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不普通,‘信’字虽常见,但是放在你身上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缨小胖墩儿边说边抬起两只小胖手紧紧拉住了韩信的瘦巴巴的双手。
  跪坐于高处的始皇看着下方乖孙那一副“捡到宝了,捡到宝了”的喜悦模样,狭长的凤目中也忍不住荡出了一层层的涟漪。
  孙儿曾对他说,这个“淮阴韩信”是玄鸟说的“未来兵仙”,未来领兵打仗的能力和武安君白起、武城侯王翦都是一个层面的,若能早早在淮阴寻到,带到咸阳好好培养起来,在十几年后将会为大秦栽培出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护国大将。
  他相信玄鸟的看人水准,也信任孙儿,只是看着下方胖乎乎的吃奶孙儿,对一个比他高了半个身子的小少年张口就喊“小孩儿”,这古怪的一幕还是让皇帝陛下忍不住有些想笑。
  秦缨仰着小脑袋,拉着韩信的双手,越看韩信越满意,他觉得韩信除了长得有些太黑瘦了之外,无论是模样还是气质都和他幻想的差不多。
  他眼睛一转,在韩信震惊的目光之下,拉着韩信转身,“腾腾腾”地带着韩信走到御阶之下,仰着脑袋看着自己上方的大父奶声奶气地高兴道:
  “大父,这个韩信,孙儿以前是见过的。”
  始皇闻言好笑地挑眉道:
  “对,大父知道,缨在梦里见过的。”
  小胖墩儿立刻点了点头,在韩信不好意思的表情中更加愉悦地咧嘴道:
  “韩信,你生于楚地,我生在秦地,两地相隔千里之遥,但是玄鸟却能让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梦见你,可见我们俩前世有缘,今生久别重逢,就是旧相识啦!”
  听到小殿下这一见面不仅对他分外亲昵,还说出来一句比一句更加“黏黏糊糊”的“缠绵话”,别说单纯的“韩狗蛋儿”没见过这场面了!连坐于上首的始皇和站在一旁的蒙内史眼皮子也狠狠跳了跳。
  回过神的韩信着实是没想到,初次见面的皇长孙殿下竟然如此看重他,他讨饭时受尽各种白眼已经变得有些凉薄的一颗心都被烘的嗷嗷热了,一双黑亮亮的眼睛也崇敬地看着小皇孙!就差现场感动的落了两行热泪了。
  而坐在上首的始皇眼中的笑意散了,看着下方俩小孩儿那黏糊的氛围,控制不住地垂眸调动着脑海中的海量记忆,努力回想了一下躺在北郊王陵内列祖列宗的情况:
  [嗯……无论是他们嬴秦一脉,还是亡了的嬴赵一脉,老嬴家的男丁们都没有“魏国信陵君的王兄”那独特的审美偏好吧?]
  皇帝陛下正这般思量着,下一瞬就又听到自家孙儿对他面前的楚地小孩儿关心地询问道:
  “韩信,你可读过书?”
  “回小殿下,小民家贫,幼时除了跟着父母学会了一口雅言之外,稍稍认识验、传上的几个字外,没有机会读什么书的。”
  韩信有些羞赧地挠头回答道。
  缨小胖墩儿听到这个答复,看向韩信的眼神变得更佩服了,这人真是天生的帅才啊!前世野蛮生长的韩信都能成为“兵仙”,今生如果好好培养的话岂不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
  他大父可比项羽和老刘大度多了!
  他一直都觉得,白起和韩信最大的不幸就是生的时间点不对,一个生的太早,一个生的太晚,若是这俩人的壮年时期能遇上自己大父,肯定能走出一条不一般的路!
  白起已逝就不多说了。
  可是大父今生幸运的满“三十九减十五”,等十年过后,韩信长大了,他虽然年龄还小,但大父还处于当打之年。
  到时冒顿的翅膀硬了,跑回草原上杀他亲爹复仇了,项羽也在楚地膨胀,想要当西楚霸王了,老刘,老刘已经被他提前偷家了,没有一个贤内助跟在身后帮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孝顺公婆,用吕家的钱财资助他,帮他稳住大后方,这辈子的老刘应该是折腾不起来了。
  到时,只要冒顿、项羽有一个想反的,他就让大父派出韩信这张SSR,把这俩人全给打上天了!
  [嘻嘻~]
  瞧着孙儿眼睛亮晶晶,一脸痴汉模样地盯着人家韩信瞧,就差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不知韩信未来的真实成就,也不知道孙儿心中真实想法的皇帝陛下,看的时间长了,有点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了。
  咸阳和大梁其实不能说离得非常远,既然老魏家都能生出“魏圉”(魏安釐王)那个另类,万一他们老秦家的王陵内青烟冒久了,改冒黑烟可怎么办呢?
  不是他嬴政性子古板,容不得十几年之后咸阳也出个“龙阳君”,而是……
  好吧,他真的有些容不得。
  关心则乱,对大孙子给予厚望的皇帝陛下遂眼睫颤了颤,轻“咳”了一声出声打断孙儿那盯着人家韩信看的“黏糊”眼神,对着视线重新转移到他身上的孙儿温声笑着开口询问道:
  “缨,如今韩信已经来了咸阳,你准备怎么安排他呢?”
  听到始皇这话,韩信发烫的脸颊稍稍温度降了降,忙支棱着一双耳朵听皇长孙殿下对他的安排。
  秦缨眨了眨亮晶晶的大眼睛,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想过,当即就松开韩信的双手,抱着两只小手对着自己大父俯了俯身,期待地说道:
  “大父,孙儿想要让韩信当孙儿的贴身侍卫,白日里陪孙儿一起在章台宫侧殿内跟着老师们读书,晚上了就跟着孙儿回长公子府内一起休息。”
  “嗯……”
  关心则乱的始皇一听到孙儿这安排就变得更乱了。
  平日里几乎是孙儿说什么就答应什么的皇帝陛下,这次难得威严的摇头否决道:
  “缨,你这个建议不妥。”
  韩信听到皇帝陛下这一口拒绝的话,心中不仅没有失望沮丧,反而还稍稍放心了些。
  这不是他韩狗蛋儿过于低看自己了,而是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十一岁的年纪,没有高大威猛的身材,也没有什么武艺和学问,贫寒的家世更是连寻常的庶民之家都比不上,这样仿佛是瓦砾一样的他哪能跟着好似天上日月一样的皇长孙,做小殿下的贴身护卫呢?
  没想到大父会拒绝他的缨小胖墩儿,稍稍一愣,正想要再开口说服自己大父,就看到大父对着他抬了一下右手接着拒绝道:
  “缨,大父知道你欣赏韩信,不过韩信的年龄现在太小了,身板也太过瘦弱,你是个奶娃娃,他也是个未成年的小孩儿,根本没办法跟在你身边贴身保护你。”
  “这样吧,既然他是你特意让蒙内史从淮阴找来的,依大父之见,不如就将韩信安排在你外祖家或者蒙家吧。”
  “王氏一族和蒙氏一族都是我大秦的将门世家,族内家风正,人口也简单,韩信去了任何一家,都能学到不少兵家的真东西。”
  听到大父的提议,缨小胖墩儿认真想了想,也咧着小嘴点了点头,确实,大父这安排比他想的安排更靠谱。
  站在一旁的蒙毅听到爷孙俩的对话,明白韩信这身份不好开口,遂贴心地看着矮墩墩的皇长孙俯身笑道:
  “小殿下,不如就让臣将韩信带回家里吧?”
  “韩信以前在家乡时总是饿肚子,他的身子骨需要好好补一补才能长高、长壮,蒙氏一族内也有不少他的同龄人,到时韩信到了蒙家,不仅能好好养养,还能和族内的小孩儿一起去族学内读书,这样对韩信未来的发展更加好,您觉得如何呢?”
  听到蒙内史这话语,缨小胖墩儿立刻眼睛发亮地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韩信听到蒙内史这话,也非常感激又感动的抬头看了看蒙毅。
  对于家贫的韩信来讲,一夕之间从偏远的淮阴小乡邑内乍然踏入了这繁华热闹的帝都,真可谓是“误闯天家”了。
  站在这寸土寸金的咸阳城内,他就像是一个无根浮萍,虽然皇长孙殿下对他很有好感,可是他本人心中是很没有底气的。
  再者,他两岁半丧父,八岁丧母,潜意识是很缺父爱的,这些日子里蒙内史骑马载着他,与他同吃同睡,这段珍贵的经历已经让韩信在内心深处控制不住地对蒙毅产生了些孺慕的雏鸟心理。
  蒙毅低头看着身侧小孩儿对他投来的那感激的眼神,没忍住揉了揉韩信的脑袋,对其温声笑了笑。
  如果说去淮阴前,他只是对这“韩信”是“任务情”,现在倒真的有了几分“长辈看晚辈”的怜惜情。
  无他,韩信这小孩儿的身世确实凄苦,但是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稳重内敛的气质又确实很贴蒙氏一族的家风。
  蒙家家大业大,多养一个小孩儿绰绰有余。
  眼看韩信的落脚处已经三言两语被安排好了。
  始皇瞥了一眼滴漏,从坐席上站起来,几步走下御阶,摸着孙儿的小脑袋,看着蒙毅道:
  “毅,你办这趟差也辛苦了,带着韩信去用顿午膳就回府歇息吧,朕给你两日休息的时间,等大后日再来宫中当值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