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这话说得云霁和闵悉都跪了下去,闵悉忙说:“请陛下明鉴,臣兄弟二人绝无非为谋私利而坚持与欧罗巴人继续往来。臣是意识到欧罗巴人的可怕之处,故此才有此提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臣以为欧罗巴人长于造船与航海,咱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但也不能放松警惕,时刻提防被他们袭击。”
  云霁也说:“臣知陛下所担心之事,欧罗巴人野蛮,但在大明,他们就必须遵从大明律法。若是他们不遵从大明律,再禁了与他们的往来不迟。”
  万历哼了一声:“朕只是不屑与野蛮之人往来。”
  闵悉说:“鞑靼人的野蛮比之欧罗巴人也不遑多让。陛下把他们当鞑靼人即可。”
  万历果然沉默了下来,知道自己意气用事了,与鞑靼人相比,欧罗巴人跟大明人的仇恨明显少得多,然而大明尚且需要同鞑靼人签订盟约,和平共处,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同欧罗巴人撕破脸。
  万历叹了口气,摆手道:“罢了罢了,只当是咱们君臣闲聊吧。”
  第368章 郊游
  闵悉说:“陛下,国与国相处,与人与人的相处不同,人交朋友,看重的是对方的人品。国与国相处,则要看是否有利益。两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万历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琢磨了好一会儿,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闵卿说得对!是朕偏执了。”
  闵悉暗暗松了口气,这得多亏万历年少,尚未亲政,才这么好说话,一旦他有了实权,被手握生杀予夺的权力熏陶久了,恐怕就会冷酷无情起来,不会这么好说话了。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啊。
  从宫里出来之后,云霁忍不住说:“将地图献给陛下,这决定正确吗?”
  闵悉苦笑一声:“献都献了,也说不上什么正确与否了。陛下毕竟年幼,还是可以好好引导的。”
  这之后不久,便是皇帝大婚,算起来,皇帝尚未年满十五岁,也就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在现代还需要看儿科,在明代,却要结婚了!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闵悉觉得难以置信,但皇帝大婚是国家大事,不是他一个八品小官能管的事。
  皇帝大婚之后,太后便不再住在乾清宫,而是要搬回慈宁宫去。这对皇帝来说,算是好事,起码太后不会时时刻刻都在约束他了。
  李太后把皇帝托付给了张居正,让他替自己管教皇帝。
  好在张居正对皇帝并不像从前那般严厉,这便让皇帝有了喘息的机会,甚至张居正还同意皇帝出宫去。每到朝臣休沐的日子,他也可以休沐。
  张居正会安排人陪他出去,以确保他的安全。
  这天休沐日,闵悉和云霁准备带云霖去城郊的田庄看看,因为院子里栽种的薰衣草开了,那田庄里的薰衣草肯定也开了,经过数年的耕耘,薰衣草如今终于成了规模,在田庄里种了起码有二亩地,要是都开花,想必还是很有看头的。
  他们正准备出门,却有一轻骑上门来通知,一会儿有贵客临门,让他们哪儿也不要去。
  闵悉和云霁看到轻骑出示的令牌,竟是锦衣卫的。京中能指挥锦衣卫的,只有皇帝。看来是皇帝出宫来找他们了。
  闵悉和云霁只好停下来等待,果不其然,没多久,皇帝就到了,十几个衣着便服的锦衣卫护卫着一顶轿子,为首的便是赵禹,这次冯灏也在其中。也不算大张旗鼓,这种规模的护卫在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中也不鲜见,甚至还有更夸张的。
  显然,皇帝这是微服出巡,而且出巡到闵悉和云霁这里来了。
  冯灏看到云霁和闵悉,朝他们挤了挤眼,没有说话,算是打了招呼。
  轿子直接抬进了云府,万历从轿中下来,闵悉和云霁就要下跪,万历忙摆手:“起来吧,繁文缛节都免了。我今日微服出来,不想让人知道我的身份。”
  闵悉和云霁反应过来,云霁问:“公子今日来找我们兄弟,敢问有何指示?”
  万历手里拿着把折扇,打开一看,正是赵士桢写的扇面,他摇了摇,说:“在宫里憋得无聊,想出来走走,便想到了你们。你二人今日陪我散散心吧。”
  闵悉和云霁对视一眼,然后问:“公子可以出城吗?”
  万历说:“出城去哪儿?”
  “我们本来打算去城郊的田庄看看的,若是公子愿意去,咱们今日就去田庄上看看。离得也不远,出城后约莫有几里地的样子。”闵悉说。
  “可以。”万历满口答应,又忍不住问,“田庄有什么好玩的吗?”
  闵悉笑道:“就是亲近一下自然,吃点野味,散个心,天天在城里待着憋闷了。”
  万历说:“你们在城里待着还嫌憋闷,那我岂不是更惨!”
  闵悉同情地看着万历,这皇帝确实非一般人能做,紫禁城再大,也就只有那么大,一辈子都圈在里面,成年累月对着那几个熟面孔,连市井百姓的烟火气都感受不到,确实够憋屈的。
  因为要出城,抬轿子过去肯定不现实,于是换了马车,万历跟闵悉和云霖坐马车,其余人骑马过去。
  两人难得的休沐日,却还要去陪皇帝,闵悉和云霁也是够累的。
  闵悉没有同云霖介绍万历的真实身份,只说是一位贵客,让他表现得好一点,不要惹贵客生气,云霖乖巧地答应了。他已经八岁了,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很是早慧,所以一路上他也不敢乱说话,只是悄悄地拿眼偷瞄万历。
  万历看着云霖,朝他招手:“你就是云霁的弟弟吧,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闵悉对云霖说:“霖儿你告诉公子吧。”
  云霖说:“我叫云霖,今年八岁。”
  “长得跟你哥真像。”万历说着,从自己腰间取下一个玉牌,“这个给你,拿着去玩吧。”
  云霖看向闵悉,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接,闵悉点头:“跟公子道谢。”
  “谢谢公子!”云霖伸手接过万历给的玉牌,低头看了看上面的纹饰,雕刻得十分精美,小孩子虽然不太懂这些,但也知道十分珍贵,把他交给了闵悉,“二哥帮我拿着。”
  闵悉便将玉牌收到荷包里:“我先替你保管吧,等从田庄回来再给你戴上。”
  万历觉得云霖很有意思,便开始逗他说话。云霖也不怯场,一问一答竟也聊得有来有回。
  万历从云霖嘴里知道,去田庄还可以钓鱼、摘荷花、摘菜、挖野菜、野炊、吃烧烤等,原来竟这么好玩,他不由得分外期待起来。
  等到了田庄,已经是半个上午了。正是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在宫中用冰块降温的万历哪里经受过这种程度的热,热得出了一身汗。
  闵悉忙安排人给他烧水沐浴更衣,免得皇帝觉得不舒服。等皇帝洗好澡出来,闵悉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冰镇西瓜和其他吃食。这田庄的冰,是去岁冬天储存在冰窖里的。
  万历吃了片瓜,就坐不住了:“不是要钓鱼野炊?走啊,钓鱼去。”看得出来,他还挺期待钓鱼的。
  第369章 女真问题
  这大概是万历有记忆以来过得最惬意最放松的一天,他像个乡野村夫一样,脱了鞋袜光着脚丫在小河里摸鱼,亲手在瓜地里摘西瓜,在地里摘菜,躺在紫色的薰衣草花海里打滚,在野地里刨土块搭窑坑做窑鸡,点篝火做烧烤。
  闵悉给万历做了煨土豆、烤玉米,万历第一次品尝到了这种舶来的粮食。
  “这些就是你们从欧罗巴带回来的粮食?味道挺好的,香喷喷的。”万历吃得满嘴焦黑,赞不绝口。
  闵悉又给万历做了炸土豆条和土豆片:“这些粮食的吃法很多,而且它们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低,南北方都能种植,在北方干旱少雨的环境里也能长得很好。”
  “这么好的粮食作物,那应该全国范围内推广啊。”万历说。
  “户部已经播种了数年,也在京城和北直隶推广了,臣以为推广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应当加大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才好。”上次去嵩山,闵悉在北直隶的集市上还见到过土豆,但到了河南,就没再见到过了,可见推广速度还是没有他预想的那么快。
  万历说:“的确应该全国推广。回头你们写一份奏疏提醒朕,朕去跟老师说。”
  这一天,万历在田庄里做了许多他这一辈子都没做过的事,于他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没有九五之尊的皇帝,只有一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囚笼少年。
  万历玩得筋疲力尽,直至天色已晚,也不想回城,直到不得不走时,他才不情不愿地上了车。
  云霖给万历当了一天的跟屁虫,他此刻已经累得疲惫不堪,还在回去的马车上,就已经睡着了,闵悉把他抱在怀里让他睡觉。
  闵悉看着坐在对面打着哈欠的万历,说:“公子乏了?”
  “还好。就是这花香好闻,似乎挺催眠。”万历怀里抱着一大捧薰衣草,他很喜欢这花香,走的时候割了一大捧,还不让人帮忙,非要自己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