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贵妃看着兄长在她面前欲言又止,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兄长既然来了,就入内给两个孩子上柱香吧,兰芝,在外面守着。”
荣阳死后面上再不见一丝笑颜,显出老态,变得极为严肃可怕的兰芝应了一声,站在了门外,留给兄妹俩一室清静。
凌长寿看见被贵妃放在佛堂里的牌位,震惊到瞳孔紧缩。
“娘娘,宫中不能私立牌位,若是被人发现,要受重罚。”
“受重罚便受了,荣阳的牌位还能被放入宗祠,受李氏皇族供奉,而魏王,我可怜的孩子,他还不足二十,是葬在外头的,如今我身为母亲,给孩子上柱香都不行了吗?”
贵妃根本不怕所谓的惩罚,心里有希望,有顾忌,惩罚才会奏效。
她已经没有任何顾忌了,她只剩下两个愿望,为孩子报仇,为自己报仇!
恨意支撑着如行尸走肉般活在这个世上,她什么都不关心,她只想知道仇人究竟什么时候死。
凌长寿没有再吱声,而是点燃香,看着那两个牌位,低声道:“在天之灵,保佑一切顺利。”
希望他们的一切安排都能顺利走完。
贵妃冷眼看完她这位好兄长的表演,冷冷开口道:“父亲还是那样冥顽不灵吗?”
多日未有新的动作,就是在等远在西北的凌老将军的回应。
凌长寿摇摇头,只道:“再等等吧。”
这是消息还没有传来的意思。
“还等?要等到什么时候去?那老东西现在都开始求仙了,再等下去,他真成功了要怎么办?”
“这世上哪儿有什么真正的长生不老,不过是那些个方士骗钱的鬼把戏,他信的多,于咱们来说是件好事。”
凌长寿对皇帝的求仙问道嗤之以鼻,但对于皇帝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的情况,喜闻乐见。
只要皇帝不天天盯着凌家,他就能做许多事,可以放开拳脚。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凌家也没让你过过苦日子,这辈子却像是钻到了钱眼里头,荣阳就是学了你,跟你一样嗜钱如命,跟你干那种要命的事情。”
贵妃对于此事早有怨气,瞪着凌长寿的眼神里满是愤恨。
凌长寿低声笑了笑,在外的正经严肃消失了些许,露出了底下藏得很深的狡猾与狠辣。
“妹妹何故这样说哥哥呢?你难道不爱钱?你难道不喜享受吗?这世上做什么都需要钱,钱能买任何人的命。”
贵妃对上凌长寿那双满是贪婪的眼眸,惨然一笑,看向两个牌位,她摇了摇头,“钱买不来命,我的两个孩子都死了。现在杨家被你拉下了水,以后这个买卖显然是做不成了,你打算如何?”
贵妃远在深宫,想要掺和到买卖军械的事情里,肯定要在西北有人,她在西北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她的亲哥哥凌长寿。
也只有凌长寿能拿得出让杨家认罪的详细账本。
凌长寿面色沉了下去,冷哼一声道:“若不是杨家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荣阳怎会被逼得不得不频频动手善后,杨家绝对不能留,必须除掉!好在账本是在温崇文眼皮底下查出来的,咱们家暂时是脱身了。”
荣阳这个时候死,反倒成了好事,因为自打荣阳出宫建府后,这个生意就一直是荣阳操持,杨家想要攀扯到凌家头上,都没法拿出切实的证据,因为荣阳这个经手人死了。
纵使天下人都知道,荣阳和凌家关系密切,也没法给凌家扣罪名,除非皇帝非要这样做。
贵妃赞同凌家已经脱身的话,她冷声道:“老东西多半会舍弃杨家,保住凌家,只要凌家一直站在太子这边,与大公主为敌。最近老东西开始求仙问道了,还是大公主带头,太子也不能落于人后,兄长可找到了放心的方士?”
“自然,这点你就不用操心了,只需盯着皇后在后宫的动静,太子妃很可能去找皇后求情,皇后为了她儿子,定会出面说和,你到时候嘴上答应着便可,别惊动杨家。”
凌长寿叮嘱妹妹,以前的妹妹他不担心,现在的妹妹,他有些怕对方突然发疯。
贵妃阴森森地看了凌长寿一眼,嗯了一声不再作答。
牌位两边的烛火微微跳动,像是人的一颗充满欲望的心,火焰不熄,贪欲不止。
另一头出宫的李暮歌已经到家了。
家中有人已经等着李暮歌,是姜芝林。
姜芝林见到李暮歌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大事不妙!殿下,西北有异动!”
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西北军内部发生了两次冲突,杨家倒卖军械的事情传到西北军内部了。
死了战友和亲眷的士兵们群情激奋,兵营因此开始不稳。
李暮歌想,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因为边军不稳,意味着边境不稳。
眼下又正是秋日,丰收之后,异族估计就要打上门来了。
到时候士气不足,军心不稳的西北军,能抵挡住来势汹汹的敌军吗?
第62章
“殿下, 西北现在局势不稳,恐会惹出大祸来,而且凌长寿在长宁频频向西北送信, 虽不知内容是什么, 但末将心中实在不安。”
见李暮歌听到这个坏消息后一直不说话,姜芝林急躁极了,便又说了一堆, 强调事情的严重性。
“你先冷静下来,西北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 想要解决它,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李暮歌遇事不慌,先冷静, 然后慢慢想法子。
只要是问题,肯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能想到解决办法, 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被李暮歌冷静的情绪影响, 姜芝林也逐渐冷静下来。
冷静下来后,姜芝林红了脸, 很是不好意思地说道:“还请殿下恕罪,末将实在是太急躁了。”
“听说你在战场上的时候非常沉稳,能够耐心寻到敌人的弱点, 再完成一击必杀, 怎么到了这些政务上,性子就如此焦躁了呢?”
李暮歌并不是在指责姜芝林,在她看来,姜芝林的工作能力非常强,是个很合格的将领, 她只是在奇怪,姜芝林是怎么做到工作和平常判若两人的。
姜芝林这下脸更红了,她最近确实太急躁了一点儿,和在战场上时的状态截然不同。
“回殿下的话,可能是因为,末将熟悉战场,并不熟悉长宁。”
在姜芝林看来,战场上的一切都是可控的,是她熟悉的,她能够明白敌军的每一个变化是什么意图,却没法判断在长宁的这些人,每天究竟在想些什么。
李暮歌了解了,是姜芝林在害怕。
没错,沙场上征战四方,砍敌如砍瓜的姜芝林,在害怕繁荣昌盛的长宁城,害怕这里面每一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李暮歌明白姜芝林恐惧的来源后,轻笑一声道:“芝林,你将长宁看做另一个战场即可,西南的战场上,是武力的战斗,而长宁的战场上,则是人心的战斗。”
每一个人都在算计,算计别人,算计自己。
人心,是这场战斗上的兵与将,谁能将其用好,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姜芝林重重点头,将这句话听了进去,但显然不可能瞬间改变心态,只能之后慢慢调整。
李暮歌确定下属的心理情况没有太大问题后,就开始思考西北军的事情,她知道凌长寿留在长宁肯定要搞事,可她没想到,凌长寿会玩这么大。
他难道就不怕边关真的兵变?
边关的兵大多数是当地人,哪怕不是当地人,当兵一去多年,驻守边关,那些外地的兵和当地的人肯定有许多羁绊。
上一次大败死了那么多人,里头少不了有许多人的亲朋好友在世,他们肯定会想要为无辜死去的人讨回公道。
倒卖军械这件事会成为一个愤怒的发泄口,他们会憎恶倒卖军械的人。
“凌家打算拿杨家顶锅,甚至不惜掏出了真正的账本,现在就看杨家要怎么选择了,是断尾求生,以待日后反击,还是直接和凌家对上,上演一场狗咬狗,咱们拭目以待便是。”
李暮歌想清楚后,对此事的后续有些好奇,杨家到底会怎么选,确实让人猜不到。
“不过最重要的不是杨凌两家的官司,而是胡族,秋日丰收后,那群胡族总会过来抢掠,西北军若是扛不住,可就遭了。”
李暮歌皱眉沉思,凌长寿想要发疯,凌老将军却不会跟着一起疯,只要凌老将军还在边关,应当就不会出大事。
“末将也担心此事,而且西北军内部的问题还有很多,凌家之前战败后,那一支战亡的军队抚恤并未全部下发,听说是出了一些意外,到现在连人数还没统计完。”
说起军队里的事情,姜芝林话就多了起来,她在西南军中多年,对军队里的那些事情也都一清二楚。
没有算清楚人数,这事儿没有说出来那么简单。
“你的意思是,西北军之前有吃空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