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该怎么拒绝就怎么拒绝。”
  “你们现在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无法做主。要是外祖父他们替你决定了,你怎么办?”
  云霁说:“到时候我就跟他们说,我遭遇海难的时候受了伤,患了隐疾,不能人道。”
  闵悉闻言,震惊地看着他,然后忍不住笑出声:“你真这么说?”
  “对啊,要不然怎么办?我要是坦诚我俩的关系,他们会觉得是你耽误了我,然后想方设法来劝说你,你受得了?”云霁看着他。
  闵悉当然不愿意经受狂轰滥炸,摇头:“外祖母也不光是操心你的婚事,她还操心我的婚事,我该怎么拒绝呢?”
  云霁说:“他们虽然会操心你,但也管不到你,你就跟他们说族中长辈写了信给你,给你在家乡安排了亲事。”
  “到也是个办法,我就隔一段时间回我自己的宅子去住一阵,谎称我回老家去了。”闵悉说着打了个响指。
  “就这么办!”
  “不过你的理由还是很搞笑。”闵悉说起来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笑什么?我什么情况你再清楚不过。不过我担心长辈可能还是会碍于面子,会给我安排一门亲事,以此遮掩我的缺陷。”云霁说。
  闵悉说:“所以你说的办法其实还是行不通。”
  “也未必,就是要跟他们磨一磨,多费些口舌。”
  到了放榜这日,陶兴和陶盛一早就去长安左门外看榜了。闵悉和云霁则在人群外等着,这会子拢共就三百进士,加上仆从亲友以及看热闹的人,顶多也就是一两千人,这规模跟会试放榜完全不能比,所以并不算特别拥挤。
  半个上午的时候,皇榜终于张贴了出来了,完全就是闵悉所预料的那样,云霁中了一甲进士及第第三名探花,陶澍中了三甲第九十八名,赐同进士出身。
  看到结果,闵悉笑盈盈地对云霁说:“七哥,恭喜你中了探花郎!还真是不出我所料。对了,探花郎是不是要骑马游街?我记得传说还会有人榜下捉婿,是不是真的?”
  “榜下捉婿的事发生在宋代,现在没有了。骑马游街也没有了,那是唐代的习俗。”云霁说。
  “那现在就只冠个名儿?别的活动都没有?”闵悉有些失望,他还挺想看看那些传统习俗的。
  “没有了不是正好,我不爱骑着马到处给人当猴看。”
  闵悉凑近云霁:“怎么可能!天下哪只猴长得这么帅?美猴王也比不上!”
  云霁不由得笑出声。
  “不过不游街也挺好的,我也不想你被那么多人看了去。敝帚尚且自珍,我这么俊的郎君,自然更要珍藏起来。”闵悉笑嘻嘻道。
  云霁被闵悉说得开心极了,比中了探花郎还要高兴。
  放榜之后的第二天,便是皇帝御赐的恩荣宴,也叫琼林宴,由新科进士们和主持此次科举考试的礼部官员们参加。
  闵悉是落第举人,自然是没资格参加恩荣宴,据说档次很高,都是御厨们准备的。不过闵悉也不是没吃过御膳,也就那样吧。这种数百人规模的宴席,肯定还不如平时跟皇帝一起吃的好。
  云霁回来说也是如此,本来这种场合,吃饭是其次,主要是结交同科进士,以后这些同年就是同僚了。情谊自然要比其他科的进士更深一些。
  恩荣宴结束后,便是皇帝的各种赏赐,状元直接授冠带朝服,余者都有金银。接着便开始为这一科的进士们授官,云霁本来想进吏部,结果进了翰林院,授翰林编修,正七品,负责起草诏、诰、表等文书,纂修史书,经筵侍讲等。
  第364章 赵士桢进宫
  虽然做的都是文职工作,但跟皇帝的距离很近。如果做到翰林院士,将来就是内阁人选,皇帝最为倚重的要员,做到内阁首辅也未可知。只是对刚中进士的云霁而言,起码还要熬上二三十年资历才行。
  这样一来,云霁这辈子可能就要绑定在京城了。
  陶澍则进了工部做主事,需得在那熬上一年半载的,等待外调的机会。
  等这一批科举考试尘埃落定之时,已经到了三月末。云霁也正式上衙了,每日皆要去翰林院点卯坐班,翰林院的翰林们数量可不少,毕竟每届科考的一甲进士都进了翰林院。
  云霁去翰林院任职,待遇还不错,因为不少翰林都曾是他外祖父的下属,有些关系还挺好。得知云霁的身份,自然要照拂一二。
  这日云霁刚上衙不久,就有宫人过来传话,说陛下让他带着闵悉和那个叫赵士桢的监生明日入宫觐见。
  看来皇帝忙完了,终于有空见他们了。
  皇帝让人传话单独召见,这在翰林中并不鲜见,但那都是资历深的老翰林,极少会出现这种刚入职就被皇帝单独召见的情况,所以翰林院的同僚们都很好奇,皇帝为何要单独见他,而不是状元郎。
  有同僚忍不住问:“明朗,陛下缘何单独召见你?”明朗是云霁的字。
  “我也不知道。”云霁当然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召见他,不过他并不太想让大家知道他和皇帝私交不错。
  当天云霁下了衙之后,便亲自去了一趟国子监找赵士桢,告诉他明日要进宫面圣,让他早点去宫门外等。
  赵士桢终于等到回音,松了口气,他都等了大半个月了,还以为自己被放鸽子了呢。
  云霁回到家,也告诉了闵悉这件事。
  闵悉也松了口气,可算是有后续了,他还真担心辜负了赵士桢的期盼。
  “明日也顺便问问陛下,看能不能给你也安排个差事。”云霁说。
  “我有没有差事都无所谓。先看看陛下怎么安排赵士桢的吧。”
  “如果陛下不愿意给你安排差事,那就按照你说的那样,花钱雇人来做你需要的东西。”
  闵悉说:“其实我最近也想过,我进工部未必合适,我一介小吏,肯定指挥不动别人,有什么想法也未必能够受到上峰重视,所以还不如单干来得方便。只是这样一来,所有花销得自己承担。”
  “自己承担就自己承担,我也不是承担不起。”云霁说。
  闵悉笑着说:“你放心,我必定不会让你只出不进,等我发明出有用的东西,就能帮你赚钱了。”
  “我等着那一天。”云霁笑道。
  闵悉看着云霁,不再说话,云霁问:“看什么?怎么了?”
  “看你。还是穿官服好看。”云霁头戴乌纱帽,身着青色官服,脚蹬皂靴,长身玉立,看起来挺拔极了,闵悉总算有些明白为何有人控制服了。
  “要不你也再考一次?一起穿。”云霁建议。
  闵悉摆摆手:“我自己穿我又看不到,你穿就行,我爱看。”
  “穿给我看啊。”云霁说。
  “我不穿官服,你就不爱看了?”闵悉挑眉。
  云霁笑了:“那倒没有,你怎样我都爱看。”
  翌日一早,宫里就来了人,闵悉和云霁收拾妥当,上了马车,前往宫门等赵士桢。还以为他们需要在宫门外等上一等,没想到他们刚到,就看到赵士桢已经在那等着了。从国子监那边过来可不近,约莫有十来里地的样子,赵士桢还是步行过来的,走了起码半个时辰。
  闵悉见他走得脸上的汗水都还没收,忙给他递上帕子:“擦擦汗,我们应该早点让马车去接你的。”
  “无妨,走过来正好也可以锻炼一下。”赵士桢说。
  闵悉对姚公公说:“公公,我们在这里等一下吧,等赵监生收一收汗再进,否则也是对陛下的不敬。”他们走进去还要一段,赵士桢气息还没平复过来,又急着往宫里去,等见到皇帝,必定十分狼狈。
  姚公公点头:“好。”
  于是几人在宫外等了好一会儿,见赵士桢脸色恢复得差不多了,这才一起往里走。
  赵士桢头一次入宫,也不敢到处乱瞧,只是规规矩矩地低头走路。他背了个包袱,包袱里裹着几卷字,看来是他这些日子准备献给皇帝的字。
  闵悉来过数次,倒是没有了先前那般拘谨,还主动小声地跟赵士桢介绍起宫里的情况来,尤其是规矩之类的要提前跟他说好,免得冲撞了皇帝。
  姚公公说;“陛下今儿不在乾清宫,而是在文华殿上课。我们去文华殿见陛下。”
  云霁知道,文华殿就是他们这些翰林给皇帝经筵侍讲的地方,虽然他还没有资格给皇帝讲课,但是知道这回事的。这也就意味着,今天很有可能在文华殿遇到他的同僚,当然,也未必会遇上,毕竟张居正偶尔也会给皇帝上课。
  数人到了文华殿,坐在偏殿里等皇帝。直至散了课,万历才过来。
  闵悉等人赶紧起身行礼,赵士桢身份最低位,直接跪了下去,万历一眼就看到了他,说:“免礼平身,起来说话吧。”
  万历坐在上首的椅子上:“你就是赵性鲁的孙子赵士桢?你祖父可还健在?”
  赵士桢忙说:“回陛下话,先祖已于数年前仙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