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谢沙清楚,眼下过多纠缠没有意义,他不过是损失了一个小院的精锐,但反叛军的大头还在京中,他蛰伏多年培养自己的势力,李桥就算能号令得动这群老人,也不可能让他十年来的筹谋毁于一旦。
  难不成李桥还能自己组一支新的长青军吗?不过是群残兵老将,凭她要过去折腾。
  于是带着余下的人愤然离村,再没多说什么。
  李桥看着一院子望着自己热泪盈眶的老兵陷入了沉思,谢沙的目的已经很清晰,温娇娇现在故意也被劫持走了,这种局面下,她能做什么?
  离开这些过往纷争已经太久,她就这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都快忘了自己曾经领兵打仗时的样子了,一时间也不知道拿什么态度对待这群往日战友...
  没想到他们先上前主动介绍自己道:
  “李桥将军,我是顺成三年入长青军驻北疆岭通的二等兵,跟着您打过北羌族,当时带兵的是他们三皇子。”
  “李桥将军,我顺成八年调入长青军任百夫长,跟着邑王杀进过蛮族东大营...”
  “李桥将军,我是...”
  一群上来年纪的老兵,眼珠子都浑了,此时看着李桥眼神炯炯,曾经他们站在大部队的后面,只能遥遥一望那马上身姿的背影,憧憬着能与这位战无不胜有战神之名的将军并肩一日。
  现如今真的实现了,只可惜徒留残兵,邑王和长青军都不在了。
  李桥听着他们报曾经一起打过的战役,觉得恍如隔世一般,不过没有太过感慨,她先问清楚了谢沙现在反叛军内部的架构,还有这些年的计划。发现谢沙果然留了后手,最核心的计划还有藏匿火药的地点,这些老兵一概不清。
  包括这次分头行动,另一队去劫温娇娇的人他们也并不知道。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桥留了两人守在山鸡村,如果夏照影回来能及时传信。余下的人同她上清河,夏照影能带着温娇娇逃脱的话,往有官府管辖的清河藏是最合理的。
  如果都没找到,只能再度北上了。
  不过如李桥所料,他们刚到清河,就遇到了等着他们的夏照影。准确的说是遇到了夏照影特意留在城门口的人,李桥倒是不意外,夏照影毕竟是夏家的千金小姐,出门在外不可能一个人都不带。
  留在城门口也是夏照影嘱咐过的,她的人一见到李桥就把事情都交代清楚了。
  谢沙的计划很成功,夏照影拖着温娇娇一出山鸡村就被人跟上了,纵然夏照影身上有功夫也无奈寡不敌众,她不是个莽撞之人,一看没胜算立马扔了温娇娇自己闪了。但她答应过李桥,也不可能轻易就放手不管,暗中一路跟着谢沙的人去了。
  情况紧急,她就留了这些话,也没说追到哪去也没说后面怎么传递消息。留给李桥自己分析,她的人也很机灵,怕擅自回山鸡村给李桥报信会被谢沙的另一队人抓住,所以扮作普通百姓一直蹲守在离山鸡村最近的清河城门口。
  那便没必要再在清河浪费时间了,有夏照影跟着,起码比直接被劫走全无音讯强。李桥当即做了决定,北上,追。
  就算不为了温娇娇,顺天府那些火药不能炸。
  “主帅,咱们要重组长青军吗?”一个满眼期待的老兵望着李桥迫不及待问道。
  李桥眸色一凉,她真不是故意泼谢沙的冷水,也不愿拿这个名头来哄他们为自己卖命,还是那句话交代:
  “长青军早就没了,如果你们是为了这个才留下来的,那抱歉,我无意重建长青军。”
  太平盛世,私自组建任何名头的军队那都是反贼,昔日风光无量的长青军污名已经够多了,何必在百姓都快遗忘的多年后再添一笔墨。
  “我不勉强你们,愿意同我北上阻止谢沙的,即刻出发,不愿便自行离去。”
  但李桥这么说了,反而没人离开,他们表情是失落,其实心里清楚长青军已经是过去了,不过是心里一点痴心妄想罢了。
  李桥将军是对的。
  “我们誓死跟随主帅!”
  李桥盘点了一下人,要上京城这一路不能没有准备,当时她说不在意钱财也没有什么攒钱的想法,温娇娇不让。现在看来红灯笼果的买卖和温娇娇那袋子首饰摆件攒下的钱,还真有了正经用处。李桥在清河买了一批马匹,和路上能用的东西,剩下的贴身放着当路上的盘缠,几人骑马日夜兼程,除了睡觉吃饭几乎一刻不耽误。
  但谢沙一行人神出鬼没,他们想令外人发现踪迹时会大张旗鼓地烧杀抢掠,刻意隐藏行踪又如同消失了一样,这是多年与官兵消磨锻炼出来的本事。
  不过好消息是,她们得了夏照影的消息。沿途车马驿站也有夏家人传递信物,谢沙将人马分成了三队,两队并没有上京城而是绕路去了漷恩和津安。
  李桥当下明了,是去勘察火药埋点了。她当时点了平宁刘府的火药,导致平宁现在是京城周围巡查最严的县城,谢沙再想在平宁动作怕是不易,那就只剩漷恩和津安能储备剩余火药。
  谢沙必然会亲自带有温娇娇的队,夏照影得了李桥的命令是保护温娇娇,她便没管另外两队往后的去向,专心致志跟着谢沙去,不过留下了消息给李桥。
  于是李桥也将手边的几人分作三队,一队追漷恩一队追津安,一但查到反叛军关于火药的线索,传信京城夏家,原地待命。
  而李桥带剩余的人继续赶往京城。
  他们反应准备和与夏家人接应耽误了时间,但快马一个多月也到了京城。夏家消息网灵通,李桥刚到京城夏照影就联系到她了。
  “人我抢出来了,但又丢了。”
  见到李桥,夏照影直接一句话概括的简略,但李桥知道这中间发生的事绝对不简单。温娇娇是邑王后嗣这件事出乎所有人预料,谢沙从夏照影手上把人抢走也是筹谋许久,边追边临时反应再把人抢出来已是十分不易。
  李桥难得想说点感谢的客套话,夏照影却直接打断了,“只要他们敢进上京城,那也算是我们官宦人家的地盘,谢沙不好施展,把人抢出来不难。”
  但她没想到上京城也已埋好了炸药,她险些被炸伤,温娇娇为了不连累她,趁乱和她分头跑了。
  也不知道是被抓回去了还是自己藏起来了。
  夏照影知道温娇娇对李桥来说很重要,安慰道:“没事,那小子机灵,说不定早就给自己找着安全的藏身之处了。”
  李桥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毕竟来上京城也不全是为了温娇娇,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上京城这一炸,皇宫里是彻底乱了。反叛军的势力竟然已经渗透到了上京城,不可能再熟视无睹下去。最开始皇帝下令是全京城彻查,哪怕把上京城给翻个底朝天也得把火药都搜出来,但被大臣给劝住了。
  一来会在民间引起大规模恐慌乱象,敌人不过点了两处火药便自乱阵脚,反叛军在暗处,藏火药的地方多了去了,总不能给整个顺天府都翻个面。且大规模搜查逼得太紧,万一反叛军一时情急,点了所有火药一举进攻皇城怎么办?
  说来说去,还是劝皇帝不要轻举妄动,但众臣也说不出个具体解决方法来,只能先临时组建出了一支缉火队,没想到都察院左都御史夏大人上折子举荐了个人当缉火队队长,说此人对火药颇有了解云云,皇帝正着急这事,也没细看细问,一听是个懂火药的,素日也信任左都御史,便大笔一挥准了。
  于是李桥成了新组建的缉火队队长,划了一批巡防营和禁军调遣,京城的士兵都是年轻力壮的新人,每三年就进来一茬新的出去一批老的,换得人连邑王都没见过,自然也没人见过李桥,就是见过也早就忘了,当年邑王风头太盛,他身边的人名声是响,真正见过的人不多。
  李桥先前派到到漷恩津安的两队人都传回来了消息,缉火队先挑了这两处的火药库和埋线点,解决了两个大头。这批火药原本是准备一点点运进京城的,所以谢沙才会先派两队人来查验,果然存量不少。
  这两处藏货点被掘了,估计对谢沙打击不小,直接提前了计划,开始在上京城中大肆散播邑王后嗣归来的消息,并声称如今人已在上京城中,待到长青军军至便扶上位尊为新帝。这一消息又给皇帝气个够呛,势必要掘地三尺找出这个邑王后嗣。
  彼时温娇娇依旧没有任何消息,李桥分出了小队信任的邑王府旧人,一直在暗中找他的踪迹,但温娇娇也像消失了一样。
  难道谢沙已经将他抓回去了?
  一月过去,缉火队共找出了七处火药埋藏点,但除了漷恩和津安那两批大货,其他的都是规模不大的货量,还都是受了潮的废品。
  李桥开始觉得不对劲了,谢沙好像故意在留给她破绽,让她将时间都花在找火药上无暇顾及其他。
  而他真正的计划已经开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