么多人,却不能浩浩荡荡的跟我一起去,到时候弄个两三百人跟着我一起去,其他人着便装,稍稍赶往婺州。”
“以旅队为单位,让他们自行前往婺州,李正。”
李正连忙低头:“属下在。”
“你明天就去婺州,看一看婺州城外哪里适合建立大营。”
李正点头,然后看了看赵成,笑着说道:“将军,让…让李大哥,与我一同去罢,他经验丰富一些,也能多教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