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寡妇门前疯世子> 寡妇门前疯世子 第102节

寡妇门前疯世子 第102节

  穆琰午歇后被召进宫去了,容宁又歇了许久才悠悠醒转,鬓边的发丝被他蹭的些许凌乱。
  小月正捧了帕子替她拭面,门外忽地传来丫鬟的通报声:“顾小姐来了。”
  小月手中动作一顿,揪紧了帕子,显然有些紧张了起来。
  容宁抬眼,神色未变,轻轻握了握小月的手,只吩咐:“请进来罢。”
  顷刻,顾若兰领着个小丫鬟,提着一只乌木描金的食盒进来。
  她一身浅碧衣衫,鬓上珠花轻颤,眉眼间压不住地略显慌张,仿佛有些心事重重。
  她难得没有了往日的骄纵傲慢,竟然还上前盈盈一礼,“你有身孕了,想来辛苦得很,我送些补品给你。”
  说着她一扬脸,身后的小丫鬟赶紧提了食盒上前来。
  “这都是用府里最好的食材熬炖的,滋补安胎,你尝尝。”
  小月有些犹豫,但终究不敢违逆她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接过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取出一盅瓷白汤盅来。
  她揭开汤盅的盖子,汤面泛着微红,鲜美汤汁中夹杂着些许淡淡药味。
  容宁低眸看了一眼,眸光微沉,唇角似笑非笑,“有劳顾小姐费心了。”
  她双手接过,举止安然,仿佛半分疑心也无,指尖扶着瓷盅,微一倾身,便要送至唇边。
  忽然,“啪”的一声脆响。
  顾若兰猛然伸手,一把将那汤盅推落在地。
  瓷器登时碎裂四散,热汤溅在冰凉地砖上,霎时散发出刺鼻气味。
  小月吓得花容失色,急急跑过去护住容宁,口中连连叫唤着:“姑娘小心!”
  容宁却未动,仿佛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她静静地望着顾若兰,声音平稳,“顾小姐,你专程送汤过来,却又不让我喝,这是何道理?”
  顾若兰脸色惨白,唇瓣颤抖着,眸光躲闪,支支吾吾地半晌说不出话来,索性垮下脸来,“总之......总之就是不能喝......”
  说着,她转身便要走。
  容宁却伸手,轻轻一拦,纤指握住她手臂,唇畔浮起淡淡笑意,“顾小姐请留步。”
  顾若兰回眸,眸中尽是防备恼怒,“怎么?难道你还要去穆琰哥哥那里,告我的状不成?”
  容宁摇头,目光清澈,“不。我是要谢你。”
  顾若兰怔住,眉心皱紧,听不懂似地。
  容宁轻柔缓声道:“顾小姐,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坏。”
  “倘若你真是狠心之人,又怎会决意推开这盅汤?”
  她望着顾若兰的眼睛,“这红花汤,是王妃命你送来的吧?”
  顾若兰浑身一震,眸中划过慌乱,旋即硬声道:“你......你既知道那是红花汤,你还敢喝?”
  容宁淡淡垂眸,指尖轻抚袖口,声音轻柔:“我知道。”
  “只是,我也知道,你并不会让我喝下去。”
  顾若兰哑口,半晌,冷笑一声,“你太天真了。”
  容宁却忽然抬眸,眸光清澈如水,直直望向她,“不,是你心里尚存一丝怜悯。”
  “若你当真是无情狠毒之人,你便该盯着我喝完才是。”
  顾若兰面色一变,抬手欲掩,却又无处可遮。
  容宁笑了笑,声音低婉:“顾小姐,你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喜欢穆琰。你只是被王妃逼迫着,才不得不接近他。”
  “所以,你心里,可曾有真正心仪之人?”
  顾若兰怔住,神情有些恍惚。
  半晌,她垂下眼,嗤笑,“我身为顾家嫡女,自然要与王府联姻。天命如此,我能有什么异议?”
  容宁凝视她,“做妾,你也肯么?”
  顾若兰呼吸猛然一滞,唇色微白。
  她抬眸,却撞上容宁含笑的目光。
  容宁眸光淡淡地,却似已全然看穿了她,“顾小姐,看在你良心未泯的份上,我愿帮你一回。”
  “我再问你一次,你可有真正心仪之人?”
  顾若兰伫立不语,神色怔然。
  深埋心底的一抹身影浮起,却又被她硬生生压下。
  良久,她才低声问:“你为何要帮我?”
  容宁轻笑,“我何尝不是在帮自己?”
  她伸手,轻轻握住顾若兰的手,“顾小姐,与其指望那或许根本不存在的妾室之位,不如真正地,为自己活一回。”
  顾若兰呆呆望着她,眸中情绪翻涌如潮。
  次日,宫中传下旨意。
  皇上将顾家嫡女顾若兰,指婚与新科状元郎。
  那状元郎年纪不过二十三,才貌双全,官拜翰林院编修,前途无量,京中皆艳羡不已。
  顾家原本门第清贵,近几代却再无入仕之才子,如今一朝攀上了状元郎,自然喜不自胜,连夜接顾若兰回府,备妥嫁妆待嫁。
  满京轰动,皆说顾家女儿命好。
  容宁得知消息时,正凭窗而坐。
  风吹过蔷薇花枝,拂动她鬓边散落的青丝,她却只是低低一笑。
  夜深时分,穆琰自宫中归来。
  她窝在他怀里,指尖轻轻勾着他的衣襟,声音软软的,“谢谢你。”
  穆琰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她指的是顾若兰的事,低头望着她眸底的笑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该我谢你才对。”
  容宁含笑抬眸,眼波微转,难得娇俏睨着他,“好啊,那你拿什么来谢我?”
  穆琰看得眼热,紧紧盯着她,眸色渐黯,缓缓俯身。
  容宁浑身一颤,骤然花容失色,连忙伸手去推他的头,“别......”
  穆琰轻易捉了她的手,眸光炽热迷离,轻笑,“别遮...很美......”
  嗓音低沉,如醇酒绕心。
  容宁耳畔“轰”的一声,像有烟花炸开,意识瞬间飘远,却被他牢牢困住,再无退路。
  第118章 大婚
  时维仲秋, 金风送爽。
  京中北平王府内外张灯结彩,朱红绸缎自府门一路蜿蜒至街尾,与两侧悬挂的鎏金喜灯交相辉映, 连空气中都飘着金桂花开遍的香甜气息。
  府外早摆好了迎客的长案,小厮们捧着红纸请柬, 笑着引宾客入府, 热闹得像要把整条街都掀起来。
  今日是北平王世子穆琰与容宁姑娘大婚之期,自破晓时分起,王府外便车水马龙, 百官亲眷身着锦袍华服, 捧着珍稀贺礼接踵而至。
  连宫中内侍都捧着皇帝亲赐的紫金双喜如意、赤金镶红宝同心佩, 在禁军护送下浩荡而来。
  这般荣宠至极,京中已有数十年未曾得见。
  王府内更是热闹非凡,雕梁画栋间红绸高挂, 缠绕着五彩流苏, 庭院里搭起的戏台正唱着《长生殿》的“乞巧”一折, 丝竹之声同宾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北平王身着亲王蟒袍,平日里威严的脸上难得带了笑意,前来道贺的丞相拱手笑道:“世子骁勇善战, 容宁姑娘温婉贤淑,二人实乃天作之合,王爷今日合该多饮几杯才是。”
  北平王亦拱手应和:“犬子能得陛下看重, 又能娶到容宁姑娘这般贤良之人, 是他的福气。”
  正说着,忽闻府外传来震天响的鞭炮和锣鼓声,正是迎亲的队伍回来了。
  因着容宁无父无母、没有娘家可依,皇上特意下旨, 将她接入太后宫中暂住三日,以太后义女的名义从宫中送亲。
  这可是天大的荣宠,京中世家女眷们听闻,无不羡慕容宁的福气。
  穆琰身着大红织金喜服,腰束玉带,衬得他面如冠玉,英武非凡,他身披红绸稳稳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数十名手持宫灯的侍从,宫灯上“囍”字映着日光,一路浩浩荡荡,引得街边百姓踮脚观望。
  不多时,花轿行至府门停下,穆琰利落翻身下马,缓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掀起轿帘,伸出骨节分明的手,将头戴凤冠、身着霞帔的容宁扶了出来。
  容宁垂首,大红绣金霞帔的珍珠流苏随着脚步轻轻晃动,轻柔伸出纤手,放进穆琰掌心中,露出的一截皓腕上戴着穆琰送的羊脂玉镯,温润如玉。
  穆琰唇角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目光牢牢锁在她身上,连眸底都泛着细碎的光,他轻轻握紧她的手,揽过她纤细腰身,护着她一齐往王府走去。
  拜堂仪式在王府正厅举行,厅内红绸铺地,香案上摆着龙凤烛,皇帝身着明黄常服,端坐于主位,亲自为二人证婚。
  赞礼官清了清嗓子,高声唱喏:“一拜天地——!”声音洪亮,震得厅内烛火都晃了晃。
  穆琰与容宁并肩而立,他悄悄扶着容宁的胳膊,两人缓缓躬身,身后的宾客们当即起身,掌声“啪”地一下响起来,登时盖过了外头的丝竹声。
  “二拜高堂——”
  北平王与王妃端坐于皇帝下首两侧,王妃看着容宁,眼中虽仍有几分复杂,却也终究无可奈何,只能慈爱笑望着两人。
  自那日穆琰请求皇帝为二人赐婚,她便知再难阻挠,这几日,王爷又多次敲打暗示于她,命她莫要再为难容宁。
  顾若兰那边,也早已断了念想,没了指望,王妃如今隐居在后院,再不过问容宁之事。
  “夫妻对拜——”
  穆琰抬眸看向容宁,眼中满是温柔,容宁亦轻抬眼睫,透过薄纱盖头凝望着他,四目相对,皆是情意缠绵。
  拜堂之后,便是喜筵。
  王府内摆了上百桌宴席,山珍海味琳琅满目,琼浆玉液香气四溢。
  百官纷纷向穆琰敬酒,穆琰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地饮着,脸上始终带着笑意,春风得意极了。
  北平王看着儿子这般模样,也忍不住笑道:“这孩子,今日倒是高兴得忘了形。”一旁的内侍也笑着附和:“世子与容宁姑娘情投意合,陛下又亲自赐婚,这般喜事,自然要多饮几杯才是。”
  宴席一直持续到月上中天,宾客们才渐渐散去。穆琰被几个好友灌得酩酊大醉,脚步踉跄着,在侍从的搀扶下回到新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