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在马车里,黛玉说着近来的一些琐事,比如,贾元春封妃的事,贾家要修院子,惠儿劈树桩劈到了手,新来的九公主和十公主好可爱。
  轩辕承稷捧着茶盏,微笑着听她讲。
  阳光透过车窗帘,洒在跟往日一般摆放的精致小蝶里盛着的糕点上。随着马车的晃动,那光影便在糕点上如精灵般跳动着。
  待她讲完,他柔声道:“我想最近上门提亲,玉儿看可好?”
  先生在将《大学》时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今,他正在实现梦想,他立起来了,齐家就上日程了。
  黛玉只觉得心跳快停止一般,抬头望着他,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世界仿佛只剩下,她和他。那个她以为很远的将来,似乎已经在眼前了。
  第24章 提亲(2)
  贾家的省亲别院终于要建了。若贾家说不差钱吧,但在拆东墙补西墙过日子;说差钱吧,东挪挪西凑凑,总能凑出来。据说连江南甄家都还收着贾家五万两银子,如今也是派人去取了。
  不过,上述皆跟黛玉无关。尽管王夫人旁敲侧击问过林家祖产,黛玉微笑应对。不想说,便不说。
  王夫人的话头掉地上两次,便不自讨没趣了,对黛玉也冷淡不少。
  黛玉心道,这才正常了。冷淡之人忽然热络起来,必有所求。求而不得,便又冷淡下去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家的凉水,不饮也罢。
  黛玉跟轩辕承稷在帝后的见证下交换了庚贴。贾家也收到了皇家的三书六礼。两人的婚事已定下,如今便是修府邸了。
  这天,轩辕承稷带黛玉来到南苑,想按她的意思建宅。
  “玉儿,这处别院便是南苑了。原是我父皇早年置办下的,想在此处重新建宅院。看玉儿喜欢怎样的布局和构造。”轩辕承稷将黛玉扶下马车。
  南苑地处清幽、树荫环绕、冬暖夏凉,来皇城不过也才半个时辰的路,是一处理想的安家之处。
  守苑的老太监将轩辕承稷跟黛玉领了进去。
  “我父皇原来每年都会带我母妃来此小住一阵。”
  黛玉跟着轩辕承稷走进院内。
  院子总体上是干净的。但因很久没有主人居住,有些失修。
  玉桥还在,但引入的流水枯竭了,只剩下长了杂草的渠道。廊亭别致,但朱漆也有些脱落,满目望去皆斑驳。
  黛玉仿佛看到一段尘封的往事。
  “稷哥哥,可以感受得到,皇上从前是很爱宸妃娘娘的。”黛玉道。
  轩辕承稷翻开沉积在脑海中的一些记忆。
  “我的母妃宸妃,出身于有“一门三探花”之称的庚氏一族。庚家既是簪缨世家,又是书香门第。却是前朝的……
  我朝自太祖皇帝马上立国。入主中原的时候,庚家的家主,为保全族老小,投诚了太祖皇帝。
  庚氏家学和家风,得到了大夏几任皇帝的赏识。庚家先后也出过好几位先生,入上书房执教。我的外祖父,便是我父皇幼年时的授业恩师。
  那一年,先太后的寿诞上,我母妃跟还是四皇子的父皇相遇了。后来,我父皇奏请了皇爷爷,娶了我母妃。
  父皇曾说,他跟母妃相遇那日,当时先太后点的戏,是《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黛玉沉吟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我在墙头,你在马上,我们遥相对望。一看见你的时候,我就知道,此生,我便是再也逃不过断肠的相思了。
  稷哥哥,你可知,我从第一次在荣国府门外遇到你时,也是这般。
  “后来,我母妃如愿嫁给了我父皇。但因出身前朝的降族,只能做侧妃……”
  起风了,树上的叶子沙沙地响着。
  “往后,就有了我。”轩辕承稷道。“母妃生我当天,因血崩离世,父皇足足失魂三载。”
  轩辕承稷的这段记忆是痛的。哪怕他后世而来的灵魂回想这段往事时,也是怅惘不已。
  他望着院外苍茫的天空,长叹了一口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稷哥哥……”黛玉拽了拽轩辕承稷的衣角,心疼地喊了他一声。
  轩辕承稷回首,温柔地道:“玉儿,我没事。”
  越过庭院,来到正房。正房共有五间,屋子采光好,屋里很是亮堂。
  “再后来,父皇每年都会带我在这里小住一段。教我写字,教我骑射。”轩辕承稷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抖落书本上的尘埃。那是一本给幼儿识字用的《三字经》,翻开第一页,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我再大一些时,前朝发生一些变化,父亲变得异常忙碌。南苑就此便空置下来。”轩辕承稷道,“玉儿,我们以后的家如何建?到时候我找工匠来,把图纸绘好了,给玉儿过目。”
  黛玉看到了屋檐下放着的人工造的鸟巢,浸入木板间的墨渍,还有散在角落的半截珠帘。她闭上眼睛,便能看到曾经恩爱的皇上和宸妃娘娘,还有皇上和幼时的稷哥哥的身影。她不愿把这里拆掉再重建。
  “稷哥哥,玉儿想留下这处宅子,可以吗?”黛玉道。
  轩辕承稷捡掉沾在她发髻上的一小片枯叶,柔声道:“玉儿,到时候我们大婚,当然住新房更好了。总不能委屈了我心爱的妻子,住在老房子里了。”
  屋里有微风,那瞬间的亲昵举动,便是让她被他身上龙延香的味道包绕了。
  她长睫颤了颤,道:“跟稷哥哥在一起,便是最好的。稷哥哥,我很喜欢这里。一看到,便喜欢了。不如我们就着原来的格局,修整一下便好。若是再建一个,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
  轩辕承稷笑着道:“玉儿说了算,我什么都听玉儿的。”
  黛玉听后,心中欢喜,继续道:“稷哥哥,这里我想布一个珠帘,这里我想做一个纱屉子等燕子来,这边想挂一个鹦鹉架子……”
  轩辕承稷一一记下了。
  黛玉忽然又觉得自己一下子说了太多,道:“我拿支笔,记一下,再给稷哥哥。”
  轩辕承稷笑着道:“玉儿,你夫君记性很好的。”轩辕承稷两世都是个善记事的脑子。这一世尤其是她说过的话,他都记着。
  那一声“夫君”,黛玉闻之便觉心悸不已。他们刚刚交换过庚贴,他便是她的未婚夫了*。
  轩辕承稷见她面上浮起绯色,心中一片柔软,想拥她入怀。但,抬起的手终是放下了。说好等她,那便是等她了。等她风风光光地过门。
  看过正屋,便是后院了。此时后院已是长满了一人高的杂草。还有几处有屋舍,那便是客房、仆从住的屋子、厨房、柴房等。
  更远处,还有湖,湖心有亭子。只是近年无人打理,皆衰败了。
  轩辕承稷道:“玉儿后院可有安排?”
  黛玉道:“湖心的亭子,我想加一处回廊。外祖母那里为贤德妃在造省亲别院,有一处回廊,我觉得很是雅致。”
  轩辕承稷道:“都按照玉儿的意思来。”
  说到贾元春封妃之事,二人便沉默了。
  即便是皇上对宸妃那般爱得真切,却也是有皇后、齐妃、奚妃、吴贵妃、李贵人这些人的存在。现在,贾元春也封妃了。
  轩辕承稷知道他父皇其实过得并不快乐。父皇前朝的事很忙。如今后宫那些女子,没有一个人是父皇所爱的,都是家族牵扯。娶了那些女子,便是得到她们身后力量的支持。父皇娶贾元春,便是缓和跟太上皇、四王八公等旧功勋的关系。
  失去过,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永正皇帝在婚娶上,完全由着轩辕承稷。原本皇后还想让轩辕承稷在大婚时,一同再纳两个侧妃。轩辕承稷断然拒绝,跟原来拒绝皇后给的秀女那般。永正皇帝坚决支持爱子的决定。
  “玉儿,我不会走我父皇的路。我们也不是下一个皇上和宸妃。我们之间永远不会有第三个人的存在。”
  掠过湖面的微风阵阵拂面,天边的乌云散开了,露出太阳半张脸,将附近的云朵镶上了金边。
  “稷哥哥,我也是。此生,秋来只为一人长。”
  *
  且说永正皇帝正在等轩辕承稷改造南苑的图纸,却被告知,不改了,按照原样修便好。
  永正皇帝直道:“那怎么行。稷儿,那是给你们大婚的宅子。”
  轩辕承稷道:“父皇,这是玉儿跟我商量后的意思。玉儿说,她很喜欢原来的构造,一看就喜欢。改了便不是了。”
  “行,就按照你们自己的意思来。”永正皇帝讪讪地道。遂安排修园子的工匠。
  轩辕承稷走后,又有内务府官员拿来收支账目,给永正皇帝过目。
  “这好几个五万两,是做什么用的?”永正皇帝问。
  内务府总管道:“是四皇子来支走的,说是您批准了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