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夺嫡之战跟其他比赛不一样,普通比赛在选手决出胜负后,裁判和观众都可以退场,而夺嫡之争,赢家通吃,对手要被废除参赛资格,裁判则要死。
  毕竟皇帝这个“裁判”不死,胜利者就无法兑换最后的奖品——皇位啊。
  “等你回了颜家,找个时间同你姐姐聊聊吧,我正好也想知道大皇姐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后不会真的要大家都给父皇进献仙丹吧?”
  李暮歌有些苦恼,她名下没有道观庙宇一类,更是没什么道士,连宫里那俩太医都算不上是她的人,不知道要去哪儿找灵丹妙药。
  真要是把皇帝给吃死了,她罪过可就大了,主要是不太好洗脱罪名,最好给皇帝吃点儿不要命,还会让皇帝想要继续吃下去的玩意儿。
  不能是成瘾的东西,皇帝喜欢,少不得会有人跟着一起吃,李暮歌身为现代人,最厌恶的东西就是成瘾害人的那些玩意。
  听李暮歌都说得如此直白了,颜士玉自然答应下来,肚子里打腹稿,想着等她回去之后要怎么跟姐姐说,她和姐姐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坐下来聊一聊了。
  颜家的未来,大庄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什么结局,真是让人摸不透看不清,只希望结局是好的。
  等到了下午,颜士珍从大公主府回来,刚坐下就听侍女来报。
  “三小姐,六小姐请三小姐到湖中亭一叙,说是有要事相商。”
  颜士珍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问:“你说士玉?”
  “是,确实是六小姐。”
  确定是颜士玉后,颜士珍连衣服都没换,便去了湖中亭。
  秋日已到,湖上只余残荷败叶,暮色昏黄,照在一池枯叶上,更添几分秋日肃杀之感。
  湖中亭内,颜士玉剪了两束菊花来,插入瓶中,摆在小桌上,旁边烧着应景的菊花茶。
  茶香染袖,驱散了颜士珍身上香甜的熏香气息。
  “三姐,今日回府倒是早,大殿下舍得放人?”
  前段时间朝堂局势不稳,大公主每天都要将颜士珍留到很晚,颜士珍更是接连几日夜宿大公主府。
  颜士玉和以前一样,用十分亲昵的态度与颜士珍说话,一瞬间,颜士珍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她和妹妹依旧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两个人。
  可当颜士珍坐下后,她的眼眸深处泛出了些许冷意。
  她看见了妹妹手边的奏折,奏折还未写完,颜士珍不知道上头是什么内容,她只知道,妹妹已经进入朝堂,成为了她的同僚。
  她们各为其主,不应接触太多。
  “近来朝中无事,你在写弹劾折子?要弹劾谁?”
  普通的奏折颜色是青色,弹劾折子则会标一圈红,颜士玉手头的折子,显然是专门用来写弹劾奏折的那种。
  “弹劾大公主。”颜士玉毫不避讳,甚至还将写了一半的折子摊开给颜士珍看,“三姐不如帮我看看,可有哪里不合适?”
  “弹劾大公主,便很不合适。”颜士珍没有看折子,她的双眼自始至终都只盯着颜士玉看,“阿玉,有话不妨直说,何必试探于我。”
  颜士玉坚持道:“还请三姐看看折子吧。”
  有些话,她说不出口,便只在折子上写了,希望三姐能够给她一个答案。
  颜士珍这才低下头去看折子,折子内容只有一个开头,说白了,就是只写了一个大概轮廓出来。
  颜士珍看见了“求仙问道”的字眼,她几乎瞬间便明白了颜士玉背后的目的,淡声问道:“阿玉,十四公主是有意一争吗?”
  第61章
  “是, 那个位子能者居之,长安公主亦有能力,再进一步。”
  颜士玉没有躲避颜士珍的凝视, 也没有逃避这个问题, 她直面回答了颜士珍的问题。
  颜士珍真听到这个回答时,心里免不了一阵翻江倒海。
  “士玉,若当真如此, 你我以后,便是仇敌。”
  那个位子只有一个, 一旦争起来势必要争个头破血流,颜士珍不想对付最疼爱的妹妹,她从未想过, 有朝一日她们会成为敌人。
  颜士玉闻言沉默了,没有想到这一天的人,何止颜士珍。
  好半晌, 颜士玉才开口道:“阿姐, 今日你我还是姊妹,不光今日, 在家中每一日,你我都是最亲的姊妹,只是在端华与长安两位公主面前, 我们各自为主, 如此可好?”
  颜士玉想了很久,从一开始颜士珍防着她,她就在想了。
  她不希望自己一辈子都在姐姐的光芒下默默无闻,但她并不讨厌她的姐姐,相反, 她一直以来都很敬佩姐姐。
  是她争强好胜,也是她贪生怕死,才走到今日这一步。
  同时,她还不知满足,她贪婪的想要更多,既想要得到公主的赏识,又想要留住这一份姐妹亲情。
  颜士珍轻笑两声,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看似温和的态度,实际上已经表现出颜士珍的想法,那就是不可能。
  看着年幼的妹妹,颜士珍心中想:“待有一日分出胜负,或许你我才能做到各自为主,却还依旧姐妹情深。”
  只当今日是最后一天和平共处的好日子,颜士珍开口回答了颜士玉最想知道的问题。
  “献上仙丹一事,是我给大殿下献策,士玉,你怕是要失望了,三姐从来不是你以为的那种世外谪仙人。”
  颜士珍很清楚自己在妹妹眼中是什么形象,或许是因为士玉是由她教出来的孩子,所以士玉一直觉得,她是个读书人。
  所以她应该有读书人的傲骨,读书人的家国天下,读书人的节操。
  颜士珍却不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臣,郁郁不得志多年,从她幼时起,她的命运便与大公主与颜家绑在了一起,她这一生不得自由,如何能养出读书人的心?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能够行万里路,见万人,见惯万事的存在,而不是像她这般的笼中鸟。
  颜士玉从不认为自己姐姐是什么世外谪仙人,她只是觉得,颜士珍心中有天下,或许是满朝上下唯一一个真心想要国家越来越好,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
  可为何姐姐会这么做?
  “此乃亡国之为,君主求仙致使朝纲不稳,此事古来有之,三姐修史书多年,理应知晓其中道理,为何会叫大殿下主动献上仙丹?此举寓意何为?”
  大公主献丹一事不能仅仅从表面上看,献丹事小,它寓意着什么更为重要。
  如古时奸宦指鹿为马,并不是说,他将鹿叫作马,就会真的让鹿变为马,是他这种欺上瞒下的行为,是君主无力反驳,朝臣全都默认的局面,才导致天下中心倾斜,王朝走向末日。
  现在大公主就是在做同样的事,其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登基十五年,这十五年来,大庄有一日变好吗?颜家有一日变好吗?没有。”颜士珍伸手,拂过自己的眼角,那里已经出现了浅浅的皱纹,“士玉,姐姐已经二十八了,等不下去了。”
  二十八岁很年轻,可对于颜士珍来说,她等了太久太久。
  十几年来,她每天都在等,都在等自己大展宏图的那一天,可那一天迟迟不肯到来,她累了。
  大公主是她和颜家最后的希望,皇帝却显而易见的不想放权,甚至还想让大公主继续和太子斗下去。
  颜士珍觉得不能僵持,因为太子占据了储君之位,他有先天优势,这优势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扩大。
  大公主党现在是最强大的时候,若是再拖下去,局势会对她们不利。
  所以颜士珍出手,打算打破僵局,让胜利彻底奔向大公主党,在此期间,她可以用任何手段协助大公主,包括她曾经最为厌恶不屑的鬼神之说。
  颜士玉无法理解颜士珍内心的急躁,因为她太年轻了,她的仕途其实算得上顺风顺水,比颜士珍要顺利太多。
  这一场对话结束在月亮升起时,颜士珍起身去用晚膳,颜士玉单独坐在亭中,直至深夜。
  第二日,李暮歌散朝后没走,而是入后宫去找楼心澄,她寻了个僻静之地与楼心澄说话,问楼心澄,有没有比较熟悉的方士。
  “母妃与六皇姐先后去世,本殿下心中实在难受,想请方士作法,叫母妃与六皇姐安息。”
  楼心澄对李暮歌给出的原因十分信服,因为她也觉得是该找个人做做法,去去邪,宫里这半年多死人死得太多了。
  可是为何殿下要来寻她问话?
  “殿下,卑职每日都在宫里,对宫外并不是很熟悉,宫里没有方士啊。”
  楼心澄非常为难,她的行动范围非常小,就是在宫里和家里,她当值的时候在宫里读医书,不当值的时候,在家里认药材,很少出去玩,更很少见外人。
  李暮歌觉得楼心澄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快乐的宅女,爱好是学医,行医是她的工作,真是令人羡慕。
  李暮歌在现代的时候,最希望能够成为楼心澄这样的人,不用为工作发愁,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只需要做热爱的事情,甚至连繁复的人际交往都不必理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